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汕尾:「東承西接」 建設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

2021-01-08 廣州日報

「山海湖城」「紅色勝地」「活力灣區」,這裡是廣東汕尾。

2020年的汕尾緊緊抓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歷史機遇,向西全面接軌深圳、融入「雙區」,向東全面對接汕頭、攜手汕潮揭,在東承西接中實現振興發展。

圍繞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靚麗明珠的戰略定位,汕尾奮戰「三大行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疫情之年生產生活秩序迅速恢復、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去年前三季度GDP增長4.6%,增速全省第一,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汕尾是歷史厚重的革命老區,如何在東承西接中借梯登高,加快實現振興發展?

汕尾市委書記張曉強表示,汕尾區位優勢獨特,西鄰珠三角、東接汕潮揭,隨著深圳+汕頭的「核+副中心」動力機制逐步建立,深圳、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和深圳、汕潮揭兩個都市圈將更好地實現聯動發展,汕尾具有同時接受東西兩個特區、兩個都市圈的輻射帶動之利,東承西接的作用更加凸顯。汕尾將牢牢把握深圳與汕潮揭兩個都市圈聯動發展重大契機,著力塑造發展新優勢、拓展發展新空間。

汕尾地處珠三角外溢輻射第一圈層,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深圳都市圈重要一員。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廈深鐵路、潮惠高速、深汕高速以及謀劃在建的廣汕高鐵、汕汕高鐵、深汕高鐵、龍汕鐵路貫通全境,一小時可達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同時,汕尾進一步強化與汕潮揭都市圈互聯互通,實現快速交通路網、疏港鐵路、物流港航向東聯接。打通了「大動脈」,汕尾區位優勢盡顯,為實現東承西接提供堅實的保障。

項目為王 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

汕尾把握「灣+區+帶」 區域發展新機遇,充分發揮汕尾作為東翼沿海經濟帶承東接西戰略支點的作用,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加強市場要素對接,加強資金、技術、人才引進,主動承接「灣+區+帶」高端輻射,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

一方面,以「規劃共繪、設施共建、產業共興、資源共享、機制共活」為主抓手,創造條件與深圳主動對接,積極參與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抓住「雙區」建設整體效應、集聚效應、協同效應、戰略效應、輻射引領帶動效應帶來的重大機遇,在支持服務「雙區」建設和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全面接軌深圳、全力融入「雙區」。

另一方面,向東全面對接汕頭、攜手汕潮揭,積極對接汕頭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深化交通、產業、生態等方面合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汕尾依託沿海經濟帶產業發展布局,著重強化與汕頭、揭陽、潮州等地在電子信息、能源石化、文旅產業的優勢互補、協同合作。

陸河新河工業園比亞迪項目俯瞰圖/汕尾日報

2020年是汕尾打響項目「雙進」(引進和推進)會戰。去年以來,汕尾已供地超億元的產業項目67個,投資379.52億元;對標世界一流的2500畝海洋工程基地一批項目已落地,正在加快建設。信利、比亞迪、天貿新能源、中廣核、中天、明陽等一批產值超十億、超百億的大項目推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逐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電力能源、新能源汽車、海工裝備製造、紡織服裝和金銀珠寶首飾五大主導產業為主,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新興產業為輔的「5+N」產業聚集新格局。

中廣核汕尾後湖海上風電項目效果圖/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加快構建一產優、二產強、三產活和海洋經濟、數字經濟引領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建設「萬畝千億」產業大平臺;園區日益完善,標準廠房、孵化器、生活配套一應俱。全汕尾新區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成為汕尾市區的中軸線,金町灣旅遊度假區高端服務業繁榮發展,保利、華潤、星河灣、賽領資本等現代服務業運營巨頭紛至沓來,產業發展平臺不斷優化、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擴大。

落戶汕尾高新區紅草園區的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廠房/香港商報

汕尾前所未有地展露出強勁的發展動力,去年第一季度,汕尾成為全省唯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正增長的城市;第二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速蟬聯全省第一;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808.24億元,增速4.6%,位居全省第一。

優化營商環境 以「店小二」姿態服務好企業

恆大地產集團為汕尾「店小二」式的服務點讚:「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汕尾推出『店小二』式的復工復產服務,讓企業能夠正常復工復產,讓市民能夠正常投入工作,讓汕尾市的發展持續進行,這細緻的措施也讓恆大繼續推進在建項目和未來擴大項目投資有著更大的信心。」

