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再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11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我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大豐: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據了解: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
-
突破8000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持續增長
新華社電 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這是記者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目前我國已在北京南海子、江蘇大豐、湖北石首分別建立了三大保護種群,僅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種群數量就從1986年的39隻發展至5681隻,其中野外麋鹿種群數量1820隻,基本實現了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目標。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千隻,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
人民日報11月7日消息,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已突破8000隻。#我國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麋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又稱「四不像」。內容來自人民日報責任編輯:薛喬(EK001)來源:北京青年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國家林草局: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本報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 種群數量約8000頭
今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麋鹿象徵祥瑞仁和。>截至2020年9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在中國的種群數量約8000頭,已有24個省份引進麋鹿,飼養點和放歸地總共81個。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種群在中國的分布概況 經過30多年的繁衍、復壯及野外放歸,截至2019 年,我國的麋鹿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麋鹿種群已全面覆蓋麋鹿的原有棲息地,分布地點從當初的2個增至現在的81個遷地保護場所,種群數量已逾8000隻,其中的6 處野生種群,數量達到1500多隻。從繁盛到本土滅絕,從重引入到成功野放,中國的麋鹿保護工作得到了世界認可。
-
麋鹿傳奇:曾為中國獨有又從中國絕跡 而今恢復到8000多隻
1985年8月24日,22頭麋鹿乘專機從英國回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中國大地重現麋鹿的身影。但這距恢復中國麋鹿野生種群的目標仍很遙遠。1986年8月14日,中國在江蘇大豐建立了麋鹿保護區。1998年秋,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8頭麋鹿放歸自然,1999年3月,母鹿在野外順利產仔,這是100年來,世界上第一頭純野生的麋鹿幼仔。此後的多次放歸,令中國野生麋鹿種群不斷加快恢復步伐。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原標題: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
麋鹿歸國35年記
今年,中國原特有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從海外重新引入「歸國」已有35年。麋鹿「回家」後,一直在繁衍壯大。截至2020年9月,生活在中國的麋鹿總數量達到8000餘頭,在全國24個省區市已建立81個麋鹿遷地保護種群(野外放歸地或飼養點)。
-
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新鮮出爐
6月8日,記者從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再創新高,種群數量達5681頭,其中野生種群1820頭,今年新生小鹿853頭。圖片來源: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1986年39頭麋鹿回歸故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經30多年的保護,將麋鹿數量翻了近150倍,結束了無野生麋鹿的歷史。
-
麋鹿保護引關注
百年後,麋鹿重回故園,日益繁盛。8月24日,是麋鹿還家33周年紀念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對記者說:「麋鹿是我國的特有物種,距今已有300萬年的生命歷史,喜好生活在溼地環境中。麋鹿曾在我國黃河中下遊、長江中下遊的溫暖溼潤地帶廣泛分布,但由於環境變遷和人類活動的擴展,麋鹿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不斷萎縮,再加上疾病等原因,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新生小鹿853頭
11月6日,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被放歸自然。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保護麋鹿,也是保護生態環境,更是保護人類自身。」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通過麋鹿野放活動,可以改善和增加現有野外麋鹿基因活力,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大豐麋鹿保護區多次舉行麋鹿野放試驗,結束了全球百年以來無完全野生麋鹿群的歷史。
-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原標題: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封面新聞記者1月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
-
大熊貓、麋鹿、朱䴉……「十三五」期間,Ta們復得返自然
原標題: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