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國產動漫「飛」向60多個國家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他讓國產動漫「飛」向60多個國家

杜剛陽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逸男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凱珅、楊逸男

  12月1日,一群會京劇「唱念做打」、懂「手眼身步」、行「納督錄判」的「貓」來到廣州,化身參與者文化衫上的「尋城貓」參與探尋廣州古城的夜跑活動。這僅僅是國漫《京劇貓》城市行動的一站。據《京劇貓》的製作人杜剛陽介紹,這群貓從一誕生開始就被賦予了涵蓋動漫、電視、文教等多行業的生命力,已經走過北京、上海,未來還將在清遠佛岡的「貓土小鎮」安家。今年以來,系列動漫《京劇貓》還漂洋過海,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者採訪了這部國產原創動漫的製片人杜剛陽,這個從小熱愛國產漫畫,也師從日本動漫大師的年輕小夥,從花費六年時間打磨出第一季完全原創的中國動漫《京劇貓》開始,已經在構築他心目中未來世界級的中國原創動漫宇宙。

  個子1.87米的杜剛陽看起來很有範兒,最近因為《京劇貓》線下活動的鋪開頻繁來到廣州。他對廣州繁盛的動漫產業和新潮的粉絲群體讚不絕口。為了他心目中真正的中國原創動漫,早在他上大三時,就開始做動漫產業這種業界普遍認為「難以掙口飯吃」的嘗試。

  「國產動畫出現了斷檔」

  杜剛陽出生的時候正是國產動畫的一個黃金時期。他一口氣說出了幼時的最愛,「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的《哪吒鬧海》《九色鹿》《魔方大廈》等,尤其是《雪孩子》,小時候都看哭了」。

  3歲開始上興趣班學習繪畫,杜剛陽偏愛美術精良的動畫片。幼時雖然鬧騰,他卻頗有繪畫天賦。母親也支持他學畫、定期寫生。從兒童畫、鋼筆速寫開始,4歲時杜剛陽就有作品登上日本國立美術館展出,還曾獲羅浮宮推薦。

  7歲半時在湘西鳳凰吊腳樓的一堆牛糞旁寫生,將一整排吊腳樓畫下來,一天也沒覺得累。隨著年長,臨摹《灌籃高手》等動漫裡的漫畫人物也是他的拿手好戲。

  6歲時,他才開始看動畫片。整個小學階段,來自日本動畫的《北鬥神拳》《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星矢》等,讓自稱「比較早熟」的他很早就感受到中國動畫和日美動畫的差距。

  中學時期,他開始給《漫友》等漫畫雜誌投稿,並就讀清華附中的美術特長班。「父母不是很支持我,覺得是不務正業」。

  這段時期,他感受到國產動畫似乎出現了一個斷檔,「很難看到特別好的動畫」。2005年,杜剛陽毅然根據興趣報了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動畫製作班,「當時動畫行業非常低落,電視上就一個喜羊羊,連《熊出沒》都沒有。

  京劇和貓的結合

  中國動畫行業90%的作品都是給日韓做動畫代工,幾乎沒有做原創的。父母覺得幹這行吃不上飯,甚至整個動畫學院的人都這麼想。」

  早早修完大學課程學分,杜剛陽頻繁跑到日本取經,並師從「皮卡丘之父」久保雅一。令他震驚的是,中國很多優秀的文化形象都被日本搶了空檔,「他們做了很多西遊、三國、水滸的電視劇和動畫,而《火影忍者》《海賊王》等大火的動畫電視也都根植於日本的忍者文化和海盜文化。」杜剛陽的野心很大,從大三開始,他決定建立中國動畫世界。

  杜剛陽決定從京劇中一探究竟。「四大名著都有相應的京劇人物,並且有豐富的京劇臉譜、動作和各自的文化引申,有很多人物和故事可以借鑑。」他說,貓在很多國家都受歡迎,貓的花紋和京劇結合起來也很潮、很漂亮。畢業之前,他決定將京劇和貓結合做動畫。

