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尾:「融灣強帶」興老區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11月16日,以「匯聚僑資源、共鑄新時代」為主題的廣東省第八屆粵東僑博會在汕尾舉行。故鄉在汕頭、汕尾、潮州、揭陽粵東四市、分布在全球各地的200多個海內外社團、500多位僑領僑商回到家鄉共襄粵東發展大計。

汕尾是全國13塊革命根據地之一的全域革命老區,1927年這裡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90多年前,革命仁人「奔向海陸豐」,今天這裡正迎來僑資源匯聚。

港企怡安(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0億元,在汕尾市海豐縣建設「中國·海豐珠寶科技綜合產業園」,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珠寶時尚產業集群;臺灣嘉信遊艇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20億元在汕尾市品清湖周邊建設遊艇港口,開展遊艇觀光、帆船航海等水上休閒運動……本屆僑博會當天舉辦的招商引智對接會上,5個重大人才合作項目和11個重大投資項目現場籤約,其中投資項目總投資額為363.7億元,涵蓋珠寶、機械裝備、電子信息、電力能源、商貿物流等領域。

昔日開展革命風起雲湧,今朝建設發展如火如荼。高聳入雲的起重機一字排開,巨大的吊臂起起落落,貨車忙碌地來回穿梭,秩序井然而又充滿現代工業氣息的場景,正在汕尾高新區紅草產業園、海豐生態科技城、陸河新河工業園、陸豐海工裝備基地和陸豐產業轉移工業園上演,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為粵東西北地區中最靠近粵港澳大灣區的東岸沿海城市。近年來,汕尾以「建設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為目標,搶抓粵港灣大灣區建設、廣東省構建「一核(珠三角核心區)一帶(沿海經濟帶)一區(北部生態發展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以及深圳全面對口幫扶和深汕特別合作區體制機制調整等多重機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實施「融灣強帶」戰略,堅定不移推動老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深圳的對口幫扶下,汕尾緊緊扭住產業共建這個「牛鼻子」,創造性地推出了「深圳總部+汕尾基地」「汕尾研發+汕尾生產」「政府投資+企業生產」三種產業共建模式。2015年11月5日,比亞迪與汕尾市政府籤訂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4月16日,工業園區生產的首臺電動大巴下線……從籤約到生產出第一臺大巴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創造了產業共建的「深汕速度」。比亞迪的進駐,極大提振了觀望企業的信心。隨著園區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上下遊企業紛至沓來,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汽車研發、生產、銷售、配套產業鏈。2017年園區實現產值約42億元,2018年上升至118.2億元,翻了近三倍。

而在沿海,隨著寶麗華甲湖灣電廠併網發電,汕尾海上風電開發和海洋工程基地建設也按下了「快進鍵」。短短一年時間,中廣核新能源與明陽、中天、長風、海力等多個企業項目聯手發力,共同推進2500畝海洋工程基地規劃建設,並通過「龍頭」吸聚產業鏈中下遊企業競相入駐,撬動建設500萬千瓦容量海上風電項目的千億元投資。汕尾產業集聚發展的「海上路線圖」越來越清晰,粵東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初具雛形。

汕尾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把產業共建作為核心戰略來推進,把產業園區作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與粵港澳大灣區進行產業共建的重要載體來抓,著力做好「融灣」和「強帶」兩篇文章。汕尾先後制定出臺了《財政扶持產業發展政策的若干規定》《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等10多個產業發展扶持引導性政策和「實體經濟新十條」,推出58項政策措施,2018年為企業新減負約15億元。同時出臺「促進就業九條」,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2017年以來,全市四個產業園區在加快推進路、水、電、氣、通訊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招商引資,設立市投資促進局和8個專業招商分局,在北上廣深設立4個招商中心,鄉賢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並舉,由一把手帶隊主動登門拜訪企業,開展點對點、敲門式的精準招商,重點圍繞比亞迪、信利、香雪製藥等已落地或投產的龍頭企業,引進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加快產業集聚。

汕尾市委書記石奇珠表示,汕尾把「融灣」作為新時代改革發展的總牽引,把「強帶」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和「立業」之本,融入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以全新姿態融入大灣區建設方陣,以「汕尾所能」「汕尾所優」對接服務「灣區所需」「灣區所求」,把汕尾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

