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誤區,使用「甲胺磷」治療黃鱔水黴病?投機取巧方法不可取

2020-11-21 騰訊網

對於在養殖中還是種植中,作物有它的病蟲害,當然了養殖中的病害也是非常得多,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黃鱔的水黴病,但凡是水裡養殖的水產都是會得病的,尤其是黃鱔這種從野生馴化後進行的養殖的水產品,可謂是環境不好就會發生病害,一旦發生了病害後,基本上最後的結果就是黃鱔在治療不及時的時候,導致黃鱔快速的死亡,不但是黃鱔,還有其他的魚類都是水黴病的寄主,這種水黴病的病菌可以寄生在魚的身上,也可以寄生在魚的卵上,尤其時冬春兩季是誘發水黴病的高發期,所以養殖戶需要注意這個病害。

但是最近幾年由於養殖水產也是越來越多,對於一些養殖技術認識不高的人來說,可能會道聽途說得到一些所謂的「小偏方」,就比如咱們說的這個「甲胺磷治療黃鱔水黴病」,的確以前很多人都是使用這種高劇毒的農藥治療黃鱔的水黴病,但是這種高劇毒的農藥存在很多的殘留,尤其是人類食用了這種高劇毒的農藥後,就會產生不良的反映,甲胺磷屬於高劇毒的有機磷類農藥,一旦使用後,對人的生命和環境都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所以這種農藥禁止在水產上使用,很多的養殖戶也不要投機取巧。對於黃鱔發生了水黴病後,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講解,希望本文能幫助更多的養殖戶。

黃鱔發生了水黴病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黃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水黴病發病?

黃鱔發生水黴病以後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

黃鱔發生了水黴病的症狀是什麼樣的?

黃鱔水黴病,也是我們常說的水綿病,尤其是在冬季和初春的時候,黃鱔是最為容易感染這種病害的,對於黃鱔感染了水黴病以後,黃鱔的身體上會長出白毛狀的東西,類似棉絮,而且是這種白毛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包裹黃鱔的全身,最後導致黃鱔的死亡,故而水黴病也叫做「水綿病」,對於這種病發生時,很多的養殖戶不太輕易察覺,所以說黃鱔水黴病也是黃鱔病害中比較難防治的病害之一,往往是養殖戶在發現黃鱔不對勁的時候,黃鱔就會大量的出現死亡,造成養殖戶的損失嚴重。

前期水黴病發生時, 病菌會通過水質侵害到黃鱔的身上,有的時候,病菌會通過黃鱔身上的傷口,然後進行大面積的侵害,有的時候黃鱔的雞肉和內臟上都有帶有病菌,病菌一旦侵入到黃鱔的身體裡,就會快速的吸收黃鱔的營養物質,然後病菌在黃鱔的身上快速的生長和繁殖,前期的黃鱔身上會出現灰白色的白毛,然後病菌會促使黃鱔的身體發生瘙癢和疼痛的表現,隨後,黃鱔因為身體表皮被病菌侵入後,會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後期黃鱔會表現的行動比較緩慢,不採食餌料,有的時候行為變的非常敏感,在水中有時會變得比較暴躁,最後病害發生嚴重的時候,黃鱔就會身體比較瘦弱,導致最後出現死亡。

黃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水黴病發病?

黃鱔水黴病在每年的2-5月容易發病,黃鱔水黴病的病原菌是綿黴菌和水黴菌構成,病原菌會分生出菌絲和酵母型細胞,菌絲和酵母細胞會在水裡進行寄生,等合適的條件下,就會快速的侵入到黃鱔的體內,有的時候是在冬季由於水溫的問題導致黃鱔被凍傷,然後表皮出現傷口後,病菌侵入到黃鱔的身體內,還有的原因是因為在養殖黃鱔中,比如黃鱔之間進行爭鬥,或者是網箱養殖的時候,黃鱔的身體碰傷造成的外傷等原因,造成病菌快速的侵入到黃鱔的體內進行侵害。

對於黃鱔發生水黴病的主要原因是水溫的問題導致發病,病原菌對水質的溫度比較適宜,當水溫在8-25度的時候,病原菌能存活很久,尤其是水溫在15-20度的時候,病原菌繁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次,在春季養殖戶在養殖黃鱔的時候,由於投放沒有腐熟的動物糞便飼料,造成飼料裡帶有病菌,病菌就會在水池裡寄生,對於在前期養殖黃鱔的時候,由於養殖的密度過大,導致黃鱔和黃鱔之間比較擁擠,一旦養殖密度大了,黃鱔之間進行爭鬥意外傷害等,病菌就會在進行交叉感染,其次,在發生水黴病後,部分出現死亡的黃鱔不能及時的進行打撈,造成病菌在水池裡大量的繁殖,還有的養殖戶對於養殖黃鱔的水池進行消毒過度,飼養不當後造成水質比較清瘦,黃鱔得不到有效的營養,造成黃鱔身體瘦弱,比較易感病害。

