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鴉》:童話是給小孩聽的故事,大人看的寓言

2021-01-10 黛帕呀

01

童話大王安徒生在他的自傳中說:「人生就是一個童話。充滿了流浪的艱辛和執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

童話在我們的認知裡,是小學的語文課,是初中的課外書,後來,是自己孩子的睡前讀物。所以,我們都以為童話是寫給小孩看的,我從前也一直這樣認為。直到不久前,我給家裡的小孩讀童話故事《人鴉》,吃恍然大悟,童話是給孩子聽的故事,但是卻是給大人看的寓言。

很多童話的寓意,我們長大後,才能真正理解。所有的童話故事,其實都是赤裸裸的現實,不論是勵志的還是頹廢的,不論是醜小鴨還是灰姑娘。

若說其他的童話是把赤裸裸的現實包裹在沒夢幻的外衣下,那麼《人鴉》則是別具一格的直接攤開,絲毫不加掩飾。

作者埃迪特·施萊伯爾·維克,與卡夫卡,茨威格,霍夫曼斯塔爾等文學大家一樣,來自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國度——奧地利。

她是奧地利著名的兒童文學女作家。她流傳到中國的童話有《彩烏鴉》、《一隻孤獨的烏鴉》,可能是對烏鴉有特殊的喜愛,《人鴉》則是她的「烏鴉系列」之一。

《人鴉》講述了討厭數學小男孩瑞夏德,通過與烏鴉交換身體,變成了一隻具有人類意識,擁有人類記憶的烏鴉。作為烏鴉中的人,人中的烏鴉這一特殊的視角,瑞夏德不斷變換視角觀察世界,在經歷無數次的冒險之後,他又走上了一條回歸自我的道路……

這個故事,是對現實最直白的剖析,這短短89頁的童話故事,是一本大人能夠感同身受的故事,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才明白,為何童話都是大人寫就的。也才明白,為何安徒生會說「我的一生居無定所,我的心靈漂泊無依,童話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燈。」

因為一切現實,皆可寫進童話,經過夢幻與浪漫的包裝,人們再也無從窺得作者的心跡,他可以光明正大的主宰他的精神世界;可以把一切不完美、不如意的事情,在童話中尋得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結局。

《人鴉》的現實,是個體與群體的對抗,天真與世俗的博弈,吾鄉與遠方的戰鬥。

02

個體與群體

瑞夏德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他討厭上學,討厭數學,想要飛上天空,就與烏鴉互換了身體。

茨威格在《斷頭王后》中說的一樣,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瑞夏德變成烏鴉後,第一件事情是被迫回歸組織,融入族群。這一件事情,讓他失去了自由。

回歸到鴉群後,他第一件事就是學會履行責任,找到吃的。烏鴉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是吃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活命,吃飯是活命的基本保障。為了活命,他們需要不停的找麥田,不停的遷徙。這一過程中,它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時間。

每一個新人,加入群體的時候,都是付出一些代價的,瑞夏德的代價是丟掉個性。因為「這裡容不下我行我素的烏鴉,你需要群體,群體也需要你。」

瑞夏德不用數學作業了,也得到了飛翔的權利,但是在過程中它不斷地失去,自由、權利、個性一樣接著一樣的。這與人類何其相似,當你加入一個團體的時候,你以為找到了一個棲息地。殊不知,這才是你失去的開始。當一個人融入社會的時候,必定會慢慢地失去一些稜角,這些稜角或許是天真、善良、可愛,最明顯的,就是個性。

在社會中生活,依然要保有自己的個性太難了,難道什麼程度呢?小男孩瑞夏德用彩烏鴉的故事做了說明。

原本世界上的烏鴉是五顏六色的,因為下了一場黑雨,除了一隻烏鴉倖免於難外,其他所有的烏鴉都淋成了黑色。但是這隻正統的烏鴉,卻因為其正統而顯得和黑色的烏鴉格格不入。大家都嘲笑它的顏色,排擠它,將它驅逐出鴉群。卻忘了,自己原本該是什麼顏色。