汕尾不斷強化服務企業意識,深化「店小二」服務機制,打造汕尾企業服務品牌。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著力打造一流的市場、政務、法治、社會環境,健全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營商規則體系,進一步簡化環節、優化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營造具有顯著區域競爭力的市場化營商環境。全力推進「放管服」、商事登記改革,紮實開展「無證明城市」創建,企業開辦僅需一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行政審批時間控制在35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深化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信息孤島」,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企業少跑腿」。

張曉強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企業和群眾」理念,認真踐行好「店小二」式服務,以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證通辦、一碼通辦、一次通辦、一地通辦「六個通辦」為目標,倒逼推動各項改革工作落地落實,努力當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領跑者。

汕尾市民廣場

汕尾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市場主體權益,淨化市場環境,優化政務服務,規範監管執法,加強法治保障,建設平安穩定社會環境,實現全市營商環境全面迭代升級。

汕尾聚焦「山海湖城」「紅色勝地」「活力灣區」定位,全力打造高品質有活力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先後投入近100億元配套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全面推進「五城聯創」,一批城市主幹道、百姓生活功能區、景觀點完成全方位改造升級,汕尾理工學院、深汕中心醫院、深汕中醫醫院、公共衛生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廣場等重點民生項目加快規劃建設,城市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品質不斷提升。

媒體點評:

2020年汕尾驚人地逆勢突圍,全力開啟加速度,實現經濟指標逆勢飄紅。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項目「雙進」會戰年、營商環境優化年「三大行動」,破題突圍、奮進崛起。接下來,汕尾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全年紅」「滿堂紅」讓人拭目以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家源 通訊員:陳仕凱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

