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推行福利院小孩社會家庭寄養制

2020-11-29 浙江在線

  新學期開學,義烏市赤岸鎮尚陽村毛菊雲給寄養的殘疾孤兒倪雨淞送上一隻新書包,小雨淞接過新書包甜甜地叫著「媽媽」。

  今年62歲的毛菊雲是義烏南部山區赤岸鎮尚陽村人,10年前,她從義烏市社會福利院以寄養的方式,帶回了6名智障孤兒,倪雨淞就是其中一個。當時小雨淞只有6歲,走路都很困難,經毛菊雲精心照料和堅持不懈幫助康復訓練,不但能走路,而且還上了學。在毛菊雲的影響下,如今該村13個有愛心的家庭寄養著26名智障孤兒,村民們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呵護這批特殊人群,使殘疾孤兒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母愛親情。

  近年來,義烏市社會福利院出於人性化的考慮,探索推行福利院小孩社會家庭寄養制,選擇有愛心、家境比較好的家庭寄養,讓這些腦癱智障孤兒像正常小孩一樣,感受到寄養家庭的溫暖和母愛親情,讓殘疾孤兒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流浪兒納入家庭寄養 長沙市第一社會福利院招募愛心家庭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長沙市流浪兒主要被送往第一社會福利院,仍有不少孩子等待愛心家庭「寄養」。  【現狀】  救助站內「寄養」先例仍未開   按此前規定,救助站接收到的幼童或未成年人,如無法查找到家人或家庭地址,且有智力方面的障礙,先安置到福利院,再由福利院落實孩子的相關事宜。
  • 揭秘家庭寄養:福利院截留部分生活費
    北京農村家庭寄養推行近20年,這曾被民政部作為「北京模式」在全國推廣。  但隨著政策的頻繁變動,寄養的孩子被陸續收回,輝煌一時的「北京模式」正逐漸消失。  意見稿的出臺被認為是政府推動家庭寄養的積極信號,但專家也表示,意見稿忽視了寄養家庭的權益保護,而福利院既得利益的阻礙仍難打破。
  • 福利院海選棄嬰寄養家庭 家長嘆競爭激烈如國考
    近日,惠州市民政局一則向社會徵集「愛心寄養家庭」的通告,再度讓這裡的11名被拐兒童引起全社會關注。記者了解到,「海選」寄養家庭競爭激烈,會出現10個家庭「爭奪」1個小孩的情形。而家長們為了在競爭中勝出,也展開「暗戰」,一些家庭向親友借錢證明自己財力雄厚,有些家庭甚至想通過各種辦法疏通關係。
  • 福利院可接收家庭無力照料殘疾兒童
    首先是建立家庭無力照料殘疾兒童養育區,面向全社會提供30張殘疾兒童床位,有需要的北京家庭可根據福利院2016年11月14日發布的《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收住家庭無力照料殘疾兒童申請登記的公告》進行諮詢。  公告中指出,家庭無力照料殘疾兒童,是指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方面困難造成家庭無力照料的7周歲以下本市戶籍殘疾兒童。
  • 從福利院收養孩子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東方今報記者 夏萍 實習生 董君亞/文 張曉冬/圖     【程序】    材料需要提交9種     成功收養小孩至少需半年    記者調查發現,許多想要領養孩子的家庭都被領養手續給「框」在門外。    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實中,社會福利機構充當了送養人主體,普通人要想收養子女,大多通過兒童福利機構實現。可是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有身體或智力殘疾的。而許多家長都想收養一個健康的孩子,且不說時間、手續繁雜,光「第一關」都難過去。    鄭州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領養孩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招募寄養家庭 每月付千餘元生活費
    原標題: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招募寄養家庭 每月付千餘元生活費   新華報業網訊 昨天下午,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在江寧谷裡舉行「我的夢,想有一個家」主題家庭寄養宣傳活動大會,公開向社會招募寄養家庭。  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從去年12月設立棄嬰安全島,接收的孩子數量激增,現有孤兒已達到850多名。
  • 給孤殘兒童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南昌市社會福利院一直在行動
    本文圖片有南昌市社會福利院提供  中國江西網 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劉瑞芬報導: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一直以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5月29日,為增進社會各界對兒童福利工作的認知度、認可度和參與度,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南昌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以「歡迎來我家做客」為主題的媒體開放日。
  • 福利院孩子與寄養「父母」歡慶六一 社會各界獻愛心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許嘉玥)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今天上午,瀋陽市兒童福利院舉行了一場以「寄養十年、有家有愛」為主題的六一慶典,小朋友們與寄養家庭的「爸爸媽媽」也一起來到福利院共度歡樂時光。當天,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也紛紛來到福利院捐款捐物,為孩子們獻上自己的愛心。
  • 福利院接收棄嬰逐年下降 家庭寄養要滿足5條件
