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隨著最後一艘客船歸港,廣州市 2019 年骨灰撒海出海告別活動圓滿結束。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廣州啟動骨灰撒海常態化服務,出海告別活動實現多時段多批次,分別於 6 月、7 月、8 月、11 月舉辦出海告別活動 8 批次,共計撒海骨灰 2868 具,參加市民近 5000 人次。
常態服務:鼓勵為其他非戶籍逝者骨灰提供撒海服務
實現線上常年預約。2017 年在全國首推網絡預約,市民關注 " 廣州民政 " 微信公眾號,即可一站式獲取撒海活動信息、辦理預約登記,今年超過 6 成預約訂單是通過線上登記辦理。
出海告別可選批次。為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提升撒海活動參與度,廣州今年實行出海告別多時段多批次。按報名順序提前兩周電話通知家屬當批次活動詳情,家屬可選擇參加當批次活動或順延至下次活動。今年撒海骨灰共計 2868 具,總量超去年約 15%。
設立專門服務大廳。為確保常態化服務質量,今年 5 月起設立專門辦理服務場所,除部分國家法定節假日外,服務大廳均提供現場預約、骨灰臨時寄存、一站式委託辦理、撒海補貼申請等貼心服務。截至 11 月底,服務大廳接待服務群眾超 1 萬人次,提供骨灰臨時寄存服務 643 具,辦理骨灰一站式委託服務 729 具,受理撒海補貼申請 1079 單。
打破服務戶籍壁壘。廣州積極拓展撒海服務參與對象,除 2016 年 9 月 28 日後在廣州去世火化的非戶籍人員骨灰可享受撒海服務外,鼓勵承辦單位為其他非戶籍逝者骨灰提供撒海服務,今年共有 129 具非戶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
專業服務:引入專業殯儀服務團隊
引入專業殯儀服務團隊,圍繞電話諮詢、現場業務辦理、出海告別儀式等,全流程為群眾提供規範、莊重、暖心的禮儀服務,廣受市民群眾好評。市民黃先生 10 月 11 日為其妹妹骨灰辦理撒海業務,因其不便參加出海告別儀式,工作人員為其辦理一站式委託服務,全程只用了十幾分鐘。活動前致電溫馨提醒、業務辦理快捷專業、現場服務熱情暖心 ...... 這些都讓黃先生非常感動,他親筆書寫了一封表揚信,還特別製作了一面錦旗,專程送到市撒海活動辦公室。
個性服務:今年 8 月撒海服務承辦單位首推骨灰晶石定製服務
提供個性服務定製。除統一組織集體出海告別外,承辦單位還可以根據家屬需求提供個性化骨灰撒海定製服務。來自北京的徐先生(化名),尊重母親遺願,從海外帶回骨灰舉行撒海,工作人員認真聆聽徐先生和家屬的需求,定製個性化的告別儀式,今年 10 月,徐先生母親和同樣選擇骨灰海葬的父親終於在海裡團聚。
首推骨灰晶石定製。逝者骨灰融入大海,晶石卻能長相伴隨。今年 8 月,撒海服務承辦單位在廣州首次推出骨灰晶石定製服務,通過提取少量(15 克起)骨灰,製作成可以長期保存的晶石吊墜、戒指、擺臺等,可以長期佩戴或保存,供家屬寄託哀思。目前,已定製 35 份晶石製品。
來源:新快報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