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淡水魚之一,現如今在南方3元1斤卻無人問津,難道不能吃?

2020-12-01 騰訊網

淡水魚種類繁多,其中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在南北方是最常見。儘管各地在飲食上有差異,但由四大家魚做出來的各種美食卻深受大家共同青睞,因此四大家魚是家喻戶曉的食材。

現如今,多吃魚的觀點是多數人共同的觀點,因為魚肉既細膩鮮嫩,又營養豐富,最關鍵的是油脂含量非常少,容易被消化吸收,適合男女老少,因此多吃魚、愛吃魚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色。

雖然淡水魚好吃,也是餐桌上難見的美味,但有一種淡水魚一直被人嫌棄,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在菜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即便偶爾在市場有出現,那也是圖一個好看而已,3塊一斤卻無人問津!說的通俗一點,這種魚有時白送給人家,人家都還不一定會要,因此在南方地區,這種魚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連養殖戶魚塘常出現這種魚,幾乎是拿來祭祀用的,祭祀完之後都餵牲畜,這種魚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就是不願意吃的鯉魚。

說到鯉魚,其實是最早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就是由於唐朝皇帝姓李,跟鯉魚中的鯉是同音,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而養魚者只能從事其他品種魚類的生產,因此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換句話說,鯉魚比四大家魚時間要長,曾經被大量廣泛養殖,也是餐桌上的美味。然而在南方地區卻在遭到拋棄,讓人厭惡這種魚類!

鯉魚在南方農村池塘裡和河流中也是常見的魚類之一,鯉魚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相當強,因此就算養殖戶不放鯉魚苗,池塘裡的鯉魚還是大把存在。就南方地區而言,鯉魚也是家喻戶曉的魚類之一,但多數人還是被它的外貌所吸引,並沒有考慮如何去吃。因為鯉魚它那一張一合帶有鬍鬚的嘴和身上金燦燦的魚鱗好吸引人,更何況鯉魚跳龍門也跟它有關,所以鯉魚在南方地區僅僅是代表一種吉祥寓意之物。雖然寓意深刻鯉魚,但現如今在市場上和餐桌上難覓其身影,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是不能吃嗎?

其實並不是鯉魚不能吃,而是現如今鯉魚土腥味太大且刺多,口感也不怎麼好。因為鯉魚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魚類,水質不好的話就會特別難吃。在過去之所以鯉魚是餐桌上的美食,那是因為過去水質好,現如今水質和環境跟過去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所以南方這是南方人不吃鯉魚的原因之一。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南方人眼裡鯉魚是發物,因為鯉魚背脊有一條白色的髓筋,很多類型的人不適合吃,吃了會加重病症。這是南方人不吃鯉魚的主要原因。說到是發物,很多人會說,怎麼以前很多人吃呢?那是因為過去物質匱乏,連飯都吃不飽,誰還管它是不是什麼發物,現如今生活富裕了,人們就開始講究了。

