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鄭州帝湖,漂在黑色的湖面上的死魚
昨日,鄭州帝湖花園景觀湖浮起大量死魚。目擊者稱足有「萬把斤」,有打撈者現場售賣20元一條。去年4月,帝湖就發生千條魚「集體翻肚」事件。對此,帝湖花園方面稱下雨缺氧才導致了魚兒集體「翻肚」,眾多業主和知情人更擔憂水汙染,且更怕有人誤食了該非正常死亡的魚兒出現問題。昨日,東方今報記者沿帝湖向上遊金水河實地調查,發現該湖區水質渾濁,而上遊金水河河道上,也堆積有大量的垃圾,且設有排汙口。
目擊者稱 「萬把斤」魚「翻肚」
昨日8時25分許,新浪微博網友「鄭在發生」轉發「鄭州電視臺」圖片稱,鄭州帝湖花園小區(以下簡稱帝湖)湖面浮起大量死魚,有打撈者現場售賣20元一條。從圖片來看,帝湖景觀湖岸邊,躺著大量個頭兒挺大的死魚。
上午近10時,東方今報記者趕到帝湖,售賣死魚的現場已經不存在。帝湖邊,圍坐著很多休閒的居民。「有人撈(魚),還有人賣。」一位中年婦女稱。
住在附近的邢先生就撈了2條魚,各重十來斤。在邢先生家廚房,2條已經宰殺好的大魚躺在盆裡。「醃醃再說,還不敢吃。」邢先生的妻子說。
邢先生是早上8時多聽說帝湖的魚往外翻,他慌忙跑過去,「白花花的一片,得有萬把斤,我穿著褲頭就下去了。」
有很多人跳下去撈,邢先生下去只撈了2條。
打撈者售賣20元一條
在帝湖小區附近一處修車鋪,多位目擊者證實有打撈者售賣死魚。
一個年輕小夥子稱,事實上,8日夜晚就開始出現湖面翻魚現象,9日一早撈的人多了,還有人現場售賣,20元一條。「都下去撈,差點沒淹死人,帝湖的水不淺。」
目擊者李師傅稱,「翻肚」魚個頭兒都挺大,每個足有七八斤,以草魚和鰱魚居多。
為啥魚突然翻上來?
「水髒。」李師傅的說法引起在場眾人的贊同。
專家建議不吃「翻肚」魚
東方今報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帝湖「翻肚」魚流向個人,但是不清楚是否有飯店來購買。
「這種魚,建議不要吃。」昨日,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吳憲鳴告訴記者,雨後高溫,會造成河道水域汙染魚兒缺氧,導致「翻肚」大量死亡,人如果食用,會對身體有損害。
吳憲鳴稱,如果因缺氧而死,生存的環境又是「死水」,魚會攜帶大量病菌。魚集體「翻肚」,也說明水質有問題。
帝湖水質渾濁、黏稠
水髒?帝湖的水有多髒?
昨日,東方今報記者沿著帝湖察看。景觀湖龍呤碼頭處,可以看到湖水渾濁、黏稠。靠近岸邊,有年輕人在撈著什麼,走近看是小魚。
站在帝湖邊,可以聞到有腥味兒,湖面上漂有垃圾,多處生長著綠色苔蘚。
「失望。」在湖邊哄孩子玩的一女士說,剛搬來時,冬天有人在帝湖冬泳,夏天繞著湖邊散步是最愜意的事情。可是越住越發現湖水變渾,味道變差。
幾位老年業主感嘆,兒女把他們接過來過晚年,下樓就能看到水,非常高興,可是,「水質越來越差了,都不知道咋回事兒。」
東方今報記者在某網站名為「帝湖花園」的板塊裡看到,一名網友發帖稱,「帝湖=黑湖=臭氣燻天!沒有人管嗎?」另一名網友稱,「金水河途經帝湖花園東王府,河道內河水汙染嚴重,氣味難聞,生活在這裡的居民整日與汙水相伴,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