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因人類滅絕的動物:圖3是體型巨大新疆虎,圖9剛從長江裡滅絕

2020-12-05 鬼龍看歷史

【班驢】斑驢,又稱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斑驢滅絕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它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是普通斑馬的亞種之一。1883年,最後一隻斑驢死在了阿姆斯特丹的動物園,當然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隻斑驢死亡後,意味著整個物種的滅絕。

【袋狼】袋狼,又名塔斯馬尼亞虎,這是一種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袋狼可以用四條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樣用後腿跳躍行走,而且和袋鼠一樣同是有袋類動物,它的下頜能張開190度。1936年9月,由於動物園管理員的疏忽,最後一隻袋狼在澳大利亞霍巴特動物園暴曬而死

【新疆虎】新疆虎,又稱羅布泊虎,這種虎的體長一般在1.6-2.5米,尾長約0.8米,重約200-250公斤。1900年3月28日,瑞典博物學家斯文赫在新疆疆內發現新疆虎。由於後來時局動蕩,加上獵殺,新疆虎最終於1916年滅絕。

【高加索野牛】高加索野牛體型巨大,成年重達1噸。早在17世紀時,高加索野牛在高加索地區隨處可見。這種野牛看似笨重,實則非常靈活,能夠在陡峭山崖上如履平地。1925年2月26日,最後一頭高加索野牛在德國漢堡死去。

【墨西哥灰熊】墨西哥灰熊是棕熊的一個分支,因毛色為灰色而得名,曾在墨西哥廣泛分布。墨西哥灰熊雖然屬於食肉動物,但是卻已經偏離了食肉的特徵,逐漸退化成雜食性,包括樹根、草籽等。由於遭到瘋狂獵殺,1964年墨西哥灰熊最終滅絕。

【紐芬蘭狼】紐芬蘭狼隸屬於灰狼,因在加拿大紐芬蘭島上被發現,故得名。紐芬蘭狼是一種中體型到大體型的狼,體長可達到1.65米,體重可以達到45公斤。另外,紐芬蘭狼的身體大部分為白色,沿脊背有一條黑色條紋。1911年,紐芬蘭狼因遭到獵殺而滅絕。

【加勒比僧海豹】加勒比僧海豹曾生活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及其周邊的熱帶海域中,它是海豹科、僧海豹屬的一種,屬於海洋哺乳動物。加勒比僧海豹的體長可以長到2米,體重可達200公斤。2008年6月6日,美國漁業部宣布加勒比僧海豹滅絕。

【爪哇虎】爪哇虎是一種小型熱帶島嶼虎,該虎的體毛顏色有淺黃、桔紅色不等。爪哇島最早發現在印尼爪哇島上,它們主要在島上南部山地上叢林裡,體型矯健,嗅覺極其靈敏。1983年6月,人類最後一隻人工圈養的爪哇虎在雅加達的動物園死去,該物種宣告滅絕。

【長江白鱘】長江白鱘體型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後部略側扁。雖稱作白鱘,只有腹部是白色,它的頭、體背部和尾鰭均呈青灰色。另外,長江白鱘還有一個又長又尖的吻。令人痛惜的是,長江白鱘剛剛滅絕。2019年12月23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中國特有物種、國家特級保護動物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相關焦點

