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的殼聚糖/聚氨酯導電水凝膠支架,用於神經修復和運動感應

2021-01-17 Hydrogel水凝膠

【背景介紹】

導電水凝膠和支架在應變傳感和組織工程中具有巨大潛力。先前,國立臺灣大學Shan-hui Hsu團隊設計了具有注射能力,應變/運動感應能力和神經再生能力的導電自修復水凝膠和可恢復形狀的支架。相關論文An Injectable, Electroconductive Hydrogel/Scaffold for Neural Repair and Motion Sensing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在生理條件下,由N-羧乙基殼聚糖(CEC),殼聚糖改性的聚吡咯(DCP)納米顆粒(40 nm)和獨特的醛封端的雙官能聚氨酯(DFPU)交聯劑合成並製備了水凝膠和支架的交聯網絡。CEC通過靜電相互作用與DCP混合,然後通過動態席夫鹼反應與DFPU交聯。通過流變學檢查,席夫鹼賦予水凝膠自愈性能。通過凍幹水凝膠獲得形狀可恢復的支架。

這些水凝膠和支架顯示出可注射性和電導率(3–6 mS/cm),而支架在重複變形後也顯示出高吸水率和持久的彈性。水凝膠和支架促進了神經幹細胞(NSCs)的附著,增殖和分化。所述支架在體外和離體具有優異的應變/運動感測特性,以及在體內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此外,在斑馬魚腦損傷模型中,通過恢復運動功能(分別達到53和80%的功能恢復)可以證明導電水凝膠或充滿細胞的導電水凝膠的神經再生能力。這些水凝膠和支架是神經修復和運動感應的潛在候選者。

3.1 CEC主鏈,DCP納米顆粒和DFPU交聯劑的合成與表徵

按照圖1A所示的合成路線合成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導電DCP納米粒子。CEC溶液和DFPU溶液的ζ電位分別為-41.20±2.4和-43.18±1.0 mV,表明CEC和DFPU在水性介質中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DCP懸浮液的ζ電位為+20.98±0.8 mV,表明DCP納米顆粒可能會聚集。DCP和DFPU的平均流體動力學直徑分別為137.52±19.7和36.67±2.5 nm。同時,在25°C下混合CEC,DCP和DFPU導致形成導電的自修復水凝膠,可將其在-20°C冷凍並冷凍乾燥後製成可注射的支架,如圖1B所示。

圖1.導電前體的合成以及導電水凝膠和支架的製備。

DCP納米顆粒在圖2A中顯示出平均直徑為38 nm的球形結構。CEC和DFPU的TEM圖像顯示在圖S2中。與CEC混合後,球形DCP納米顆粒沿著CEC鏈附著,如圖2B所示。添加DFPU交聯劑形成水凝膠後,DCP和CEC的這種形態沒有明顯改變(圖2C)。使用SAXS分析水凝膠的納米結構。如圖2D所示,單獨的三種成分以及膠凝前後混合物的SAXS輪廓顯示出非常清晰的形狀因數和不太明顯的結構因數。此外,DFPU的形狀因子和結構因子均隨交聯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圖2E),這表明DFPU的球形結構在通過Schiff聯結與CEC和DCP交聯後可能會變形。

圖2.用TEM和SAXS對CDD水凝膠的DCP和交聯體系進行表徵。

3.2 CDD自愈水凝膠和支架的特性和優化

如上所述,通過在25°C下混合CEC,DCP和DFPU製備導電CDD自修復水凝膠。為了獲得均質的水凝膠,必須先將水溶性CEC與DCP混合,然後再通過Schiff鹼反應與DFPU交聯。在凝膠化過程中,通過測量相對於凝膠化時間的SAXS曲線評估的結構演變如圖2E所示。SAXS圖譜揭示了凝膠化過程中CDD水凝膠的內部結構變化和席夫鹼動態交聯。隨著時間的推移,曲線的最大強度(在q0.01-1處)首先增加,然後穩定在一個固定值,而形狀因子逐漸消失。基於結構的演變,圖2F展示了CDD水凝膠的可能的膠凝機理。在具有8mm直徑的中心孔的盤狀CDD水凝膠上檢查了水凝膠在室溫下的宏觀自愈性能。凝膠中的中心腔在0.5小時後即完全癒合(即快速癒合),如圖3A所示。