這隻彩色的烏鴉,最終離開了烏鴉這一族群。這彩色的羽毛,是它的個性,更是它的精神。它即便離開,也不去變成黑色。

與這隻彩烏鴉一樣的,是在戰國時期,站在汨羅江邊的屈原。他一生清醒異常,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即使最後的代價是跳進瑞羅江中,也不願同流合汙。

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這樣的人傻麼?傻!值得麼?孔子說:「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為了道德準則而不惜捨棄生命,是值得的。

世界是需要道德的,更需要有人來捍衛道德,即使只有一個人,至少以後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有這一筆,才會得以激勵後人,代代傳承。

03

天真與世俗

近幾年的新聞,多是有關「冷漠」「老人摔倒扶不扶?」見義勇為該不該等。

當人情冷漠,你是選擇袖手旁觀,還是選擇勇敢出擊?

成為烏鴉後的瑞夏德,用行動給出了答案。當他發現蝴蝶被困在蜘蛛網上的時候,就用嘴把網弄破,解救被困的蝴蝶,雖然蝴蝶並沒有說一句感謝的話就飛走了。在森林裡發現了一隻離開媽媽的幼鹿的時候,就去幫鹿寶寶找媽媽。看見掉落在樹下的山雀的時候,立馬想辦法把小山雀送回窩裡.....

他的好朋友洛阿覺得這是多管閒事,世界上的困難那麼多,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多,怎麼幫得過來呢?何況有些人,幫助了他,也不會說謝謝;更有些人,反過來誣陷你。

但是這樣,我們就不去幫助別人了麼?依然要的。幫助別人是為了自己心中的道義,不是為了感謝,即使被污衊,但是道義永存,真理永遠不會被污衊長久覆蓋。

就像書中說:「一個人是無法讓世界恢復秩序的,人類是什麼呢?他們是一個人加一個人,再加一個人,誰改變了自己,誰就改變了世界。」

人就是相互影響的,一個人能夠影響另一個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像公車上書的康有為、梁啓超等,一個人不斷地發光發熱,就會照亮旁邊的人。世俗告訴我們,掃好門前雪就可以了,但是我們的天真告訴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才不辜負來人間一場。

04

吾鄉與遠方

在山裡時候想看海,在海邊卻想爬山,我們是不是時常這樣的呢?

當瑞夏德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他會想變成一隻烏鴉;但是當他變成為一隻烏鴉之後,他又想變回小男孩。他在做烏鴉的日子裡,會想爸爸媽媽,想念平時吃的東西,想家裡的那隻貓。為了不忘記關於爸爸媽媽的記憶,他飛越叢林,去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留存記憶的烏鴉。

經歷過挫折之後,他終於明白,不必遙望遠方,當下即是幸福。遠方或許好,但是並不一定適合你。很多事情都經利過之後才知道的,當了烏鴉之後,瑞夏德才知道,成為一個小男孩是多麼的幸福。所幸,他還可以變回人類,所以他結束了他的「烏鴉之旅」,回歸自我。

但人生往往沒有那麼幸運,當選擇了吃羊肉,就不可以吃竹筍,否則就會中毒。可是人類往往無法領會這個精髓,總是在望著遠方,忽略當下。

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覺得別人長得漂亮帥氣,有豐富的家庭背景,有錢有顏,有好工作....但卻忽視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世間的悲劇,皆是不滿於當下,而造成的。就像出軌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忽略了自己所用有的東西,以至於釀造了悲劇。悲劇的根源不是離婚就能解決的,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大的,就像《紅與黑》中的於連,勾搭市長夫人後,還會勾搭侯爵的女兒,成為家庭教師後,還會想更上一層樓。

