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堅強」十歲了 未來可能會製作成標本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汶川地震時「豬堅強」被埋36天後獲救。

  「豬堅強」今年已經10歲了。

  正在酣睡的「豬堅強」。

  「豬堅強」在接受治療。(圖據建川博物館)

  堅強,起來咯。」龔國成一聲吆喝,蜷在草堆裡酣睡的大傢伙嗷嗷幾聲悶叫,晃了晃一身厚厚的膘。「看嘛,沒有到吃飯時間,喊它不得起來,還不高興」。龔國成寵溺著撫了幾把大傢伙的腦袋,「好,不惹你,不惹你,你睡嘛」。它立刻安靜下來,繼續美夢。

  這裡是成都建川博物館,「豬堅強」依舊是備受矚目的「大明星」,遊客舉起相機圍著它的圈舍不停拍照。

  1月5日,來看望「豬堅強」的人突然猛增,原來是主人樊建川發的兩條微博,引發大眾再次關心和關注「豬堅強」。

  現狀/

  取消早晚散步的習慣

  因為汶川大地震中被壓在廢墟下堅強挺過了36天,「豬堅強」成為全民網紅,到2018年它已經10歲了。「對於一頭豬來說,這應該是非常高齡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朱礪說,哪怕用於科研的家畜豬,飼養一般也在8年內,「超過8年便被屠宰了,所以豬的壽命能有多長,暫時沒有權威數據。」

  10歲「高齡」的豬堅強身體狀況如何?1月5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圈舍看到,它幾乎整日蜷睡在草堆裡,必須靠人攙扶一把,才能借力起身。

  撩開覆在身上的穀草,建川博物館員工龔國成小心翼翼摸到「豬堅強」的四腳,告訴來看望的人,「最嚴重的是左前蹄,腫的,其他三隻腳蹄的角質層也都有裂紋,站起來惱火,它就前腳跪著走,看著造孽。」

  說起來,「豬堅強」的腿疾起於2008年汶川地震。「被埋在廢墟下36天,雖然沒死,但嚴重的飢餓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發病的左前腿。」建川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說,「後來它身體養好了,體重飆升,又加劇了四肢負擔,左前腿的蹄掌還曾裂開過。」

  舒筋活骨的處方藥、礦泉水瓶裡的自製配方藥,龔國成依次噴灑到豬堅強的蹄尖上,「獸醫開的藥方,我照著買的。」從2015年2月1日接任照顧「豬堅強」起,龔國成深知它的身體狀況,「每年冬天腿上的病情都會發作,都是扛過來的,今年可能年紀大了,它扛不起了。」

  1月4日,龔國成把「豬堅強」的情況告訴了收養人樊建川,樊建川接著發出一條「是以為記」的微博,「豬堅強」堅持了快10年的習慣被打破,「取消早晚散步」。

  這是龔國成想要的,「這個冬天就等它專專心心把腿腳養好。」對自己口中的「寵物」,龔國成有很多美好的記憶,也是美好的期待,「開春暖和了,就又能到處走了。」

  故事/

  會開門鎖「摘」果子

  「到下個月1號,就剛好3年了。」龔國成清楚記得他照顧「豬堅強」的日子。本職工作是建川博物館鍋爐工的他,兼職照顧「豬堅強」有很多趣事,「它聽得懂我說話,也曉得好久該吃東西,不是吃東西的時候你叫它哇,不得理你。」

  「豬堅強」的喜怒哀樂,都在龔國成的眼裡。以前高興的時候,它和其他寵物一樣,在草地裡跑跳,也會站在圈舍裡,衝遠遠走來的龔國成張大嘴「打招呼」,歡迎他。「不高興它就嗷嗷,聽得出來。」

  為了這個「寵物」,龔國成自己花錢把普通洗液換成各種名牌洗髮液給「豬堅強」洗澡,「洗髮水不傷皮膚。」龔國成時不時還給「豬堅強」熬製草藥水洗澡,「預防皮膚病。除了腿腳上的問題,它只得過皮膚病。」

