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最多跑一次」理念 讓患者就醫「少跑一次」

2021-01-22 浙江在線

圖片由海鹽縣人民醫院提供

  「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人心,但對醫院而言,由於其特殊性,不一定能做到讓患者及家屬「只跑一次」。為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海鹽縣人民醫院積極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於「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系列部署,緊緊跟隨海鹽縣衛計局步伐,以「領跑者」躍進的姿態和「排頭兵」良好的風貌,積極將「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融入患者就診的方方面面,不斷找痛點、疏堵點,通過優化服務流程、整合醫療資源、提升信息系統支撐等舉措,讓患者跑腿的距離和次數大幅減少,切實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接滬融杭

  醫療資源下沉到患者「身邊」

  今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孫曉東主任醫師的指導下,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肝膽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了海鹽縣首例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據悉,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是膽道外科難度最大的手術,該手術的成功是縣人民醫院外科手術領域的又一裡程碑式的跨越。

  以往,像遇到這樣的患者,需轉入上級醫院接受治療,患者及家屬避免不了舟車勞頓,進一步加重身體和精神負擔。但是,自從縣人民醫院與滬杭三甲醫院「結親」後,遇到這類情況,只需一個電話或一條微信,上級專家就會來海鹽為患者進行診治。

  患者不用來回奔波,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上級專家的診療服務,這主要得益於縣人民醫院積極接滬融杭。近年來,縣人民醫院作為縣域內的龍頭醫院,積極響應上級「與滬杭同城」戰略,加強醫療衛生領域的對接合作,不斷提升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充分發揮「雙下沉、兩提升」在深化醫改中的重大牽引作用,結合醫院實際,主動承接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努力尋求省、市三甲醫院戰略合作夥伴。

  2010年4月,海鹽縣人民醫院與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締結為協作醫院,開啟了與上級醫院緊密合作先河;2014年11月,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合作,開設「肺結節專病門診」,固定合作專家到縣人民醫院坐診;2015年6月,與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籤約合作,開設「腎臟病專家門診」;2016年10月,與邵逸夫醫院骨科建立合作關係,開展門診及手術帶教;2017年6月,與浙江省腫瘤醫院籤約合作共建「海鹽縣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參與腫瘤門診及腫瘤多學科診治……近幾年,縣人民醫院與滬杭醫院緊密型合作步履不停,為海鹽患者帶來了福音。

  在上級專家的帶動下,縣人民醫院醫療水平大大提升,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使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資源。同時,患者可預約上級專家號,往上級醫院就診「少跑一次」,在縣人民醫院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以「肺結節專病門診」為例,自開設以來吸引了較多的肺結節患者前來就診,此項技術也填補了海鹽本地空白。合作以來,「肺結節專病門診」量已達1100餘人次,胸腔鏡下肺癌及結節手術約73人次。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老百姓就醫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與日俱增。「在海鹽看杭州、上海專家省時省力還省錢,不但可以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掛號,而且掛號費便宜、醫藥費報銷比例高,同時車費、餐費等其他開銷也都省了,就連親戚朋友過來探望也都方便不少。」患者沈先生對縣人民醫院接滬融杭帶來的「福利」讚不絕口。

  「網際網路+」

  讓信息跑代替患者跑

  屏幕那邊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的專家,這頭是縣人民醫院普外科的醫生和住院患者,兩地相隔100多公裡,卻又是咫尺之間,一根網線將這兩家醫院緊密聯結在一起。通過視頻會話和電子資料傳輸,海鹽醫生和上海專家深入討論病情,為一名肺部疑難病例進行會診並制定治療方案。

  近年來,縣人民醫院藉助網際網路技術的東風,建立遠程會診中心,通過遠程會診給予患者極大的便利,大大減少患者往返大醫院路途顛簸之辛苦,解決患者看病難的實際問題,同時使縣人民醫院的醫生不出家門,便能接受省級專家的指導,更新知識結構,拓寬思路,開闊視野,掌握最前沿的醫療知識,從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

  過去,患者到縣人民醫院看病,掛個號,一大早就得到醫院排長隊;交個費,樓上樓下來回跑。如今,情況已悄然發生改變。為了讓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近年來縣人民醫院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及醫院自建預約診療平臺功能,在電話預約、門診醫生診間預約的基礎上,推出了醫院微信公眾號、健康海鹽APP網絡平臺預約功能,讓患者足不出戶便可在手機上輕鬆預約,今年線上預約率較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