佛說:「活在當下」,當下所擁有的幸福,才是真幸福。當你成為別人的時候,不一定過得比現在好。所以,不必豔羨他人,自身的一切才是最好的。

幸福的人,是能夠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夠感受當下的快樂。

相關焦點

  • 【童話寓言故事】老鼠娶親的傳說
    【童話寓言故事】老鼠娶親的傳說 2019-03-25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枕頭人》:講給成年人聽的黑色童話
    《枕頭人》:講給成年人聽的黑色童話 2019-08-16 09:53:49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他們抬頭看了看樹,紛紛對它評頭論足:「這棵樹不結果子,對人類而言,也就沒什麼用處。」梧桐樹聽了,打斷他們道:「多麼不知感恩的人類!你們眼下正享受著我的恩惠,卻還對著我挑三揀四、指手畫腳!」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養個仇人。可惜,有些人常常對「一碗米」的恩情視而不見,比視而不見更可怕的,是習以為常。
  • 《小猴子的故事》: 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的
    閱讀的童話越多,我越能理解這句話:所有的童話都是寫給大人的。那些充滿童真的故事,也能給青少年和成人以啟發。正如本·奧克瑞所說:「故事的神秘和強大力量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它們以無形而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你心靈和內在自我的方方面面,在改變你的同時成為你的一部分。
  • 「原創」海豐阿東:鳥鴉喝水不是童話,它真能想出喝水的辦法
    「原創」海豐阿東:鳥鴉喝水不是童話,它真能想出喝水的辦法烏鴉是個聰明的鳥兒。那個烏鴉喝水的故事。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在做小朋友的時候。學校裡的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個故事,一直以來,我都是把它當做一個童話,一個大人想來教育我們的故事。
  •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湯湯童話新作《小野獸學堂》詠嘆...
    剛出生時,山羊媽媽被捕獸夾捉住死掉了,他被老樹精變成人類小孩,送到一戶人家裡撫養長大。其實,老麥早就知道一切,但老麥從沒有揭破——他們願意來陪他,聽他講故事,他很開心。老麥其實有機會去上海度晚年,但是他甘願回來。最終老麥去世了,他把學堂改名小野獸學堂,繼續點亮山中村莊的每個夜晚。二、感慨鄉村的凋敝:「這是我的進步之作。」
  • 揭童話誕生初衷:最早是用來嚇唬小孩
    「孩子們,讓我們關上燈吧,爸爸要給你們講幾個可怕的故事了……」這是《西方文明另類歷史》一書中,作者介紹童話誕生時所用的開場白。  現代人說起童話,總是覺得溫情脈脈。其實,可怕、恐嚇小孩、警醒少女——這才是童話故事誕生的初衷,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應該就是「黑童話」。
  • 《漢聲中國童話》今日首發 把中國故事講給更多中國孩子聽
    《漢聲中國童話》總策劃黃永松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 攝影報導)362篇童話,講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843幅插畫,品味地地道道的中華藝術。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今日下午,天地出版社策劃推出的《漢聲中國童話》二十四節氣平裝版全國新書首發式在成都購書中心舉行。
  • 童話最早是用來嚇唬小孩 睡美人慘遭父親強暴
    「孩子們,讓我們關上燈吧,爸爸要給你們講幾個可怕的故事了……」這是《西方文明另類歷史》一書中,作者介紹童話誕生時所用的開場白。現代人說起童話,總是覺得溫情脈脈。其實,可怕、恐嚇小孩、警醒少女——這才是童話故事誕生的初衷,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應該就是「黑童話」。
  • 《黑色童話》: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也能成懸疑劇?
    流媒體平臺CBS All Access去年開播的《黑色童話》(Tell Me A Story)最近開播了第二季。 這是一部把童話故事嫁接到現代背景的犯罪劇,大家熟悉的童話人物都有了全新的現代故事。 第一季講了三個童話故事:小紅帽、糖果屋和三隻小豬。
  • 《龍貓》心靈深處的歸宿,小孩的秘密基地,大人的「治癒所」!
