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裡頭,要論寫對聯的文採,朱元璋竟然能拔得頭籌

2020-12-04 老衲侃春秋

過年貼春聯這個習俗,最早始於五代十國時期。但明確規定「春聯」這個專有名詞,並且使其發揚光大的,那還要數朱元璋了。

朱元璋出生窮苦人家,按他自己說的是「出身布衣」,從小就沒讀過書。他不像那些飽學之士,自小都是念「四書五經」過來的,而朱元璋只當過幾天和尚,念了幾本《大悲咒》一類的經書而已。

但這並不影響他附庸風雅。當皇帝後他也想提高一下自己的文化素養,讓那些翰林院的那些老朽們給他講儒家經典。

沒學幾天,就覺得自己已是滿肚子學問,要找機會「抖摟抖摟」,不然會給憋爆炸的。

如何抖摟才學呢?寫詩吧,句子太長,平仄也不好把握;寫詞呢?長短句比較隨意一點,但他又把握不住裡頭的韻律節奏。

看來看去,還是對聯最好了。它短小精悍,只有兩句的表達,相對容易一點,於是他就喜歡上了寫對子。

你還別說,無愧於人家能當上皇帝,悟性就是比一般人強。你看他賜給大學士陶安的對聯:

國朝謀略無雙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賜給中山王徐達一副對聯: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是不是還有些意境?

既然喜歡對聯那春聯也屬於對聯的一種,自然也在朱皇帝的特長範圍內。況且春聯是春節喜慶的日子寫的,更能激發寫手的興趣了。

後來他老人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並且寫的非常投入。

其實說白了,朱元璋寫的對聯水平並不怎麼樣。但什麼東西一沾皇家,那自然是身價百倍,皇上的御筆誰敢說個不字?

就像現在的名人,鋼筆字都寫不順暢,還到處用毛筆題字留念;領導本來是公鴨嗓子,但偏偏要飆歌一曲——別管他們的水準怎樣,肯定是一片喝彩之聲。

朱元璋的御筆一露,自然充滿的是阿諛奉承之聲。

聽到大臣們的讚揚,朱元璋的興致更高了,不光自己寫,而且鼓勵大臣也要寫。不光朝中大臣要把它發揚光大,還要讓它走進千家萬戶。

基於這樣的考慮,有一年快過春節時,皇上的聖旨下來了:

「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簪雲樓雜話》明·陳雲瞻)

歷史上這是第一次有「春聯」這個專有名詞。並且規定,全國上下上至公卿各級官員,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戶戶都要在除夕貼上春聯,而且皇上會親自審查貼春聯的情況。

不光要求大家寫,還規定了用紙的顏色,因為民俗以紅色為喜慶色,所以規定春聯要寫在硃砂紙上,並取名為「萬年紅」(紅與朱義同),象徵著朱家江山萬年長盛不衰,字則以黑色的墨來題寫。

本來只是一個民間習俗,現在列入朝廷的行政命令,誰敢不從?

朱元璋當政時期比較講究執行力的問題。通知下達後,不光是貫徹實施了,而且實施得還很徹底。朝廷把命令轉達到各行省,行省又層層下轉,一直到府、州、縣,要求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

大年初一日這一天,朱元璋微服出巡,看到滿街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的高興——看樣子臣子們的執行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一路哼著鳳陽花鼓的小曲,一邊隨意的逛著。

突然,他的眉頭緊鎖起來。

皇上不高興了,眼尖的太監很會察言觀色,他們四下一撒摸,馬上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這裡有一戶人家門前是光溜溜的,還沒貼春聯,便上前問什麼緣故?

原來這家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這天也是心情高興,人一高興了就覺得肚裡頭的詞句一直翻江倒海,直往上湧,當即揮筆揮毫: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說實在話,朱元璋這副對聯還算很工整,也把主人家從事的行業表達出來了。但是,時機不對——大過年的喜慶日,什麼生呀死呀,刀呀槍的,很不吉利。

但是皇上的御賜,誰敢說個不字,除了點頭謝恩,還能幹什麼?

況且朱元璋考慮到戶主是憑手藝吃飯的窮苦人家,連「潤筆費」也沒要,純粹是免費贈送啊!

閹豬匠大喜,當即高高興興地將春聯貼在大門上。

有句俗話,狗肚裡存不住二兩香油。沾沾自喜了一夜的朱元璋,第二天上朝就得意地將此事告知了眾位臣工。

有溜須拍馬的大臣,一下早朝就一溜煙來到閹豬匠家裡,不料到了門口一看,大門上卻另外換了一副春聯,筆跡也不是皇上的字跡。此大臣不由得心中大怒:對御筆親書的墨寶竟然如此對待?這是藐視皇權,要滅九族的!

