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養殖中還是種植中,作物有它的病蟲害,當然了養殖中的病害也是非常得多,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黃鱔的水黴病,但凡是水裡養殖的水產都是會得病的,尤其是黃鱔這種從野生馴化後進行的養殖的水產品,可謂是環境不好就會發生病害,一旦發生了病害後,基本上最後的結果就是黃鱔在治療不及時的時候,導致黃鱔快速的死亡,不但是黃鱔,還有其他的魚類都是水黴病的寄主,這種水黴病的病菌可以寄生在魚的身上,也可以寄生在魚的卵上,尤其時冬春兩季是誘發水黴病的高發期,所以養殖戶需要注意這個病害。
但是最近幾年由於養殖水產也是越來越多,對於一些養殖技術認識不高的人來說,可能會道聽途說得到一些所謂的「小偏方」,就比如咱們說的這個「甲胺磷治療黃鱔水黴病」,的確以前很多人都是使用這種高劇毒的農藥治療黃鱔的水黴病,但是這種高劇毒的農藥存在很多的殘留,尤其是人類食用了這種高劇毒的農藥後,就會產生不良的反映,甲胺磷屬於高劇毒的有機磷類農藥,一旦使用後,對人的生命和環境都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所以這種農藥禁止在水產上使用,很多的養殖戶也不要投機取巧。對於黃鱔發生了水黴病後,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講解,希望本文能幫助更多的養殖戶。
黃鱔發生了水黴病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黃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水黴病發病?
黃鱔發生水黴病以後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
黃鱔發生了水黴病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黃鱔水黴病,也是我們常說的水綿病,尤其是在冬季和初春的時候,黃鱔是最為容易感染這種病害的,對於黃鱔感染了水黴病以後,黃鱔的身體上會長出白毛狀的東西,類似棉絮,而且是這種白毛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包裹黃鱔的全身,最後導致黃鱔的死亡,故而水黴病也叫做「水綿病」,對於這種病發生時,很多的養殖戶不太輕易察覺,所以說黃鱔水黴病也是黃鱔病害中比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往往是養殖戶在發現黃鱔不對勁的時候,黃鱔就會大量的出現死亡,造成養殖戶的損失嚴重。
前期水黴病發生時, 病菌會通過水質侵害到黃鱔的身上,有的時候,病菌會通過黃鱔身上的傷口,然後進行大面積的侵害,有的時候黃鱔的雞肉和內臟上都有帶有病菌,病菌一旦侵入到黃鱔的身體裡,就會快速的吸收黃鱔的營養物質,然後病菌在黃鱔的身上快速的生長和繁殖,前期的黃鱔身上會出現灰白色的白毛,然後病菌會促使黃鱔的身體發生瘙癢和疼痛的表現,隨後,黃鱔因為身體表皮被病菌侵入後,會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後期黃鱔會表現的行動比較緩慢,不採食餌料,有的時候行為變的非常敏感,在水中有時會變得比較暴躁,最後病害發生嚴重的時候,黃鱔就會身體比較瘦弱,導致最後出現死亡。
黃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水黴病發病?
黃鱔水黴病在每年的2-5月容易發病,黃鱔水黴病的病原菌是綿黴菌和水黴菌構成,病原菌會分生出菌絲和酵母型細胞,菌絲和酵母細胞會在水裡進行寄生,等合適的條件下,就會快速的侵入到黃鱔的體內,有的時候是在冬季由於水溫的問題導致黃鱔被凍傷,然後表皮出現傷口後,病菌侵入到黃鱔的身體內,還有的原因是因為在養殖黃鱔中,比如黃鱔之間進行爭鬥,或者是網箱養殖的時候,黃鱔的身體碰傷造成的外傷等原因,造成病菌快速的侵入到黃鱔的體內進行侵害。
對於黃鱔發生水黴病的主要原因是水溫的問題導致發病,病原菌對水質的溫度比較適宜,當水溫在8-25度的時候,病原菌能存活很久,尤其是水溫在15-20度的時候,病原菌繁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次,在春季養殖戶在養殖黃鱔的時候,由於投放沒有腐熟的動物糞便飼料,造成飼料裡帶有病菌,病菌就會在水池裡寄生,對於在前期養殖黃鱔的時候,由於養殖的密度過大,導致黃鱔和黃鱔之間比較擁擠,一旦養殖密度大了,黃鱔之間進行爭鬥意外傷害等,病菌就會在進行交叉感染,其次,在發生水黴病後,部分出現死亡的黃鱔不能及時的進行打撈,造成病菌在水池裡大量的繁殖,還有的養殖戶對於養殖黃鱔的水池進行消毒過度,飼養不當後造成水質比較清瘦,黃鱔得不到有效的營養,造成黃鱔身體瘦弱,比較易感病害。
黃鱔發生水黴病以後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