  當然,最讓龔國成念叨的,是「豬堅強」的聰明。「它曉得用鼻子把門栓頂起來,自己開鐵門。」按照過去的生活習慣,「豬堅強」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3點吃完飯後,都要出院子溜達一個多小時,進出它都會自己開門,「它曉得好久該出去,其他時間不得亂動」。

  說起出門散步,龔國成記憶裡的片段更多了,比如「豬堅強」尤其愛吃水果,「博物館的果樹比較多,它想吃,就用身體去撞樹幹,把果兒搖下來,聰明得很,它最愛吃橘子了。」

  懂事/

  動手術時乖乖一動不動

  「聰明,也通人性,」不僅每天都會見面的龔國成,只要接觸過「豬堅強」的人,大抵都有這樣的認識。博物館工作人員黃毅說,幾年前「豬堅強」的左前腿出現過一次較為嚴重的病情,「有個膿包必須手術切除。」

  除了獸醫,博物館還特意叫了四個保安,「想著動手術時它要是亂動,可以幫忙按住。」然而出人意料,手術過程中「豬堅強」不僅沒亂動,平時躺著必會蜷縮彎曲的腿,動手術全程它竟然乖乖伸直一動不動,「整場手術,只需要兩個醫生。」

  讓「豬堅強」減肥的計劃,也沒有遭到它的反抗。龔國成說,在獸醫的建議下,大約兩年前開始,博物館便有意識控制「豬堅強」的體重,「以前每頓要吃二三十斤,現在每頓只吃十多斤,還以青菜為主,只加少量米糠和苞谷等。」天生好吃的大肥豬,卻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飲食調整嚎叫過一次,「好像跟它說了,就懂得起」。

  未來/

  圈舍保留 遺體做標本

  用藥、補鈣、戒散步,10歲的「豬堅強」終歸是老了。但龔國成不太願意談起「豬堅強」離去的那一天,他避諱談它的身後事,認為這是不好的「詛咒」,「它現在還好好的呢。」

  建川博物館已經規劃好,「如果有一天『豬堅強』不在了,它的圈舍也會永遠保留,並會在這裡播放它的影像資料,供參觀的人了解它的故事。」

  至於被公眾關注最多的「豬堅強」未來的遺體會怎麼處理?建川博物館回應稱,製作成動物標本是目前已有的考慮之一,「我們也歡迎大家提出好的建議。」

  1月5日,已經有生物科技公司與建川博物館取得聯繫,表示願意提供技術,以後把「豬堅強」的遺體製作成標本,永遠留下。(記者李媛莉 羅彬月)

