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靈驗的關帝廟,求籤者絡繹不絕,距今千年沒門票

2021-01-10 林清鹿

泉州是閩南佛都,各種宗教的廟宇皆可看到,有趣的是,香火最旺盛的,卻不是名揚天下的開元寺,而是一座關帝廟—通淮關帝廟。

我本意是去清淨寺的,卻因掃了一眼,見遠方人頭攢動,縈繞著嫋嫋青煙,便好奇走了過去。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上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論年齡與性別,信眾自動排成隊伍,井然有序的上香。香爐裡的煙火不斷,廣場上都瀰漫著香味,如此場面,是我在其他寺廟不曾看到的。

泉州的關帝廟,是福建省最大的,看到眼前這陣勢,我深覺也是香火最旺盛的。

通淮關帝廟前身是水神廟,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泉州沿海,當地人常出海打漁,祭祀水神並不稀奇。廟內供奉的是平浪侯晏公,晏公最初為江地方性水神,後影響逐漸擴大,成為全國性水神。

明朝初建,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要在泉州興建七座關帝廟,只是七座廟宇耗費銀兩頗多,可皇令不可違,便將水神廟改為了關帝廟。

閩南人做生意講究誠信,忠義千秋的關羽自然成了當地爭相祭拜的對象。

後來不僅生意人前來祭拜,上學戀愛,平安健康等心願也來上香,關羽逐漸成了掌管萬物的神,泉州人有什麼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關羽。

據當地人講,通淮關帝廟極為靈驗,前來求籤者絡繹不絕,這點我是親眼目睹的。在廟裡的大殿內,擺放著木塊卦和求籤桶,很多老人許完願後都會在此擺上一卦。

我不懂具體的流程,只看到他們拿起兩塊貝殼狀的木塊,不停地往地上摔,然後根據正反面鑑定許願會不會實現。很多人會摔多次,期望多次驗證自己的結果,於是整個大殿內到處響著清脆的摔卦聲。

香火旺盛錢財自然滾滾而來,可關帝廟卻從不佔為己有,而是將多數香火錢捐建學校,用來幫助信眾積德行善。如此以來,關帝廟更加深入人心,閩南地區,乃至一些東南亞人士都會前來祭拜。

關帝廟不收門票,免費進去參觀,不過大部分當地人是不進去的,他們往往在門口祭拜,香爐也設在了外面。

廣場上三座殿宇並列,武成殿、崇先殿和三義廟,三義廟供奉的是劉、關、張,後來又加上了諸葛亮。崇先殿供奉的是關羽,以及其祖、父的牌位。

原先是沒有嶽飛的,民國時廟內又增加了嶽飛像,關帝廟也叫成了關嶽廟,不過人們仍習慣叫它關帝廟。

廟宇外觀極為華麗,歇山式屋簷,通體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其間配有花鳥走獸,絲嶂綺窗,紅燭芳筵,真是華麗異常。屋頂也不是閩南常見的紅色瓦片,而改為了綠色琉璃瓦,屋脊之上配以色彩鮮豔的遊龍,活潑中又不失厚重。

我比較喜歡廟內的楹聯,如:詭詐奸刁,到廟傾誠何益;公平正直,入門不拜無妨。

這個楹聯寫得太好了,出現在泉州這樣宗教文化濃鬱的城市,既矛盾又不矛盾。一方面告誡信眾若是誠信正直,不拜也是可以的,可若你狡詐多端,哪怕天天來拜,依舊沒什麼用。

崇先殿裡也有一幅楹聯:指日雄心國社稷,凌雲大義壯乾坤。後面楹聯是:清流應是源頭澈,義厚應承祖上賢。當地人在祭拜關羽時,沒忘了感恩關父關母的教導,體現出當地的孝風濃厚。

武成殿門匾上有金色「正氣」二字,出自理學大師朱熹之手,字體強勁有力。後面也有一幅楹聯: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這是春秋樓的對聯,就是關羽日夜苦讀的地方,泉州將其借鑑了過來。

