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家長打罵後,為什麼會哭著就睡著了?這幾點很扎心

2020-12-04 豆寶說育兒

昨天我和嫂子一起帶小侄子到街上辦事,結果回來的時候小侄子看上了一個玩具,因為家中這樣的玩具已經很多了就沒給他買,但是小侄子怎麼都不願意,嫂子氣的將他打了一頓。可是沒想到都回到家了這孩子還是在哭,我去哄他的時候嫂子說「不用管他,讓他哭,一會兒睡著就沒事了」對於嫂子的這種做法,我是非常不贊同的,只能說她對「哭著睡」的原因、危害還不夠了解。

1、眼睛腫脹

當一個人長時間哭泣的時候,眼睛裡面會積累大量的眼淚,導致角膜水腫,這種情況下人的眼睛就會出現紅腫現象。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的眼睛因為哭泣腫脹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他就會慢慢將眼睛閉上,開始進入睡眠狀態。

2、心理原因

不管是誰在被人打罵之後心情都會變得非常低落、難過,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難過的時候就會通過哭泣來逃避、發洩,而哭泣時間長了又會讓孩子的眼睛變得不適,這時候孩子就會慢慢進入睡眠。但是睡眠中的他們依然無法將這些委屈完全忘掉,所以在孩子睡著後家長們去看他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孩子的眼角掛著淚珠。

3、體力耗盡

人的每一項動作都離不開體力的支撐,哭泣也是如此,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他的體力就會因此而逐漸消耗。所以如果父母又對孩子不理不睬,那麼孩子在長時間哭泣後就會因為體力耗盡而逐漸進入睡眠。

4、哭著睡的危害

在心理方面,孩子哭著進入睡眠會讓他感到特別的恐慌,如果孩子經常有這種現象,那麼他的心理髮育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非常不自信,性格也會變得非常懦弱,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和父母間的關係這方面,一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哭著睡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所以就不會特意去哄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會對孩子更兇。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心理,變得和父母越來越疏遠。

