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bio kiwi biokiwi

本文關鍵詞

皮膚微生物 腳氣 足癬 毛癬菌

我們幾天前的文章和大家聊了聊人體的微生物,包括腸道、口腔、生殖系統等。而且我們也知道了,人體上的微生物大多都是與人體共生的有益菌,可以在方方面面幫助我們,只有少數致病菌或者條件致病菌才是我們應該警惕的敵人。

點擊連結,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但是我們卻不小心忘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類人體微生物,皮膚微生物。所以今天我們就「書接上回」,從皮膚微生物講起。

皮膚可比你想的要熱鬧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與外界環境接觸的表面,所以它也承擔著保護我們機體免受外界環境中理化、機械性損傷以及生物性侵襲等的功能,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除了由最外層的角質細胞形成「堅硬」的物理屏障之外,皮膚表面還有很多腺體和毛囊,會分泌各種殺菌物質,試圖消滅經由皮膚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這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的皮膚微觀結構

(圖源:Wikipedia/Daniel de Souza Telles)

可能在我們眼中,它只是帶有黃、黑、白等顏色的皮膚,但在顯微鏡下,皮膚表面的世界十分精彩,可不亞於物種多樣的原始森林。我們一起想像一下,我們皮膚表面的毛髮就像高低錯落的喬木、灌木,各種各樣的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就生活在這些毛髮的根部或角質層之下。

有研究表明,正常皮膚每平方釐米就存在6~8萬個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多樣性的數量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皮膚表面的結構、溫度、酸鹼度、溼度等等。

因此,不同部位的皮膚集聚的微生物數量和種類都有明顯的差別,就像在不同的經緯度有著不同的氣候,所以也分布著不同的生物類型一樣。

這就很像一片原始森林,但是並非全部微生物都對人體有害(圖應為模擬圖,並非真實樣貌)

皮膚表面的微生物也對人體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很多微生物都參與維持皮膚表面生態平衡等生理機能。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圖謀不軌的有害微生物,它們不但寄居在皮膚裡,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導致疾病。

例如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皮膚癬菌病就是由有害真菌感染皮膚導致,感染的患者約佔世界人口的20~25%,換句話來說,每五個人中就差不多有一個人有皮膚癬菌病。

而這些壞傢伙引發的皮膚疾病當中最臭名昭著的,應該就是大家俗稱的「香港腳」,或者有人會叫做「腳氣」。

「腳氣」到底從何而來

「香港腳」?為什麼偏偏是「香港腳」,而不是什麼「北京腳」,「廣州腳」或者「武漢腳」之類的呢?

這個名字的由來其實牽扯到一段歷史。

當年英軍侵佔我國香港地區的時候,因為香港緯度低,屬於亞熱帶氣候,和英國截然不同。但英國士兵們都穿著厚重的軍靴,且運動量又很大,全身上下都大量出汗,更別說腳了。最後,大部分士兵都出現了足底或趾間糜爛、脫屑、瘙癢,還夾雜著難聞的惡臭味道。因為只有駐紮在香港的英國士兵才出現這種症狀,所以就被稱作「香港腳」。

沒想到這段屈辱歷史背後還有這麼段故事

(圖源:Wikipedia/威廉·希沙姆·歐弗蘭德)

不過「腳氣」、「香港腳」都不是官方名稱,國外還會把它叫做「運動員腳」。國內專業一些的會叫足癬,要是國際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命名方法,我們叫TPD - 1908,一般是真菌感染導致的。

為了方便、易懂,我們在下文就用「腳氣」這個接地氣的名字來稱呼它。

作為世界性多發病、常見病,能夠導致「腳氣」的真菌遠不止一種。通過從「腳氣」患者足部分離、用顯微鏡觀察、培養、並鑑定致病真菌的方式,目前已知的、可能導致「腳氣」的真菌有40多種,其中大部分屬於皮膚癬菌。

顯微鏡下導致「腳氣」的真菌照片

(圖源:Wikipedia/Ecorahul)

