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一代風流陶庵夢,千古絕響夜航船

2021-01-09 家長必讀

大家都聽說過一個段子:梁朝偉有時閒著,會直接去機場隨便搭上哪班機到任一個城市,比如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餵一下午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當沒事發生過。

夠任性,夠灑脫。

明朝也有這麼一個人,西湖大雪,他一時興起,夜裡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往湖心亭看雪,偶遇陌生人便一起飲酒談天。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這個灑脫不羈的人,就是明朝的文人,《夜航船》的作者張岱。

張岱出生於明末紹興顯宦之家,幼年讀書三萬卷,被譽為「神童」,年輕時愛鮮衣駿馬,曾舉辦比蘭亭雅集還盛大的聚會,七百多人宴飲遊樂;愛任性縱情,深夜乘船過寺廟卻要上岸唱一曲,引得和尚驚疑是人是鬼。

卻不曾想,這樣風流不羈的天才,在一夕之間,國破家亡。明亡後,張岱拒不仕清,屏跡深山,但依然擋不住他以筆遊戲人間,正好將胸中學問匯總在一起,寫就了這本「明代小百科」《夜航船》。

這本書可以說是張岱以一己之力完成的維基百科。書中涵蓋天文、地理、禮樂、百官、政法、經濟、藝文、循吏、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盜賊、朝貢。從從星辰大海到詩詞歌賦,從山川景致到倫理政史,從衣冠日用到珍寶古玩,從三教九流到番邦異域,從鬼神怪異到符咒方術……中國文人所能接觸到的全部知識結構幾乎都包含在這本《夜航船》裡了。

《夜航船》並非高深莫測的古書,而是用較為淺顯的文言敘述四千餘個文化常識段子,這些條目絕大多數都是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所需要熟知的內容。

「少女風」

術士管輅路過清河,倪太守正在為天旱而擔憂。管輅說:「樹尖已有少女般的微風,樹間也有陽鳥在相互鳴叫,雨就要來了。」果然就像他說的那樣。

「耳白於面」

歐陽修耳比臉白,所以名滿天下;但嘴唇包不住牙齒,所以會無故遭人誹謗。

「曬書」

郝隆七月七日看到富家都在晾曬錦衣華服,他也到大太陽底下仰面躺下。別人問他幹什麼,他回答說:「我曬腹中之書啊。」

雖然也收錄了一些現在看來荒誕不經的內容,但作為古人的情趣笑談,看看也未嘗不可。

讀過《夜航船》你會驚訝,百年前竟有如此有趣的靈魂,難怪有位「迷妹」女學者稱「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張岱」。

很多人好奇,《夜航船》既為百科全書,為何取名「夜航船」?

這還有一個典故。

從前,有位僧人與一位文士同宿於夜航船。文士高談闊論,僧人敬畏懾服,雙腳蜷縮而眠。但僧人感覺文士言語中多有破綻,就問:「請問這位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學子說:「是兩個人。」僧人又問:「這個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學子說:「當然是一個人!」僧人聽了笑著說:「這麼說來,還是讓小僧先伸伸腳吧。」

張岱有感於此,便寫了一本書,取名《夜航船》,寫這本的目的,是讓大家在「夜航船」的時候,能夠有一點談資,侃大山的時候別露馬腳,不能讓老僧這樣的人抓著漏洞,給了他伸腿腳的機會。

《夜航船》一度塵封了300年,一直到了20世紀60年代,一位江南富賈偶翻家中藏書,才得以重現,從此震驚文壇。

連餘秋雨都說,這是諸多學者終生求而不得的書。

賈平凹也親自為這本《夜航船》親筆題名「夜航船」。

原文文言,最不能忍受白話翻譯不夠「傳達」原意。這套《夜航船》是全白話文版本,由著名詩人,丁玲文學獎、徐志摩詩歌獎雙獎得主何三坡全本翻譯。無需任何古文基礎,誰都能完全讀懂。

書中精選畫家老樹的24幅繪畫作品作為配圖,他的畫作文藝唯美,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悠閒愜意的佛系生活,有一種安撫人心的作用。

