德媒體揭示車與性的關係 寶馬車主「性」趣最濃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德媒體揭示車與性的關係 寶馬車主「性」趣最濃 2004年05月02日 15:04

  中新網5月2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最近德國一家以汽車為主題的新雜誌《男人們的小汽車》所作的調查表明,在各種品牌車的駕駛者中,寶馬車主的性活動最為頻繁,遙遙領先於保時捷車主。

  這家新發行的雜誌在五月創刊號上公布了這項調查的內容,調查對象是2253名年齡在20歲至50歲之間的車主。結果表明,被採訪的開寶馬的男車主平均每周做愛2.2次,而開保時捷的男性車主平均每周做愛1.4次。

  尾隨寶馬車主之後的是奧迪車主,平均每周做愛次數為2.1,其次是大眾車主,每周1.9次,福特車主,每周1.7次,奔馳車主則是每周1.6次。

  寶馬車主「性」致最高,就連好些外國知名品牌車的擁有者也只能自愧不如。例如,義大利車的男性駕駛者平均每周做愛2次,法國車主是1.9次,日本車主是1.8次,瑞典車主是1.6次,而韓國車主則是1.5次。

  在女車主中,位居榜首的是法國小汽車的駕駛者,平均每周做愛2.1次。其次是奧迪車主,2次,義大利車主,2次,寶馬車主,1.9次,保時捷車主又一次成了末名,平均每周僅做愛1.2次。(章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能夢見國足踢贏德國隊,卻想像不到德系車不燒機油
    但是我怎麼夢,也夢不到不燒機油的德系車。那些被嘲諷多年的德系車主。我希望你們面對嘲諷,能保持優雅克制。至於其他系的車主,希望你們看完文章之後,可以找到新的嘲諷點。你家的車子燒機油了,十有八九是在嘲諷德系車主談機油問題,免不了要對德系車開嘲諷,眾所周知德系車是公認最燒機油的。
  • 輔助性T細胞高維分析揭示穩定效應因子狀態的多樣性及譜系間關係
    輔助性T細胞高維分析揭示穩定效應因子狀態的多樣性及譜系間關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45:40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Manfred Kopf和Luigi Tortola
  • 寶馬6系GT真的好嗎?58萬值嗎?車主:值得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評車。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寶馬6系GT真的好嗎?58萬值嗎?車主:值得》。寶馬6系GT是寶馬研發多年出品的一款中大型車,依賴優越的空間表現,滿足了車友們「空間越大越有面」的需求,所以,寶馬6系GT不出意外地取得成功。
  • 最美寶馬S1000RR女騎士,車價27萬,全車紫黑色,仍不及車主養眼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內容,最新鮮、最熱門的汽車事件都會在此呈現,而本期的熱門內容便是:最美寶馬S1000RR女騎士,車價27萬,全車紫黑色,仍不及車主養眼前言:很多人都知道買得起寶馬S1000RR摩託車的車主,其身價都是不差的,因為這款摩託車的價格相當於一臺中型車
  • 中國人喜歡德系車,德國人都開什麼車?也是自己的國產車?
    德系車在中國異常受歡迎,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從低端車的斯柯達捷達,到中端車型大眾,再到高端車奔馳、寶馬、奧迪,都有一大批中國鐵粉,買車就買德國車。中國人喜歡德國車,那德國人喜歡開什麼車?德國人開什麼車?德國雖然經濟發達,但是也是一個小國,小國一般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民族凝聚力較強,如你們所想,車主買車都喜歡買自己國家的車輛——國產車,德國也是一樣,如果你去過德國就會明顯發現,德國大街小巷都是奔馳、寶馬、奧迪、大眾,就連德國的計程車都是奔馳,這就是我去德國的感受。
  • 寶馬X6上修理廠保養,修車師傅剛升起來車,就發現6個故障問題
    那麼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則,與汽車常規保養以及全面檢查的實例,寶馬X6上修理廠保養,修車師傅剛升起來車,就發現6個故障問題。前一段時間,修理廠內來了一輛寶馬X6,該寶馬X6目前行駛的裡程數是13萬多公裡,車主這次來廠的目的就是想給車輛做一下常規保養,可是讓車主沒想到的是,車輛在常規保養的過程中,修車師傅還發現了幾個比較棘手的故障問題。如下圖所示;車輛剛來的時候發動機故障燈是亮著的。
  • 不懂車的買奔馳,半懂車的選寶馬,真正懂車的人28萬都買它!
    我們從近幾年的市場反饋的大數據來看,讓我們了解到了隸屬於德系的奔馳GLA、奔馳GLB、寶馬X1、寶馬X2、奧迪Q2L、奧迪Q3並沒有想像中"德國製造"的那種豪華感,因為上述的幾款車型是奔馳、寶馬、奧迪近些年來,為了進一步開拓國內的中低端市場而選擇合資國產化的產物,雖然價格得以下調了,但它們的綜合產品力也隨之下降了很多。
  • 寶馬與自行車相撞,只願賠1000元,自行車主:我的車值半輛寶馬
    寶馬與自行車相撞,只願賠1000元,自行車主:我的車值半輛寶馬,無論自行車、電動汽車、摩託車、汽車,都有等級,在很多人看來,車的價格肯定是最高的,但其實不然,最近,自行車撞上寶馬車的事件被網友討論了,車主要求寶馬的車賠償幾萬元?
  • 寶馬車主告別車門內拉手老化粘手困擾