相關焦點

  • 廣東汕尾9個必玩網紅景點,還有海鮮吃到扶牆走
    這座海濱城市有長達455公裡的海岸線和881個海島,除了有廣東最美海灘之一的紅海灣,還有中國最大的濱海潟湖--品清湖。第一次來汕尾,我就因為這片海愛上一座城,手機隨手拍都是碧海藍天。    【快來汕尾看海】  紅海灣:  紅海灣遮浪旅遊區位於汕尾東南面,是個半封閉海灣,被譽為「中國觀浪第一灣」。
  • 廣東汕尾:紅色傳承點燃鄉村振興引擎
    汕尾是中國首個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資源。這片紅色土地上,汕尾以「紅色傳承」助推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為推動紅色傳承,汕尾市根據《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行動實施方案》的工作內容,於今年舉辦了廣東汕尾第二屆紅色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如「探尋紅色印記感懷崢嶸歲月」紅色文化交流活動、「鄉村振興路、紅色徒步行」徒步活動、廣東省工人藝術團走進革命老區—「中國夢·勞動美」廣東工人藝術團暨文藝小分隊送文藝進企業活動紛紛落地汕尾……保護紅色遺產、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在汕尾形成濃厚的氛圍。
  • 去廣東美女最多的城市看海,汕尾吃喝玩樂全攻略
    汕尾的海水清澈湛藍,沙子細膩白皙,沒有汙染很乾淨,真不愧是國家級天然浴場。不想辜負了這片海,那就帶孩子來汕尾自駕遊吧!汕尾海鮮,敢為天下鮮。喜歡汕尾的理由很多,海鮮首當其中,來這裡要吃海鮮才不虛此行。不僅如此,汕尾還是廣東美女最多的城市之一,這裡生活節奏慢,空氣品質高,有藍天大海金沙灘,還有很多帥哥美女。
  • 媒體看汕尾:「東承西接」 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
    「山海湖城」「紅色勝地」「活力灣區」,這裡是廣東汕尾。2020年的汕尾緊緊抓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歷史機遇,向西全面接軌深圳、融入「雙區」,向東全面對接汕頭、攜手汕潮揭,在東承西接中實現振興發展。
  • 仙韻古色玄武山 廣東汕尾陸豐碣石
    仙韻古色玄武山 廣東汕尾陸豐碣石廣東某地這個山 是閩南語系海內外信仰中心 在粵東頗有盛名標籤:國內旅遊宗教遊、中國佛教寺院、閩南語系信仰中心、粵東最大寺院之一、廣東汕尾陸豐碣石、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小編喜歡看我們王朝美麗如畫的大山大河,
  • 新增就業崗位約6000個 廣東材料谷加快清遠「入珠融灣」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孫綺曼 圖/受訪者供圖1月12日,廣東材料谷·佛岡產業園舉行封頂儀式。據悉,廣東材料谷·佛岡產業園位於廣佛(佛岡)產業園核心門戶位置,作為清遠市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於2020年9月動工,預計2021年底正式竣工投產。
  • 廣東汕尾非遺文化,麒麟舞、西秦戲和漁歌你喜歡哪個?
    汕尾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9個國家級、2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白字戲、西秦戲、正字戲是國家稀有劇種,還有皮影戲、英歌舞、汕尾漁歌等民間藝術文化。我們這次來到汕尾,走進汕尾非遺文化,發現麒麟舞、蓋仔獅原來與廣東醒獅完全不同,真的漲知識了。
  • ...董事長張育民一行:助推清遠加快入珠融灣 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殷昭舉會見省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育民一行:助推清遠加快入珠融灣 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2020-10-17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愛情故事」廣東雨神竟然是汕尾陸豐人……
    這肯定沒人敢說哪首是第一,但是要問哪首歌曲最貼地氣,最平民化,最讓人思緒萬千,那毫無疑問肯定是《廣東愛情故事》這首歌,這首歌是由藝名為「廣東雨神」的一位歌手用粵語跟國語交叉的唱法唱出來的,從發行的那一刻起,這首歌就火的一塌糊塗,並且「廣東雨神"也是憑藉著這首歌曲短短幾天的功夫便紅遍大江南北。
  • 汕尾紀事
    或許,這三個意思在「汕尾」一詞中都存在吧。  汕尾當地的語言,更接近閩南的「福佬話」——「美」「尾」不分,「線」「汕」不分。  在汕尾期間,我隱隱感覺到,汕尾人似乎不太喜歡本地「汕尾」的名字。一則,汕尾與汕頭容易混淆,並常被誤當成汕頭。
  • 清遠探索科教產城融合發展 加快「入珠融灣」
    與會領導嘉賓一致認為,城市發展的要素資源正加速向職教城片區集聚,省職教城、奧體新城將有力助推清遠打造融灣崛起排頭兵。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促進職教城片區資源共享,加碼職教城片區配套建設,推動科教產城融合發展。清遠奧體中心和省職教城承擔著提升城市形象,推動清遠城市品質提檔升級、助力清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任,圍繞該片區,清遠提出要探索科教產城融合發展。
