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不起,這裡更需要我
時間:2020年2月22日地點:武漢市第五醫院作者:江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員重症護理四組組長 楊娜
今天是媽媽在家隔離的第二天,她的心情看起來已平復很多了,能安心在家隔離了。我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昨天媽媽所在小區單員樓裡有與確診新冠患者接觸人員,被帶去隔離點隔離了,當即單元樓被封閉了。她非常緊張,感覺自己也被染上病毒一樣,很不舒服,說要打120去檢查。雖然我當時也心急如焚,如果在南昌我就衝回家去了,可是我在武漢,我告訴自己要鎮定,不能讓她感覺到我的不安。我問了她體溫正常、沒有感冒咳嗽等症狀。先安慰她,我說:"你們只是坐同一個電梯,沒那麼容易傳染的,我天天接觸這麼多病人和武漢人,我不是還好好的嗎!你又沒有「新冠」的常見症狀,你平時小毛病不斷,所以不舒服,回來我帶你去全身體檢,沒事的,我陪著你聊聊天就好了"。將近一個多小時的談話,她終於打消了她懷疑自己被病毒感染的念頭,安心的睡著了!放下電話,我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在最需要兒女在身邊的時候,我卻不能照顧左右。我們從小在母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母親是兒女遠行時的句句叮嚀;母愛是雨天裡的花紙傘;母愛是慈母的手中線;母愛是遊子的身上衣;母愛是對兒女成功的期盼;母愛是過早變白的雙鬢。現在我如何用同樣深的愛來回報日漸衰老的母親,此時我能做的只是給她一次次電話安慰,是我們共同抗擊病毒一個個病人轉危為安的消息,是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消息。媽媽對不起,這裡更需要我,為了更多人的安危,身在異鄉的我們一定和病毒鬥爭到底。
我陪病人練八段錦
時間:2020年2月23日地點:武漢市第五醫院作者:江西省首批援鄂醫療隊員 餘小燕
轉眼間,來到武漢市第五醫院已經有28天了,緊張而又忙碌的工作中,早已經忘記了時間,忘記了恐懼和不安,每天在做好個人防護和護理新冠患者之間進行切換,行走在駐地和醫院之間的兩點一線。今天是下午班,查房時,發現10床患者拿著手機在看中醫養生操八段錦視頻,我問他:你會練八段錦嗎?他笑著對我說:跟著視頻學的話會一點點!我說:等我忙完有空陪你一起練吧!並告訴他八段錦用現代醫學來講是活動全身關節、肌肉,調節肌肉緊張,改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這位患者和11床都是由方艙醫院轉診過來,需要輸液、霧化等進一步治療,經過十幾天的治療和護理,再加上他積極樂觀的心態,症狀基本消失,核酸兩次複查都是陰性了,就等著醫生說哪天出院了!看著他滿臉的笑容,又讓我想起前兩天出院的幾位患者,感覺這就是滿足,這就是幸福,這才是我們真正價值的體現!忙完後我和這兩位患者一起練八段錦,因為醫院統一培訓了,讓我在今天有幸能展現我國的中醫文化,並且由我的搭檔——萍鄉市二院李潔妹妹錄製了視頻,感謝這個團隊給了我無窮的力量!練完後,患者很開心的給我們點讚,並主動說要和我們合影,此刻,病房傳來一陣歡聲笑語......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我們堅信,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困難只是暫時的,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疫無情,人有愛
時間:2020年2月23日地點: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作者:江西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護理五組組長 熊青媛
鼠年春節,闔家歡樂之際,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隨著疫情不斷蔓延,湖北告急、武漢告急,我毅然決定報名參加了援鄂醫療援助隊。起初有人問:「你不害怕嗎?你爺爺患病、媽媽剛做完手術,家裡不需要照顧嗎?」「當然害怕、當然需要照顧,但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國家危難之際,已經顧不上害怕,舍小家才能顧大家,職責所在。」我安排好家庭和單位事宜後,2月15日隨第七批江西援鄂醫療援助工作隊奔赴武漢一線。