    寶馬通病之車門內拉手老化脫膠,新車在使用3~4年之後,車內的門拉手就會出現老化黏手,不管你是哪個系列的寶馬都會出現此問題。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呢?寶馬原廠的車門內拉手採用的ABS+TPO材質製造而成,而ABS+TPO材質使用了三年左右就會老化、脫膠、沾手,而且還滋生了大量汙漬(細菌),讓人真的很不舒服。
  • 為什麼很多車的車尾都會貼「壁虎」?很多車主對它的理解都很淺薄
    可能很多人都發現了這種現象,那就是很多車主都喜歡在車尾貼上一個「壁虎」。對此,很多司機朋友表示不理解:這東西道是經常能看見,但是它有啥用啊?很多車主對它的理解都很淺薄首先,很多司機貼「壁虎標誌」也是為了圖個吉利!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對諧音是非常在意的。比如很多車主就不願意自己的車牌上有4這個數字,因為它不太吉利。
  • 向貓狗學管理:中層管理的貓性和狗性
    沒有關係,這只是一種類比,目的是分析貓和狗的同時,看能夠給到我們些什麼樣的啟示。貓和狗有上千年的歷史敵對狀態,主要由於長期進化過程中迫於對生存資源進行爭奪而造成的殘酷競爭。正因為他們特徵的差異,造成了彼此間長期敵對的狀態。那我們來看看他們到底有些什麼特徵。貓,獨立性非常強,她不會總是依賴於主人。與狗相比,貓顯得有些任性,我行我索。
  • 趨於理性,越來越多人選擇寶馬新3系,買一臺車你最看重什麼?
    寶馬3系自去年6月底上市以來,市場受關注程度一直居高不下,也總是被很多媒體人以及潛在車主提起,那麼這款車型最近一段時間的銷量如何呢?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寶馬3系的銷量為11000臺,同比下降了18.3%。
  • 寶馬3系、沃爾沃S60性價比高嗎?先來聽聽車主的解說
    目前車商都明白一個道理,不用心造車就會面臨失敗,許多令人驚嘆的好車橫空出世。「車場巨無霸」寶馬X5,在銷量與口碑上獲得了雙贏。「油耗王」獵豹CS10,同級名氣首屈一指,發展之勢就如秋風掃落葉。伴隨好車的增多,車友則有更多的選擇,汽車廠商只有投合對應的消費人群,才有可能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 西安寶馬車主車停地下車庫被野貓抓壞 物業該不該給賠?
    (原標題:西安寶馬車主車停地下車庫被野貓抓壞 物業該不該給賠?) 車主:車被流浪貓抓壞,物業收管理費憑啥不管?
  • 鼴鼠基因組揭示調控重排與適應性雌雄間性相關
    鼴鼠基因組揭示調控重排與適應性雌雄間性相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1 21:50:32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Darío G.
  • 寶馬市區開遠光燈,吉普車主出手教訓,讓你看看「太陽」
    許多車主在開車行駛時不遵守交通規則,城市的燈光已經夠亮了,也有些車主喜歡開遠光燈。遠光燈在城市裡使用簡直是個致命的交通事故,這種車的車燈特別亮,影響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還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當看到有人在市區開遠光燈時,大多數車主都很生氣,就會按喇叭、雙閃提醒對方關燈。假如碰到那些不稱職的車主,總是不願關閉遠光燈來令人惱火。這是一輛寶馬在市區行駛時一直開著遠光燈,影響周圍其他司機和行人正常通行。一個吉普車主看到寶馬司機一直開著遠光燈,就相互鳴笛,提醒司機關掉遠光燈,而寶馬車主卻一聲不吭地繼續開著。
  • 華大等機構揭示鴨嘴獸多條性染色體和卵生之謎
    央廣網消息 近日,華大與浙江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單位聯合公布了單孔目基因組的研究成果,並首次通過全基因組的數據研究了單孔目多對性染色體以及哺乳動物部分性狀的演化過程,相關成果已於北京時間1月7日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
  • 寶馬5系排氣管被堵住,車主用樹枝一掏,結果出來一隻……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酷車一族先生,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四川一輛寶馬5系排氣管被堵住,車主用樹枝一掏,結果出來只螃蟹眾所周知,冬天到了,很多小動物,比如貓狗蛇,喜歡躲在比較暖和的汽車,引擎下面。或者汽車排氣管裡面,但是,大家見過四川的一位寶馬5系車主,從堵住的排氣管裡,用樹枝一掏,結果爬出來只螃蟹嗎?
  • 【爭議話題】性友誼,第四種男女關係
    這就是現在流行的就是具有建設性的第四種男女關係,存在於「單純」的友誼和複雜的愛情之外。男人和女人對性的需求是一種生理現象,友誼促成了性,性鞏固了友誼,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不存在誰對誰錯,只享受著友誼和性愛的交融。
  • 兩男孩車內死亡,家屬稱車主有責,車主:車在自家庭院
    兩名男童進入車內窒息身亡家屬認為車主未鎖車有責6月22日,廣東廣州,兩名男童(堂兄弟)進入一輛小車後,被困窒息身亡。死者家屬認為車主有一定責任,稱車不鎖導致小孩進入。車主家屬認為無責,稱遙控鑰匙有故障,車當時停放於自家庭院內,兩男孩是私自上車,出事後車主也很難過。經警方初步鑑定,2名男童體表均無外傷,結合現場勘驗情況,分析為2名男童自行進入未鎖車門的車內活動,過程中,觸碰車內中控門鎖按鈕導致車門鎖死,因年齡太小(一名5歲、另一名4歲)不懂脫困,長時間處於高溫悶熱環境導致脫水性休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