我國大多數人的「腳氣」,是由紅色毛癬菌或須癬毛癬菌導致。例如杭州地區「腳氣」患者大約有70.73%由紅色毛癬菌導致,15.69%是因為須癬毛癬菌;另一項來自長春地區的報導也指出,紅色毛癬菌是其86.64%「腳氣」患者的誘因。

而且不僅僅是「腳氣」,在其他皮膚癬菌感染,如手癬、體股癬、甲癬等疾病中,紅色毛癬菌的比例也正逐年上升,在許多經濟發達國家甚至高達90%。

紅色毛癬菌(圖源:CDC/Dr. Libero Ajello)

另外,不屬於皮膚癬菌類的白念珠菌也是「腳氣」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我們上一次的推送也說過,白念珠菌在顯微鏡下呈卵圓形,就像一顆一顆念珠一樣。

不像那些皮膚癬菌一定對人體有害,白念珠菌屬於條件致病菌。

什麼叫條件致病呢?在正常情況下,白念珠菌會寄居在我們皮膚、黏膜、消化道或其他有微生物群的內臟器官處,並不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傷害或致病。但如果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損,白念珠菌會快速繁殖,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會讓人生病。

除了「腳氣」之外,白念珠菌也還是男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和各種口腔疾病的原因之一。

培養在培養基上的白念珠菌

(圖源:CDC/Dr. William Kaplan)

這些真菌就喜歡你的臭腳丫子

但這些真菌並不是無中生有的,那為什麼這些真菌會格外喜歡,在我們的腳上繁殖生長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真菌大多喜歡生活在潮溼、悶熱的環境,例如30攝氏度左右,這可以讓它們快速生長、繁殖。而我們的手、腳,以及體表其他毛髮豐富區域都符合條件,所以真菌喜歡聚集在這些地方,從而形成皮膚菌癬感染。

以「腳氣」的主角——腳部作為例子。因為厚厚的襪子和鞋子包裹,腳的溫度較高,加上運動後大量出汗,這就是個真菌鍾愛的舒適環境,自然也就是「腳氣」重災區了。

回頭看看鞋櫃逐漸感到慌張

(圖源:unsplash/Jakob Owens)

不僅如此,腳部本身的結構特徵也讓它更容易形成「腳氣」。

毛髮毛囊周圍的皮脂腺分泌脂肪酸可以抑制細菌真菌感染,諸如額頭、鼻子、上背部就含有大量皮脂腺,所以這些地方總是油油的。但是手腳就沒什麼皮脂腺,沒有足夠的脂肪酸來抑制偏愛鹼性的皮膚癬菌,而手腳也是真菌感染的高發地帶。

顯微鏡下毛囊旁邊的皮脂腺

(圖源:Wikipedia/Kilbad)

而且腳部,尤其是足底的角質層比較厚,其中角質層細胞內含有豐富的角蛋白。原本角蛋白的作用是幫助減少水分蒸發,甚至吸收水分,使皮膚保持溼潤,但在被真菌感染的情況下,這些有用的角蛋白就變成了它們眼中的大餐,能給這些致病真菌提供營養,有利於它們的生長繁殖。

皮膚最外側的部分就是角質層,而這也是真菌最愛吃的(圖源:Wikipedia/Serephine)

除了本身結構的因素,還有很多個人的原因會導致「腳氣」的傳染:

例如很多人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常常不洗腳、不洗鞋襪、或者洗腳不仔細;

個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也容易增加患上「腳氣」的概率,比如糖尿病患者因為代謝紊亂就很容易沾染「腳氣」;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於內分泌的變化,皮膚表面腺體分泌物受到影響,進而導致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所以得「腳氣」的概率也增加了;

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的患者,皮膚表面正常菌群的平衡會受到影響,甚至失調,也會增加「腳氣」的易感性。

保持腳的衛生格外重要

(圖源:unsplash/Simon Berger)

「腳氣」最可怕的還是它強大的傳播性:

