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在趙薇等人的發起籌備下,走進公眾的視線,而楊紫主演的第二集《許願》11月24日上線。
二十五分鐘的獨白,楊紫以「小雨」的口吻哭訴原生家庭,楊紫口中的自己,生活在被原生家庭各種控制的高壓之下,壓抑、過度關愛、焦慮、煎熬隨之而來,她想要逃離,卻又忍離開,內心經受著持續的傷害,她內心的快樂和自信在這種傷害中日漸微弱,讓她不堪重負卻又無處訴說。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的話題迅速登頂熱搜,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也許遠不止你我所感受到的。
現實中,幾乎任何職業都需要考試和培訓,而唯獨做父母這麼重要的身份卻不需要,什麼人都可以做,而作為孩子,根本無法選擇誰來做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還無法逃離。
你我的幸與不幸,也許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
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去懷疑,但是至於影響有多大,也許很少有人去衡量。
而實際上,一個人漫長的一生,種種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無可避免。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些人的幸運,從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而有些人的不幸,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註定。
幸福的原生家庭,總是伴隨著父母殷實的經濟條件、較高的文化水平、廣闊的視野高度、不俗的社會地位和正派的「三觀」等,會極大的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在這些家庭成長的孩子,總是更陽光開朗、快樂和自信。
在孩子幾十年成長的歲月中,在幸福原生家庭成長的孩子,總是在學習、考試、選擇、工作、婚戀、社交等各個方面,更加自信,做得更加遊刃有餘,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社會精英,而且這些精英的背後,有很大一部分代表著幸福原生家庭在社會競爭中的勝利。
前幾年有一個段子,說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艱苦奮鬥12年才能參加高考,花了4年時間拿到本科畢業證、考完四六級和各種證書,再花3年卑微地讀完碩士,前後花了17年時間終於有資格和你坐在寫字樓裡一起喝咖啡。現在學校招生都喜歡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原生家庭卻是孩子的起跑線!
不幸福的原生家庭,總是伴隨拮据的生活、不和諧的父母關係,伴隨著孩子的壓抑、焦慮、煩躁和苦惱,伴隨著冷漠、偏激、衝動、逃避甚至犯罪。如楊紫口中的「小雨」那樣,長期生活在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極端環境裡,成長時常伴隨著緊張、焦慮、挫敗和痛苦。
人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而這些不幸,有一些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
多年前的「馬加爵事件」、近幾年的未成年犯罪案件逐年增長,以及已經體驗原生家庭影響的你我在2020年的感受,在遙遠的孩童時代,都能找到印記。
比起貧窮,原生家庭缺愛更可怕
幸運的人,遇上了溫暖有愛的家庭和好的父母,可以用童年來治癒自己的一生,而有的人,遇上了人渣父母,要用一生來治癒自己的童年。
從內部影響來說,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三觀、性格特質、行為舉止、為人處事、德行素質、談吐氣質等方面。從外部影響來說,原生家庭的。但是,原生家庭窮固然不幸,但比起原生家庭沒有錢,更可怕的是原生家庭沒有愛。
「青蛙變王子」、「醜小鴨變天鵝」的勵志故事很多很多,現實中也確實有很多幸運兒受到不怎麼幸福的原生家庭的消極影響比較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獲得在社會競爭中的勝利,一步步走進社會主流階層。
因此,就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來說,物質上的匱乏都不是致命的打擊,最致命的打擊是原生家庭的缺愛,尤其是父母給不了孩子所需要的關注和愛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漂泊在外,也不遠回家,因為他們無法接受父母過度的關愛和方式「拙劣」的呵護,他們更需要被理解和被支持。
原生家庭甚至影響了你的婚戀觀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是父母對你好不好,而是你在一個家庭系統裡生活,身上有這個家庭系統的烙印。
而在你新組建的家庭中,會被身上的烙印影響,影響你的需求、影響你的行為、影響你的情緒,最終會影響到你婚姻的幸福。
所以,感情的問題,真的是伴侶的問題嗎?我認為真正的答案不在於伴侶,而在你自己身上。
有一個朋友說,在結婚時,遇到了一個很貼心的伴侶,很喜歡他的照顧但不束縛,也認可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很欣賞他尊重自己的選擇。
遇到他後,朋友覺得自己遇到了真愛,於是嫁給了他,按照很多電視劇的劇本,故事應該到此結束了。
然而,隨著結婚後的生活變化,朋友的內心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和她老公相處得越久,越難看到他好的一面,一步步會忽略他的貼心,反而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不夠自己的父親有責任心,他的隨遇而安變成了軟弱,甚至會覺得他很自私、沒有擔當。於是開始指責他、抱怨他,認為自己遇人不淑。
她老公承受著指責,時常被否定,越來越不想和她在一起。從此,彼此不滿,經常吵架,他開始逃離這段感情,他們的感情到達了冰點,有一個人受不了了,決定離婚。
他們之間的感情發展,看起來似乎很平常,然而,如果深挖離婚分手的原因,最終得出的結論,也許會超乎很多人的想像:他們離婚的原因可能只是女方有一個嚴厲的父親!她把原生家庭的生活體驗過多地拿到了和她丈夫的婚姻當中,隨後許許多多的瑣事加起來,開啟了男人內心本來可以被無限期隱藏的冷暴力。
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原生家庭的關懷
幼年童年這段時間孩子的社交關係,是幾乎只有原生家庭成員或者以原生家庭成員為主的。
原生家庭的影響下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的這些特質,未來可能會有變化但是變化也不會很大。
很多家長搶著給孩子買學區房、重金送孩子到國外上大學,本以為這樣就給孩子幸福,就能孩子起步高人一等,其實,不完全是!
物質基礎固然重要,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原生家庭的關懷。
讓他們有存在感、有幸福感、有安全感,能獲得自由、健康和快樂,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但卻伴隨每個孩子一輩子!
一個人的三觀就是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而生長環境和他人影響就是三觀建立的基本條件。實際上現在大多數的人已經意識到原生家庭會給自己的一生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所以才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因為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而仇視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他們身上的那種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刻意模仿不來的。為人父母,應該給孩子傳遞更多的愛,而不是負能量,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而不是束縛。
如果你沒有好的原生家庭,那麼就去創造它
原生經濟條件窮!
原生家庭沒有愛!
遇到了不合格的父母!
固然不幸,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只能選擇接受。
我們不能根本改變我們所生活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替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給他們的成長增加最重要的財富。
遇上這些不幸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怨天尤人、一直幻想而不去接受現實、自怨自艾、還不努力奮鬥和改變,失去志氣,失去鬥志。
我們不過是依據著對自己的想法而活,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是個成功的人,那麼即便是失敗也會助我們走向成功。
反之,只要我們認定了失敗,無論怎樣程度的成功都會令我們感到沮喪。
如果你有一個充滿愛的幸福原生家庭,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生會少走些彎路,多些快樂和陽光;但沒有好的原生家庭,要不要焦慮和悲傷,為了下一代,可以去創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