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新生小鹿853頭
11月6日,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被放歸自然。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保護麋鹿,也是保護生態環境,更是保護人類自身。」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通過麋鹿野放活動,可以改善和增加現有野外麋鹿基因活力,更好地保護這一物種。大豐麋鹿保護區多次舉行麋鹿野放試驗,結束了全球百年以來無完全野生麋鹿群的歷史。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目前我國已在北京南海子、江蘇大豐、湖北石首分別建立了三大保護種群,僅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種群數量就從1986年的39隻發展至5681隻,其中野外麋鹿種群數量1820隻,基本實現了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的目標。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11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麋鹿原產於我國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溫暖溼潤地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犄角像鹿,頭臉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因此又稱「四不像」。
-
國家林草局: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本報北京11月8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央廣網北京11月9日消息(記者周堯)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近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突破8000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持續增長
新華社電 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強化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麋鹿保護舉措,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這是記者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八千隻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 麋鹿繁殖率、存活率、年遞增率居世界之首
2020年9月19日,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在美麗晨光中棲息、覓食。麋鹿是我國特有物種、世界珍稀動物。經過30多年科學研究和有效保護,大豐麋鹿保護區讓麋鹿在原生地安全地走過了引種擴群、半散放養、回歸自然三大階段,成功地恢復了野生種群。
-
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 種群數量約8000頭
今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麋鹿象徵祥瑞仁和。截至2020年9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麋鹿在中國的種群數量約8000頭,已有24個省份引進麋鹿,飼養點和放歸地總共81個。
-
黃海溼地 麋鹿奔騰
2020年9月7日,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保護區內麋鹿的數量不斷增加,溼地內共有麋鹿5681頭,其中野外麋鹿種群1820頭,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數量達到了世界麋鹿總量的60%以上。中新社發 谷昌旺 攝2020年9月7日,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麋鹿在黃海溼地奔騰。
-
大豐: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據了解:本次放歸自然25隻成年麋鹿,是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的第八次麋鹿放歸自然活動。保護區通過採取放歸麋鹿佩戴GPS項圈的方式,實時監測該種群在野外的活動軌跡等信息,從而實現網格化管理。
-
我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江蘇鹽城:黃海溼地 麋鹿奔騰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蘇北海岸帶,為典型的濱海溼地,總面積7.8萬公頃,地貌由林地、蘆蕩、草灘、沼澤地、鹽裸地組成,是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保護區內麋鹿的數量不斷增加,溼地內共有麋鹿5681頭,其中野外麋鹿種群1820頭,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數量達到了世界麋鹿總量的60%以上。谷昌旺/人民圖片
-
洞庭湖麋鹿種群數量?_澎湃新聞-ThePaper
X 洞庭湖麋鹿種群數量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宋玉成 2019-08-02 500頭左右
-
守鹿人的麋鹿心
1972年出生的任義軍是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技術管理處負責人,1998年來到保護區後,他一直堅守在麋鹿種群管理一線,至今已經22年。↑ 6月9日,任義軍(左)與同事在江蘇大豐野生麋鹿活動區觀察麋鹿種群的活動情況。↑ 6月9日,任義軍(右)與同事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察麋鹿。
-
鹽城大豐上演鹿王爭霸 數百頭麋鹿角逐王位
6月21日,鹽城大豐區政府、鹽城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城市文旅局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等聯合對「鹿王爭霸」進行了直播。這是去年鹽城溼地申遺成功後首次舉行的直播活動,眾多觀眾有幸一睹數百頭雄鹿角逐「王位」的精彩和黃海灘涂溼地的美麗。森林、草叢、水窪、蘆葦蕩……廣闊灘涂上,成群的麋鹿聚集在一起,像是參加一場盛大的集會,一些麋鹿在遇到同性時會試探性地角鬥兩下,稍有不合,一場爭鬥隨即展開。
-
揚子鱷等物種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為長江添活力
世界第一頭人工飼養成功的白鱀豚「淇淇」在這個白鱀豚館生活了近23年,於2002年離世。白鱀豚的離去,讓科研人員更加重視對長江江豚的保護。「在實驗室研究人工繁育技術固然重要,但保護好江豚的野生種群和棲息地,才能避免江豚成為第二個白鱀豚。」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說。值得慶幸的是:2020年8月以來,武漢相關單位已多次接到市民目擊長江野生江豚的報告。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原標題: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