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冰箱,基本家家戶戶都有這個電器,主要的作用是幫我們存放一些不易保存的食物,儘量保持食物原有的新鮮。
但並非所有的食物都能在冰箱裡一直保存到原來的狀態,有些食物仍然會變壞或者發黴。
不過不少人還會經常誤食,從而給肝臟帶來一定的損害。
由於肝臟是以分解毒素為主的器官,我們攝入的食物中,若含有毒素,就需要肝臟來分解。
冰箱中的4種「美食」或是肝病「根源」,提醒家人:趁早撤下餐桌
食物1:醃菜
白菜、豆角、黃瓜等蔬菜豐收時,許多家庭都會自己醃製一些,並把它們放在冰箱裡保存,吃起來非常方便,而且酸甜苦辣,也是下飯的好選擇。
但請記住,這些醃菜不能吃太多。
由於蔬菜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一物質,經過醃製後,會轉化為一種亞硝酸鹽,對肝臟的危害很大,因為攝取後肝臟會將其轉化為硝酸胺,這種成分屬於致癌物質。
食物2:剩菜剩飯
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剩菜,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吃不完的剩菜應該及時扔掉,但還是有不少人認為扔掉太浪費,就把剩菜放到冰箱裡,吃的時候加熱。
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健康的,因為剩菜剩飯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特別是剩下的蔬菜中所含的亞硝酸鹽最多。
因此建議大家為了肝臟健康,少吃剩菜。
食物3:久泡菌類
菌種食物種類非常多,比如:木耳、銀耳、香菇、在食用前需要用水浸泡。
生活中,很多人為了方便,會將這些菌類食物提前泡上,並提前放入冰箱中,這種行為其實是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細菌食物發泡時間不要超過40分鐘,若泡發的時間久了,很可能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
由於久泡菌可產生米酵菌酸這一致癌物質,易破壞肝細胞的活性,誘發肝病。
食物4:黴變的饅頭
很多人會在冰箱的保鮮層裡放一些饅頭,吃的時候就拿出來蒸,非常方便。
但饅頭是用小麥粉製成的,若存放時間過長,饅頭表面很容易出現黴變,從而滋生出綠色的絨毛。
而且該物質含有一級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
這種物質比砒霜的毒性要高出幾十倍,經常攝入,會導致肝細胞受損,壞死,甚至引發肝癌。
肝損傷後,身體可出現以下異常,佔一個,勸你趁早查肝功能
◇右上腹疼痛;
◇常常出現發熱,體溫介於37℃~38℃之間;
◇肝掌、肝斑、蜘蛛痣;
◇眼周出現黑眼圈,眼珠出現紅血絲。
◇消瘦、乏力、昏昏欲睡;
◇皮膚發黃、鞏膜黃染;
◇反胃、嘔吐、食慾減退;
◇甲面不平整,有黑斑;
要想護肝,要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慢慢養成好習慣
首先,經常補充營養元素
勤補營養元素,對肝臟的好處很多,同時對機體也很大益處,比如:硒元素、黃酮、水蘇鹼等營養素。
雲臺冰菊中含水蘇鹼、硒元素、類黃酮等豐富的營養物質。
《黃酮類與肝臟的關係》一書中記載:類黃酮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並有助於提高肝細胞的活性,還可降低肝臟受損的機率;
水蘇鹼具有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可幫助肝臟更快地分解體內脂肪,促使肝臟保持正常運轉,避免肝臟脂肪堆積;
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能很好的促進毒素分解,還可減少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雲臺冰菊中含有上述3種成分,適合經常飲用。
其次,早睡早起,少熬夜
晚睡,對肝臟有很大的傷害。
夜間,肝臟能進行高強度的排毒工作,此時可將體內大部分毒素分解、代謝,避免人體受到毒素侵害。
而且經常熬夜,肝臟就無法正常工作,導致毒素在肝內積聚,加重肝臟代謝負擔,也會增加肝臟病變機率。
因此,肝臟要健康,平時一定要少熬夜,早睡早起。
小知識:以動代靜
經常運動,對肝臟的正常運作也有很大幫助。
經常鍛鍊可以消耗體內多餘脂肪,減少體內脂肪含量,減輕肝臟負擔,保護肝臟。
與此同時,在鍛鍊的時候,也能排出更多的毒素,減少肝臟損傷的機會,建議每周的運動次數保持不得低於3次,運動時間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來選擇,切記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