相關焦點

  • 長風萬裡啟新程——2020年汕尾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全國愛衛辦公布的2018—2020周期擬命名的120個國家衛生城市(區)公示名單中,汕尾榜上有名。  2020,是繼往開來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市委適時提出「全面接軌深圳,全力融入『雙區』」的發展戰略。省委書記李希在汕尾調研時提出堅持東承西接戰略取向,全面對接汕頭、攜手汕揭潮的要求。
  • 廣東汕尾:「融灣強帶」興老區
    港企怡安(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0億元,在汕尾市海豐縣建設「中國·海豐珠寶科技綜合產業園」,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珠寶時尚產業集群;臺灣嘉信遊艇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20億元在汕尾市品清湖周邊建設遊艇港口,開展遊艇觀光、帆船航海等水上休閒運動……本屆僑博會當天舉辦的招商引智對接會上,5個重大人才合作項目和11個重大投資項目現場籤約,其中投資項目總投資額為363.7億元,涵蓋珠寶、機械裝備
  • 金町村:「楓橋經驗」的汕尾樣本
    【編者按】2020年汕尾市委提出奮戰「三大行動」——以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年、「項目雙進」會戰年、營商環境優化年為抓手,全力以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奮力把汕尾建設成為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法治建設示範村」、「平安村」、「文明村」,金町村在汕尾名聲赫赫。這個有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之稱的村莊,在汕尾基層基礎建設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 潮州:建設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潮州作為廣東的「東大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歷代郡、州、路、府的治所,閩、贛、粵韓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鼎盛的人文,明秀的山水,使之榮膺「嶺海名邦」、 「海濱鄒魯」、潮州文化發祥地之譽。潮州市委、市政府結合潮州實際,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 遼寧沿海各市政協主席建言:推動沿海經濟帶融入『雙循環』新格局
    日前,以「立足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遼寧沿海經濟帶政協研討會在該省盤錦市舉行。與會的遼寧沿海各市政協主席圍繞主題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共同描繪面向大海求新圖強的發展藍圖。
  • 德陽將建健康谷 打造九寨溝-大熊貓旅遊環線明珠(組圖)
    5月15日下午,由來自全國近40家國家級新聞媒體和省級重點新聞媒體組成的「全面創新改革看變化·全國網絡媒體四川德陽行」採訪團來到德陽錦繡天府國際健康谷產業園區(以下簡稱「健康谷」)。健康谷於2017年2月掛牌成立,規劃面積433平方公裡,規劃範圍西至成綿高速沿東山山麓帶,向東包括中江縣石泉水庫,向北包括羅江縣白馬關鎮,向南包括廣漢市松林鎮,規劃範圍涉及旌陽、廣漢、中江、羅江1區1市2縣,共13個鄉鎮,人口17萬人。起步區包括華強湖生態組團、雙東組團、壽豐組團、和新組團,面積80平方公裡。
  • 新近發布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顯示
    本報訊 記者李治國報導:日前,華東師範大學發布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顯示,在長江經濟帶各城市的協同發展能力中,上海連續5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與上年相比,各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差距呈縮小趨勢。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19)表明,協同發展能力前十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蘇州、長沙、無錫、寧波。
  • 江北高速東延線即將開建,全線61公裡,途經洪湖烏林等地
    近日,洪湖市召開江北高速公路東延線項目建設動員會,就加快江北高速公路東延線建設步伐進行動員部署。據悉,江北高速公路東延線推薦線路全長61.930公裡,其中洪湖段45.552公裡,監利段16.378公裡,途經洪湖市烏林、小港、汊河、萬全、戴家場、瞿家灣等地。
  • 未來,深圳30分鐘直達汕尾!
    深圳到汕尾地區未來將再添一條新高鐵!以後從深圳到汕尾30分鐘直達深汕高鐵來了深圳 汕尾只需30分鐘據深圳市軌道辦日前透露深汕高鐵已作為近期建設項目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深汕高鐵是未來沿海高速鐵路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由深圳西麗站向東引出途經深圳坪山站、惠州南站至深汕合作區赤石站高鐵也讓西麗連通了坪山地區
  • 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我們一定要堅定文化自信,以更大決心更強舉措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攜手周邊城市,凝聚海內外潮人合力,把潮州文化這一中華文化重要支脈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堅持保護傳承,建設文化強市;堅持自主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守護生態家園;堅持人民至上,打造幸福標杆。
  • 省發改委公布:汕尾2020年省重點項目!多個位於碣石鎮。
    鐵路項目 ●廣州至汕尾鐵路 廣州至汕尾鐵路自廣深鐵路新塘站引出,向東經廣州市所轄增城區,惠州和汕尾市所轄深汕合作區、海豐縣,至廈深鐵路汕尾站, 新建線路總長206.2km
  • 汕尾2020年省重點項目超80個!多個涉及碣石…
    鐵路項目 ●廣州至汕尾鐵路 廣州至汕尾鐵路自廣深鐵路新塘站引出,向東經廣州市所轄增城區,惠州和汕尾市所轄深汕合作區、海豐縣,至廈深鐵路汕尾站, 新建線路總長206.2km
  • 汕尾颱風白色預警信號已發布!
    汕尾颱風白色預警信號已發布!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預計對我國影響主要時段為14日最大可能在廣東登陸登陸強度為熱帶風暴到強熱帶風暴級目前副高總體較強,對2號颱風引導氣流比較明確,朝著我省沿海奔來。降水主要本體降水為主(颱風附近右側更大些)。
  • 西安鐵路樞紐新建新築物流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該項目的實施將對提升西安鐵路局的貨運組織能力及路網樞紐地位,助力陝西省產業升級,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西安鐵路局立足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新起點區位優勢,密切與地方政府合作,大力推進鐵路現代化物流建設。
  • 台州沿海高速力爭打造交通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樣板
    交通建設是重要的民生領域,更是台州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中重要的一環,如何跑出交通加速度,是各項交通建設工程著力探索的事情。6月12日下午,在位於臨海的台州沿海高速騰達建設公司PPP2標段虎山隧道出口,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三位一體」,對沿海高速K131+600至K131+900路段進行路基交驗籤辦。這是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後的首次現場交驗。
  • 颱風海馬明日登陸廣東沿海 10省市將迎狂風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第22號颱風「海馬」將於10月21日下午以颱風或強颱風級在廣東珠海到汕尾一帶沿海登陸,或為我國建國以來10月登陸廣東最強、最晚的颱風。由於「海馬」將正面登陸廣東,並深入內陸與北方冷空氣結合,呈現影響範圍廣、降雨強度大等特點,我國廣東、江西等10省市未來三天將陸續遭遇風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