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2021-01-08 騰訊網

引言

相傳第一位有記載的開始寫對聯的人,那一定是五代後蜀主孟昶了。《宋史蜀世家》裡記載他:「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也因此,誕生了有記載以來的中國第一幅對聯,此後對聯也逐漸成為文人墨客的一種愛好,流傳至今。其實對聯就是低配版的律詩絕句,後者也得講究平仄和對仗,甚至要求還要嚴格許多。

許多絕妙的對聯經久不衰,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還流傳到了現代。它們背後的故事也一直流傳甚廣,這些有趣的故事,帶給了現代人更多的樂趣,對於對聯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聯其實用處很大,儘管如今它大多在春節的時候才會使用,但是它依舊經久不衰,不會被人取代。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幅奇妙的對聯,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

自古文人墨客就是自持身份的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古代這一觀點可謂是深入人心。不過在當時的國情下,只有讀書人才能考取功名,入朝做官,官員這個職業對於古人來說,是無數人都追求一生的存在,都想要謀得個一官半職,縱橫官場。為此挑燈夜戰,頭懸梁錐刺股,就想要接連通過考試,走上康莊大道。讀書人在當時也都是人人羨慕的存在,這些飽讀詩書的人,總是會帶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文人們都是文雅的,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就算是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就像是這副對聯一樣,它的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其下聯可謂是精華。有關對聯的故事,許多有趣精彩的故事都伴隨對聯一起流傳到了現代,不過如今的對聯存在感大多數都出現在春節中,但在古代,平時的生活裡對聯也在被人們所使用。那麼下聯是什麼呢?它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它的出現也伴隨著一個故事。

古代坐擁良田的富豪們,都被稱作為地主,不過這些地主們,大多數都不是些良善之輩,而是無情壓榨自己手下的農戶們,謀取利益。不過許多地主即便享有財富,自己卻是大字不識一個,這位地主就是如此,他沒有文化,卻又不願意別人看出來自己是個文盲。於是就找上了一位秀才,請他給自己寫上一副對聯來彰顯自己的文採。於是秀才大筆一揮就寫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的上下聯。看著這副對聯,地主十分高興,開心的就把它張貼在了大門口。

可是地主沒有想到,自己原本想到吸引旁人欽佩的目光,結果卻是有些不同,所有經過大門的老百姓們,大多數都會看著對聯哈哈大笑,就算是不明覺厲的人,在被旁人指點後,也加入了一起洪曉鷗的陣營中,讓地主大為不解。於是地主在仔細詢問後,才得知這副對聯其中的含義。原來講究對仗工整的對聯,從來都是雙數字,因此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裡少了「八」,即為「忘八(王八)」;下聯的「孝悌忠信禮義廉」裡少了「恥」,即為「無恥」的含義。

其實就是秀才在仗著自己的文採,悄悄的罵地主,而地主還洋洋得意的把辱罵自己的對聯給貼在了大門口,難免引起別的嘲笑。可見還是讀書人手段高超,有時候就連罵人都拐彎抹角,也讓那些目不識丁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罵了,實在是厲害。

結語

王安石在《元日》裡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儘管對聯在如今成為了春聯,但是它依舊歷史悠久,在國人心目中佔據重要地位,它也作為中國的傳統,永久都不會變化。