黃鱔水黴病預防措施
1,黃鱔池冬春季要保持一定的水溫,預防黃鱔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出現低溫凍傷,所以在養殖中出現低溫天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應對,可以在降溫的時候,黃鱔池上方放上覆蓋物,比如塑料薄等,或者是水池裡使用加溫的設備進行加溫的措施,保證黃鱔在合適的水溫裡不易受到病害的侵害。春季黃鱔池的深度要保持在6-7釐米左右,冬季天氣寒冷時,適當增高水位,防治出現凍害,切記溫度低的時候不宜進行換水,必須要等到氣溫達到20度的時候在進行換水。
2,放苗和捕撈是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傷害的黃鱔的身體,對於放養黃鱔的工具在前期就要進行消毒,對於使用的放養工具要進行分類,切不可混合使用,以免工具上帶有病菌,對於在前期放養黃鱔苗的時候一定要購進合格健康的黃鱔苗,不能使用來路不明的黃鱔苗進行投放養殖,其次就是禁止釣鱔入池,在放養的時候,前期我們要使用90%晶體敵百蟲對黃鱔苗進行消毒,浸泡時間在20分鐘左右,。
另外也可以使用漂白粉和硫酸銅合劑進行混合後對黃鱔進行消毒,對於浸泡的水溫我們要保持在15-20度左右,對於在給黃鱔消毒的時候,發現黃鱔遊動不安,或者頭向水面浮頭的話,我們應該及時的暫停消毒,使用清水給黃鱔進行衝洗,避免藥物對黃鱔身體不適造成死亡。對於在放養的黃鱔苗,我們應該控住好養殖的密度,避免密度過大造成黃鱔的活動範圍減少,發生病害。
3,黃鱔池要保持清潔,對於在前期需要進行清潔池塘,但是清潔池塘的時間我們不能不科學的進行,正確的清塘時間為秋季和冬季進行清塘,池塘裡的淤泥一定要翻曬後在進行耙平,同時在清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黃鱔池的水位,儘量保持水位在8-10釐米深左右,然後每平方使用80克左右的生石灰放入木盆裡,混合水後向水池裡進行消毒,消毒後的2-3天,我們需要進行水池底部的淤泥進行耙平攤勻即可。
對於後期溫度高的時候,需要換水的話,必須要保持水溫在5度以上,每個星期換一次水,換水的容量在水池的三分之一處即可。對於後期池塘裡淤泥過多的時候,也要進行清淤和池塘進行增氧措施,避免黃鱔缺氧出現病害。後期黃鱔生長期的時候,要做到每年清淤一次。
4,黃鱔投放餌料要注意,尤其是在春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投放的動物性餌料要完全的腐熟,在使用其他餌料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春季給黃鱔投餵一些蚯蚓,泥螺,河蚌等食物作為春季黃鱔開春飼料,但是這些餌料最好保持是鮮活的才行,其次也可以少量給黃鱔投餵一些雞鴨腸子,利於黃鱔的採食活動量,投餵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能太短,一般一個星期餵一次即可。餵養黃鱔要做到精粗飼料相結合,掌握黃鱔的採食規律和營養需求,做到心中有數。
5,黃鱔池的平時管理很重要,對於在平時的餵養中,我們發現池塘中有黃鱔和水裡有寄生蟲的話,就要及時的投放藥物進行治療,防治寄生蟲可以使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進行池塘潑灑,對於在平時發現有發病的黃鱔要及時的撈出後進行治療,發病輕的可以注射硫酸鏈黴素進行治療,如果發病較重的話,就要清理出池塘或者是進行藥物治療,防治交叉感染。同時在餵養黃鱔的時候,要平時加強巡視池塘的措施,隨時掌握水溫和水質的變化,以便做到出現問題時及時的應對。
黃鱔水黴病的治療措施
在池塘發生黃鱔的水黴病的時候,應該及時的用藥,治療的原則是早預防,早治療,有病害的黃鱔就要及時的進行救治,讓損失做到最小化,發病較輕的黃鱔要撈出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撈出病鱔後用鹽水或者是水黴淨對發病的黃鱔進行浸泡20分鐘左右,然後使用高錳酸鉀對黃鱔的傷口進行塗抹滅菌處理。同時發病後,要使用藥物對池塘進行投放藥物治療,池塘裡可以使用苦參溶液進行潑灑治療,或者是每立方米使用2斤食鹽,1斤尿素,2斤漂白粉兌水後進行全池的潑灑,連續潑灑2-3天,也可以使用五倍子2斤,加上2斤食鹽,五倍子磨成粉和食鹽兌水後進行全池的噴灑,每天一次,連續2-3天。
提別提醒:黃鱔的水黴病養殖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這種病也是頻繁的發生,所以在這兩個季節也是要特別注意的,同時在使用的藥物潑灑池塘的時候,也要注意調配藥物的劑量,在測量池塘面積的時候也要做到精準,以便於定量進行使用藥物,對於在平時的黃鱔養殖中,我們養殖戶可以在黃鱔池裡餵上幾隻癩蛤蟆,癩蛤蟆分泌的蟾酥對於黃鱔的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