圖3. CDD自修復水凝膠的特徵。

CDD水凝膠的應變依賴性粘彈性如圖3B所示。當動態應變從1到1000%變化時,G'值降低,並且在330%應變時發生了凝膠到溶膠的轉變。如圖3C所示,通過動態應變條件在1到350%之間的連續階躍變化來評估損傷-癒合周期。當施加約350%的大應變時,水凝膠的G'值從約250Pa降低至約90Pa,並且同時低於損耗模量(G″)。CDD自愈水凝膠在重複循環後可以完全恢復結構。CDD水凝膠的靜態穩態剪切粘度顯示在圖3D中,表明該水凝膠具有剪切稀化特性和良好的可注射性。如圖3E所示,可以輕鬆地通過34號針頭(內徑80μm)注入這種水凝膠。

CDD支架的宏觀形狀恢復能力如圖4A所示。圖4B中CDD支架的SEM圖像顯示平均孔徑為90μm,孔壁厚度約為10μm。CDD支架的3D共聚焦圖像如圖4C所示。此外,CDD支架的三角形切片(4 mm×3 mm×1 mm)可通過常規的20號針頭(內徑603μm)擠出並立即恢復到 推出後的原始形狀,如圖4D所示。

圖4. CDD形狀可恢復支架的特徵。

3.3 CDD支架的機械耐久性和應變傳感功能

測量了溼潤條件下水合圓柱狀CDD支架的靜態力學性能,並總結在圖5中。在每種壓縮應變(10%,20%,40%和60%)下,連續評估了10次靜態壓縮應力和應變曲線,如圖5A所示。所述曲線是具有滯後性的可重複的閉環,與CDD支架的形狀恢復能力一致。隨著壓縮應變的增加,在60%的壓縮應變下,閉合壓縮循環的不規則形狀與從支架中擠出的水有關(圖5B)。

圖5.在施加5 V電壓下,CDD支架的靜態壓縮行為和應變感應功能。

導電且耐用的CDD支架用於應變傳感時,對不同模式的變形(例如壓縮,扭曲和彎曲)表現出出色的敏感性。通過加載不同的重量引起壓縮變形(圖5C)。支架在壓縮前後保持導電性,並在去除負載後數秒內完全恢復其原始形狀。電導率的變化與負載增加的關係如圖5D所示。扭轉應變時的電導率變化顯示在圖5E中。將CDD支架的一端固定到所需的扭轉角。當CDD支架的扭曲角度達到360°和720°時,電導率分別從原始的3.89 mS/cm升高到4.81和5.92 mS/cm。彎曲應變也被施加到CDD支架上。在不同的V角(180至0°)彎曲時,電導率的變化如圖5F所示。CDD支架的彎曲導致電導率增加。

3.4 NSC的存活,附著,增殖和分化

嵌入CDD水凝膠後,NSC的生存力通過圖6A–E中的VB-48染色法得到證實。在培養基(對照),CEC,DCP,DFPU和CDD水凝膠組中,健康細胞的數量分別為94.8%,84.3、80.0、90.0和93.2%。在這些組中,未發現嵌入細胞的活力有顯著差異。同時,圖6F,G顯示了通過CCK-8分析評估的長達14天的長期細胞增殖。標記蛋白基因的表達,包括巢蛋白,GFAP,β-微管蛋白和MAP2,在圖6H中顯示,其中表達相對於GAPDH基因進行了標準化,然後以相對比例表達。

圖6. CDD水凝膠和支架中神經幹細胞(NSC)的存活,增殖和分化。

3.5 大鼠皮下植入CDD的生物相容性

大鼠皮下植入模型用於評估體內CDD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將尺寸為1cm×1cm×1mm的每個CDD支架插入成年大鼠的皮下部位。H&E染色的移出樣品的組織學示於圖7A,B。植入後第14天對植入的CDD支架進行的組織學檢查顯示,隨著材料降解,白細胞以高密度浸潤(圖7C)。在對照支架周圍未觀察到浸潤的細胞。觀察纖維囊的厚度,並通過光學顯微鏡定量。CDD支架顯示出約70.8μm厚度的纖維囊(圖7E)。