  為此,他專門去中國京劇院拜師學藝,學習京劇的入門知識、動作,又去北京、上海、安徽等地採風,了解京劇的門派以及建築、唱段、手眼身法步等特點,並將貓依據京劇概念分為「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納督錄判」十二個宗派,保證動畫中所有貓的唱段、服飾、身形、花紋、宗派,在京劇裡都能找到對應。

  「要強調國漫,還是要把中國文化吃透。」為了一部名字並不出彩、且目標觀眾為小學生的《京劇貓》,杜剛陽和團隊在前期劇本上就打磨了三四年,人物設計寫了20多稿,前後花了六年時間,終於在2015年推出了《京劇貓》的第一季動畫作品。

  幾十隻個性鮮明的貓躍於屏幕——正義滿滿的白糖、性格耿直的大飛、武藝高強的武崧、水袖善舞的小青等。

  「過程非常漫長,也很枯燥。」但對比其他日系風格濃厚的國產漫畫,杜剛陽還是頗有底氣的,「魔法、忍者、武士等動畫,我們做不過國外,但我們有自己的東西,也能做得夠精緻夠漂亮。」

  用情懷支撐「養貓」

  「窮、慘」是做原創動畫初期的杜剛陽經常掛在嘴邊的詞。杜剛陽2009年成立公司時,一開始沒錢租辦公室,只能在北京電影學院旁的咖啡館蹭場地辦公。後來工作室從一兩個人慢慢形成小團隊。

  杜剛陽感慨地說:「為了『養』這些貓,我們願意做更多,拍短片、設計logo、動畫代工等。拿了錢就往『貓』身上再投一點,打磨劇本、原畫製作等。最拼的時候幾十天沒有休息。」而和他同方向的20多個同學轉行做廣告、遊戲或電影,日子都過得挺滋潤。靠什麼走下去?杜剛陽苦笑著甩出「情懷」兩個字。

  儘管耗費六年打造的《京劇貓》第一季收穫了大量粉絲,但依靠「打雜工」掙的錢無法支持他把更宏大的「京劇貓世界」建立起來。杜剛陽創立了「中國式製作委員會模式」,從第二季開始依託漫畫、出版、電視、文教等多行業開發這些性格和能力各異的「京劇貓」。

  「最困難的環節是分鏡和劇本。現在為了趕上電視臺播出,一個月要做十集。劇本和製作時間被壓縮,故事的情節和質量難以完全顧及到。」他坦言,《京劇貓》第三季電視動畫,僅僅是及格分數。「遺憾太多了,只能希望下一部更好」。

  和很多打長期戰的動畫人一樣,目前他的動畫公司和《京劇貓》仍然處於持續奮鬥的狀態。但他所期待的中國原創動漫大世界已經全面布局開。

  送京劇動畫走出國門

  由於在國內受到了很好的評價和收視,他開始往國外推行。「最開始國外完全不接受,成人和小孩都看不懂。」他說,「我們把《京劇貓》翻譯成Beijing Opera Cats 』,但很多人不知道京劇,還以為是北京會唱歌的貓。」最終,他和團隊確定使用拼音「Jing-Ju Cats」——「要讓人去接受我們的京劇文化」。他們還將全片配上英文版本。

  儘管真善美、智慧和勇敢等價值觀,各國沒有區別,但一部兒童動畫作品傳播到不同國家,卻遇到了杜剛陽難以想像的屏障。「中國和歐美非的文化很不一樣,每個國家的劇本配音和臺詞都要修改。」在國內「零意見」過審的《京劇貓》,卻被國際審查標準「虐」了一遍。

  杜剛陽用動畫劇情解釋說,「在北美地區,甚至白糖說大飛胖都不行,會被認為對未成年人存在歧視。而所有依據京劇設計的危險性動作一概不能有,以免造成當地小孩模仿。」

  最終達到G級合家歡標準的動畫《京劇貓》,得以在歐美多國播出,並以法語和斯瓦希裡語在非洲全境電視臺的黃金時段播出。或許因其艱難,它也是唯一入選「中國夢」的文化類動畫。