黃鱔發生水黴病以後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

黃鱔水黴病預防措施

1,黃鱔池冬春季要保持一定的水溫,預防黃鱔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出現低溫凍傷,所以在養殖中出現低溫天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應對,可以在降溫的時候,黃鱔池上方放上覆蓋物,比如塑料薄等,或者是水池裡使用加溫的設備進行加溫的措施,保證黃鱔在合適的水溫裡不易受到病害的侵害。春季黃鱔池的深度要保持在6-7釐米左右,冬季天氣寒冷時,適當增高水位,防治出現凍害,切記溫度低的時候不宜進行換水,必須要等到氣溫達到20度的時候在進行換水。

2,放苗和捕撈是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傷害的黃鱔的身體,對於放養黃鱔的工具在前期就要進行消毒,對於使用的放養工具要進行分類,切不可混合使用,以免工具上帶有病菌,對於在前期放養黃鱔苗的時候一定要購進合格健康的黃鱔苗,不能使用來路不明的黃鱔苗進行投放養殖,其次就是禁止釣鱔入池,在放養的時候,前期我們要使用90%晶體敵百蟲對黃鱔苗進行消毒,浸泡時間在20分鐘左右,。

另外也可以使用漂白粉和硫酸銅合劑進行混合後對黃鱔進行消毒,對於浸泡的水溫我們要保持在15-20度左右,對於在給黃鱔消毒的時候,發現黃鱔遊動不安,或者頭向水面浮頭的話,我們應該及時的暫停消毒,使用清水給黃鱔進行衝洗,避免藥物對黃鱔身體不適造成死亡。對於在放養的黃鱔苗,我們應該控住好養殖的密度,避免密度過大造成黃鱔的活動範圍減少,發生病害。

3,黃鱔池要保持清潔,對於在前期需要進行清潔池塘,但是清潔池塘的時間我們不能不科學的進行,正確的清塘時間為秋季和冬季進行清塘,池塘裡的淤泥一定要翻曬後在進行耙平,同時在清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黃鱔池的水位,儘量保持水位在8-10釐米深左右,然後每平方使用80克左右的生石灰放入木盆裡,混合水後向水池裡進行消毒,消毒後的2-3天,我們需要進行水池底部的淤泥進行耙平攤勻即可。

對於後期溫度高的時候,需要換水的話,必須要保持水溫在5度以上,每個星期換一次水,換水的容量在水池的三分之一處即可。對於後期池塘裡淤泥過多的時候,也要進行清淤和池塘進行增氧措施,避免黃鱔缺氧出現病害。後期黃鱔生長期的時候,要做到每年清淤一次。

4,黃鱔投放餌料要注意,尤其是在春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投放的動物性餌料要完全的腐熟,在使用其他餌料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春季給黃鱔投餵一些蚯蚓,泥螺,河蚌等食物作為春季黃鱔開春飼料,但是這些餌料最好保持是鮮活的才行,其次也可以少量給黃鱔投餵一些雞鴨腸子,利於黃鱔的採食活動量,投餵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能太短,一般一個星期餵一次即可。餵養黃鱔要做到精粗飼料相結合,掌握黃鱔的採食規律和營養需求,做到心中有數。

5,黃鱔池的平時管理很重要,對於在平時的餵養中,我們發現池塘中有黃鱔和水裡有寄生蟲的話,就要及時的投放藥物進行治療,防治寄生蟲可以使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進行池塘潑灑,對於在平時發現有發病的黃鱔要及時的撈出後進行治療,發病輕的可以注射硫酸鏈黴素進行治療,如果發病較重的話,就要清理出池塘或者是進行藥物治療,防治交叉感染。同時在餵養黃鱔的時候,要平時加強巡視池塘的措施,隨時掌握水溫和水質的變化,以便做到出現問題時及時的應對。

黃鱔水黴病的治療措施

在池塘發生黃鱔的水黴病的時候,應該及時的用藥,治療的原則是早預防,早治療,有病害的黃鱔就要及時的進行救治,讓損失做到最小化,發病較輕的黃鱔要撈出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撈出病鱔後用鹽水或者是水黴淨對發病的黃鱔進行浸泡20分鐘左右,然後使用高錳酸鉀對黃鱔的傷口進行塗抹滅菌處理。同時發病後,要使用藥物對池塘進行投放藥物治療,池塘裡可以使用苦參溶液進行潑灑治療,或者是每立方米使用2斤食鹽,1斤尿素,2斤漂白粉兌水後進行全池的潑灑,連續潑灑2-3天,也可以使用五倍子2斤,加上2斤食鹽,五倍子磨成粉和食鹽兌水後進行全池的噴灑,每天一次,連續2-3天。

