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周堯)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近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大豐: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據了解: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
-
再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11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目前我國已在北京南海子、江蘇大豐、湖北石首分別建立了三大保護種群,僅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種群數量就從1986年的39隻發展至5681隻,其中野外麋鹿種群數量1820隻,基本實現了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目標。
-
國家林草局: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本報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突破8000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持續增長
新華社電 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這是記者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千隻,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
人民日報11月7日消息,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已突破8000隻。#我國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稱「四不像」。內容來自人民日報責任編輯:薛喬(EK001)來源:北京青年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5月6號,在野保工作人員剛接收它的時候,它還只是只幼鳥,因為長期沒有進食,當時體質非常虛弱。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
-
麋鹿的前世今生
1900年前後,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將散落在歐洲各地的18頭麋鹿收集到其名下的烏邦寺莊園進行散養,經過繁衍生息,麋鹿的生機得以延續,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小種群。1985-1987年,我國政府著手開展麋鹿重引入工作,重引入77隻麋鹿成為為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以下簡稱北京麋鹿苑)和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江蘇大豐)的基礎種群,中國的麋鹿種群開始有計劃地恢復。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原標題: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
麋鹿保護引關注
百年後,麋鹿重回故園,日益繁盛。8月24日,是麋鹿還家33周年紀念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對記者說:「麋鹿是我國的特有物種,距今已有300萬年的生命歷史,喜好生活在溼地環境中。麋鹿曾在我國黃河中下遊、長江中下遊的溫暖溼潤地帶廣泛分布,但由於環境變遷和人類活動的擴展,麋鹿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不斷萎縮,再加上疾病等原因,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
大熊貓、麋鹿、朱䴉……「十三五」期間,Ta們復得返自然
原標題: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新生小鹿853頭
11月6日,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被放歸自然。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保護麋鹿,也是保護生態環境,更是保護人類自身。」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通過麋鹿野放活動,可以改善和增加現有野外麋鹿基因活力,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大豐麋鹿保護區多次舉行麋鹿野放試驗,結束了全球百年以來無完全野生麋鹿群的歷史。
-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原標題: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封面新聞記者1月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
-
麋鹿歸國35年記
今年,中國原特有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從海外重新引入「歸國」已有35年。麋鹿「回家」後,一直在繁衍壯大。截至2020年9月,生活在中國的麋鹿總數量達到8000餘頭,在全國24個省區市已建立81個麋鹿遷地保護種群(野外放歸地或飼養點)。
-
麋鹿傳奇:曾為中國獨有又從中國絕跡 而今恢復到8000多隻
1985年8月24日,22頭麋鹿乘專機從英國回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國大地重現麋鹿的身影。但這距恢復中國麋鹿野生種群的目標仍很遙遠。1986年8月14日,中國在江蘇大豐建立了麋鹿保護區。1998年秋,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8頭麋鹿放歸自然,1999年3月,母鹿在野外順利產仔,這是100年來,世界上第一頭純野生的麋鹿幼仔。此後的多次放歸,令中國野生麋鹿種群不斷加快恢復步伐。
-
廣東省成功救治中華穿山甲並放歸自然
圖片由省林業局提供 7月3日,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潮州市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放歸活動,其中,一隻中華穿山甲的野外放歸特別引人注意。 這隻中華穿山甲6月14日在潮州棲息地受傷並被發現,經過潮州、廣州兩地多方的接力治療,成功康復並回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