一是真菌存活能力很強,離開皮膚也還能存活很久,因此當你赤腳在公共場所,例如公共浴室、遊泳池、健身房等地行走的時候,你都被暴露在「腳氣」的威脅之下。

二是更危險的家人之間的親密接觸,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人患上了「腳氣」,其他家庭成員就容易患上「腳氣」。所以如果在你家裡有人得了「腳氣」,為了全家人的健康,務必為他單獨準備、換洗毛巾、拖鞋、襪子等物件,避免全家人都遭殃。

三則是因為寵物同樣具有感染皮癬的風險,而你在接觸感染了的寵物的過程中也容易發生感染。

(圖源:unsplash/Sven Mieke)

其實你可以自治「腳氣」

自己診治的第一步,當然是判斷「腳氣」。

雖然叫「腳氣「,但是腳臭卻不是腳氣導致的,而是細菌分解汗液中尿素產生的臭味。所以腳臭並不是腳氣的症狀。

相反,令人難以忍受的腳趾和腳底的癢,才是腳氣的主要症狀。

一方面這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出動,在和與真菌「廝殺「的過程中,分泌了諸如組胺等物質,刺激了神經末梢的瘙癢感受器,讓人產生了癢的感覺。而另一方面,從進化的角度看,這也是真菌的生存之道:通過引發瘙癢,讓人難以忍受、並抓撓感染部位,這些致病真菌得以從腳轉移手上,進而導致手癬,而且也更容易向更多的個體傳播。

而具體分類的話,「腳氣」又可以分為水皰型、間擦糜爛型、鱗屑角化型等幾類,它們發生的位置,產生的症狀也不一樣:

(圖源:達克寧)

最常見的是水皰型,這類患者的腳不僅會有瘙癢的感受,還上會出現成群的或分散分布的小水皰。這種類型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

間擦糜爛型的「腳氣」患者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瘙癢,腳部還會因為繼發的細菌感染出現惡臭,進而在腳趾間出現糜爛。如果長期放任不管,糜爛的症狀還會蔓延到其他腳趾的根部。

還有一種冬天多發的類型——鱗屑角化型。這種類型的「腳氣」主要集中在腳底板、腳邊緣以及腳後跟這些部位,皮膚變厚變粗糙,進而因為冬天的乾燥出現皮屑脫落。

嚴重的「腳氣」患者,為避免引起不適我們打個碼

(圖源:Wikipedia/ James Heilman, MD)

俗話說「對症下藥」,我們也應該針對不同的「腳氣」類型來用藥。我們前面反覆說到是真菌感染導致了「腳氣」,那麼最直接的辦法當然是殺掉真菌。

而相關的抗真菌的噴劑或者乳膏也非常多,比如不少「腳氣」患者耳熟能詳的詞,酮康唑、咪康唑、特比奈芬、水楊酸等等,聽著頭大,我可以給大家稍微多講一些理一理:

類似酮康唑、咪康唑、特比奈芬都是有效的抗真菌藥物,直接攻擊真菌殺死真菌,來治療「腳氣」。面對水皰型或者間擦糜爛型的「腳氣」這類藥物都是很有效果的。

對於鱗屑角質型,因為真菌藏在角質層裡,光靠抗真菌藥物不夠,還需要水楊酸輔助。水楊酸的特點就是可以使角質層脫落,這就好比是斷了真菌的「糧草」和「庇護所」,同時再加上抗菌藥物,也是對真菌的雙重打擊。

而最好的方案不是只用一種,而是兩三種藥物一起使用。舉個例子,可能你用酮康唑殺死了大部分真菌,但還活著的真菌就會繼續大量繁殖,而且這些真菌都不怕酮康唑了,那酮康唑就沒用了。這也是為什麼網上很多人嘗試找治療方法的時候會發現開始有用,後來又要不停更換方法的原因。

