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說的是啥意思?

2020-12-05 歷史芷天

民間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說的是啥意思?

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說今天有很多民俗、俗語都消失了,但卻還是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的「正月佔歲」的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

「正月佔歲」的習俗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還都保留著,具體來說就是根據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這幾天的天氣情況去判斷新的一年莊稼收成的好壞,如果這幾天都是大晴天,那麼新的一年就會風調雨順,但是如果這幾天天氣不好,那新的一年就會有災荒出現。

而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中的每一天又都對應了不同的事物,比如說正月初一對應的是,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雞日正月初二這天對應的是,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狗日或是犬日正月初三這天對應的是,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豬日

正月初四這天對應的是,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羊日正月初五這一天對應的是,所以這一天又被稱為牛日正月初六這天對應的是,所以又被稱為馬日等等,所以才會有「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說法。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應呢?這是因為相傳女媧在造人之前,分別先造出了上面提到的這六種牲畜,所以古時候把這六天稱為畜日

此外,古時候農村在「畜日」時還有一些與之對應的習俗,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下:

正月初一雞日時是人們是不能吃雞的,而且這天只能說一些吉利話。此外,很多地方在這一天不可以掃地、不能動刀剪、不能洗衣服,甚至不可以倒馬桶,總之要讓家裡那些經常被用到的器物好好的休息。

正月初二這天是不能吃狗肉的,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而且一定和丈夫一起回去,還得帶上紅包好禮品。正月初三這天不能殺豬,而且通常也不會到外面去給人拜年,不過這個習俗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堅持了。

正月初四這天是不可以殺羊的,而且這一天還要準備接灶王爺,通常是在下午四點鐘接,古時候做生意的人還會在這天請夥計們吃飯,並給他們發紅包、

正月初五這天不能殺牛,而且在這一天還要迎財神,這時候就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些祭品,如糕點、水果、香燭等。此外,這一天又被稱為「破五」,大家要打掃衛生,把那些「窮土」給掃出門。正月初六這天不能殺馬,而且還要把廁所給打掃乾淨,通過這樣的方式祭祀廁神。