圖7.大鼠皮下植入後,CDD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輕度異物反應。

3.6. 成年斑馬魚腦損傷模型中的功能搶救。

使用中樞神經系統(CNS)受損的成年斑馬魚模型來評估CDD水凝膠的神經再生能力(圖8A)。受傷的斑馬魚的存活率如圖8B所示。在大腦中接受NSC負載的CDD水凝膠的斑馬魚在6天後的存活率約為80%。相比之下,對照組中只有30%的斑馬魚受傷後6天存活,而僅接受CDD水凝膠(無細胞)的那些在6天之後存活了約40%。運動(遊泳)的恢復在圖8C中示出。

圖8.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和各種治療後,成年斑馬魚的功能恢復。

3.7對人類和斑馬魚的運動檢測

研究了CDD支架在人類和斑馬魚運動監測的實際應用中的傳感能力。圖9顯示了一段時間內不同動作的電導率變化信號,包括重複的手指彎曲,腕部脈搏和斑馬魚尾巴擺動。

圖9. CDD支架在實時運動檢測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acs.chemmater.0c02906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膠體學等領域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或投稿請後臺聯繫編輯。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鄭平院士:超拉伸抗凍,光刻3D列印導電水凝膠可運動感應/信號監測
    團隊提出了通過基於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的3D列印製造的導電納米複合網絡水凝膠,其能夠實現快速的製造能力和高精度。3D列印水凝膠具有超強的可拉伸性(2500%),超抗凍性(-125°C),極低的工作電壓(<100v)和超循環拉伸穩定性(100萬次循環)。基於水凝膠的應變傳感器即使在115°C左右的極低溫度下仍具有100μV的超低電壓,也可以探測大規模和微小的人體運動。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非共價相互作用,例如範德華相互作用,氫鍵,離子相互作用,結晶,疏水相互作用,靜電相互作用或它們的組合,通過聚合物的物理交聯,將其用於合成納米複合水凝膠。物理交聯的凝膠是可逆的,因此水凝膠具有刺激性,可以通過改變pH,溫度和離子相互作用等物理條件來分解。由於聚合物和納米顆粒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納米複合水凝膠大多表現出自我修復能力,其中斷裂或割傷可通過在整個表面上重新形成鍵來自動修復。
  • 中美團隊用水凝膠修復生殖器缺損,讓試驗兔成功交配並產子
    但由於自身的複雜性、特殊力學性能和無法自行修復等特點,海綿體受損的修複目前仍是生殖領域的一大難題。日前,來自華南理工大學施雪濤教授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毛傳斌教授帶領的團隊,開發出一種表面有肝素塗層的 3D 列印水凝膠支架,具備了與天然海綿體相當的力學性能,通過手術注入雄兔體內,不僅成功修復了損傷的海綿體,並在 4 個月內成功恢復了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
  • 陳根:水凝膠修復生殖器缺損,生物材料挺進生殖「無人區」
    文/陳根海綿組織是男性外生殖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海綿組織對正常的勃起、射精等功能至關重要,而多種疾病或外傷可能會導致海綿體的畸形或缺損,從而嚴重影響患者性功能和生殖功能。但由於自身的複雜性、特殊力學性能和無法自行修復等特點,海綿體受損的修複目前仍是生殖領域的一大難題。因此,開發一種高效的用於海綿狀重建的再生療法再臨床醫學上具有重大意義。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作者公開了用於工程木質素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的包括氧化脫羧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催化的兩個催化循環的組合(組合催化)。受生物啟發的設計模仿了自然中海洋貽貝採用的鄰苯二酚化學。所得的多功能可持續水凝膠(1)堅固而有彈性,(2)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3)粘附於皮膚組織和各種其他表面,並且(4)能夠自修復。進行了系統的表徵,以充分闡明和理解簡便有效的催化策略和隨後的多功能材料。