雖然鯉魚在南方受到歧視,但在北方鯉魚特別受歡迎,特別是黃河鯉魚。也有北方朋友說,南方人不吃鯉魚主要原因是不會煮,把捕撈新鮮鯉魚切塊油炸,然後在吃的時候,再回鍋重新炸幹,最後放入蔥、姜、蒜、辣椒、花椒再炒,翻炒之後再放入適量清水,文火燉五分鐘左右,相當好吃!暫且不說這種做法是否是真的好吃,但鯉魚是發物就會讓南方人不會改變對鯉魚的看法。儘管吃鯉魚抽背後的髓筋,可以當正常的食材食用,但環境始終改變了它原來的味道,因此鯉魚地域差異性很大,南方地區水質要比北方差點,所以鯉魚3塊一斤無人問津,而在北方地區鯉魚超過10塊一斤。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小夥伴們,你們家鄉喜歡吃鯉魚嗎?你們家鄉鯉魚多少錢一斤?歡迎討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一種最早的淡水魚,在北方被視為筵席上品,在南方卻無人吃
    導讀:一種最早的淡水魚,在北方被視為筵席上品,在南方卻無人吃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而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沒有腿的指的自然是魚類。對於魚類的食用和養殖歷史悠久,尤其是淡水魚類更有四大家魚的美譽。四大家魚也是日常生活之中食用量比較多的淡水魚類,而作為四大家魚的鼻祖,也是最早的淡水魚之一的:鯉魚,卻並沒有出現在四大家魚之中,對於鯉魚沒有入選的說法諸多。
  • 被人「冤枉」最深的1種魚,比鯽魚營養,8元無人買,可惜了
    被人「冤枉」最深的1種魚,8元一斤比鯽魚營養,價值珍貴卻無人買,可惜了水煮魚片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可以選擇的食物種類和數量越來越豐富,平時吃飯不僅要吃得飽同時還要營養,飲食習慣和結構的改變,讓人們在吃魚這個事情上有了重新認識。
  • 國內養殖僅19年,曾賣到60元1斤,如今20元1斤供不應求,能賺錢嗎
    一年可收2次,南方人的最愛,如今20元1斤熱賣,現在養殖晚了嗎?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對海鮮和大海一定很親切,大海是他們的生存方式。漁民們每天出海捕撈海鮮,販賣到市場。海鮮以營養豐富、肉質鮮美聞名,在市場上一般都很暢銷。
  • 酷似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名貴海魚,5元1斤少人吃
    導讀:長得像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海魚,5元1斤少人吃文/農夫也瘋狂大海,總是讓很多人充滿了嚮往。其實在我國有一種魚,長得就很像食人魚,並且也有些農民就是稱它「食人魚」,它的生長很快,一年能長3斤。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淡水魚,可是卻常被人誤認成名貴的海魚,在市場上5元一斤很少人買。
  • 它是溪流魚中的極品,長得像草魚,吃它不刮鱗,如今養殖20元一斤
    導讀:它是溪流魚中的極品,長得像草魚,吃它不刮鱗,如今養殖20元一斤在很多野釣愛好者心中,溪流魚是最好的,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好,水質乾淨,而且是流動的水,比如馬口魚、柳根魚、溪石斑等,無一不是精品好貨。
  • 俗稱「淡水魚王」,曾是高檔年貨,如今7元無人問津,咋回事?
    過年吃魚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因為魚和餘是諧音,過年吃魚寓意年年有餘。但是,今年的年夜飯餐桌上為何這種魚少了呢?這不僅使我聯想到前幾天去早市置辦年貨的場景,早市上人頭攢動,魚攤前擺滿了各種水產,野生鯽魚12元一斤搶著買,草魚也要10元錢,買的人也是絡繹不絕,唯有鯉魚面前人員蕭條,雖然寫著7元一斤,但是卻門庭冷落,少有人問津,這究竟是怎麼啦?
  • 這種菜很多人只吃種子,卻不知葉子才是「寶貝」,賣到20元1斤
    芝麻是我們身邊常見的一種調味品,食用範圍也很廣泛,做菜的時候,撒上點熟芝麻,可以增香提味,製作糕點的時候,撒上黑芝麻,美觀又好吃,冬天的時候,衝上一碗香濃的芝麻糊,暖胃又解饞,吃餃子、火鍋的時候芝麻醬又派上了用場,日常飲食中,到處都少不了芝麻的身影。
  • 我國養殖歷史最悠久的魚,南方3元1斤少人吃,北方成從小吃到大
    導讀:我國養殖歷史最悠久的魚,南方3元一斤沒人吃,北方卻成從小吃到大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農曆十一月份了,南北方地區的農民又要開始忙碌起來的。像北方這個時候,就要忙著曬白菜做醃菜了,而南方地區則喜歡製作腊味,臘魚和臘肉是必不可少的過年美食。昨天和朋友去菜市場買魚準備做臘魚,在市場上走了一圈,發現現在賣的基本都是鯽魚、草魚居多,像過去很受歡迎的鰱魚、雄魚就很少了。還有一種魚,小時候也常吃,但是現在市場上基本上看不到了。它就是曾有著「淡水魚王」之稱的鯉拐子。
  • 曾是高檔年貨,被譽為「淡水魚王」,為何5元一斤無人問津?
    俗稱「淡水魚王」,曾是必備年貨,如今5元無人問津,啥情況?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在外工作的不管路途再遙遠也會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年夜飯。年夜飯對農村人來說尤其看重,老人會拿出最好的廚藝,將各種食材做成美味佳餚,在眾多的食材中,有一種食材是過年時不可少的,那就是魚。