    「今年到目前為止,福利院大約已經收養了三十幾個孩子。這些棄嬰中,女嬰佔8成左右。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差或父母吵架等原因遺棄的孩子,最近幾年非常少。這些孩子中,有70%以上都被符合條件的家庭領養。」兒童福利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 孤兒收編遇兩難 "愛心媽媽"難捨孩子福利院床位空
    」著稱的張菲和收養的孤兒的戶籍資料 李怡青 攝圖為普寧市社會福利中心,這是有一棟4層高的樓房。 李怡青 攝圖為普寧市社會福利中心心聘請的阿姨收拾床鋪。 李怡青 攝   中新網1月14日電(記者 李怡青)「我們現在六個大人照顧唯一的一個小孩,二十個床位都空著,希望她能想通把孩子送過來,」13日下午,普寧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邱豪無奈告訴記者。
  • 西寧兒童福利院「微課堂」走進寄養家庭
    圖為6月8日,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帶著教學的模具和教材走進寄養家庭,現場為寄養家長進行兒童護理、康復訓練等培訓。 鍾欣 攝   中新網西寧6月8日電 (張海雯)8日,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帶著教學的模具和教材走進寄養家庭,現場為寄養家長進行兒童護理、康復訓練等培訓。用「微課堂」的方式送服務上門,讓寄養家長更好的照顧寄養兒童。圖為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在寄養家庭工作站為寄養家長進行培訓。
  • 漢口北客運中心「小紅帽」到江岸區社會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
    老年使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然而這個曾為社會和家庭做出巨大付出的群體,總是被我們所遺忘。人都會老,也都應該得到溫暖,受到關愛。為了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小紅帽特色服務班「用心服務,主動服務」的服務理念,12月31日上午11時,漢口北客運中心站務管理科站長謝自強帶領小紅帽志願服務者到江岸區社會福利院開展「慰問老人 結隊共建」志願服務活動,科室分管領導許文剛書記為兩位老人手寫新年賀卡,祝福老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小紅帽為老人們送去了慰問品和祝福。
  • 中國實施家庭寄養新規 尋找願意寄養的家庭更難
    業內人士表示,新規確實能夠更好地保護弱勢兒童並監管寄養家庭,但令人擔心的一點是,標準提高之後,願意寄養的家庭會更難尋找。     在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一套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裡,54歲的全職媽媽彭小賢(化名)和她退休的丈夫養育著阿霞和歡歡兩名來自福利院的女孩。阿霞和歡歡都是由公安部門送往福利院的棄嬰,目前寄養在彭小賢家。
  • 撿女嬰欲讓親戚收養 渝水兒童福利院:個人不能直接收養棄嬰
    周大爺抱起女嬰後馬上報警,並和處警的民警一起把女嬰送到渝水區兒童福利院。周大爺有個親戚十多年來一直沒有子女,想收養這名女嬰,對此,渝水區兒童福利院表示,個人撿到棄嬰後,不能直接收養。  記者聯繫到當天處警的市公安局渝水分局巡邏防暴大隊民警敖永貴,他告訴記者,女嬰包裹內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2014年5月24日出生。再無它物。
  • 家庭寄養 讓福利院的孩子感受臨時父母的關心和愛
    她們接受杭州市兒童福利院的委託,在一定時間內以媽媽的身份照顧一個或多個來自福利院的孩子,讓這些從小缺少關愛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家庭的溫暖。  明豔和曉佩就是宏仙媽媽曾經養過的兩個孩子。他們已經十多歲了,現在回到了福利院。  年,對於福利院的孩子來說,是個敏感的節日。
  • 太原:招募「爸媽」到福利院與孤兒生活
    太原市兒童(社會)福利院將在全省開創孤兒「居家養育」新模式    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天大部分孩子都會與爸爸媽媽在一起幸福過節。但是,有一群孩子他們沒有爸爸媽媽,對家庭也沒有概念,每年陪他們過中秋節的是其他孩子和叔叔阿姨,他們就是生活在福利院裡的孤兒們。
  • 福利院城寄科開展家庭寄養社區睦鄰活動
    在傳統端午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加強和提高家庭寄養兒童對傳統文化習俗的傳承與熱愛,在福利院領導的重視支持下,6月5日上午,福利院城市家庭寄養管理科在清徐郝村社區居家養育基地開展了以「紀念·傳承·愛與包粽(容)」為內容的端午節社區睦鄰活動。
  • 中國義烏小商品直營超市_義烏小商品城創新服務
    中國義烏小商品直營超市,義烏小商品城創新服務,「義烏小商品城」平臺(www.chinagoods.com)是義烏市場官方網站,隸屬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15.SH),由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有限公司負責開發運營。
  • 福利院提醒:想要領養孩子需滿足四條件
    原標題: 今年,福利院已接收了60多個孩子  苑菲菲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怎麼忍心遺棄自己的孩子?據煙臺市兒童福利院負責棄嬰收養的杜主任介紹,煙臺全市每年送往福利院的棄嬰有100多個,98%左右都是1歲以內的嬰兒。  今年到目前為止,福利院已經收養了60多個孩子。這些棄嬰中,女嬰佔8成左右。
  • 福利院裡過六一 孤殘兒童不孤單
    即將到來的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也將是洪顏華在南昌市社會福利院過的第一個兒童節,當天她將和福利院的大小朋友們歡度屬於自己節日。在南昌社會福利院像洪顏華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