這裡還要注意有一些「抗真菌藥物」,打著抗真菌的外殼,其實是激素藥物,比如糖皮質激素。雖然剛開始用腳不癢了,但是卻是治標不治本,一旦停用又會嚴重複發。

此外還要注意要持續用藥,不要說腳不癢了就停藥,因為真菌還沒有去除乾淨。持續用藥把真菌儘可能地去除,才能確保不會反覆發作。

而如果用藥不能治癒,有可能是「腳氣」特別嚴重抗真菌藥物獨木難支,也有可能是你判斷錯誤,可能是牛皮癬、銀屑病等其他疾病。這時候就要去找專門的皮膚病醫生詢問,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而網上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偏方,諸如白醋泡腳、啤酒泡腳、韭菜泡腳等等,其實都沒什麼用處。

大家知道為什麼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或者聊聊你知道的奇怪偏方,我們一起儘可能科學地來分析這些偏方是否可行。

參考資料

Emily Sohn. Skin microbiota’s community effort[N]. Nature outlook. 21 Nov 2018.

Allyson L. Byrd, Yasmine Belkaid & Julia A. Segre. The human skin microbiome[J].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16: 143–155 (2018).

楊國玲, 李喬, 於曉虹, et al. 紅色毛癬菌基因型與表型的研究[J]. 中華皮膚科雜誌, 2003, 36(12):682-684.

李喬, 楊國玲, 劉維達. 紅色毛癬菌的研究進展[J]. 微生物與感染, 2002, 25(004):31-33.

閆瑋, 胡素泉, 陳偉, et al. 紅色毛癬菌臨床分離株的菌落形態和鏡下結構特徵再分析[J]. 中國真菌學雜誌, 2009, 4(5):276-279.

龐傳超, 金學洙. 長春地區足癬致病菌的分析[J].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1992, 018(002):207-208.

梁曉博. 聯合用藥抗紅色毛癬菌耐藥的動物實驗[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2003, 24(012):1379-1380.

Ghannoum M A, Rice L B. Antifungal agents: mode of action,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and correlation of these mechanisms with bacterial resistance[J].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1999, 12(4): 501-517.