相關焦點

  • 活埋36天後被救的「豬堅強」,死後遺體或將被製成標本作紀念
    2008年汶川地震活埋36天後被救出的豬堅強今天,一頭肥豬在朋友圈瘋傳,成了」網絡紅豬「。這不是一頭普通的豬,究竟怎麼回事?這要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說起:這是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大肥豬。
  • 「豬堅強」:一頭普通的豬,一段災難的記憶,一種不可戰勝的精神
    有努力救援的官兵,有護著學生的老師,還有一頭在廢墟下存活了36天,不放棄生活的希望的豬。今天我們要來講的,就是這生命的奇蹟——豬堅強。豬堅強最初只是一頭被普通村民是飼養的大肥豬而已,若是沒有發生這場地震,它也會走向它固定的命運道路,那就是從一頭小豬崽開始被養大養肥,最後成為一道美味,上了人們的餐桌。
  • 汶川地震「豬堅強」 豬年結束前搬新家
    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豬堅強」的本命年也將過去,新的一年裡,「豬堅強」將搬離自汶川地震起住了11年的舊宅,搬進新家。2008年6月17日,汶川地震後的第36天,成都軍區的解放軍戰士,從重災區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倒塌的廢墟中救出了他家被埋的豬。令人稱奇的是,這頭豬受了多處外傷,但還堅強地活著。
  • 豬堅強你還記得嗎?今年12歲了!死後或將做成標本
    豬堅強是誰?在08年的汶川地震時,有一隻小豬被埋在在成都萬興明家的廢墟裡,地震36天後,它靠啃木炭、喝雨水維持生命,直到被成都軍區空軍某飛行學院戰士刨出來。那年,它一歲。12歲的豬堅強相當於人類90多歲,經歷過慘痛童年的豬堅強依然頑強不息,活到了如此高齡!2月15日早,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發布了一段豬堅強蹣跚踱步的視頻。今年是豬堅強的本命年,網友們也對其年齡表示很擔心。在被問到豬堅強這幾年有什麼變化時,照顧豬堅強的龔大哥說,豬堅強老了很多。
  • 豬堅強12歲了,會是第一隻老死的豬嗎
    汶川大地震活下來的豬堅強,備受人們關注。現在豬堅強已經12歲了。遲暮之年,相當於人類90歲了。不過,一般的豬都是幾個月就出欄了。這隻豬也算是因禍得福。竟然已經12歲了。不知道這些年的豬堅強的夥食費等,是哪裡來的?是不是有什麼創收鏈條很多人會想人們為什麼會關注這麼一隻豬?僅僅是因為地震倖存者?有人說是因為人們心存關愛。這跟關愛,有什麼關係。果真是心存關愛,就不只是看一隻豬了。比如,魯迅筆下的那些看客。
  • 記得「豬堅強」嗎?13歲養老站不起來,等待做成標本
    不少網民留言問候「豬堅強」,希望它能回復健康,但也有人認為它已「豬命圓滿」不如安樂走,少受點苦。媒體昨(10)日消息,指居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建川博物館的「豬堅強」,近日不敵老化,已經不能自行站立,終日躺在稻草上,蓋上棉被和打開電暖爐來禦寒。已照料它6年的博物館員工龔國成表示,近日下雪後,「豬堅強」的情況變得更差,只希望它能挨過農曆新年,甚至支撐到5月12日,活滿14歲。
  • 汶川地震的豬堅強:住建川博物館單廳小別墅,還有專人照顧
    其中唯一的活物當屬:「豬堅強」。「豬堅強」是汶川地震以後,館長樊建川用3008塊錢買下來的,並且給他取個小名兒叫「36娃」,大名「豬堅強」。在帶走「豬堅強」以後,樊建川專門修了一棟「小別野」,打算將它一直養在博物館裡面,當做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標誌性代表,一直將它養到自然死亡。
  • 國慶假期眾多遊客圍觀「豬堅強」 稱它是活著的記憶
    國慶假期已經接近尾聲,假期期間很多人選擇出門遊覽,其中位於四川成都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聚落是很多人的目的地之一,而但凡來到這裡的人,幾乎都要去看一眼生活在這裡已經12年的「豬堅強」。遊客表示,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的時間,很多人或許已經漸漸淡忘,但是看到了「豬堅強」,那段歷史似乎又回到了眼前,「它是活著的記憶」。
  • 挺過汶川大地震的「豬堅強」:活著挺過天災,死後躲不過人禍
    有遊客問「豬堅強」的主人在它過世之後是否會被做成標本,他說:「我更希望「豬堅強」能入土為安。」 製作標本的過程太殘忍,放一個等比例的銅像在博物館當紀念也很有意義。「豬堅強」的主人表示。
  • 「豬堅強」依舊堅強:每天吃飯睡覺散步
    它也不再是一頭普通的豬,有人定時安排它的作息,有人過來與合影,有人給他過生日,有人給他頒發感動動物獎,也有人用基因克隆出它的子代來,甚至還有人為它出書和作曲。豬堅強每天過著有規律的生活,睡覺、吃飯和散步。在他壽命終結後,將被博物館做成標本繼續收藏。
  • 把寵物長留身邊 成都出現寵物標本製作店
    記者在製作中心看到,這裡製作的標本不僅毛色十分光亮,摸上去還可以感覺到關節的軟硬曲折,栩栩如生。 據王靖嘉介紹,開設寵物製作店的初衷源於畢業前她到一家寵物醫院實習,每天都看到許多寵物的主人因為送別死掉的小貓小狗而傷心落淚,她覺得單憑自己的力量很難攻克獸醫藥研究的難關,唯一可以做的是將寵物製作成標本,讓它們儘可能長久地陪伴在主人身邊。