  同時,為切實解決患者就醫多頭跑、反覆跑,縣人民醫院在門診大廳一樓、二樓、三樓以及急診大廳、檢驗科南面區域等處配置33臺智慧醫療自助機,掛號、付費、取報告等都可在自助機上「一站式」完成,節約了看病時間。此外,縣人民醫院還在放射科增設膠片自助印表機,可自助完成取報告和片子,並在住院病區每個樓層設置查詢機,各項費用均可自助查詢,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尤為一提的是,縣人民醫院建設了縣臨床醫學檢驗中心、縣心電會診中心等七大區域醫療資源共享中心,藉助全縣衛生信息平臺,充分發揮設備、人才、技術等資源優勢,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拍片或心電圖檢查,可通過網絡上傳至縣人民醫院會診並出具報告,在基層醫療機構享受到縣級醫院同質化的醫療服務,省去了患者再跑到縣城醫院會診。

  醫聯體建設

  由患者跑變成專家跑

  1月30日,醫聯體指導團專家來到元通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指導,雙方就醫療業務、醫護培養、健康教育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探討;2月10日,醫聯體指導團專家在西塘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查房指導和義診諮詢活動;3月21日,醫聯體指導團專家來到百步鎮衛生院,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帶教低年資醫生、出診以及病區查房工作……自醫聯體建設以來,縣人民醫院的專家定期來到對口支援的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針對性的支援幫扶工作,受到基層醫護人員和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醫聯體是指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目的是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自對口支援工作啟動後,縣人民醫院在縣衛計局的統一部署下結合本院及受援醫院實際情況,制定了實施方案,成立了對口支援領導小組,指導對口支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具體的對口支援工作中,縣人民醫院本著缺什麼、幫扶什麼的原則,每年深入基層受援醫院跟蹤考察,了解對口支援工作落實情況及受援醫院具體需求;每半年召集受援單位領導來院召開座談會,以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商討分析對口支援工作開展情況,以便進一步改進。

  在第一輪醫聯體建設中,受援醫院在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症的識別處置,危重病患者的評估轉診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幫助當地群眾逐步實現了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就能得到較高水平醫療服務的目標,同時在西塘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海鹽縣人民醫院住院分部」後實行同質化管理,更多患者願意留在基層首診。

  去年底,海鹽啟動了第二輪醫聯體建設,為發揮縣級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技術優勢,確保城鄉居民獲得綜合、連續、主動、可及的基本醫療服務,縣人民醫院成立了5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業務指導團隊,定期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技術指導,參與病區查房及專家門診,依託醫聯體建設充分發揮縣級公立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

  得益於醫聯體建設,如今農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乃至省級專家的診療服務。不僅如此,縣人民醫院還建立了多個醫聯體微信群,通過一條條簡短的語音、影像資料、文字的上傳,不僅促進了醫生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是減少了病人來回跑腿的奔波。

  推陳出新

  持續推動服務優化升級

  群眾看病難不難,首先是從跑醫院、找科室、等醫生的次數和時長來感受的,尤其是掛號、檢查、住院等環節。

  為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煩,縣人民醫院在就醫流程的優化上做足功課,推出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服務,藉助醫院的醫療資源優勢,在特定時間和區域,集中各方面專家為患者診療,讓患者享受「一站式」服務,免去在多個診室間奔波;推廣日間手術,讓「最多住一晚」成為可能,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費用,充分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通過與滬杭三甲醫院合作共建多學科聯合門診及專家會診中心,讓患者享受「一站式」服務,免去在多個診室間奔波,極大地方便了患者的診治;成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消化中心、疝診治中心等,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規範化診療服務……可以說,每一個便民舉措的推出都是一次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給予患者受益最大化。

  住院難是就醫「老大難」問題。2016年,縣人民醫院成立了嘉興市首個住院服務中心,打破科室固定床位的限制,實現對全院各科床位實時監控,統籌管理住院床位,優化住院服務流程,統一辦理入院所需的包括床位預約、入院繳費、入院前檢查檢驗等各類事項,減少患者住院日,有效提高床位使用率。截至目前,預約住院7000多人次,佔住院患者總人數14%左右。

  「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戰是今年海鹽「十大戰役」之一。如何讓患者更省心、就醫少煩憂?今年縣人民醫院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組織開展「少跑一次,跑出便民加速度」大討論,全院各科室針對患者及家屬需要的服務項目,就如何提高辦事效率,優化服務流程,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進行討論。同時,結合診前、診中、診後服務流程,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自找疏漏、自我體檢,就服務流程中存在的往返跑、多次跑等現象,全面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深挖問題根源,查找問題癥結,提出流程再造優化措施,努力解決患者就醫辦事多頭跑、反覆跑、辦事難、辦事慢的問題,讓老百姓看病就醫不再難、不再煩,切實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相關焦點