  • 汕尾颱風白色預警信號已發布!
    汕尾颱風白色預警信號已發布!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預計對我國影響主要時段為14日最大可能在廣東登陸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到強熱帶風暴級目前副高總體較強,對2號颱風引導氣流比較明確,朝著我省沿海奔來。降水主要本體降水為主(颱風附近右側更大些)。
  • 廣西梧州全力打造「東融」樞紐門戶城市
    這是梧州全面「東融」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全面「東融」,正是梧州市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賦予的「全面對接大灣區、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經濟帶、建好廣西東大門」新定位和「發揮優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抓好關鍵,奮發進取、狠抓落實,加快建設廣西東大門」新要求,力爭上遊、主動作為、奮發圖強,全力打造廣西「東融」樞紐門戶城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策和生動實踐。
  • 長風萬裡啟新程——2020年汕尾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我市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藍圖,向著建成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的目標邁進,為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作出汕尾貢獻。  眾志成城,全民戰疫詮釋汕尾擔當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經歷過漫長的「疫情之冬」,我們愈發知道春天的寶貴。
  • 委員聲音|沈春暉:聚焦重點加大調研,加速清遠入珠融灣
    清遠市政協委員、清遠市財政局監督分局局長沈春暉在清遠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說,聽完清遠市政協主席梁志強代表政協第七屆清遠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深受鼓舞,將立足本職崗位,紮實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聚焦清遠建設「兩市三區」、聚焦清遠加快「入珠融灣」進程,深入調查研究
  • 汕尾紅色之旅:農民運動大王的英雄母親竟是婢女出身,太偉大!
    提到紅場,很多人第一念頭都會想到俄羅斯莫斯科,事實上,在廣東汕尾的海豐,也有一個名叫「紅場」的所在,它是著名的紅色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全名紅宮紅場,位於革命聖地汕尾市海豐縣的人民南路13號,所在區域的街道和建築,一律被刷成紅黃兩色,氣勢磅礴,很有存在感。
  • 這個冬天汕尾有點「暖」——引各地「候鳥」飛來越冬
    汕尾的海鮮滿足了人們對「鮮甜」的追求,如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們到汕尾旅遊已然成了一股新潮。 2020年冬天,一群特別的「候鳥」從重慶、成都千裡迢迢飛到溫暖的廣東汕尾「過冬」,川渝地區1200人的旅行團,讓本是旅遊淡季的汕尾一下子「暖」了起來。
  • 五條人歌裡的寶藏小城:坐擁廣東最美海灘,海鮮個大還平價
    一個深諳皮衣油頭、墨鏡人字拖Fashion的廣東汕尾海陸豐民謠盲流子。不跟導演組打招呼臨時換歌,唱了一首全程無字幕的海豐話方言歌曲《道山靚仔》,現場效果慘不忍睹。還有面對瀕臨抓狂的現場導演,更是給出了「我覺得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的良心建議。五條人大多數時間只有兩個人:仁科和阿茂,他們都是海陸豐人。
  • 清遠市委書記郭鋒:加快廣清一體化和「入珠融灣」步伐
    清遠市委書記郭鋒:加快廣清一體化和「入珠融灣」步伐金羊網  作者:陳強  2020-05-28 將以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為目標,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積極探索脫貧長效機制。
  • 今年重點部署六大工作 加快入珠融灣
    一年來,佛岡縣政府全力以赴穩增長促發展,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堅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入珠融灣」步伐,廣清一體化穩步推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生活條件穩步提高;堅持綠色發展,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穩步改善;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逐步提升;堅持自我革命,敢於擔當作為,政府行政效能穩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