  • 農村1種淡水魚,背上有倒刺,80元1斤很少人養殖,農民:有價無市
    導讀:南方一種無鱗魚,長得酷似泥鰍,市場1斤賣80元,北方很少人見過最近南方的雨水比較多,其實每年到了6月份的時候,南方地區的雨水都有點偏多。前些天筆者的家鄉這邊就接連下起了幾場暴雨,而在下雨以後就會有很多人去河邊、水溝裡面撈魚。
  • 俗稱「過山鯽」,離水1周也能活,還能「翻山越嶺」,如今20元1斤
    導讀:此魚能在陸地行走,離水1周也能活,過去南方很多,如今20元1斤夏天到了,南方的汛期也來了,每當下雨之後,河裡、水渠裡就會有很多隨著洪水從水庫、魚塘裡面逃走的各種魚類。而這個時候靠近水源的農民就會去河裡面撈魚,一般魚獲都不會太差。
  • 農村1種「髒魚」,不清內臟也能吃,過去一抓一大桶,如今35元1斤
    導讀:農村1種「髒魚」,不清內臟也能吃,過去一抓大半桶,如今35元1斤 小暑節氣到了,因為氣溫高人容易沒有食慾,常常表現出無精打採,渾身沒勁,而這種症狀就是常說的「苦夏」,一般建議要吃一些清淡一點的食物,及時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能量。
  • 人稱「樹上花生」,過去沒人吃,如今15元1斤,煲湯口感如板慄
    摘要:人稱「樹上花生」,過去沒人吃,如今15元1斤,煲湯口感如板慄文/農夫也瘋狂花生是我國廣泛種植的一種油料作物,南北方都有分布,相信大家在春節期間也吃了不少的花生,這種乾果可以說是春節期間不可缺少的一種。
  • 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
    導讀:南方1種水果,味甜如甘蔗,古代是「貢品」,1斤60元吃過的人很少楊梅是夏季很常見的一種水果,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很多農村都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楊梅樹,小時候筆者家裡的房子後面也有好幾棵楊梅樹。當時因為可吃的水果不多,楊梅還沒有熟的時候,大家就都去採摘了,而等到成熟的時候楊梅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也是因為總是提前採摘吃,所以印象中一提到楊梅,總是不由自主地咽口水。楊梅是南方地區廣泛種植的一種水果,其在成熟了以後是紅黑色的,就算是熟透了也依然會有點酸味。而楊梅中有一種稀有品種,它吃起來就味甜如同甘蔗,並且成熟了以後並不是紅黑色的,而是米白色的。
  • 南方農村這種淡水魚,全身無鱗,備受爭議,它的美味只有當地人懂
    南方農村地區有一種常見的淡水魚,全身無鱗,手感滑不溜秋的,一直以來都備受著許多的爭議。它的爭議從何而來?其實和「髒」有著很大關係,有的地區把它稱作「最髒的魚」,其根本原因就是它的生活環境,因為這種魚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汙泥中也能快速生長繁殖,因此很多人認為不能吃。
  • 10元1斤深海魚,因冰凍被人嫌棄,比帶魚營養,會吃的都是懂行人
    這耗兒魚一般都是生活在深海區域,它也是我們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年產量僅次於帶魚,但營養價值卻比帶魚還要高。我家孩子小的時候就經常會給她買著吃,因為老一輩的人都說吃魚孩子聰明,魚身上是有一些營養價值連肉個蔬菜都比不上的。這耗兒魚一般都是冰凍著售賣的,無頭無皮的外觀,看起來就沒有食慾感。這也是它被人嫌棄的原因之一,在全國的很多城市都無人問津,這是怎麼回事呢?
  • 21.3元/斤!4天狂漲9.5元/斤,這條魚坐上直升機了!
    21.3元/斤!4天狂漲9.5元/斤,這條魚坐上直升機了!現如今浙江湖州地區死魚高峰期已過,當地存塘不足一成,魚價進入瘋狂暴發性漲價模式!浙江湖州地區4.3兩賣21.3元/斤,已突破20元/斤大關,一天一個價,有價無魚賣!據了解,江浙地區黃顙魚因前期發病嚴重,由於當地缺貨嚴重,不少魚車紛紛南下廣東拉魚,廣東市場也開啟漲價模式,基本上也是一天一個價,主要以4兩頭為主,目前3.5-4兩12.5-13元/斤,4.5兩13.5-13.8元/斤。
  • 從10元/斤搶不完,如今3元卻無人買,毛雞價格為何下跌如此迅速?
    從去年的10元/斤的批發價不愁賣,到如今3元/斤無人買,毛雞價格為何如此走跌?今年的家禽養殖的春天還會來嗎?筆者就近在廣西多地鄉鎮集市上或者附近的縣城的集市上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商販開著小皮卡車,車後裝著滿滿的一箱箱活著的肉雞。同時旁邊的喇叭一直在喊著同樣的話:「肉雞大甩賣,100元/4隻,100元/4隻隨便選,隨便挑!」
  • 它是四大家魚之一,1次產卵100萬粒,愛吃自己的糞便,如今少人吃
    導讀:1次產100萬粒卵,愛吃自己的糞便,營養媲美甲魚,6元1斤少人吃 文/農夫也瘋狂 小雪節氣以後,在南方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喜歡醃製腊味,像臘肉、臘魚這些就很受歡迎,這個時候醃製,到了春節的時候吃正好。
  • 疫情「背鍋俠」,人稱「酸棗狗」,以前是山珍野味,如今1斤百元
    導讀:疫情「背鍋俠」,人稱「酸棗狗」,以前是山珍野味,如今1斤百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山打獵,下河捕魚 農民的生活,本就多姿多彩,農村的日子,吃穿不愁 以前的農民,生活還是蠻愜意的,雖然窮,但窮得很開心,經常三五成群的說說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