來武漢只有短短幾天,讓我感觸頗深。除了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是親情、團結和感動。醫院這批援鄂醫療隊共12人,都安排進駐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這種高級別的防護,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由一個認知小白到熟練掌握,這也是我們初期面臨的最大困難,但都努力克服了。培訓中大家互相把關,不過關的反覆幫助到過關為止。
22日是我和第一批隊員進艙,而且上大晚班(凌晨2點到8點)。由於宿舍離醫院較遠,我們必須在凌晨0點出發,第一次長時間穿上防護服確實有些不適應,胸悶、口乾、氣逼等等,但我挺過來了。早上交接班後按每個步驟洗手、脫防護服,到宿舍已經很晚。第一個工作日結束了,確實面臨很多困難和不適應,但我心裡不斷默念「挺住,加油!」我們第一批進艙5個人下晚班回來已經很晚,不上班的隊友們已經幫我們熱好早餐送到我們面前,讓我感受到我們現在就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22日正好也是我們隊中最小的隊員——翁文軒的24歲生日,大家聯繫領隊幫忙買來蛋糕一起為她度過了這個特殊的生日。
或許因為水土不服、壓力大,而且工作時長時間不能喝水,到武漢不久我扁桃體發炎,又沒帶藥。領隊牛凡院長和董雙虎醫生四處奔波幫我找藥,醫院同事也寄了些維C和蜂蜜等給我,並且多次叮囑我多飲水按時服藥,讓我充分感受到這份親情的溫暖,我堅信我們能勇敢的走下去。
讓我最感動的有一張小小的紙條,這是武漢人民給我們一線抗疫工作人員送來零食和物資後留下的。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讚許,也是給我們最大的鼓勵,謝謝你們!
最後,我想對家人、領導、同事、戰友和億萬同胞們說:請相信我們,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一個都不會落下,早日凱旋歸來!
第一次親密接觸方艙
時間:2020年2月19日地點: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作者:江西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員 胡玲
凌晨零點30分,武漢還透著絲絲的寒意,我們5人出發開始了第一次的進艙工作,和我們一起出發的還有我們團隊的兩名醫生。由於我們的工作地點比較遠,半夜出發,對司機大哥也是個考驗,雖然花費了多一點點的時間,但我們都安全到達了目的地,司機大哥也辛苦了!
一到醫院,上一班的隊友已提前出來了兩位協助我們穿防護衣,大家按著順序一步一步的穿好,相互之間協作檢查,全部穿好後大家會再次幫你檢查是否防護到位,密閉是否完好,只有做到萬無一失才能進艙工作。全部穿戴整齊後已感覺呼吸有點不通暢,不過我之前在發熱門診待過一段時間,所以也基本適應了這種感覺,我讓自己平靜下來也就沒那麼難受了,護目鏡我用手消塗了一層,所以霧氣不是很明顯,調整好自己後進入艙內接班。
艙內分A、B、C三個區,我們江西醫療隊接管的是B區,其他兩個區由廣東和天津醫療隊接管,到達我們所管的區域,我和唐劉巧一組,熊豔雲和萬夢青一組,熊青媛護士長是協調班,交班老師先跟我們進行了財產的交接,接著和我們介紹了接病人的流程,護理記錄如何寫,如何對病人做好宣教,病人有問題有需求如何處理等等。
最後進行病人的床頭交接班,因為艙內是第一天開始收治病人,所以病人總數還不是很多。接班完畢後,我和搭檔把自己所管病人的信息和記錄熟悉了一下,因為是後半夜的班,基本沒有治療,所以我們也把艙內的整個環境熟悉了一下。我們在艙內說話聲音儘量小,活動幅度小,否則容易引起呼吸的不順暢。艙內的空間比較大,雖然都有空調機開著,但艙內還是有些冷,醫療隊貼心的為我們準備了羽絨衣保暖。
早上7點,病人都陸續起床梳洗,我們指導病人儘量不要在外逗留太長時間,多休息,按時服藥。穿著這一身嚴實的防護服,加上一晚上的不吃不喝,而且也不能上廁所,大家已經非常疲憊了,所以7點半我們讓唐劉巧和萬夢青先換衣出艙,我們3個留下交班,這樣可以減少出艙排隊等候脫衣的時間。9點交完班後我們排隊出艙,按順序及區域一步一步脫,要洗N遍手,洗手非常重要的。當脫下口罩的那一刻,呼吸才通暢了,空氣都覺得特別的新鮮!