詹濤, 冉玉平, 代亞玲, 等. 8 種致病真菌在 5 種材料上的存活時間研究[J]. 中國真菌學雜誌, 2010, 5(2): 82-86.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人容易患上腳氣,怎樣才能算得上是腳臭,而不是腳氣?
    到底什麼人容易有腳氣?很多人第一眼看見這個腳,感覺都特別害怕,都不希望自己有一雙這樣腳。但是很多人只是這樣說一說,根本沒有在意自己足部衛生,因為大部分腳氣都是自己原因導致。腳氣在醫學上被稱為足癬,它可是具有明顯瘙癢,傳染可能。因此大家在生活中,一個人腳臭不一定會傳染。而面對腳氣,那麼你自己就要時刻注意。
  • 怎麼辦快速去腳氣?5分鐘即可,去除腳氣不復發!
    腳氣作為一種絲狀真菌感染的皮膚性疾病,一般多發在夏季或初秋,其具有極強的氣候性指徵。而且多數的腳氣患者屬於「回頭客」,復發症狀與最初類似,皮膚表層呈現出水泡狀疹子、大片皮屑脫落、連片狀丘斑,並伴隨極度難忍的瘙癢感。
  • 女人為什麼有腳氣?女孩子得腳氣正常嗎?有腳氣怎麼辦才能根除
    腳氣可在任何年齡段的人中間發生,不分男女,但女性朋友卻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患上腳氣會很難纏。腳氣傳染性強,引發腳氣的真菌更是無處不在,患腳氣後不但容易傳染給他人,同樣會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女人尤其要警惕。
  • 搞笑之餘有一絲心酸,臉被傳上腳氣居然是貓的鍋,貓咪也有腳氣嗎
    貓咪的肉墊那麼可愛,哪個鏟屎官看見不想多吸兩口。貓咪踩奶那麼舒服,哪個鏟屎官不想享受貓咪在自己身上按摩的快樂。但是吸貓一時爽,如果發現臉上被傳染了腳氣,好像就不是那麼爽了。前段時間有一姑娘臉上開始莫名其妙長小紅痘痘,還是一片一片的,又紅又癢。姑娘及時就醫之後,經過多種推測,最後發現臉上長得小紅疙瘩是腳氣。
  • 搞笑之餘有一絲心酸,臉被傳上腳氣居然是貓的鍋,貓咪也有腳氣嗎
    貓咪踩奶那麼舒服,哪個鏟屎官不想享受貓咪在自己身上按摩的快樂。,好像就不是那麼爽了。是不是在想,貓咪居然有腳氣了?貓咪在鏟屎官身上踩奶的時候把腳氣傳染給鏟屎官了?首先,貓咪的確可能有腳氣。其次,鏟屎官臉上的腳氣還真不是貓咪的腳氣傳上的,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確實是小貓咪的鍋。
  • 腳氣不用愁,一把樹葉洗洗腳,殺菌止癢效果好,輕鬆與腳氣說再見
    腳氣,一直是很多人的心病,非常想根除它。然而,腳氣並不是那麼祛除的,而且還經常有復發的跡象,十分的讓人頭疼。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一味良藥,能輕鬆殺菌止癢,輕鬆就能跟多年的腳氣說拜拜。腳氣的由來腳氣又名足癬,乃是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鞋子,並且因為處理不好衛生,導致發生感染所產生的疾病。這種病一般出現在腳掌和腳趾上,發病初期會長出大小不一的水泡,不斷散發瘙癢,讓人忍不住想去抓。一旦抓破就會滲出透明液體,第二天發病更甚,還不時有異味傳出。產生腳氣的由來不通風,長時間捂悶。
  • 醫生說我臉上得了腳氣!貓:喵不生產腳氣,喵只是腳氣的搬運工
    前段時間,廈門一位小姐姐臉上突然長滿痘痘,以為是過敏,去看醫生後,醫生表示:「不是過敏,是腳氣...」這讓小姐姐困惑不已,怎麼腳氣會長到臉上了?後來回想了一下,才想到發現,原來是這樣!「腳氣上了自家加菲貓的臉」
  • 女生有腳氣是一種什麼體驗!
    女生有腳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總結下來日常體驗早晨扣腳、中午摳腳、晚上摳腳腳氣成長體驗春天開始,腳感覺有小水泡撓啊撓,小水泡破了,變成傷口,癢的面積增大癢的睡不著,抹藥,剛開始有點效果,最後怎麼抹也不管用
  • 這5個方法幫助你治好腳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腳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而得了腳氣不僅會影響健康,而且對個人的形象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那麼,你知道得了腳氣怎麼辦呢?腳氣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鹽姜水除腳臭腳氣雖然常見,但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是可以治療的,平時在家就可以用鹽水泡腳。
  • 得了腳氣為何越摳越癢?為什麼有些人摳了腳,還喜歡聞?你會嗎?
    這樣的感覺會促使人反覆想摳腳,但一些人發現摳腳之後,越摳越癢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可別覺得沒人會幹這件事情,這樣做的人其實還真不少。曾經有人總結了一下17年的奇葩搜索,發現搜索「為何摳完腳,喜歡聞一聞」的次數達到了2.3萬次,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行為不好,可就是有點忍不住。就像是明明知道痘痘不能擠,就是忍不住想用手去擠一擠是一樣的道理。