  • 曾經倒地不起的「豬堅強」滿血復活了!
    一時間引發無數愛心網友擔憂,網紅「豬堅強」再一次吸引了各大媒體關注。經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細心看護和獸醫的積極治療,不到兩個多月時間,「豬堅強」目前已經滿血復活,如今不再依靠藥物,恢復到了受傷前的身體狀況,每天早上和下午的外出散步計劃也重新開啟。2018年4月1日,正在散步的「豬堅強」。
  • 汶川地震時堅強生存36天的「豬堅強」,後瘦身100斤,現狀如何
    ——于謙《詠石灰》詩人即便是受了很多苦,也要將清白留在人間,透露出詩人骨子裡的堅強。我們身邊有很多堅強的人,他們在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無論是在戰爭中還是和平年代,堅強的人永遠是我們的標杆。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有無數人憑藉著堅強的意志,最終走出了困境。在地震中,堅強生存36天的「豬堅強」就讓人感動。然而當豬堅強獲救之後,竟然瘦身100斤,時至今日,豬堅強的現狀又如何呢?
  • 活成傳說是什麼體驗?汶川地震的「豬堅強」,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而十年前,「豬堅強」經受住8.0級地震,在瓦礫中生存了36天,這場震災沒有給豬堅強造成很大傷害,反而使「豬堅強」成為了全國關注的明星。據救出豬堅強的救援者透露,豬堅強在瓦礫中以雨水和木炭維持了生命。
  • 後續丨新誕生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
    杭州頻道網友的評論數百名網友對魚王的命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部分都支持將魚王放生,那麼魚王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呢?記者剛剛從捕獲魚王的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了解到:175釐米長、近180斤重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為什麼要製作成標本而不是放生?千島湖發展集團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捕撈上來的千島湖魚王有175釐米長、近180斤重,在捕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損傷,如果此刻將它放生,死亡的機率非常高。」
  • 英雄的名字叫「豬堅強」?
    英雄的名字叫「豬堅強」?  草根看臺  CAOGENKANTAI  王傳濤  2008年6月17日,「豬堅強」在「5·12」地震後遭埋了36天獲救。今天,又一個6月17日到來,建川博物館將為3歲多的「豬堅強」舉辦新生兩周年慶典。原主人萬興明夫婦將前來看望它。
  • 13歲的「豬堅強」:周期與輪迴
    來源:財經早餐作者: 我是你九哥 國慶假期,許多遊客專程來到建川博物館的別墅中看望「豬堅強」,也再一次上了熱搜。出生於2007年,在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後被救出,因此得名「豬堅強」。13年中,「豬堅強」一次次與病魔鬥爭,又一次次站起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 13歲的「豬堅強」:周期與輪迴
    國慶假期,許多遊客專程來到建川博物館的別墅中看望「豬堅強」,也再一次上了熱搜。出生於2007年,在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後被救出,因此得名「豬堅強」。13年中,「豬堅強」一次次與病魔鬥爭,又一次次站起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 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
    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時間:2019-02-17 14: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豬堅強12歲了 一隻豬活到這份上挺厲害了 2月14日,四川大邑縣,建川博物館內豬堅強正在散步,現在它走路已經十分蹣跚了,也很消瘦了,跟它體重高峰的時候至少差了一兩百斤,不知道它還能活多久
  • 「豬堅強」故事後續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日報導:四川省有這樣一頭豬:它跟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小豬寶貝》中的主角同樣有名。它不用像小豬寶貝那樣訓練自己的牧羊特技,但一樣逃過了變成火腿被擺上餐桌的宿命,而且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這頭豬所在的彭州市受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