  雖然把京劇以一部以貓為主的動畫傳播到國外,杜剛陽覺得這只是開始,「國外很多粉絲有了解和學習京劇的機會了,感興趣再去深刻理解。」

  現在,他和團隊還在繼續打造更多作品。他也在廣東佛岡打造了第一座基於動畫的「貓土小鎮」主題樂園。「我兒時暢想的中國動漫夢想正逐步實現。」

  對話:

  中國也能有世界級動漫宇宙

  記者:你曾師從日本「皮卡丘之父」久保雅一,從他那裡學到了些什麼?

  杜剛陽:他教了我很多。提到原創的動漫形象,他說即使塗成黑白和剪影,也一定要為觀眾熟悉,要很深入人心。比如說米老鼠,畫三個圓圈大家就知道了。很多成功的動漫形象都遵循黃金比例,寬高比很多都是1:1.14或者1:1.16。

  記者:為什麼從日本搬回製作委員會制度?

  杜剛陽:在中國,過去動漫行業的習慣是,漫畫火了做動畫、動畫火了做電視劇。但其實,日本項目在初期就考慮後期的發展。漫畫開始時就已經啟動動畫、影視劇製作了,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等到一個環節火了再去做另一個,等待時間和準備工作的時間很漫長,會產生斷檔。如果初期就有很大的布局,就會延續非常長的生命。

  記者:中國動漫有什麼可以借鑑日本動漫的地方?

  杜剛陽:日本的市場不能拿來複製成國內市場。我們做國內市場要符合中國特色。不能全是傳統文化的東西,要由淺入深地推行。

  記者:我們有沒有真正的中國風動漫?

  杜剛陽:很多號稱中國風的動漫,或許畫風和劇情都不錯,但是對中國文化研究得不夠深刻,沒有花時間去鑽研。有些東西商業性太多,沒有與傳統文化形成有機結合。

  動畫片越低齡越難做

  記者:現在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中國動漫還是偏低齡化的,這是作品空白還是觀眾認識不夠?

  杜剛陽:觀眾對國漫市場的認識很有誤區。現在基本的動畫片分成兩個年齡段,一是低幼,也就是電視上播放的學齡前的動漫;另一部分是成人化,就是網絡媒體播放的二次元的動漫,偏日系。

  實際上,青少年化的動漫在國際上是剛需,可以在電視臺和網絡上播放,但這部分在國際上通常都是零點以後播的。其實動畫片越低齡越難做,國內由於沒有分級制度,只能進行自我審查。

  記者:你還堅持一開始的想法嗎?

  杜剛陽:初衷還在,沒有的話也做不到現在。沒有一個動畫會一夜火爆。《小豬佩奇》也是第五季才火的,我們這個行業就是持久戰。

  和世界一流動漫比肩

  記者:你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廣州動漫企業?

  杜剛陽:其實全國大型動漫製作公司都在廣州,包括製作豬豬俠、光頭強的動漫公司等;廣東省的觀眾對好的作品認知快很多,片子粉絲量非常大,粉絲髮酵得非常快。一部片子好,廣東省的反應很強烈,而因為趕新潮,對衍生品消費也比較大。

  記者:你對中國原創動漫的個人願景是什麼?