參考文獻

《宋史蜀世家》

王安石《元日》

相關焦點

  • 罵人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牛人對出什麼下聯
    五代後蜀主孟昶是第一個在桃符上寫對聯的人,後人便用書法與桃符相結合成了對聯,隨著後世的發展,對聯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可以用來祝福,甚至可以用來罵人。比如說唐代浪漫詩人李白,作詩堪稱一絕,對聯也對得很好,常常能把人對得啞口無言。
  • 罵人對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看懂的都是高水平!
    對聯,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平仄協調,一字一音。它最是講究語言的藝術,題材雅俗共賞,往往能使人在感受到語言美的同時,意外收穫一份趣味!對聯相較於文章有小、巧、精的特點,相較於詩歌有靈動精悍的優勢,所以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間,對聯就成為一種高雅的娛樂方式。
  • 舉子給村霸寫對聯,上聯都是數字,連起下聯竟讓村民暗爽不已
    舉子給村霸寫對聯,上聯都是數字,連起下聯竟讓村民暗爽不已就像我們平常所讀的古詩一樣,對聯和它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句子營造出一種很廣泛的意境,或者表達出一種很深邃的思想。因此不同於現代人在表達事物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方法,古代人往往會通過對聯來表示他們對社會現狀的認知,對自己生活狀況的認可或者厭惡,對自己身邊的人的一種喜歡或者討厭。傳說在吳淞巖間,曾經有一個宦官,但並不是因為他本人的行為不當,而是她娘家人仗著他的權勢,在村莊內十分的蠻橫,甚至成為了村莊的一方霸主,沒有任何村民敢過來招惹他。
  • 狗狗的對聯,上聯:窮死不賣看家狗,2條下聯,你覺得那條更絕?
    一般而言,老年人養狗主要是為了解悶,不那麼孤獨。年紀大了,兒女們都在外工作,不能常常的回家,而養個狗狗也算是緩解對兒女們的思念之情吧。而年輕人養狗,除了有個陪伴之外,同時也是一種愛好。而在古代呢,百姓家養狗就是另有它用了。不再是解悶、陪伴和愛好了,而是為了看門。可以說,狗是最佳的「門衛」了。一方面,狗的聽覺還有嗅覺非常的靈敏,只要有一點的風吹草動,它都能聽得到。
  • 高材生為廁所寫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讓人拍手叫好!
    小編歷史梅花香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個故事:「高材生為廁所寫對聯:上聯『來人不蹲就站』,下聯讓人拍手叫好!」歡迎大家的關注!詞語表達就應該用最少和最合適的詞語表達出最明白的意思。這個對人的文化修養有很高的要求 。這不一位高材生為廁所寫的對聯就讓人拍手叫好。那麼這條對聯的上下聯是什麼呢?這位高材生為廁所寫的上聯是「來人不蹲就站」。
  • 蘇東坡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經典,另一對聯堪稱絕對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代文學更是當代很多文人追隨的基礎,從古自今出現的一些大文學家數不勝數,一些著名的詞句名言更是源遠流長,其意義及影響力一直到現在頗為宣揚,其中對聯文化就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不僅展現了中國漢字語言結構的精髓,平和押韻更是任何國家文字無法做到的。
  •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佩服佩服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佩服佩服說起文字遊戲,我國的對聯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樹一幟。融文採,說理和逗趣於一體,很多時候甚至還有其獨特的寓意和道理。如果真的要細數對聯的魅力,小編哪怕說上一天一夜,也不足以將它全部告訴大家。
  • 上聯:「老鷹抓小雞」,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在今天,筆者繼續跟大家說對聯的小故事,提及對聯,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因為每到新年來臨之際,各家各戶都會在張貼對聯,喜迎新出,而對聯其實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代,文人騷客往往會通過對對聯來考察對方是否真的比自己強,而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還可成為人們消遣作樂的一種方式
  • 李良旭 :下聯與上聯
    祖父特別喜歡寫對聯,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家就會請祖父寫上幾副對聯。那大紅的對聯貼在大門上,紅紅火火的,渲染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祖父每寫好了一副,總是對著對聯,輕輕吟誦著。聽著從祖父口中吐出來的那朗朗上口,對仗工整的對聯,我感到祖父很了不起。 那對聯,一邊一幅,就像是人的兩條腿,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大步向我們走來,好豪邁啊。
  • 歷史上最奇葩的對聯,上聯與下聯一字不差,專家評價:千古絕對
    對聯用途廣泛,幾乎涉及生活各個方面,除了眾所周知的春聯之外,還經常被用在賀壽、結婚、喬遷以及哀悼死者時的輓聯。古代慶祝理髮店開業,會送上「雖是毫髮生意;卻是頂上功夫」作為祝賀的對聯,勉勵他人努力讀書時,通常會用:「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比一些勸學詩更有韻味。