大臣當即衝進閹豬匠家興師問罪,一進門,卻見皇上書寫的春聯已經貼在家裡的神龕上供奉起來了。此時閹豬匠一家正在對著它燒香禮拜呢。

原來,閹豬匠已然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哪裡捨得掛在外面讓風吹日曬?便揭下裝裱起來,供了起來,然後又另請人寫了一副春聯,貼於門上。

朱元璋聽到之後,非常高興,並賞賜了這家主人三十兩白銀。

那時候的屠戶一個月月個光陰就是2、3兩銀子,皇上的這個賞賜,給他獎暈了——一年的生計都有了,他們還能不山呼萬歲,對皇上交口稱讚嗎?

「賠錢賺吆喝」這個俗語,估計就是從這個時候才有的。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野史,朱元璋,古代皇帝玩蟋蟀
    大家好,我是姚豔玲,今天我給大家說說中國古代野史荒唐君王和他的臣僕崛起於草莽的朱元璋,歷經爭戰,出生入死,終於奪得天下,開創明朝。朱元璋提倡理學,以八股取士,並且多次嚴懲貪官汙吏,極力維護封建道德,保持吏治清明,然而後來皇室的腐敗,宦官、寵臣橫暴貪婪,卻毒化了整個社會風氣。仕途勾心鬥角,蠅營狗苟,讀書人背信棄義,寡廉鮮恥,甚至連被奉為「道德之宗」孔子後裔衍聖公也竟然強取豪奪,鏢娟宿妓。
  • 朱元璋沒文化?他遇一殺豬的,當場贈送對聯一幅,殺豬的流淚跪了
    朱元璋因為從小放牛,所以本人沒有什麼文化,但是朱元璋有一顆大智若愚的心,老朱一生可以說是頗具傳奇色彩,先是因為生機所迫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去黃覺寺出家做了和尚,後來在化緣的途中遇到了元人斬殺義軍,朱元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非要給被斬殺的義軍超度,惹怒了當時的元人如果不是看在他是和尚的份上就把朱元璋也殺了,以後就沒有後來的大明太祖皇帝了。
  • 此人給皇帝寫了封感謝信,皇帝卻把他給殺了,原因讓人毛骨悚然
    在明朝,但凡逢年過節,或者皇帝生日,國家慶典之時,文武百官都要向皇帝上一篇賀表。什麼是賀表呢?其實這種賀表沒有固定格式,只要不寫成四六體駢文,言詞典雅即可。說穿了就是一篇拍馬屁的小短文,無非是歌功頌德一番,順便表達一下謝意。可是,有些人卻無意中觸犯了聖意,而枉送了性命。
  •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文/小八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皇帝」,早年間還替別人養過牛、寺院裡做過和尚甚至在街頭做過乞丐,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來到卦攤前朱元璋讓算卦的人給自己卜一卦前途運勢,算卦先生要求朱元璋隨意的寫下一個字,在古代,人們特別相信算命卦師,雖說是讓寫一個字,但從這個字卻和自己的所思所想有關,朱元璋大手一揮寫下了一個「帛」字,因為他想到自己小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每到過年的是時候,看到別人的家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自己衣服卻大補丁摞小補丁,即使現在穿得起新衣服,但是兒時的記憶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 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引言 相傳第一位有記載的開始寫對聯的人,那一定是五代後蜀主孟昶了。《宋史蜀世家》裡記載他:「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也因此,誕生了有記載以來的中國第一幅對聯,此後對聯也逐漸成為文人墨客的一種愛好,流傳至今。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盧熊當時要是將錯就錯,袞州就袞州,這是皇帝改的,誰還敢怎麼的,也就沒事了。可是盧熊是個搞學問的,辦事就是認真,他認為兗州就是兗州,怎麼能改成袞州呢?於是,他就向皇上寫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過來。
  • 古代皇帝和臣子們都是如何對話的?
    而能顯示朱元璋語言真實面目的案例,他與孔子55代孫孔克堅的對話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鼎南京之後,徐達北伐,攻下了孔子的故裡山東曲阜,向孔克堅傳達了朱元璋的問候,請他南下去覲見皇帝。孔克堅年過半百,身體也不夠結實,怕經受不起舟車勞頓,風霜雨露,於是藉口託病,先派兒子去南京見駕,朱元璋有點生氣,寫信責備孔克堅,既然是書面語言,當然比較文雅,例如「聞爾辭疾,未知實否?」
  • 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加入起義軍之前就是一個窮小子,父母在的時候就很窮,朱元璋小的時候還放過牛,後來旱災、蝗災和瘟疫一起到來,十七歲的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和兄長,窮得連給親人置辦棺材的錢都沒有,也沒有一塊地用來作為親人的墓地。
  • 為什麼過年要貼春聯?
    話說興起貼春聯還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據說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寫,還鼓勵臣子寫,並大力提倡貼對聯。朱元璋他老人家喜歡熱鬧,大年初一去街上巡查。喜歡看人家貼的對聯,紅色的很喜慶,字的蘊意也很好。但有一戶人家沒貼,朱元璋問身邊的侍從這是怎麼回事?手下人問明原因稟告皇上,說這家是殺豬的,過年生意忙,還來不及貼。
  • 朱元璋為何會長得如此醜怪?
    多數人都相信,右邊這種簡直不似人類的醜像、異像是真的,就連孫中山率領國府官員去祭祀南京明孝陵時,都掛的是這樣異像(話說,此時剛剛推翻帝制,於此掛一副古代皇帝的御容,似乎不妥,所以這幅畫中,朱元璋身穿常服,正好!)。  然而,如果朱元璋忽然一下從墳墓裡蹦出來,他一定不認得那是自己的畫像。