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對他進行教育是難免的,不過一定要注意時間、地點、方式,儘量不要在孩子睡覺之前將孩子訓斥哭,以免對孩子的心理髮育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寶寶被父母打哭後,很容易睡著?原因說出來讓人心疼
    生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以及教育,但是不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非常聽父母的話。他們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任性或是不聽話的情況,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父母都感覺到非常頭疼。很多家長在教訓完孩子,孩子哭鬧之後都會發現一個規律,孩子會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麼孩子被打就很容易入睡呢?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 孩子被家人打哭後,為啥很容易睡著?這「3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不知過了多久,兒子的哭聲漸漸消失,呼吸也變得平穩綿長,看來是睡著了。小貞將兒子抱回床上,心裡是止不住的後悔,一心想著明天要跟他道歉。為什麼孩子在哭後很容易睡著?這「3個原因」,父母要知道哭累了其實,哭是一件很消耗體力的事。孩子在哭的時候,往往會哭得很大聲,且伴隨著其他的發洩動作,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容易將體力消耗殆盡的;再加上哭的時間比較長,身體會產生疲憊感。因此,大多數孩子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 為何孩子被父母打後,容易哭著哭著就睡著了?背後原因讓人很心疼
    看到這一幕,劉女士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便是揚起手來,朝著女兒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打。劉女士用的力道很大,著實把三歲的女兒給打疼了,先是呆愣幾秒,緊接著就是哇哇大哭。看著哭鬧不止的女兒,劉女士並沒有去安慰的打算,她認為自己不能低頭認錯,只有讓對方哭累了,哭夠了,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過多長時間,哭聲果然減弱,後來再沒動靜,走近一看女兒竟然睡著了。
  • 為什麼即使媽媽對孩子打罵,孩子還是那麼黏媽媽?原因讓人很暖心
    昨天帶兒子在小區裡玩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有點調皮,用水槍把自己衣服鞋子都弄溼了,還把旁邊小朋友的衣服也弄溼了一些,這把惹他媽媽生氣了。他媽媽在他屁股上拍了幾下,還大聲呵斥了他,小男孩立馬哭了起來,並且追著他媽媽一直叫,「媽媽,媽媽……」。看到這一幕,突然讓我突然想起我家孩子每次我生氣的時候,他也是這個樣子,一直叫媽媽,還一直往我身上黏。相信這一幕,每個寶媽都很熟悉。
  • 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其實是家長這3個方面沒做好
    這幾句話在平常人眼中或許不算什麼,但青青聽到這些話後,竟然大哭了起來,鄰居也是無奈了,回頭跟我埋怨道:「這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了,說幾句就哭。」為什麼會孩子一說就哭?容易「玻璃心」呢?其實是家長的培養做得不到位,忽略了這3個方面的培養。還記得上海那名 在橋上自殺的17歲男孩嗎?
  • 「袋鼠父親」帶著腦癱孩子送快遞,網友:被暖哭,但我卻感覺扎心
    烈日炎炎,頂著37度高溫,騎著電動車,腰間綁著自己的女兒開始一家一戶的派送起快遞,這一切成為了楊壁現在的日常。但是時間長了,女兒會哭鬧,於是稍有空閒就出現了下面的畫面。只要楊壁戴上小兔子耳朵動起來女兒就不哭了。
  • 孩子被家長批評兩句就哭,不是孩子玻璃心,真正原因家長了解下
    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7成的孩子,心理素質不過關,範圍囊括小學到大學所有時段,而這個問題直到他們長大,也沒有得到改善。家長不重視孩子「玻璃心」,容易釀成大錯前幾天晚上11點多,突然接到閨蜜的電話,說小侄子不見了,讓我趕緊過去幫忙找。當時我第一反應是「惡作劇」,這國慶節都在家,孩子又沒上學,怎麼會不見了?
  • 孩子一說就哭,有顆易碎的「玻璃心」怎麼辦?家長要先學會放手
    對門鄰居家有個8歲的女兒,名叫晶晶,晶晶原本就是一個比較斯文內向的女孩,但是近期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的「玻璃心」。前些天鄰居到家裡來閒話家常,要準備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晶晶坐在樓梯口,鄰居疑問的對著晶晶說了一句:「又沒帶鑰匙嗎?還是又弄丟了,長這麼大了,還不知道敲門?」這句話照常人聽起來也沒什麼,但是晶晶聽到這話之後,竟然哭了起來,而且一個勁的哭。
  • 孩子犯錯不知悔改,打罵教育只會起反作用,「自然法則」了解一下
