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21: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丹萍 楊群 通訊員 陳俏超
如今,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開展,台州百姓的生活便利了不少,幸福感大幅度提升。交通建設是重要的民生領域,更是台州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中重要的一環,如何跑出交通加速度,是各項交通建設工程著力探索的事情。
6月12日下午,在位於臨海的台州沿海高速騰達建設公司PPP2標段虎山隧道出口,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三位一體」,對沿海高速K131+600至K131+900路段進行路基交驗籤辦。這是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後的首次現場交驗。
土建、土建監理、路面監理、路面單位、第三方、指揮部六家單位陸續在現場籤字確認。
台州沿海高速是國家重點工程,也是台州市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工程計劃在2018年底前建成。
為進一步推動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今年5月,工程建設指揮部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於實現覆蓋建設各方的「一次辦結」機制、「一站式服務」機制,把審批工作搬到工程現場,努力打造交通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樣板。
在沿海高速K131+600到K131+900這一路段,近20名工作人員對路基壓實度、彎沉、橫坡、縱坡、平整度等十幾個項目進行檢測。
按照國家相關驗收規範,三方人員共同檢測、現場確認、現場籤字,僅用一個小時就完成該路段路基檢測驗收。而在之前,完成這一工作流程需要一星期以上。免去了施工單位依次跑多個部門來確認的限制。
「過去沒有這樣的『一站式服務』,工程交驗要跑東跑西、費時費力。而現在,我們通過自檢並向指揮部提交驗收申請後,工程處牽頭通知交驗各方到現場集中檢測,如一次性通過,就可現場籤字確認。」PPP2標總工李晉禹說。
台州市沿海高速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林立宏
台州市沿海高速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林立宏介紹,為確保「最多跑一次」改革紮實有效,指揮部以「媽媽式」服務的創新理念為指導,全面實施「第一收件人」制度,明確首批實施的項目清單。根據規定,受理參建單位上報事項的主辦處室即為「第一收件人」,也是「收、辦、交」第一責任人,對上報事項負責全程跟蹤辦理、協調解決。指揮部每個處室都參與「最多跑一次」工作,並嚴格按照項目清單,遵守工作流程和時間。「以此來倒逼工作質量、倒逼流程規範、倒逼辦事效率。」
在首批事項清單中,「重大方案審批手續辦理」「技術變更辦理」「工程技術管理」「安全專項方案審批」等29個事項,涉及工程處、財務處、總工辦、安全處等7個處室。
每個事項辦理都有詳細的流程規範,並根據不同情況,作出「限期審閱」「當天確認」「現場籤認」等不同期限規定,力促服務提質、效率提升。
為確保「最多跑一次」工作順利推進,台州市指揮部目前已單獨成立監察室,對各單位、各部門"最多跑一次"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台州市指揮部總指揮助理梁雲承諾:「我們力爭到九月底,工程處職責範圍內所有工作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
台州沿海高速在交通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的全新嘗試,得到了全線各建設單位的歡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三門灣TJ10標項目經理謝馬賢說:「中交路建在全國這麼多的項目,像台州沿海高速這樣立足工程建設,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務的業主還是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