  • 「最多跑一次」改革 | 諸暨精準出擊,這三件事辦理更便捷
    「最多跑一次」改革 | 諸暨精準出擊,這三件事辦理更便捷 2020-10-1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秀洲開啟「最多跑一次」新模式
    群眾辦事與工作人員「肩並肩」,送件機器人來回跑為工作人員送審批資料……5月9日下午,在秀洲區政務服務中心召開的全市政務服務新模式現場會暨2020年「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會上,記者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政務服務大廳。
  • 台州沿海高速力爭打造交通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樣板
    2018-06-14 21: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丹萍 楊群 通訊員 陳俏超如今,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開展,台州百姓的生活便利了不少,幸福感大幅度提升。為進一步推動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今年5月,工程建設指揮部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於實現覆蓋建設各方的「一次辦結」機制、「一站式服務」機制,把審批工作搬到工程現場,努力打造交通建設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樣板。在沿海高速K131+600到K131+900這一路段,近20名工作人員對路基壓實度、彎沉、橫坡、縱坡、平整度等十幾個項目進行檢測。
  • 仙居縣機關事務中心以「最多跑一次」促機關後勤服務管理一體化
    仙居縣機關事務中心持續開展以「最多跑一次」理念促中心強服務強效能專項行動,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改進服務手段,強化工作作風,針對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保障中的諸多「痛點」和「癢點」,利用「網際網路+後勤」模式,實現了機關大院管理智能化、人性化和數據化,推動黨政機關後勤服務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
  • 「三件事」透見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路
    新形勢下,為提高治理效能,浙江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堅持以民眾和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倒逼政府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為市場鬆綁、為企業減負。  從政府部門角度的多個政務事項到群眾生活中的「一件事」,從原來的「來回跑」到現在「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破與立之間,浙江這項改革也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了又一個「浙江實踐」。
  • 海寧市民身後「一件事」也要最多跑一次
    辦妥親人身後事,要跑多少趟
  • 桐鄉在嘉興率先實現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
    近日,桐鄉上線了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在線服務平臺,167個機關內部辦理事項均可通過這個平臺網上辦理。這是桐鄉率先在嘉興打造的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在線服務平臺,實現了「線下跑」向「線上跑」轉變。該平臺的打造,也是破解部門(單位)間辦事信息共享、提升辦事效率的創新舉措。機關工作人員辦事越來越便利的背後,是桐鄉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動實踐。
  • 北侖區「最多跑一次」|出生一件事
    北侖區「最多跑一次」|出生一件事 2020-04-21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區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綜述之二:「一件事」改革提升...
    他開心地說,「以前要跑好幾個窗口,現在真的很方便,到一個窗口就可以搞定了。」各領域持續效能改革、便民服務網不斷延伸、引入改革觀察員監督……今年以來,我區「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次發力,挖潛創新,深化群眾和企業兩個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同時,全面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務、公共場所、社會治理等領域延伸擴面,讓老百姓真正少跑腿
  • 嘉興南湖領跑「最多跑一次」改革
    「特別方便,不用跑幾個地方,而且速度很快,一次就搞定了。」對南湖區的審批速度,吳剛驚喜之餘非常滿意。這幾年,吳剛在杭州、嘉興等地有多家公司,這次企業開辦是他印象中速度最快,也最簡便的一次。   12月6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先後在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創辦的《領跑者》第一期專刊上,對嘉興市南湖區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一日辦結的經驗做法作出重要批示。   如何做到企業開辦當天辦結?南湖區給出的答案是:整合業務環節,建立閉環式流程。
  • 線上線下宣傳「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你好,宣傳冊上介紹了這些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工作成效,許多舉措極大提升了群眾的辦事效率……」10月27日,在路橋區行政服務中心,路橋區委改革辦工作人員正在向前來辦事的市民宣傳「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 商洛2466項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