  • 9種被人類捕殺滅絕的動物,圖3斑驢肉質鮮美,圖7人工捕獲白鱀豚
    歷史上有很多動物是因為人類的肆意捕殺而滅絕的,尤其是近代以來,人類製造出越來越先進的工具,導致那些有利用價值的動物迅速在地球上消失,造成永久的遺憾。塔斯馬尼亞虎,俗稱袋狼,近代最大的有袋肉食動物,曾經在澳洲草原上廣泛存在,18世紀後期,由於農戶的羊群被野狗大量襲擊,但人們誤以為是袋狼所為,因此在當地政府的獎勵下袋狼被肆意屠殺導致滅絕。圖為1933年赫芭特動物園的一隻袋狼,這也是人類見過的最後一隻。
  • 9種被人類捕殺滅絕的動物,圖2人工捕獲白鱀豚,圖8斑驢肉質鮮美
    歷史上有很多動物是因為人類的肆意捕殺而滅絕的,尤其是近代以來,人類製造出越來越先進的工具,導致那些有利用價值的動物迅速在地球上消失,造成永久的遺憾。披毛犀,又叫長毛犀,平均肩高2米,體長3.5米,重達1.8噸。披毛犀生存在更新世時期和冰河時期,滅絕了至少10000年,現代人開始只是在壁畫上見過,後來在波蘭發現了一頭完整的雄性標本。披毛犀滅絕的原因除了環境原因,最大的可能性還是石器時代的人類捕殺導致。
  • 由於人類的原因滅絕的8大貓科動物
    亞洲獵豹1948年滅絕主要棲息在半乾旱沙漠或空曠草原和濃密的叢林中,其捕食獵物的本領是貓科動物中最像狗的一種。它的四足也很像狗,爪子鈍下彎度小,僅能收縮一半。因它腿長、體瘦,因此,它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113 km,一次跳躍最大長度可達9.1 m。亞洲獵豹只分布於南亞和中東,1948年滅絕。
  • 被人類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二是被擊殺的老虎,圖七被剝皮製甲冑
    袋狼是近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動物,和袋鼠一樣,他們也會把幼崽放在袋中發育。在他們背上有像老虎一樣的花紋,因此他們也稱塔斯馬尼亞虎。最初在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上分布著大量的袋狼,但是東南亞的一些移民將狗帶到了澳洲,它們迅速繁衍,最終將袋狼淘汰,只有塔斯馬尼亞島上還生活著一個小群,但是最終也因被人類獵殺而滅亡。
  •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在兩個月前滅絕了……
    根據聯合國統計,過去100年裡,總共超過300個物種滅絕,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相比動物的自身原因和自然災害,人類活動是導致這些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
  • 新疆虎滅絕之謎揭底
    萬獸之王被螞蟻殺死      裏海虎是大型的食肉動物,身體長而強壯。雄性和雌性一般單獨獵捕和進食。夜間活躍,但在白天也活動。一般以大型有蹄哺乳動物為食,比如鹿、母牛等。裏海虎一般3到4歲即發育到性成熟。雌虎一次產崽一般3至4隻,一般情況下存活下來的不超過兩隻,死掉的和瘦弱的虎崽會被雌虎吃掉。
  • 新疆有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了,都是人類破壞和捕殺闖的禍啊
    新疆是野生動物的王國,這裡遼闊的地域、獨特的氣候和特殊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繁衍的條件。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和濫捕亂獵,改變或破壞了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許多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 盤點因人類頻臨滅絕的七種動物
    1.長江江豚長江江豚(學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哺乳綱、鯨目、鼠海豚科的江豚。指名亞種,2018年4月11日被升級為獨立物種。俗稱「江豬」, 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全身鉛灰色或灰白色,體長一般在1.2米左右,最長的可達1.9米,貌似海豚。壽命約20 年。
  • 零度攝影:已經滅絕的珍貴動物,有的連照片都看不到了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袋狼的背上布滿條紋,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母體有育兒袋,產下不成熟的幼獸,在育兒袋中發育,為夜行性動物。
  • 神秘的新疆虎真的是因為螞蟻滅絕的嗎?
    1900年斯文赫定發現了新疆虎,斯文·赫定發現新疆虎的時候,新疆虎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1916年後,就再無發現新疆虎的記錄。1979年新疆虎正式宣告滅絕,在 2000 年時 ,一個探險隊在孔雀河旁的一個泉水溼地上, 發現 了一組似老虎蹄印的巨大梅花蹄印, 懷疑是殘存新疆虎的蹄印。
  • 新疆虎是怎麼滅絕的?它的悲劇還會上演嗎?
    1876年,俄國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在他的探險筆記中,提到了一種生活在塔裡木盆地的老虎,它棲息在胡楊林和蘆葦叢中,個頭大、數量多、十分兇猛,當地人時常受到侵擾,於是不得不對它們進行獵捕。然而,還沒等人們深入了解這種老虎,它們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就消失不見了。