《夜航船》無論是內容還是排版上,都給人一種清風朗月,如沐春風的舒適感。在浮華的世界中,靜下心來,給自己倒上一杯茶,翻開一頁書,跟著張岱領略中國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點擊下面橫條,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張岱:才華出眾的詩人,也是敗家的公子哥,1人敗光5代家族積累
    而張家的前輩們既然都文採出眾,才華橫溢,自然也著重於對張岱的培養,但奈何張家到了張岱這一輩,只剩下張岱一根獨苗。張岱是獨自一人,直奔湖心亭。這一路上,別說是人影,就連只鳥兒張岱都沒有看見,萬籟俱寂。這場大雪覆蓋了整面湖,山與水,從上到下,一應具白。等張岱到了亭上之後,才發現原來早就有兩個人鋪氈對坐,這一刻的張岱簡直像是見了親人,直接敬兩人了三杯酒,畢竟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 明末大才子張岱迷倒無數女人,有趣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靈魂
    明末大才子張岱1597年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一個累世顯宦之家。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鹹有著述。張岱少年時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 傳承千年的吸貓基因——一代名貓的故事
    殿內的朱厚熜強忍著淚水,目送前行的人群,長長的送葬隊伍長途跋涉到了萬壽山下,終於一代名貓安息於此。張岱在筆記《夜航船》中曾經這樣寫道:「貓,出西方天竺國,唐三藏攜歸護經,以防鼠齧。」,可見唐朝的貓兒扮演者「捕鼠器」的角色。而《三字經》有言「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也可看出貓兒在家畜家界的地位有待提高。
  • 張岱生前為自己寫墓志銘,希望得到理解,人們卻眾說紛紜
    這個有趣的作者就是明朝張岱,他對待自己的墓志銘也是不同尋常。墓志銘一般是人死後,由其家屬請他人撰寫的,但生前就為自己寫了墓志銘的人於世上寥寥無幾,明朝張岱就是其中一人。這位讓常人難以理解的史學家、文學家,乃至在藝術等各方面都有突出貢獻的奇人,雖然故意提出了「七不可解」,但他要的不過是希望後人能理解他罷了。
  • 風花雪月狗風流
    風流狗足矣前兩篇都寫了我家可愛黑狗,一篇不幸之死,二篇風流狗有喜。今天又有續集了,也算對黑狗離去,最好的懷念吧。愛人發微信來了,我們家反客為主絲絲狗,終於經過了,花開引蝶來,瓜熟蒂落時,下了一窩4個黑仔,黑油油,壯壯的。之前我們還開玩笑,別人大狗為了搏得絲絲芳心,吃醋,傷害了我們家黑狗。暗自為我們家黑狗喊冤鳴不平。因為羊肉沒吃到還惹一身騷。
  • 這些大文豪們如此風流好色
    雖然他們都是歷史上的正面人物,文章千古流傳,人們讀了他們的詩、詞、文章肅然起敬,可是從現在可以找到的資料分析,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很風流、好色。***蘇軾為妓女作詞書字時倜儻、風流之氣溢然,可是,隱藏在這背後的人際關係又是什麼呢?
  • 圖文:關海山影視作品—《一代梟雄》
    吳孟達新聞,吳孟達說吧) 葉德嫻 鄭則仕 呂良偉  編劇:李世雄 陳文強  上映:1993年  類型:劇情片  顏色:彩色  語言:粵語  地區:中國香港  內容簡介曾經一度時期,電影製作喜歡拍攝六十年代人物傳記片,過去如《雷洛傳》、《藍江傳之反飛組》等等,而本片主人翁陳子超,亦是當年叱吒風雲的重要人物,《一代梟雄
  • 上官透不愧是世間最風流的公子
    劇中男主上官透的設定是民間流傳他風流成性,是世間最風流的男子。雖不至於世間最風流,但上官透也確實夠風流,這撩妹的技能簡直無人能及,而重雪芝又過於單純,幾下就被上官透給撩得芳心四起。第一次救下重雪芝後,仗著重雪芝妹妹眼睛看不見,竟公然調戲,都直接上手了,盯著她的唇看,沒忍住還用手碰了一下,哇我化掉了。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出自何處?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算得上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它淺顯直白,自帶韻律,朗朗上口,以至於人人皆能信手拈來。元曲《醉西施》全文如下:「檢點舊風流,近日來漸覺小蠻腰瘦。想當初萬種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場僝僽。害得我柳眉顰秋波水溜,淚滴春衫袖,似桃花帶雨胭脂透。綠肥紅瘦,正是愁時候。風柔,簾垂玉鉤。怕雙雙燕子,兩兩鶯儔,對對時相守。薄情在何處秦樓?贏得舊病加新病,新愁擁舊愁。雲山滿目,羞上晚妝樓。花含笑,柳帶羞。舞場何處系離愁?欲傳尺素仗誰修?
  • 俗語「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老祖宗說的很現實
    俗語說「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馬沒有力氣行走,那是因為它太瘦了;而人不風流,是因為他太貧窮的緣故。不過這句話太過強調財富的功用了,你認可這個觀點嗎?一、馬行無力皆因瘦「馬行無力皆因瘦」,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
  • 領略風流帝王團別樣腦力!《徵服與霸業》錨定「策略」之本
    近日,騰訊多文明創世界盟戰手遊《徵服與霸業》正式發布「風流帝王團」海報,同時還發起了「以舊換新霸業計劃」,引發了廣大網友和玩家的關注。「婦女之友」愷撒大帝、「基建狂魔」秦始皇、「戰爭機器」拿破崙、「女裝戰傑」織田信長、「拔劍錦鯉」亞瑟王……似乎風流帝王們在歷史給的面具之下,都有著趣味的標籤。但玩家可曾想過這些標籤背後的深遠寓意?
  • 輕歌劇《風流寡婦》將登臺大劇院 喜劇包袱彰顯中國味道
    輕歌劇《風流寡婦》將登臺大劇院 喜劇包袱彰顯中國味道 2017-011月10日,《風流寡婦》的排練廳中,該劇導演烏戈·德·安納帶領諸位歌唱家,為媒體展示了劇中第一幕的精彩段落。  輕歌劇《風流寡婦》由匈牙利作曲家雷哈爾創作於1905年。這部典型的維也納輕歌劇講述了一段發生在花都巴黎的浪漫情緣。  為了讓這部展現維也納與巴黎雙重氣質的輕歌劇作品更加真實迷人,國家大劇院邀請到了著名導演烏戈·德·安納擔任這一製作的導演、舞美設計和服裝設計。
  • 《邪性總裁,壞壞寵》第241章原來你也是風流一族啊
    「花心風流,換女友跟換衣服似的,這還不叫渣嗎?」林初夏答。 「渣!太渣了!」霍春燕作為女同志,連忙附和。 「我還以為像他那種花心風流的,才討你們女孩子喜歡呢。」霍春潮輕笑起來。 「成功男人免不了花心風流,但有時候也不一定是他風流,有的男人本不風流,往他身上撲的女人多了,看上去也就成風流的了。」霍春汛說話運用魯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