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致母親身亡,這是哪方面出了問題?
3月10日凌晨1時許,湖裡區某住宅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致一死一傷。接到報警後,110指揮情報中心立即指令湖裡分局刑偵、巡特警大隊,湖裡派出所,120趕赴現場處置。
標題:手起刀落,中學生扎向父母的一瞬間,痛苦的原生家庭瞬間瓦解,家庭教育宣告失敗!
提起原生家庭,總有人會不屑一顧,甚至認為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原生家庭,但是我想說的是,包括這起案例在內的幾乎所有的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衝突與矛盾,都與原生家庭的影響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原生家庭的影響不會因為我們長大,或者因為經歷了外界的很多事情而有任何的改變,這種影響會一直伴隨我們一生,直到有可能將來又通過你的影響給到下一代!
一、原生家庭裡的父母,一直想要主宰一切,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自覺不自覺的生根發芽,甚至變本加厲!
電視劇《歡樂頌》裡樊勝美的家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家裡有一個沒有出息的老大,但是做父母的偏偏一味的對這個混吃混喝的老大偏袒,呵護有加,而對於樊勝美則只是一味的索取,甚至幫著老大進行索取,在他們腦子裡,樊勝美不是他們的女兒,而是一個能夠隨時供他們取用的賺錢的機器,他們只要有需求了,就可以隨時來找樊勝美要,他們根本不會顧及樊勝美在想什麼,這就是典型的想要主宰一切的家長!
在原生家庭裡面,如果父母只是把自己的身份當做是一個可以頤指氣使,可以一味索取的角色,那麼天然的家庭裡面愛的成分自然就會缺失,在這樣的家庭裡面,一定會出現偏袒,出現不公,由此一定會對那個被放在遺忘角落裡的「樊勝美」美造成刻骨銘心的傷害,而自己卻全然不知,甚至揣著明白裝糊塗!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如下:
1、傳統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在作祟:
不管是父權還是母權社會,從來都把權力集中到一個人手中,或者說對於這種權力的爭奪就已經註定了這不會是一個公平公正的開始!
2、父母對於孩子刻板落後的認知:
直到現在,依然會有很多的家長根本不會把孩子當成公平的家庭一份子來對待,在他們看來,是他們在供養這個孩子長大,有付出就要有收穫,我給你吃穿,你就要受我管束!
3、缺乏對於孩子成長性的遠期預見性,缺乏育兒的長遠戰略眼光:
有太多的父母意識不到自己現在對於孩子的教育對於他們長大以後的影響是什麼,尤其現在唯高考論主宰的大環境下,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只是生硬的打壓,一味的逼著學習學習再學習,而對於孩子的精神層面的成長卻很少關注!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我們必須全面的審視自我的定位,我們是父母,更是孩子人生成長的導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背後可都是看父母的作為而定,沒有一個孩子是可以隨便丟在田野裡面,自己就可以變得很優秀的!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父母給到孩子的正確的愛的滋養,對孩子的一生將產生決定性影響!
二、原生家庭裡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內在的需求與現實的環境之間的落差,會一直糾結掙扎,當發現家庭並不是自己理想的棲息地,他們會煩躁、拒絕甚至通過暴力發洩內心的不滿!
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小在家庭裡面不受父母尤其母親的待見,在家裡最小的她,卻遠遠不如兩個哥哥受到的寵愛更多,懦弱的父親就連給他夾個菜都要背著母親偷偷夾給她,後來本來有實力考上清華的她,卻被母親私自給改成了師範志願,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早參加工作,早賺錢,後來一怒之下的離家出走,就是她斷絕與原生家庭關係的一種救贖,或者說這對她來講是一種解脫!
原生家庭裡面受到奚落、冷落或者不公正、不合理對待的孩子,內心裡就像安裝了一個火藥庫,平時這個火藥庫還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但是隨著父母的不公平、過分的舉動越多,這個火藥庫的風險也不斷的在增加,終有一天,到了一個臨界點上,孩子自己已經無法做到自我的控制,勢必就會以某種形式爆發出來!
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在於:
1、生理方面的快速成熟與心理發展的相對緩慢之間造成的矛盾:
到了青春期前後,孩子的身體發育會進入快車道,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心理層面卻仍然處於半成熟狀態,他們無法做到像成人一樣能夠對一些事情進行事前的審慎思考,而是經常會出現一意孤行的狀態,這就會使得他們對於現實當中一些自己理解不了或者無法左右的言行和舉動產生牴觸情緒!
2、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同伴影響會在相當程度上與父母的影響相媲美:
孩子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他的身邊一定會多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同齡人,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對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一定會對自身造成影響,於是當他們在外界吸收來的思想與家庭裡面父母的觀念不一致事,矛盾就出現了!
三、避免衝突,避免傷害的唯一途徑就是—相互和解!
原生家庭不只是一個概念,它更是一種活生生的人際交往形式,在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當中,不管是父與子還是母與子或者是父+母與子,一定會產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在這種碰撞的過程中,如果雙方都能做到換位思考,都能做到尊重理解,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是問題就在於很多時候激烈交鋒的過程當中,父母無法放下自己的身架,無法容忍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而孩子因為各方面的不成熟也會對於父母的打壓感到無法忍受,於是最終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旦爆發劇烈衝突,對於父母與孩子雙方來講,沒有絕對的贏家,因為這意味著從此以後雙方將更難做到和平共處與相互包容,意味著今後的爆發點會變得更多更繁瑣,衝突將會是防不勝防,所以原生家庭需要雙方靜下心來,做到和解,唯有雙方的真正意義上的和解,這個原生家庭才不至於最後又瓦解的危險,那如何才能和解呢?答案只有一個,雙方總有一方要讓步,尤其是處於相對強勢的父母,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我的給到孩子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學?是否對我的孩子來講不可接受?我自身到底有哪些問題?到底是孩子未來的一生重要,還是我們的面子重要?想清楚了這些,原生家庭一定還有的救!
尾聲: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處理好彼此的關係並不簡單,但是一旦理順,一旦做到相互的理解與包容,可能它又變得無比簡單,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其樂融融,希望所有的不愉快都將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