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種類繁多,其中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在南北方是最常見。儘管各地在飲食上有差異,但由四大家魚做出來的各種美食卻深受大家共同青睞,因此四大家魚是家喻戶曉的食材。
現如今,多吃魚的觀點是多數人共同的觀點,因為魚肉既細膩鮮嫩,又營養豐富,最關鍵的是油脂含量非常少,容易被消化吸收,適合男女老少,因此多吃魚、愛吃魚是現代人生活的一大特色。
雖然淡水魚好吃,也是餐桌上難見的美味,但有一種淡水魚一直被人嫌棄,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在菜市場上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即便偶爾在市場有出現,那也是圖一個好看而已,3塊一斤卻無人問津!說的通俗一點,這種魚有時白送給人家,人家都還不一定會要,因此在南方地區,這種魚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就連養殖戶魚塘常出現這種魚,幾乎是拿來祭祀用的,祭祀完之後都餵牲畜,這種魚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就是不願意吃的鯉魚。
說到鯉魚,其實是最早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就是由於唐朝皇帝姓李,跟鯉魚中的鯉是同音,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而養魚者只能從事其他品種魚類的生產,因此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換句話說,鯉魚比四大家魚時間要長,曾經被大量廣泛養殖,也是餐桌上的美味。然而在南方地區卻在遭到拋棄,讓人厭惡這種魚類!
鯉魚在南方農村池塘裡和河流中也是常見的魚類之一,鯉魚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相當強,因此就算養殖戶不放鯉魚苗,池塘裡的鯉魚還是大把存在。就南方地區而言,鯉魚也是家喻戶曉的魚類之一,但多數人還是被它的外貌所吸引,並沒有考慮如何去吃。因為鯉魚它那一張一合帶有鬍鬚的嘴和身上金燦燦的魚鱗好吸引人,更何況鯉魚跳龍門也跟它有關,所以鯉魚在南方地區僅僅是代表一種吉祥寓意之物。雖然寓意深刻鯉魚,但現如今在市場上和餐桌上難覓其身影,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是不能吃嗎?
其實並不是鯉魚不能吃,而是現如今鯉魚土腥味太大且刺多,口感也不怎麼好。因為鯉魚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魚類,水質不好的話就會特別難吃。在過去之所以鯉魚是餐桌上的美食,那是因為過去水質好,現如今水質和環境跟過去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面,所以南方這是南方人不吃鯉魚的原因之一。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在南方人眼裡鯉魚是發物,因為鯉魚背脊有一條白色的髓筋,很多類型的人不適合吃,吃了會加重病症。這是南方人不吃鯉魚的主要原因。說到是發物,很多人會說,怎麼以前很多人吃呢?那是因為過去物質匱乏,連飯都吃不飽,誰還管它是不是什麼發物,現如今生活富裕了,人們就開始講究了。
雖然鯉魚在南方受到歧視,但在北方鯉魚特別受歡迎,特別是黃河鯉魚。也有北方朋友說,南方人不吃鯉魚主要原因是不會煮,把捕撈新鮮鯉魚切塊油炸,然後在吃的時候,再回鍋重新炸幹,最後放入蔥、姜、蒜、辣椒、花椒再炒,翻炒之後再放入適量清水,文火燉五分鐘左右,相當好吃!暫且不說這種做法是否是真的好吃,但鯉魚是發物就會讓南方人不會改變對鯉魚的看法。儘管吃鯉魚抽背後的髓筋,可以當正常的食材食用,但環境始終改變了它原來的味道,因此鯉魚地域差異性很大,南方地區水質要比北方差點,所以鯉魚3塊一斤無人問津,而在北方地區鯉魚超過10塊一斤。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小夥伴們,你們家鄉喜歡吃鯉魚嗎?你們家鄉鯉魚多少錢一斤?歡迎討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