    線上線下辦事辦結率達99%以上 群眾滿意度99%以上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合併審查、集約審批、一站辦結」,大力推廣電子文件、電子印章、電子證照,不斷精簡申報材料,結合工程建設項目網上審批系統的應用,全力推動在線申報、聯合審查、並聯審批,持續落實「寬進、快辦、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要求,實行首問負責、並聯辦理、限時辦結等制度
  • 瑞安實施65件便民利企「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記者從市委改革辦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按照溫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堅持「放、管、服」並舉,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重要窗口」建設的重要抓手,以改革為支點,強化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成功實施65件便民利企「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工傷待遇支付「一件事」、外貿企業經營許可「一件事」等7項「一件事」改革事項成效溫州領先、全省一流。
  • 嶽陽市正式推行新生兒 「出生一件事」實現「最多跑一次」
    嶽陽市正式推行新生兒 「出生一件事」實現「最多跑一次」 時間:2020-04-21 瀏覽量:次 4月的春天,春意盎然、萬物生機。為解決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登記、醫療保險登記、預防接種證、兒童保健手冊等事項辦理多環節、多處跑、多次跑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品質,4月20日,嶽陽市「出生一件事」一次辦啟動儀式在嶽陽市婦幼保健院舉行。嶽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摯出席開幕儀式,並為首位領取證書的市民頒發新生兒證件。嶽陽市正式推行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實現「最多跑一次」,五個證件一站辦理。
  • 離石區線上線下齊發力 實現勞動用工備案「最多跑一次」大變革
    今年,離石區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優化勞動用工備案經辦服務,實現了「最多跑一次」的大變革。該區建立了「離石區企業勞動用工備案諮詢」微信群,將勞動用工備案所需的《用人單位錄用人員備案表》《用工單位勞動關係人員基本情況備案表》《用工單位勞動用工基本情況備案表》《職工名冊》等表格使用郵箱的方式分享給企業勞資人員,採取勞動用工備案線上審核,簡化了備案程序,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就完成備案手續的辦事模式。在簡化備案程序的基礎上,該區加大對勞動合同籤訂的監督力度。
  • 承諾「只跑一次」 力爭「一次不跑」 山西財經大學:構建「兩線三端...
    原標題:承諾「只跑一次」 力爭「一次不跑」 山西財經大學:構建「兩線三端」服務師生便捷通道「簡化辦事程序,優化辦事流程,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近年來,山西財經大學以轉變學校行政部門職能和工作作風、服務師生為突破口和著力點,主動尋求改革破局之路。
  • 江西安福縣:全面推進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改革,讓群眾看病就醫「最多...
    傳統的紙質醫療票據管理模式,制約了網絡繳款、電子支付等新興繳款模式的應用,也影響了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落實。而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在醫療領域的不斷推進,目前很多醫院已經普及自助結算、網絡繳款、電子支付等付款形式。「如果使用傳統的紙質票據,繳款人在進行自助結算後,還要再去收費窗口排隊列印,若當天忘記列印票據,此後必須趕往醫院才能列印,非常不方便。」縣人民醫院院長曾林飛坦言。
  • 中國發布丨麗水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顯著 專家建議未來推進由...
    中國網6月24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主辦的「麗水市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以視頻形式舉行。與會專家研討了麗水市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認為其提升了部門間辦事效率,為「放管服」改革積累了新經驗。
  • 離石區人社局線上線下齊發力實現企業勞動用工備案「最多跑一次」
    今年,離石區人社局深化改革提高服務效能,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優化勞動用工備案經辦服務,實現了企業勞動用工備案「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該局建立了「離石區企業勞動用工備案諮詢」微信群,將勞動用工備案所需的《用人單位錄用人員備案表》《用工單位勞動關係人員基本情況備案表》《用工單位勞動用工基本情況備案表》《職工名冊》等表格使用郵箱的方式分享給企業勞資人員,採取勞動用工備案線上審核,簡化了備案程序,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就完成備案手續的辦事模式。該局在簡化備案程序的基礎上,同時加大對勞動合同籤訂的監督力度。
  • 最多跑一次丨「身後一件事」,讓「傷心事」寬心辦、貼心辦!
    桐鄉市人力社保局積極響應「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民生服務領域延伸,嚴格按照《桐鄉市「親人身後事」跨部門「跑一次」實施辦法(試行)》的要求,做好聯辦事項試運行工作。   01   多部門聯辦,一站式服務群眾   自今年6月起,市人力社保局針對死亡事項辦理程序繁雜情況,聯合公安、民政、衛健、退役軍人事務、醫保、殘聯等部門,搭建「聯辦」網絡平臺,實現死亡證明、屍體火化、待遇停發、喪撫費、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帳戶清算、戶口註銷等15項身後全事項跨部門「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