  • 春聯的來歷20字_寫春聯的具體要求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
  • 廟門上的對聯沒有人能正確讀出,郭沫若卻一眼看出
    廟門上的對聯沒有人能正確讀出,郭沫若卻一眼看出。廟門上的對聯沒有人能正確讀出,郭沫若卻一眼看出。說起對聯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的一種,他的要求是非常的多的。而且整體的字詞的要求也是比較整齊的,需要朗朗上口,這些對聯其實是可以言簡意深,而且也會充分的表現我國的中華民族的智慧還有文藝的一種創造力的。曾經在2005年,對聯被列為了我國國家的首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代,一般有文化的人是會經常的利用對聯還有比拼對聯的方式來比試自己的文採的。可以通過對聯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傳情達意。這就有我國中華大地上的很多數量眾多的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 中國留學生日本奈良演講比賽拔得頭籌 獲最高獎
    中國留學生日本奈良演講比賽拔得頭籌 獲最高獎 2014-07-02 10:42: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查雲帆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就讀於奈良女子大學研究生院的中國留學生在奈良縣女子留學生日語辯論大賽中拔得頭籌。
  • 食戟之靈第五季:善良淳樸的田所惠,料理平平無奇,卻能拔得頭籌
    食戟之靈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為何田所惠曾是男主的cp組合的有力人選呢?田所惠總結田所惠之所以能在本次選拔賽拔得頭籌,歸功於其自身實力過硬上,此外其廚藝特點以及本次的評審規則也多多少少讓其得到了超常發揮。努力的人能獲得收穫,是在於其對自身始終堅持不懈,最終才能抓住成功的那一點機會。那些覺得這劇情有點離譜的人,難道你們覺得田所惠這樣一個善良努力的女孩子,能獲得成功是錯誤的嗎?
  • 朱元璋要殺劉伯溫,劉伯溫:這個字我不認識!朱寫完竟饒了他一命
    朱元璋要殺劉伯溫,劉伯溫:這個字我不認識!朱寫完竟饒了他一命在實行專制統治的古代,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一代明君可以帶領著全國上下努力發展走上繁榮富強;相反的,暴君也會使原本昌盛的國家一步步走上滅亡的道路。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個明朝天子朱元璋的故事。
  • 朱元璋出兵日本,日國王急忙寫了一封信,朱元璋看後列其為不徵之國
    一直到了唐代女皇武則天當權時期,她才最終同意將日本作為國號恩賜給倭國,那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小日本名字還得中國女人取的。中國與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鄰邦,日本文化的源頭是中國,在古代相當長的時間裡,日本人對中國文化有著刻骨銘心的崇拜。日本人心中很清楚,中國的實力和各類文化在歷史上相對日本一直是優勢文明。
  • 北京烤鴨拔得頭籌,漸成鼠年春節最火硬菜
    在1月17日大眾點評發布的2020「年味地圖」中,北京烤鴨拔得頭籌,成為了全國排名第一的一道「年味兒」硬菜。庚子鼠年春節臨近,今年飲食消費又有哪些新趨勢?這次上線的大眾點評2020「年味地圖」顯示,最受全國用戶喜愛的過年熱門菜依次是北京烤鴨、椰子雞、羊蠍子、酸菜魚和豬肚雞。
  • 後宮嬪妃人數太多,皇帝怎麼應付,明朝朱元璋是這樣做的
    導語: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是有著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的,簡單的來說就是要對新朝代進行一個系統的規定,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後世皇帝的典範。在後宮嬪妃制度之中,朱元璋在開國沒有多久就下令讓儒臣制定了詳細的規定,採用東漢時期的《女誡》對後宮妃子進行制度上的規定。
  • 馬皇后:一雙大腳引發的三段奇事,沒有它,朱元璋恐怕當不上皇帝
    她是善良仁慈、儉樸愛民的一代賢后;她敢於在朱元璋施行暴政時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開創了明朝後宮、外戚不幹政的風氣;她堅貞不渝,一心幫助明太祖成就大業,五次救朱元璋死裡逃生;她就是被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稱讚「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的結髮妻子馬皇后。據說,馬皇后馬秀英,原名叫劉阿秀,出生在今安徽宿州,祖籍淮西。
  • 寫了一副對聯,但是想不出橫批,就這麼難嗎?
    導讀:寫了一副對聯,但是想不出橫批,就這麼難嗎?不管是遙遠的古代社會,還是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英雄人物以及他們所做的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事跡,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經常討論的話題。由於現在的社會比較開放,所以說英雄人物的事跡一旦被媒體曝光,就會受到大家的交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