需要說明的是「正月佔歲」的習俗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是一種比較迷信的做法,莊稼收成的好壞和正月初的那幾天的天氣是沒什麼關係的這只是傳統勞動人民一種美好的寄託。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雞、狗、豬、羊、牛和馬其實就是農村老人所說的六畜,早在遠古時期,古人通過自身的需求和動物世界的認知程度,先後選擇出了雞、狗、豬、羊、牛和馬,並通過馴化後便形成現在的家畜。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鄉下諺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就是根據這六種家畜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進行排序,並得出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正月初三是豬日,以此類推,正月初六是馬日。
  • 俗語「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啥意思?
    有這樣一種「流行語」,它們沒有一夜之間爆紅,而是長年累月,口口相傳,將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生活智慧代代流傳了下來,它們叫做民間俗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算是流行語的「老祖宗」了。 今天要講的,是正月的一些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什麼意思?有啥特殊的講究?
    數千年來,我國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和俗語。儘管今天許多民俗和諺語消失了,但其中一些仍被保留。例如,我們今天要討論「元旦」,「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
  •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有啥說法?
    在我國,有這樣一種「流行語」,它們不是一夜之間流行起來的,而是口耳相傳多年的,代代相傳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活智慧,它們被稱為俗語,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流行語的「祖先」。今天小編要講的是農曆正月的一些習俗和「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諺語,那是什麼意思?
  •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飯後去村裡溜達,聽村裡老人說了這麼一句話:「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老人說,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三,每天都有對應的生物。分別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豆莢、十二瓜、十三好天收棉花」。其實這是我們祖宗流傳下來的「正月佔歲」,說白了,就是用初一到初十的天氣狀況,來預測這一年裡六畜能否興旺,五穀能否豐登。
  • 今年是寡年,老農說今年是「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這個農村的俗語,那是在農村裡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畢竟在歷經了那麼多年以後,農村的俗語依然是傳承至今,畢竟作為俗語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就像以前的時候農民耕種都是需要俗語作為參考,有的俗語都是一些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也是和農村的黃曆有著相同之處,像有的景象也是農民通過俗語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 今年是寡年,老農說今年是「四分甲田,五牛六馬」,這話啥意思呢?
    要說這個農村的俗語,那是在農村裡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俗語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畢竟在歷經了那麼多年以後,農村的俗語依然是傳承至今,畢竟作為俗語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就像以前的時候農民耕種都是需要俗語作為參考,有的俗語都是一些老一輩的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也是和農村的黃曆有著相同之處,像有的景象也是農民通過俗語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的農村,幾乎每一家的院子裡都會養幾隻雞,在吃不起肉的年代,雞蛋就成為農村人眼中最有營養的食品。農村人常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雞是頭呢?為什麼有「頭雞二犬」的說法?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導語: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農村俗語「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俗語,全句應該是「一雞二狗三貓四鼠,五馬六羊七人八谷,九果(了)十菜」,你聽過嗎?你知道什麼意思嘛?今天聽我給你說一說:正月初一到初十,每天都是「豐收年」,每天都代表著某種圖騰和文化,每天都有不同的寓意和十足的年味兒。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春種秋收都是看節令和天氣變化來確定農時忙時還是閒時,自然而然看天氣狀況來預測來年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登或者動植物「不收」和欠收。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十二生肖按照排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12種動物除了「龍」是虛構出來的,其他11種是很常見的。而「龍」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農民的崇拜和圖騰,但是現實中是沒有龍這種動物的,並且龍在四象方位中也非常重要,屬於東邊青龍位,西邊白虎位,房屋要青龍壓白虎才行。
  • 農村的家畜,為啥都是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
    並且在飼養過程中並且從中衍生了「六畜」的說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長時間的飼養對於這些家畜的習性無比的了解,因此也有了許多關於飼養的俗語老話。常聽到老人們說,「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說的就關於家畜的性格。 在農村基本每家都有養豬的經歷,說豬是草包,其實這一點不假。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是啥意思?
    農村的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在生產生活中留下來的經驗。農村一直以農耕為主,而農耕之外最重要的賺錢途徑就是家畜了。家畜也是各式各樣的:牛可以耕地、羊能賣羊毛、豬可以吃豬肉、雞能下單等等。可以說農民們接觸最多的除了土地就是這些家畜,所以農村俗語很多都與家畜有關係。
  • 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
    導讀: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 農村俗語「小寒寒,六畜安」,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說的是小寒節氣當天天氣寒冷,對於六畜來說是一個好兆頭,六畜興旺的預測。具體怎麼理解,我們繼續來了解: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寓意建立大功業、大事業的意思。這也是他使用的唯一年號,自公園604年登基以來,直至公元618年,一直沿用了14年之久。到了明朝,皇親貴族對於周易八卦之說就更是重視了。1442年,也就是明正統七年,欽天監這個官職名稱出現了,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幫助皇帝留意天象,與天溝通。
  • 2021是寡婦年,「牛進寡年,三蛇鬧春,九屠共豬」,啥意思?
    通俗點說,寡婦年是農曆沒有立春的年,年頭和年尾都沒有立春。2021是例子,農曆立春是2020年臘月二十二,2022年立春是正月初四,恰好是兩頭無春的寡婦年。民間素有,寡婦年不能結婚,結婚就變寡婦的說法。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是人們主觀聯想,不具備指導生活的價值。
  • 農村俗語「家有三喜出能人,宅有四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三喜出能忍,宅有四實人富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雞不過三載,狗不過六年」啥意思你知道嗎?有啥說法沒?
    時至年底,農村也是非常的熱鬧,畢竟很多的在外打工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回答過年了,對於在農村這會,還記得以前的時候,到了年底,基本上沒有農活,我就在村裡空曠的地方,聽我們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雖然以前的年齡比較小,不太了解一些俗語的意思,後來一品品還真的有味道,就比如這句話,雞不過三載和狗不六年,雖然這句話是句俗語,但是在農村其實對於雞和狗來說是一種生理現象
  • 俗語:「自古白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啥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婚嫁屬相是否相配,民間也是流傳了不少這方面的俗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自古白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啥意思?有道理嗎?自古白馬怕青牛在老人眼裡,屬馬的和屬牛的性格不合,這都是受到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我們常說性如烈馬,說明馬的性格比較剛烈,相對比較活躍一些。而牛我們都知道,性格比較沉穩,為人都很老實,踏實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