  杜剛陽:我是真的希望中國原創動漫能和世界一流動漫比肩。中國也能有世界級的動漫宇宙,而不是總停留在孫悟空、西遊記這些層面。中國不缺動漫人才,而是缺好的作品和管理者。我希望能做其中一個引路人,去做一顆星星,點亮中國原創動漫的整個星空。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國產動漫=動漫強國?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仍然處於「發展中」的中國動漫產業,隨著新媒體平臺的不斷完善,得到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微信表情、微博原創漫畫的遍地開花足見一斑。在「全媒體」「網際網路+」沃土之上,國產動漫,能否再續往日輝煌?在新形勢下,國產動漫又面臨怎樣的轉型與發展?
  • 為全球觀眾帶來歡樂,動畫《熊出沒》在130多個國家播出
    據悉,這部《熊出沒·狂野大陸》也已預售至美國、加拿大、拉美、英國、法國、俄羅斯等近十個國家及地區。在未來,「方特」將繼續保持國際視野,為全球觀眾帶來歡樂,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 發行至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國民動畫《熊出沒》海外熱播
    春節即將到來,每年標配的《熊出沒》大電影很快就要上映,許多親子家庭正熱切期盼全新一部《熊出沒·狂野大陸》,但「熊粉」們可能並不知道,這部《熊出沒·狂野大陸》已預售至美國、加拿大、拉美、英國、法國、俄羅斯等近十個國家及地區。
  • 68歲登南極、遍遊60多個國家 這個湖南「驢爸」出書了!
    68歲登南極、遍遊60多個國家 這個湖南「驢爸」出書了!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6-05-10 16:48:43 古稀之年登南極、遍遊全球60多個國家 範良君出版「驢爸」走世界系列圖書
  • 關注國產動漫生命力 業內人士期望「鯰魚效應」
    現場觀眾杭州網訊 據青島大有創意傳媒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牛興偵介紹,目前全國已經開設33套少兒頻道節目,8套專門的動漫頻道,2009年,全國播出動畫電視17544部,60.18萬集。在動漫節採訪,遇上了一對遊客父子,孩子在上幼兒園,父親說,他每天都和孩子一起《海綿寶寶》,而讓記者感到驚奇的是,不但孩子,這位父親也能清楚地記得片中許多精彩的情節,可對於孩子看的其他國產動畫片,這位父親就沒這麼多耐心了,他認為很多片子實在是太低齡化了。
  • 國產良心動漫《熊出沒》海外風靡熱播,網友:值得祝賀!
    《熊出沒》作為中國動漫知名IP,在海外市場傳來一系列的捷報。本屆影展上,《熊出沒》系列動畫片現場籤約俄羅斯等近10個國家,在國內創下6.05億票房的大電影《熊出沒·變形記》也現場籤約韓國、中東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熊出沒》這一IP持續全球熱播,向國際傳播中國文化,得到海外觀眾的喜愛。
  • 海外最火的五部國產動漫,天行九歌席捲日本,圖四你一定沒看過!
    海外最火的5部國產動漫,天行九歌席捲日本,圖四你一定沒看過!說起國產動漫,很多人還有一個印象,那就是:無法走向國際;認為國際市場的動漫圈子已經被日本等優秀動漫出口國佔領了,我們自己的動漫很難火起來,雖然近年來改變很大,但是也很難登大雅之堂,無法在國際市場火起來。
  • 奧飛動漫狂砸5億元補短板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奧飛動漫的發展模式正在從「由產業衍生文化」向「由文化衍生產業」轉移,重組項目很可能與此相關。  中國版「迪斯尼」之夢  自《「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著力打造5至10個知名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幹動漫企業,使動漫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後,伴隨著財政、稅收、金融等全方位的扶持政策陸續到位,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 慢樹懶六六:國產動漫IP「獨角獸」火爆全國授權展
    慢悠悠的樹懶六六和朋友們,將成為國產動漫IP向新消費新零售進軍的「獨角獸」嗎?10月16日開幕的第12屆中國授權展(China Licensing Expo)顯示:確有這樣的可能,就看這個前所未有的國產動漫IP今後怎麼走、走多快。第12屆中國授權展10月16日—1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海內外1200多個IP雲集現場精彩紛呈。
  • 澳大利亞想不通,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咋就中國人不愛吃?
    於是相關部門開始鼓勵當地居民吃袋鼠,並將大量的袋鼠出口到世界上的60多個國家。 然而令澳大利亞想不通的是,他們的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而我們中國人卻不愛吃?這到底是為何呢?
