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有趣的生活規律 路徑性依賴
路徑性依賴,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
一個廣為流傳、引人入勝的例證是: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什麼採用這個標準呢?
原來,早期的鐵路是由建電車的人設計的,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正是電車所用的輪距標準。而電車的輪距標準來自馬車,馬車的輪距標準來自古羅馬戰車的寬度。整個歐洲,包括英國的長途老路都是由羅馬人為他們的軍隊所鋪設的。羅馬人為什麼以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原因很簡單,這是牽引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還沒有結束。美國太空梭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路上又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寬一點,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是由鐵軌的寬度所決定的。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路徑依賴導致了美國太空梭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竟然是由兩千年前兩匹馬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沒錯又是馬屁股)
路徑依賴,其實是人們思想的一種習慣的限制。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人們很難擺脫路徑依賴的影響,一旦我們選擇了自己的「馬屁股",我們的人生軌道可能就只有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寬。所以,要想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應不發生,那麼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找準一個正確的方向。
另一方面來講,「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每一句中都蘊含了那麼一種執著。的確,執著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質。但是如果開始的選擇就已經錯了的話,再一味地盲目執著,只會敗得更慘。
路徑依賴,是一種慣性,就正如不聽老人言,往往會犯錯誤,這是一種自古留下的習慣和常態,就像四英尺又八點五英寸,不是不能改變,而是人們不願意去改變。但是一直受慣性生活的我們,還會有所突破嗎?
為什麼取得非凡成就的都是打破常規的人?他們也許打破的不是常規,而是打破了人們所習以為常的眼界。所以,當發現自己走錯了的時候,打破「路徑依賴」或許是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