  • 全球因人類而滅絕的十種動物,海牛被吃光,恐貓曾是人類大敵
    我們的地球母親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進化,有生命的歲月大約五億多年,在這段歲月裡,或因為地質災害,或因為氣候巨變,或因為行星撞擊,地球共經歷了五次物種的大滅絕,每次都有超過七成的物種滅絕,然而滅絕即是毀滅,也是新生,每次大滅絕之後,就會出現一種嶄新而豐富的生態環境,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自然選擇,才有了人類的誕生。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這種犀牛體型巨大,四肢粗壯,一般體重重達一噸。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國的東南亞地區。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盔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這種犀牛體型巨大,四肢粗壯,一般體重重達一噸。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國的東南亞地區。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世界上「已滅絕」的5種動物:圖4僅存於中國,但無人見過
    【世界上「已滅絕」的5種動物:圖4僅存於中國,但無人見過】沃氏三趾鶉:曾經生存在菲律賓呂宋島地區的一種珍稀鳥類,它們總是喜歡在稻田小徑間活動,在2009年之前從無影像資料留存,專家只能通過繪本了解它,人們認為它已經滅絕了幾十年。海濱灰雀:幾乎在人類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走向滅絕。
  • 全世界在20世紀滅絕的10大珍稀動物,白狼因長得太美被滅絕
    同時,科學家認為,此次生物大滅絕與以往有本質的不同,人類在這次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以往的物種滅絕會經歷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年時間,在滅絕的過程中會同樣進化出新的物種,比如,劍齒虎,在劍齒虎滅絕後又進化出了新的貓科動物,其科類並沒有改變。
  • 有著巨大獠牙的巨獸劍齒虎怎麼滅絕的?獠牙和體型正是其滅絕原因
    說起劍齒虎,很多朋友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是對這種動物卻並不很了解,只知道它是一種長著巨大獠牙的和老虎差不多的肉食動物。實際上劍齒虎和老虎與獅子在體型上的差別很大,而且劍齒虎並非一種,它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可以細分出相當多的種類,其中最著名的是刃齒虎屬,其體型比現在的老虎和獅子略大一些,最大者可在400公斤以上,體長約2.7米、但是這種動物看上去並沒有貓科動物那麼協調的體型,而是像
  • 10個因人類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
    10個因人類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從上個世紀初到現在的100年當中,有300餘個物種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2000餘個物種在滅絕的邊緣。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人類對於動物的影響愈漸增多,其中有10個物種,就是因人類滅絕的,中國佔4個,其中一個滅絕僅4個月。第一個是巴巴裡獅,也是北非獅,它本來是鬥獸場中的常客,後來因為人們對它的大量捕殺,數目愈漸減少。1922年。最後一頭巴巴裡獅被擊殺。第二個是袋狼,他因為身上有和虎相似的花紋,又被稱之為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幼崽和袋鼠一樣在育兒袋成長,才叫袋狼,這個物種在1936年宣布滅絕。
  • 9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第一種已宣告滅絕!
    圖1、渡渡鳥:生活在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嶼東部,是一種不會飛的巨鳥,體型比天鵝還大,該物種已宣告滅絕。圖2、環尾狐猴:環尾狐猴屬於晝行性動物,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南部和西部的乾燥森林中。圖3、小熊貓:它們外表可愛、憨態可掬,深受人們的喜歡, 小熊貓遭盜獵,非法捕獵,目前數量不到3000隻。圖4、鯨頭鶴:大大的嘴巴,高高的個頭,它們適合捕捉魚和青蛙。因為鯨頭鶴棲息地遭破壞、幹擾和捕獵,據國際鳥盟組織透露,估計數量在5000-8000隻之間。圖5、揚子鱷:環境汙染,線蟲感染是導致揚子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近代被滅絕的4種動物,圖2體型高達8米,僅27年就被滅絕
    1、大海雀因外表和企鵝相似而有時又被稱作北極大企鵝,是一種不會飛的鳥,曾廣泛存在於大西洋周邊的各個島嶼上。最初人們捕殺大海雀僅僅因為它們不會飛,容易捕殺,後來歐洲殖民者覺得這種鳥的肉跟脂肪很好吃,加上女人喜歡上了大海雀的羽毛製作的衣服帽子,從而導致了它們的19世紀初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