為愛前行
時間:2020年2月23日地點: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作者:江西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員 萬夢青
我們到達武漢後,開始了穿脫防護服培訓,我清晰的記得剛開始練習時,問題層出不窮,比如:護目鏡密閉不全,脫防護服汙染手套,N95口罩剛戴就勒痕滿面,不適引起的呼吸困難,胸悶氣憋......大家都知道接下來任務艱巨,只有努力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救治病人,願為陣前一卒,不做後方傷兵,我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隊12人在保證好體力之餘,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互相學習,互相指導,互相鼓勵,不氣餒,不放棄的決心毅然堅持到一個又一個問題迎刃而解,找到了儘量舒適又能做好防控的最佳方法。
2月22日我們護理五組接到值大夜班通知,晚上給我們組隊友翁文軒過完生日後,大家早早睡了,伴著凌晨朦朧的月色,瑟瑟的寒風呼呼的刮過,吹起了地上的落葉,踏上了上下班的公交車,上車後,我抬頭望了望窗外武漢深夜街頭,空無一人,出行的只有為愛前行的工作人員,1小時車程後終於到達我們此行支援的武漢開發區方艙醫院,在進艙前,熊青媛護士長一遍一遍地反覆叮囑我們洗手戴帽子,N95口罩,穿防護服,戴護目鏡.....,穿防護服平均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剛剛穿戴好,會感覺透不過氣,渾身冒汗,即使在佩戴護目鏡前內側塗抹了洗手液,仍然很快就變得霧氣蒙蒙,為方便辨認,大家相互給對方防護服前後寫上名字,防護服像一個不透氣的「套子」,穿上了它,我們將在接下來至少6個小時裡,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完成本班醫療護理工作,而越嚴密的防護就意味著越喘憋、口乾,甚至頭暈、頭痛,等待好我們4名隊友都穿好防護服,檢查好密閉性,熊護長才放心讓我們進去。
入艙了,我與熊燕雲護士分管B組17名女患者,我們開始與上一班護士交接財產,輕聲細語床頭交接每一位病人病情,查對醫囑,準確無誤執行各項護理措施,各種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艙內環境,定時巡視病房......我是一名重症護士,個體化護理概念是深刻烙印在我的腦子裡,不能忽視每一個病情變化的危險信號是我一直緊繃的弦,雖然這裡的患者病情輕,生活能自理,他們心理負擔及對疾病的恐慌和對活下來的渴望是主要訴求,除了監測患者生命體徵、對症給藥,還應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這是我們醫護人員應該肇中要做的事情,和救治同等重要
我們來到這裡就是幫助病人康復,哪怕再累再苦也要挺住,也都是值得的。早晨6點,一名女患者起床了,詢問我們是哪裡來的醫療隊?怕不怕?一晚上沒睡很累吧?我告訴她,我們來自江西醫療隊,下半夜是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護士值班,有任何需求,任何不舒服,困難都可以找我們,我們此次前來是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抗擊疫情的,醫患角色不一樣,目標卻一致。我對她說,看見你們為疾病而戰鬥,配合國家的防疫部署,頑強不屈的精神同樣也在感染著我們。她向我們江西醫療隊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下班後護目鏡上的霧氣形成了水珠,不斷地下流,身體裡的水都化成了汗,汗溼衣背,脫下防護服才發現臉面全部壓痕滿面,我仰望天空,豔陽高照。在武漢,這麼多人為愛前行,時刻都在用愛譜寫真情,驅動著我們齊心協力,心往一處,勁往一處,我堅信,疫情必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