    孩子每次犯錯後,父母的教訓總是起不了太明顯的作用,孩子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不知悔改,而家長也束手無策,總想用打罵來迫使孩子改變,但起到的卻是反作用。現在施行打罵教育的家長可不少,動不動就上手或者大聲吆喝,之前有一個鄰居家的男孩子,大概是十歲左右,他就是典型的受到父母打罵教育的孩子,這個孩子在一次考試中,成績考得不是特別理想,但他很害怕回到家會受到父母的責備,所以心生了一個壞念頭:偷改成績。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由此我們就可以引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究竟有什麼樣的差距呢?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1、情緒調適方面眾所周知,福原愛是著名的運動健兒。然而,福原愛也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小朋友呢。福原愛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桌球的訓練之路。但是小小的孩子,每次都會被桌球打得哭鼻子。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但是,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家長們也開始討厭聽到他們的哭聲。一些小時候特別愛哭的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哭個不停,讓父母非常煩躁。無論何時,當孩子開始哭泣時,父母都會感到不安,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遇到難題只能用哭來解決,有的孩子卻從不喜歡哭。調查顯示,那些從小就愛哭和從來不愛哭的孩子在長大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 「想你陪我時你在幹嘛,玩手機」,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家長扎心
    在這些家長心裡,自己做到以上幾點就算是陪伴孩子了,卻從沒有在意過陪伴孩子的過程與環境。家長錯誤陪伴方式有哪些?1.與孩子各玩各的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對孩子的重要,但是有一部分家長人確實是在家裡陪孩子了,可卻並沒有達到陪伴的目的。這些家長往往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都是各玩各的,準備了玩具讓孩子自己在一旁玩耍,而自己則是拿著手機在看。
  • 孩子不聽管教,家長應該怎麼辦,這些方法比打罵更有效
    孩子到了9、10歲,就會變得難以管教,家長越是教育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越管越是不聽話。很多家長不知道要怎麼管教孩子,往往會直接打罵,而這樣只會激發矛盾,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實際上,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小升初的臨界點,身心發育處於一個轉變的階段。
  • 孩子喜歡惡作劇,家長別急著打罵孩子,正確引導才能解決問題
    還有一個同事也經常唉聲嘆氣,她說自己孩子總是喜歡將樓梯裡各戶人家的地毯放在消防櫃裡,被鄰居發現後,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錯,反而還有點得意。這兩件事情反映出來的性質是相同的,就是現在孩子特別喜歡惡作劇。家長都是有認知能力的人,在他們的世界中是無法去理解孩子惡作劇是想表達什麼。
  • 孩子不聽話說教沒用,只能打罵?聰明的家長懂得這樣對待孩子
    顧佳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我當媽的修行。」一句話引起所有家長的共鳴。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的媽媽表示孩子就像是故意和自己作對一樣,整天把自己氣得「半死」。好像在說:「我不是故意生氣,而是小朋友在惹我。」
  • 為什麼寶寶睡著後也不老實?看了原因後,能讓寶寶睡得好一點!
    導讀:為什麼寶寶睡著後也不老實?看了原因後,能讓寶寶睡得好一點!當了寶媽後,很少能睡個好覺,因為寶寶白天鬧騰晚上鬧騰,即使睡著了,也不太老實,比如蹬被子、翻身、腳丫亂蹬、在床上轉圈等等,當出現這些情況後,寶媽只能不厭其煩地照顧寶寶。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除了打罵,還有幾種方式更管用,家長需要學習
    ,可是沒想到,長大後的琳琳,還是不喜歡社交,也不願意回家,甚至還想要嫁給一個外地男朋友,離家遠遠的。 2、 用其他形式代替打罵 雖說很多家長都知道打罵孩子是不好的行為,但仍然有些家長遵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觀念,每次對孩子不滿意,就會批評、責罵,甚至在氣頭上的時候還會直接動手。
  • 為什麼孩子被吼哭還會伸手要抱抱?這背後的原因,暖哭無數家長
    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香甜?——雨果你是否發現,大部分被吼哭的孩子,在面對「盛怒」的媽媽時,往往不是選擇退避三舍,而是含淚向媽媽伸出雙手,渴求著媽媽的擁抱。孩子是在怎樣的心態驅使下,做出這樣的舉動的呢?深思背後的原因,或許會讓媽媽們垂淚不止。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家長們別不信
    愛哭是孩子成長過程常有的事,也是他們宣洩情緒的手段。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哭鼻子」是件很沒面子的行為,還會試圖阻止,甚至看見男孩子哭就更加惱火。當孩子開始哭泣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感到心力交瘁,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件很差勁的事嗎?那愛哭的孩子跟不愛哭的孩子存在著哪些差距呢?
  • 打罵孩子後哄好就沒事了麼?聽聽被棍棒底下孩子怎麼說!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大誤區,父母對孩子的打罵,從表面上看,哄好就沒事了。其實被打罵的感覺,會永遠地保留在孩子的潛意識裡,形成惡性的「心錨」,成年後會出現緊張、焦慮、自卑等心理障礙。孩子甲女:這麼說吧,我的童年,我是不願意回憶的。挨打的原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