難得的是,關帝廟香火如此旺盛,香火也是免費的,大殿前擺放著一堆敬香,供信眾免費拿取。這更加體現出泉州人的心胸,真誠祭拜,不在乎錢財。

有機會到泉州,可到此轉一轉,向關羽許上一個心願,說不定回去便會實現呢。

地址:泉州鯉城區塗門街,免費開放。

交通:乘坐4路、6路、7路公交,到關帝廟站下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相關焦點

  • 關帝廟求籤有多神?榮祿巧用佔卜結果,慈禧改變廢黜光緒的想法
    廟雖不大,卻很有來歷,據說朱元璋在位時期,身為皇子的朱棣親徵漠北,一日行軍途中出現風沙,恍惚間看到一神為軍隊開路,指明方向,「其中袍刀杖,貌色髯影,果然關公也,獨所跨馬白」,回京後,朱棣便修建了這座關帝廟。朱元璋死後,朱棣從侄子手中搶走了皇位,每遇大事,都要到自己修建的關帝廟去祈福。此後,多位皇帝親自前往關帝廟朝拜,關帝廟的名聲越來越響。
  • 白崖臺關帝廟靈驗,加強版桃園三結義,了解一下
    ,所以我去了白崖臺關帝廟進行調查。這便是白崖臺關帝廟的大致歷經情況,當然中間不乏小修小補,守廟人未有深刻記憶。此處關帝廟只有主廟,無配廟,關帝廟的正殿裡,正面主位上當然是威風凜凜的關公了,關公的兩側,是周倉和關平,其中周倉在關公右手邊,仗青龍偃月刀;關平在關公左手邊,懷裡託著關公的大印。
  • 鄭州「極罕見」的古建築群,距今1900多年,公交直達還沒門票
    鄭州是古都,但留下的古蹟很少,所以經常被市民們嘲笑為沒有古蹟遺蹟的古都, 但是管城區有一千年古蹟, 那是鄭州文廟,是這座城市留下的極其罕見的古建築群, 我早就聽說了那個大名,一直想去看,但閒下來終於如願以償了,我早上九點半到達的文廟,去得太早了,可能沒有多少遊客, 只有一些老人拿著照相機慢慢地看著
  • 杭州旅遊求籤祈福,一定要去西湖邊號稱天下第一的財神廟.靈順寺!
    路線導航碑所以呀,杭州寺廟中實際求籤,特別是求財最靈驗的卻是杭州北高峰上的靈順寺。所以說懂行的到杭州玩,不一定都是去靈隱寺的,很多就是多走了幾步,走到了在靈隱寺飛來峰北山上的這座天下第一的財神廟-靈順寺,就是非常靈驗的,新手可一定要記住的!
  • 黑龍江虎頭關帝廟,近三百年歷史的清代廟宇,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
    虎頭關帝廟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區的正南,地處中蘇邊境,南距兩國界河烏蘇里江左岸50餘米,北部緊靠山丘。廟址依山傍水,隔江與蘇聯境內的伊曼市遙遙相對。虎頭關帝廟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距今已有約三百年歷史。
  • 還能幫你求籤、請御守!
    淺草寺被稱為日本求籤最靈驗的地方 所以我們這次直播 除了帶你吃喝玩樂 還可以帶你: 求籤 請御守 寫願望(繪馬)
  • 這座關帝廟有五個特點,可以說在全國獨一無二,崇尚關帝的看看
    這是一座關帝廟,在當地是非常的有名氣的。全國關帝廟非常的多,最有名的當數解州關帝廟和關帝家廟。但是這座廟雖然可以說是非常的小。但是名氣卻很大。為什麼呢,一是關帝的靈氣在這裡。二是這是一座無梁廟。三是這座廟是水倒流。四是關帝廟前有一顆槐抱椿。五是一座廟多用。圖為關帝廟大門前,鬧熱鬧的農民合影。
  • 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
    解州關帶廟中國最多的廟宇,數關帝廟。而規模最大的是解州關帝廟,故有「解州關廟甲天下」的說法。關帝廟所祀的神明是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俗稱關公。山西運城市解州常平村,為關羽故裡。關羽官至「前將軍」,封爵「漢壽亭侯」。從魏至唐,關羽在民間影響不大,自宋以後,方聲威大震。宋代封其為「義勇武安王」,明代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大帝。」
  • 南安碼頭劉林關帝廟:供奉關聖帝君 傳播道教文化
    穿過院子,就是關帝廟的正殿了。大殿的大理石牆面雕刻精細,房頂上八仙過海的雕像十分生動,正門的兩旁有四根青龍環繞的石柱,惟妙惟肖卻不失莊嚴。  關帝廟大殿內供奉著關帝爺關羽,據關帝廟管委會副會長劉東木介紹,歷來關羽都被認為是忠義的化身,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
  •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
    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公廟,除了解州關帝廟,另外兩座你可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其中關公文化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關公也被稱為人民學習的榜樣,值得人民學習。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中國最傳奇的三座關帝廟。
  • 兩岸信眾齊聚山西關帝廟拜關公 弘揚「忠義仁勇」
    李成晉 攝  中新網太原5月14日電 (劉小紅)5月14日(中國農曆四月初八),來自海內外近2000餘信眾齊聚山西關公故裡,參加以「關帝巡城」為主要活動的傳統古廟會。據悉,此廟會始於宋徽宗年間。  14日,山西降溫降雨,卻依然擋不住關公信眾對關帝的崇拜之情。當天,來自山西當地、河南、福建以及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的信眾齊聚關公故裡,加入到關帝巡城的隊伍當中。
  • 大陸關帝聖君像安座高雄縣東照山關帝廟
    全球洪門聯盟、中國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及臺灣102座關帝廟代表,25日自大陸迎回洛陽關林廟2.5公尺關帝聖像,在繞境高雄縣市,下午在東照山關帝廟舉行安座大典,洪門執事以洪門古禮「迎風接駕」相迎,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主祭官。
  • 比解州關帝廟小眾,山西小縣城藏有另一座關帝廟,同樣是中國重點文保
    在中國境內關於拜關公的習俗可謂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山西境內更是如此,據說在山西省內共有2萬多個關帝廟,因此當你來到山西旅行的時候一定會繞不過的就是關帝廟。當我行走在臨汾洪洞縣的時候,同樣遇到了一座看起來小眾的關帝廟。
  • 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9月12日,講解員正在向小朋友們介紹解州關帝廟歷史。李成晉攝 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聖人,文聖人是孔子,武聖人是關羽。關羽作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敗走麥城被孫權斬於臨沮之後,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故裡。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就是關羽,民間尊為關公的魂歸之處。 解州關帝廟,一部寫滿關公忠義仁勇的教科書,展示出彪炳日月的浩然之氣。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解州關帝廟參觀遊覽,深切感受了關公忠義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個始創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的關帝廟,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 伯施曼鏡頭下的關帝廟老照片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關帝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現象,全國各地都建有關帝廟。伯施曼1906年至1909年在中國考察時對山西解州、湖北當陽、浙江杭州、陝西西安、廣東廣州重慶萬縣等地第關帝廟做了考察和記錄,留下了豐富的考察記錄、照片和測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