  • 經典對聯:上聯「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 下聯成為絕唱!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現在的很多電視劇中就可以發現。有些人竟然因為對聯對的好就被封為大官了。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人呢?現在已經無從考證。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曾經出現了一個千古絕對,這個上聯是「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下聯一直無人能夠對出!
  • 上聯:雨,下雨,天下雨,天天下雨;下聯經典到爆!
    所謂千古絕對,第一指的是古代的經典對聯,第二指的是比較難對出下聯的上聯,正如我們這個上聯,看似比較簡單,但是相對出好的下聯也不簡單。筆者嘗試試對,上聯:雨,下雨,天下雨,天天下雨;下聯:章,文章,學文章,學學文章。
  • 農夫上聯「空有一身牛力,無地可耕」,才女下聯有意境
    對聯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對聯又叫對子,因為它字數不多,通俗易懂,深受大家的喜歡。尤其是在古代的時候,對聯可是非常流行的。民間的老百姓非常喜歡對對子,就連小孩童都能隨口說上一兩句。
  • 寡婦出一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乞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開心嫁人
    一日佛印來找蘇軾,但是碰巧蘇軾不在,蘇小妹就接待了佛印。蘇小妹非常的大方,上來直接就說常聽佛印博學多知,今天就來比試比試。於是蘇小妹就給佛印出了一道對聯題,上聯:呆和尚吃杏,左一口,右一口,上一口,下一口,中間一口,口口回味無窮。這佛印是個和尚,蘇小妹這個對聯難免有些自負的感覺,而且這個對聯非常的有難度,這是讓佛印下不來臺啊。
  • 姓李的出上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黃姓網友對的下聯解氣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古代非常受文人墨客的歡迎,人們之間作詩吟對既陶冶了情操,也增加了感情。雖然這種對聯結構不算嚴謹,平仄也沒有那麼押韻,但因為其接地氣,難度又不高,因此很受網友們歡迎。 還真別說,我前段時間就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姓氏對聯,語出驚人,讓人震撼,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位姓李的網友出的,李姓網友出的上聯是:「李耳李淵李連杰,李姓為王」,聽起來是不是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諧音聯、數字聯、重字聯、偏旁部首聯等等,每一個種類都有不同的應對技巧。比如數字聯,是對聯中最常用的一種對聯方式。通常上聯一般有幾個數字構成,下聯業要有相同的數字組合。比如清代的和珅就出了一副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副對聯中有數字三四五,那麼下聯也要以數字應對,而且要在相同的位置,才是一副好對子。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求下聯
    對聯今天沒事逛網站的時候看到一個有意思的對聯1、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五元六角七把蔥。(這個菜市場逛多了)2、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午時三刻一碗酒。(這個估計是要砍頭的)3、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七姑八姨九魁首。
  • 過年貼春聯,怎麼區分上聯和下聯,他們張貼的位置又怎樣安排才對
    完整一首對聯分為上聯、和橫批。 對聯之所以又稱楹聯,咱中華古建築風格,都比較重視前門,即重門,左右廊柱和橫眉都造建造得比較堂皇大氣,無論從風水還是日常使用,都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楹聯文化的精彩韻味多呈現如此,因此對聯的上聯、下聯和橫批,其相應位置就應用而生了。
  • 二貨主人在狗窩貼對聯,上聯:盡職盡責,下聯和橫批讓人笑出聲
    二貨主人在狗窩貼對聯,上聯:盡職盡責,下聯和橫批讓人笑出聲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狗窩對聯: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一方面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文化,另一方面也是代表著除舊歲,迎春,喜慶。
  • 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而我們春節用的對聯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體現。直到現在,中國人過年家家戶戶也都會貼對聯。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對聯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會以對對聯來評價對方的文學水平,這個習慣沿用至今。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