  • 看慣了中國和日本的動漫,以瑪莎和熊為例聊聊俄羅斯的動漫產業
    提到「動漫」這個詞,國內的動漫粉絲們可能更多地想起的是中國、日本或者歐美國家,前者是因為熟悉,後者是因為動漫產業發達。我們國家的動漫作品曾經有過輝煌,諸如大鬧天宮、葫蘆兄弟等作品都是經典,這些年國內的動漫產業發展很好,又湧現出了諸如《秦時明月》、《狐妖小紅娘》、《刺客伍六七》等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國產動漫愛好者也逐年增加。
  • 從國產動漫憨八龜分析今天熊豬橫行的動漫現狀
    伴隨著我們童年的除了玩具除了動漫,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童年動漫中的一隻烏龜,他機智勇敢寶物多,憨厚可愛外還有點小幽默,對了,他可不是傑尼龜哦!怎麼樣,大家有沒有回憶起來了?不賣關子了,他就是憨八龜。
  • 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 國產動漫良心之作,這部國產動漫分分鐘秒殺日本
    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這兩年,國產動漫每一次的熒幕亮相都讓人感到驚豔,優良的製作,唯美的畫面,絲毫不遜色於日漫及歐美動漫,不少網友直呼 國漫終於崛起了。豆瓣評分7.1,全程笑點又具有教育意義,這部不知名的國產動漫,讓無意刷到的小編欣喜若狂。
  • 國產良心動漫媽媽咪鴨來襲,你以為家長是那麼好當的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百月動漫君,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國產動漫《媽媽咪鴨》,主要講述了一隻大雁大鵬以自我為中心,什麼事情都要爭第一,在向南方遷徙的時候,認為自己不需要隊員,就單飛了,卻意外撞散了一群鴨群隊,讓兩隻小鴨子淘淘和憩憩離了隊,找不到了回家的路,淘淘也一直把大鵬當媽媽,而大雁在這過程中意外受了傷
  • 《京劇貓》杜剛陽:國產動漫需打造全產業鏈
    近日,璀璨星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兼《京劇貓》總製片人杜剛陽接受了專訪,我們了解到他當年創作《京劇貓》的初衷就是覺得像日本、美國等動漫大國都有自己的動漫符號,我國現在就是欠缺一種精神將動漫、文化周邊等產業所聯合,產生一種融入精神的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符號。
  • 誰說國產動漫就不好,一群小貓告訴你怎樣成長,來看京劇貓!
    導語:現在國產動漫做的越來越好了,劇情方面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單一,而且整體的畫風和效果給人的感覺也非常舒適。京劇貓這部動漫,是小編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國產動漫裡面最棒的一個,不管人物刻畫方面的細緻,還是故事呈現的劇情都特別的完美。
  • 國民動畫《熊出沒》130個國家熱播? 觀眾高度肯定
    這部電影已預售至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俄羅斯等近十個國家及地區。  截止目前,《熊出沒》動畫作品已發行至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20萬分鐘,被譯製成英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法語等多個語種,全面覆蓋院線、DVD、電視臺、新媒體等渠道。全球許多國家都在觀看《熊出沒》動畫作品,感受中國動畫的歡樂魅力。
  • 國產動漫的七宗罪,條條扎心。
    吾王劍鋒所指,吾等心之所向。立於浮華之世,奏響天籟之音。櫻花滿地集於我心,楪舞紛飛祈願相隨。你指尖躍動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正因為我們的期待,導致國產動漫製作組壓力劇增,再加上國漫沒有最佳的收益來源,以及國產動漫公司想要最快的收回成本,使得我們國漫的作品參差不齊,無法製作出一部讓我們滿意的作品。其實,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像日漫那樣就行。
  • 4部國產動漫中冷門但良心的作品推薦,部部扣人心弦!
    《識途》這部動漫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動畫專業同學的作品,充滿濃鬱的中國風短片,通過層層的渲染,將"老馬識途人不歸 嫁衣未成縞素裁"演繹的淋漓盡致。這部動畫是沒有任何臺詞的,只有配樂和細節的配合,沒有臺詞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配樂帶入到情境中!4部國產動漫中冷門但良心的作品推薦,部部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