提別提醒:黃鱔的水黴病養殖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這種病也是頻繁的發生,所以在這兩個季節也是要特別注意的,同時在使用的藥物潑灑池塘的時候,也要注意調配藥物的劑量,在測量池塘面積的時候也要做到精準,以便於定量進行使用藥物,對於在平時的黃鱔養殖中,我們養殖戶可以在黃鱔池裡餵上幾隻癩蛤蟆,癩蛤蟆分泌的蟾酥對於黃鱔的病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關焦點

  • 黃鱔如何養殖?養黃鱔5個注意事項不可忽視,掌握養殖方法很關鍵
    尤其是黃鱔喜歡生活在稻田,小河以及池塘邊,喜歡活動在淤泥至水底層。那麼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一些農民朋友來說,有些人也嘗試很多方法去大規模的養殖黃鱔,但是,事實養殖的效果以及收益並不太理想,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一些農民,並沒有特別高的專業養殖知識,對於養殖黃鱔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竅不通,憑著自己的感覺與判斷養殖黃鱔,所以最終只會落得慘敗收場,虧本狀態進一步擴大,看著讓人揪心。
  • 黃鱔的養殖,黃鱔健康養殖的飼料要求,藥物使用要求
    這些營養物質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組成既不能缺乏,又應科學配合,以達到不浪費資源、能源和最低廢棄物排放的目的。黃鱔健康養殖的飼料要求1。商品黃鱔的安全衛生要求養殖無公害商品黃鱔必須符合《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NY5073-2006)要求。黃鱔健康養殖藥物使用要求進行無公害黃鱔養殖,生產過程應堅持「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強調「以防為主、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原則。
  • 黃鱔養殖誤區有哪些?種苗及飼料選擇,避免遠距離運輸
    隨著水產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進駐到這個領域當中,希望能夠抓住這個火爆的養殖市場。其中,黃鱔養殖是所有水產類項目當中比較熱門的一個,因為這種產品在一些南方市場中相當受歡迎,自然需求量也會變得很大。
  • 【知己知彼】水黴病的病因、防治方法、處理實例
    3.水黴病的防治:由於水黴病一旦爆發,來勢兇猛,治療難度大,因此對該病主要是以預防為主。在實際的養殖中,每年水黴病處理成功率是有限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很多時候,水黴病導致水生動物死亡不僅僅是水黴,往往是真菌、細菌、病毒聯合感染,加上越冬後魚體抵抗力差、免疫力低,一旦發病就難以控制。所以,建議對水黴病採取「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 黃鱔飼料配方怎樣配,黃鱔養殖的最新方法
    黃鱔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水產品種之一,在鱔魚的養殖場過程中,養殖戶採用自配的鱔魚飼料,不僅營養均衡,快速提高生長發育,誘食性強,降低養殖成本,還能保證優質的飼料是黃鱔養殖成功並取得高產量的關鍵。下面為大家介紹黃鱔飼料配方。
  • 楊先樂:治療水黴病禁用亞甲基藍_水產快訊(水產藥品)_水產養殖網
    楊先樂:治療水黴病禁用亞甲基藍2013-01-28 09: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楊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我國水產養殖業近些年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漁業水質汙染和水產品安全問題突出,只有保證漁用藥物的安全、規範使用,才可能實現水產養殖的真正安全。
  • 春季水黴病的防治
    大鱗䰾凍傷水黴1、什麼是水黴病?水黴病俗稱白毛病、膚黴病。引起水黴病的病原體現已發現的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是水黴屬和綿黴屬的一些種類。在水黴發生的季節定期殺滅水體水黴菌孢子可減少水黴病的發生。2、什麼時候發水黴病?水黴病多發於晚冬和早春時節,當水溫低於20℃時易感染此病,其最適繁殖溫度為10-18℃,水溫高於28℃才能抑制孢子繁殖。
  • 金魚水黴病又被稱為白毛病,那麼金魚水黴病怎麼治療?
    金魚水黴病又被稱為白毛病這種病主要是由於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而導致金魚患上水黴病。水黴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現,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見。受黴菌感染的魚體,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後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黴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導致死亡。那麼金魚水黴病怎麼治療?
  • 養殖貴在未雨綢繆,夏季知冬病,水產動物水黴病,須慎防!