    宮崎駿的電影一直以來備受歡迎,他的電影讓人覺得炎熱的夏天好像也不是那麼討人厭了,反而開始嚮往夏天裡的番茄、冰棒,以及夏天裡的田園生活,影片《龍貓》講述了小月一家人搬到鄉下,兩姐妹遇上龍貓的故事,有人說宮崎駿的電影很治癒,看完影片總是讓人流連忘返,而《龍貓》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天真可愛的小梅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如果說,童話打開了孩子對於世界真善美的大門,那麼,寓言則是讓孩子明白世界上也同樣客觀存在著「假惡醜」,但我們依然能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的勇氣與能力。一個個意猶未盡的哲理故事,同樣也是一次次生動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在他們能夠接受的動物形象中,開始萌發對人性的理解,潛移默化地構建起少時的價值觀。同時,我們也建議成人讀《伊索寓言》,在不同的時代,讀出不同的寓意。
  • 童話動漫《穿靴子的貓》:光明、黑暗就在一剎,關鍵在於你如何看
    《穿靴子的貓》(Puss in Boots)是夢工廠《怪物史瑞克》續片,大放異彩的配角「靴貓劍客」成為主角,電影巧妙結合了《傑克與魔豆》、《賊公賊婆傑克與吉爾》、《矮蛋先生》三個在歐洲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讓靴貓Puss和他的好朋友【Humpty Dumpty】一起上演了一幕盪氣迴腸、悲喜參半的西部故事。
  • 《故事中的故事》:昏庸無度的國王,毀三觀的黑童話!
    清嘉一直對黑暗童話情有獨鍾,15年義大利出了部獵奇風格的片子,嘿嘿嘿,清嘉要提的就是這部《故事中的故事》!!!影片是由「皇后」「兩個老婦人」及「跳蚤」三個單元組成。《五日談》與中國古代的志怪小說極其相似,觀影過程很易聯想到中國清代作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兩個老婦人」就直接是與「畫皮」互通的故事,熟悉《聊齋志異》的應該也能在其中找到與「女王」「跳蚤」相似的故事。《故事中的故事》圍繞一個奇幻的框架故事展開,五天之中,五個故事都相互關聯。
  • 中國兒藝《伊索寓言》帶孩子跳「動物模擬操」
    「烏鴉喝水」、「龜兔賽跑」、「狼來了」……這些與動物有關的寓言故事,融合成了中國兒藝的最新作品——《伊索寓言》。昨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在四樓假日經典小劇場召開「《伊索寓言》暨2012世界經典童話年」媒體見面會。這部由「世界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改編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心靈成長的故事。
  • "麥兜"作者麥家碧:給大人畫純真
    二十年只做一件事,身邊是同一個人,今天聽來就幾近童話。每當講到「謝立文」這三個字時,麥家碧的吐字都有著廣東話特有的輕快乾脆。問及麥兜的故事裡是否有她的童年回憶時,麥家碧說:「故事是謝立文寫的,我只是儘量去了解他的文字。比如他說吃了一個很好吃的東西,我想像的是草莓鬆餅,就把草莓鬆餅畫下來。如果他覺得氣氛不太對才會要求我改。」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原來格林童話原版,都是講給少女聽的西方女德故事
    01   很多童話故事  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  歐洲以前的所謂童話,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講給少女,很多童話故事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罷了。  02   這些民間故事中不乏性與暴力  前文提過,格林兄弟並不是大多數童話的作者,而是收集編撰人。
  • 兒童節:還在看童話故事?1.0版黑童話才是現實
    重溫的差不多咱就來面對現實聊聊毀童年的黑童話了。我們小時候多少都聽過童話故事,西方的《格林童話》啊,我國的各種神話故事啊,每一個故事都美麗的像是水晶球;而黑童話我不介意把它定義為破碎的水晶本身並沒有增減,只是更真實。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小紅帽,白雪公主都是經過改編的2.0版。1.0版的原始故事都是我們說的黑童話。
  • 《反叛的童話》:童話美麗的外表之下,皆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如果當你聽到灰姑娘最終沒有嫁給王子,狼外婆很喜歡小孩子只是為了給他們講故事,拿著水晶鞋的王子只是個死板不知變通的人這些話的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美麗的童話世界總展現給我們美好而融洽的一面,善良的人會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而邪惡的人最終會受到正義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