  • 得了腳氣,用手摳腳會不會感染腳氣?緩解腳氣,應該怎麼做?
    夏天氣溫較高,患有腳氣的人就很難受,夏季是腳氣高發季節,總是覺得瘙癢難耐,會忍不住的用手摳腳,才能緩解瘙癢感覺。腳氣反反覆覆無法徹底根治,就很讓人頭疼,感覺瘙癢就用手摳,對於此種做法,網上也有相關說法,表示經常用手摳腳,會將腳氣傳染到手上,真會這樣嗎?怎麼做才能緩解腳氣?
  • 有腳氣別再傻傻用手摳,洗腳水裡放點「它」,腳氣不再伴隨你!
    而腳氣多發於男性身上,因為相對來說男性運動量會比較大,而且也沒有女人那麼注重衛生,所以就很容易患上腳氣,其實大部分男人都是有腳氣的,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而已。那麼為什麼腳氣會這麼普遍呢?這是因為腳氣其實是真菌在我們腳上不斷滋生所導致的,這種真菌的生命力特別頑強,即使暴露在空氣中,一年的時間也能存活,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衛生,如果鞋子總是溼溼的或者穿著襪子不透氣,都很容易導致腳氣的發生。
  • 得了腳氣怎麼辦?教你幾招,輕鬆和它說拜拜!
    日常生活中,相信每一位有腳氣的人都曾面臨這樣尷尬的場面,和朋友一起逛街,突然腳底癢的不行,逛街的興致一下子被澆滅,腦子裡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痛快的摳腳;亦或是去同學家裡不敢脫鞋,因為只要一脫鞋滿屋子都是腳臭味。 得腳氣那麼痛苦,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答案當然是有。
  • 腳臭就是有腳氣嗎?腳氣和腳臭是一回事嗎?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先來告訴一個事實,腳臭的人並不一定患有腳氣,而腳氣必定會引發腳臭!是不是大概有點懂了,但又似懂非懂,別著急,想要治好腳氣,那麼就應先搞清楚腳氣和腳臭是不是一回事?之間有什麼聯繫,好了,開始說點大家明白的。
  • 腳氣太重自卑怎麼辦?幾個小竅門就能讓你根治腳氣自信脫鞋
    腳氣重的人,總是不可避免地在需要拖鞋的地方產生自卑感。尤其是在冬天,腳套著襪子悶在鞋裡,若是一天有運動,出了腳汗,脫下鞋來的味道可想而知。想要根治腳氣,首先要了解,腳氣是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對於醫學知識認知的缺乏,很多人會把腳氣和腳氣病混為一談。
  • 纏在胳膊上的「機器蛇」,用途可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這裡不僅「學霸」的搖籃,還是各種將「鬼點子」和「無釐頭」想法一一實現的聖地——那些改變生活的新產品就藏在眾多黑科技當中,就看你能不能發現它了。最近 MIT Media Lab 的 Tangible Media Group (有形媒體小組)發明了一款「可穿戴」、並且可以互動的機器蛇,與之前仿生機械狗 MIT Cheetah 類似,都是模仿動物結構製造的。
  • 抑鬱症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給你裝得滿滿的活動課程,一個個按著扯著喉嚨叫自己名字廣播大喇叭排隊出去活動。在人們的普遍認識中,認為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不開心」,但是持續的心情低落只是冰山一角,最可怕的是不可控制的身體機能的退化,體重持續下降,還有不可控制的思維認識的退化,比如你會胸疼、頭疼,記憶力和思維都在明顯的下降,拿著每筆找眉筆,一天到晚找手機找鑰匙,行動力猶如上了年紀的老人一般遲緩,總會自然的打翻水杯、飯碗,有時候眼眶還會莫名地湧出一顆顆滾燙的淚水,但完全搞不懂自己因為什麼哭。
  • 如何斬草除根除去腳氣
    導讀:腳氣的危害不僅是瘙癢、脫皮、起皰、真菌傳播,還會引起手癬和灰指甲。更嚴重的是,搔抓會導致局部細菌感染,可發展成淋巴管炎、蜂窩組織炎及丹毒,可謂後患無窮。
  • 腳氣真菌一般能存活多久?有腳氣怎麼辦才能根除用什麼藥好
    大家都知道,腳氣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其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甚至它可以通過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途徑傳染,比如說鞋襪、床單被褥,甚至光腳踩地板上都有可能被傳染腳氣!那麼網友們關心的話題來了,腳氣真菌一般能存活多久呢?
  • 有腳臭就等於有腳氣?哪些人更容易感染腳氣?
    我有位朋友在大學的時候感染了腳氣,這麼多年來一直來回復發不見好,簡直苦不堪言。起初染上這個病時,他並沒有太在意,還經常胡亂抓、撓撕扯。在治療的時候又疏忽了外界的刺激,最後導致腳氣發展的越來越嚴重。癢得受不了時,他甚至會摳下腳底的整塊硬皮,搞得腳底血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