    【水黴病流行】水黴在淡水水域中廣泛存在,在國內外養殖地區都有流行,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很廣5~26℃均可生長繁殖,不同種類略有不同,有的種類甚至在水溫30℃時還可生長繁殖。水黴、綿黴屬的繁殖適溫為13~18℃。
  • 養殖黃鱔遇到夏季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要怎麼去養殖呢?
    相信很多朋友在做水產養殖的時候,都會有一件頭疼的事情,那就是夏天到了,溫度很高不好去操作,同時養殖黃鱔的朋友們也是對這件事情深有體會的。但是出現高溫的情況也不是我們可以去避免的,這個時間也是一年的四分之一長,所以到了這個時間,我們只能去做一些準備還有措施才可以。
  • 養鯉魚的農戶不用怕,針對水黴病,可以使用這些手段來防止
    這種魚,養殖起來不算難,而且生命力很強,適應性也好,只要管理上不出什麼大的差錯,一般都是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的。在鯉魚的養殖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方面就是病害的防控,因為很多人都是長年養殖的,魚塘裡可能潛有很多的有害菌以及對鯉魚有威脅的害蟲,如果病害防控沒做到位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鯉魚感染,從而讓產量變低。
  • 冬春低溫季節水產養殖常見病水黴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
    冬春低溫季節水產養殖常見病水黴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2014-02-15 10: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6)、其它因素&nbsp冬春季塘水過於清瘦,魚體極度飢餓或營養不良,也易感染上水黴病。  2、症狀  水黴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當能夠覺察到病症時,此時的水黴菌絲體已經侵入魚體傷口,使魚體表皮膚發生潰爛。
  • 一到夏天水黴病一直是養殖戶的難題今天就分享怎麼治療
    29:36 來源: 益富源生物 舉報   春季因為放苗或轉場,往往是魚病的多發季節,且魚在不乾淨的環境下養殖很容易產生水黴病
  • 錦鯉的養殖方法和養殖誤區
    在養殖的時候,要注意,不能讓水溫突然變化,這樣會影響到錦鯉的正常生長。(3)、食物:錦鯉喜歡吃小型的軟體動物、水生的植物碎屑、碎菜葉等,在養殖時除了這些,還可以投餵一些人工製作成的小顆粒餌料。第二、養殖技術。
  • 孔雀魚得了水黴病怎麼辦?
    孔雀魚非常的美麗,而且也是常見的觀賞魚中,但是飼養過程中也容易感染水黴病。這種疾病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當孔雀魚感染水黴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如何治療呢?
  • 黃鱔怎麼養 養殖技巧和經驗分享都在這裡
    2.黃鱔的網箱成本大約是3000元,可以使用三年,2畝大約需要100個網箱,每年網箱需要的一些小設備鋼絲、支架等等大概需要100元。3.購買黃鱔苗,100個網箱大約裝2畝黃鱔,成本在2.5萬左右。4.黃鱔的飼料主要為魚和一些配合料,成本在一年2萬左右。5.還有一些藥品藥物購買,大約是1500元左右一年。結合這五個成本,2畝的成本花費大約在5萬多左右,還在考慮養殖的農戶也可以參考一下。
  • 冬季千萬不要折騰觀賞魚和魚缸,因為一不小心就帶來水黴病,詳解...
    著名原生動物學家、中國魚病學創始人、國內魚類水黴病開創性研究者倪達書先生,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對比了當時治療水黴病有效的孔雀石綠、重鉻酸鉀等藥物,發現即使是最好的藥物和最佳的使用方法,對患水黴病的魚只是在早期有效且效果有限。因此倪達書先生提出,防治水黴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通過減少魚體受傷,來避免水黴病的觸發。
  • 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
    泥鰍是鯉形目、鰍科動物,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除了用來做菜,還可以入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稱為「水中之參」,那麼,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一、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 春冬季節頻發的水黴病,這些要點你一定要看
    (1)低溫 我們養殖朋友都知道,在夏天的時候很少發生水黴病,但是在年底還有開春的時候最容易爆發。因為10℃是水黴的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夏天水溫普遍在二十七八度甚至更高的溫度,水黴生長會受到一定抑制。所以在夏秋的時候基本看不到水黴病,而在冬季和開春的時候十分嚴重。
  • 什麼是烏龜水黴病?烏龜患水黴病怎麼辦?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喜歡養寵物,養寵物能減輕我們生活或工作的壓力,如今很多人也會把烏龜當作自己的寵物,烏龜的壽命很長,能夠陪伴我們很長的時間,有句調侃的話說得好「養好了它能把你送走」,這句話足夠說明烏龜養好了能夠陪伴我們的時間,養龜還有其他的好處,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