  • 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最新進展
    就機械性能而言,大多數都只有基本的材料特性,例如柔韌性、可拉伸性、韌性和熱穩定性。因此,真正需要開發性能和功能得到改善的高性能材料。對於軟機器人的製造,非常需要開發具有適當的可拉伸性和柔韌性的新材料,以實現細膩且可重複的運動,具有可以執行可逆驅動力的形狀記憶能力,以及可以克服物體內部斷裂。高性能材料1.
  • 包埋水溶液的自修復微膠囊在導電領域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消費品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電子器件向小型化、柔性化、可摺疊的趨勢發展。微膠囊技術是一種可實現流體固態化的技術,可將功能材料或溶液作為芯材進行包埋,在特定的條件下,實現芯材緩釋或完全釋放,從而發揮芯材的作用。因此,考慮採用導電水溶液作為芯材,製備一種可用於電路恢復的自修復微膠囊,將會對電子設備性能修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 韋恩州立大學曹智強:注射生物降解乳霜凝膠用於有效預防術後粘連
    最近,韋恩州立大學曹智強教授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報告了Biodegradable Zwitterionic Cream Gel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Adhesion可生物降解的兩性離子乳霜凝膠的開發,該凝膠具有一系列理想抗粘連材料的特性,包括獨特的可注射但可延展和自支撐的特性,可立即進行局部應用
  • 東華大學:絲素蛋白與氧化纖維素結合用於3D列印組織工程支架
    蠶絲中的絲素蛋白(SF)主要由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三種簡單的胺基酸組成,具有兩親性,可形成皮升到納升的蛋白液滴用於液滴印刷,也可通過調控其流變性能實現擠出列印。纖維素材料具有較高的結晶度和剛度,是非常優異的複合材料增強填料。然而,纖維素分子內/間的大量氫鍵網絡限制了其應用。儘管如此,纖維素分子鏈上大量的羥基也提供了對其進行化學修飾的可能,經過氧化處理的纖維素納米纖維具有優異的流變性能可用於3D列印製備。
  • 《材料化學》途徑驅動的生物玻璃-肽水凝膠作為動態和自修復基質
    【摘要】肽水凝膠最近已成為設計組織工程中合成支架的潛在生物材料。他們展示了肽兩親物1的路徑控制自組裝,以提供動力學控制的納米纖維(1NF)和熱力學穩定的扭曲螺旋束(1TB)。這些具有不同持久性長度的超分子納米結構可促進原位礦化,從而產生模板化的生物活性玻璃複合材料,1NFBG和1TBBG-可吸收,介孔和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骨支架。1TBBG是具有優異性能的材料,其開孔網絡結構百分比較高,這是通過非橋連和橋連氧的比例獲得的。
  • 《自然·材料》微/水凝膠激活適應性免疫反應,促進傷口再生癒合
    他們論述了微孔退火顆粒(MAP)支架是可流動的,原位交聯的,由微凝膠結構單元組成的微孔支架,先前已證明可加速傷口癒合。為了在支架降解之前促進更廣泛的組織向內生長,旨在通過將交聯肽的手性從L-胺基酸轉換為D-胺基酸來減緩MAP降解。
  • 中國科大成功製備出仿蜘蛛絲的導電材料
    中新網合肥9月6日電 (記者吳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日消息:該校科研人員近日成功製備出仿蜘蛛絲結構的導電材料——一種高性能、低成本的導電水凝膠纖維。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據介紹,彈性可拉伸導電纖維是製備可拉伸電子器件的關鍵材料。
  • 聚氨酯保溫管萊蕪生產廠家產品抗磨措施
    根據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減阻層、鋼管受熱膨脹冷收縮時的運動、無機硬質保溫層、耐高溫、泡沫與有機保溫層的界面溫度、泡沫未碳化時的鋼管、輸送介質的正常運動、保溫層和反射層、有機泡沫材料未進入無機硬質耐高溫層、反射來自耐高溫層部的熱量。介紹一下關於蒸汽輸送用鋼套鋼保溫管的鋼管選擇標準,可設置系統,自動檢測管網滲漏故障,準確指示故障位置並自動。聚氨酯保溫管接口的處理方法預製聚氨酯保溫管焊接後進行補口處理。
  • 地埋式聚氨酯泡沫保溫鋼管
    聚氨酯保溫鋼管保溫效果好,熱損失低,僅為普通保溫管的20%,可降低使用成本,減少資源開發和汙染排放,有利於環境保護;聚氨酯保溫鋼管密封性能優異,能有效防止水和溼氣對管道的腐蝕;使用壽命長,正常情況下可使用50年;聚氨酯保溫鋼管管徑範圍廣,可以滿足不同的管道安裝要求。與其他塗料相比,水泥砂漿與鋼管的粘結力更大,因為水泥顆粒水化形成的凝膠對鋼管有粘結力,水泥砂漿體積緻密,緊貼鋼管,產生。
  • 地埋式聚氨酯泡沫保溫鋼管德州廠家產品加工優勢
    熱熔套管接頭修復工藝詳細說明:聚氨酯直埋保溫管清洗階段熱熔套管接頭修復工藝詳細說明:首先在清洗階段清洗聚氨酯直埋保溫管兩端的連接部位和保溫外保護層,無油汙、油泥和焊渣,先用水清洗,然後用幹布擦乾。鋼套鋼保溫鋼管要求在固定點到補償器之間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樣能保證在鐵管膨脹時不把外層材料撐壞。
  • 常溫固化聚氨酯密封膠_遷西專業廠家生產供應
    聚氨酯遇水膨脹止水膠產品特性:該密封膠是單組份膏狀,可擠出或塗抹施工。有抗下垂性,嵌填垂直接縫和頂縫不流淌。固化後的膠層為橡膠狀,有彈性。對金屬、橡膠、木材、水泥構件、陶瓷、玻璃等有粘附性。單組份聚氨酯具有優良的耐磨性、低溫柔軟性、性能可調節範圍較廣,粘接性好,彈性好,具有優良的復原性,可適合動態接縫和變形縫、伸縮縫。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油性,且價格低廉。該產品適用於土木建築業、交通運輸業、混凝土預製件等建材的連接及施工縫的填充密封。高級道路、橋梁、飛機跑道、地下管道接頭處的連接密封以及隧道和建築物的伸縮縫與變形縫。
  • 水氣球發電機?氣球注滿水 可變身高性能發電機材料
    科技日報訊 (洪恆飛 柯溢能 記者江耘)灌了水的氣球,有很好的彈性和可拉伸特性,構成氣球的PVC材料則具有優良摩擦電特性——在科研人員眼中,注水的氣球成了製作發電機的好材料。近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海洋電子與智能系統研究所納米能源研究團隊,利用氣球製成了可用於收集波浪能的多倍頻高性能摩擦納米發電機。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
  • 飼料中添加殼聚糖對養殖魚類的影響
    &nbsp抗真菌活性許多研究表明,殼聚糖有很強的抑制真菌能力,能夠抑制真菌的孢子萌發、真菌牙管伸長與徑向生長。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殼聚糖能夠擴散到真菌內部,感染真菌生長所需要的酶活性。此外,殼聚糖對真菌細胞壁的抑制作用取決於濃度、乙醯化程度和局部PH。研究表明,殼聚糖對瓊脂平板上的立枯絲核菌有抑制作用,然而,殼聚糖用於水產養殖魚類的直接抗真菌作用還有待深入的研究。3.
  • 淑明女子大學《ACS 大分子快訊》超聲驅動的水凝膠柔性夾持器
    【科研摘要】響應於熱,pH和光等刺激信號而顯示出可逆的體積變化的刺激響應水凝膠已用於軟機器人,微流控技術,電子學和生物醫學外科工具中。此外,作者描述了通過引入氧化鐵(Fe2O3)鐵凝膠使柔性夾持器的磁運動。通過集成這些超聲波和電磁雙重控制系統,證明了柔性夾持器可以在水性迷宮環境中對生物鮭魚卵進行主動和安全的拾取和放置任務。作者希望這項研究可以為創建超聲響應形狀可編程和多功能智能軟機器人的進一步重要進展提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