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以軍法嚴明著稱,30萬青州兵軍紀渙散,曹操父子為何多次遷就

2021-01-16 騰訊網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在各路諸侯中,曹操無疑是其中文武兼備,理論與實踐結合,最全能的一位雄主。

而且,在軍事上,曹操一向以軍法嚴明著稱,最注重軍紀。

比如在民間流傳非常廣的「割發代首」的典故,就是說的曹操嚴守軍紀的故事。

當時軍隊經過一片麥田,曹操下令:嚴禁踩踏損毀麥田,犯者處死!

於是將士們全都下馬步行,小心翼翼地保護麥田。

可是,曹操的馬卻突然受驚,踩踏了一小片麥田。

軍中執法的官員沒把這當回事,但曹操卻緊抓著不放,要求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行。

官員還是不敢,曹操急了,抽出寶劍就要抹脖子。

還好被身邊的將領們攔住了,這時候郭嘉站了出來:

「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麼能自殺呢?」

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說:「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曹操又派人傳令三軍:丞相踐踏麥田,本該斬首示眾,因為肩負重任,所以割掉頭髮替罪。

有人說曹操這是偷奸耍滑,故意演戲作秀讓下屬給自己開脫。

其實,割發代首這個事情並不是曹操的首創,有個專門的說法,叫「髡刑」。

這是上古五刑之一,屬於恥辱刑。

傳統文化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孝之始也!」

所以,割掉士大夫的頭髮,屬於對他們嚴重的羞辱。

在崇尚士可殺不可辱的時代,這與死刑可以相提並論。

所以,曹操「割發代首」並不是一場作秀,也因此才能服眾。

可是,這樣嚴明軍紀的曹操,卻對青州兵似乎有著格外的寬容和厚待,包括他的兒子曹丕也是如此。

所謂的青州兵,指的是青州黃巾軍。

192年,青州兵的主力投靠了曹操,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連家屬在內一共有百萬之眾,曹操遴選其中精銳,單獨編制,組成了新的青州軍,人數為30萬。

這支青州軍從始至終軍紀都很成問題,戰鬥力自然也相當的低下。

《三國志》中關於青州軍的記載,只有一次獲勝的,那就是曹操屠徐州。

這次戰爭,絕對是單方面的屠殺,青州軍表現出來的軍紀,更是讓曹操頭疼不已。

除此之外,青州軍比較「出彩」的戰鬥還有幾次。

1、濮陽之戰,呂布襲擊兗州,青州軍一觸即潰,反倒把曹操的本陣給衝亂了,曹操本人也因此受傷落馬。

2、宛城之戰,張繡投誠後,曹操一時貪圖美色,與張繡的嬸嬸鄒氏搞到了一起,導致張繡降而復叛。整個曹軍都亂了套,軍紀渙散的青州兵就更亂了,他們還趁亂搶奪友軍,要不是于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嚴明軍紀,恐怕曹操的損失還要更大。

3、曹操之死,曹操死後,青州兵擅自鳴鼓而散。

由此可見,青州兵在歷史上的表現是如何的差勁。

可是奇怪的是,一向以軍法嚴明著稱的曹操,卻對這支毫無戰鬥力的軍隊有著格外的包容和忍耐,一次次遷就他們。

就連曹操死後,青州兵擅自解散,曹操的兒子曹丕也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反而提供大量糧食給他們。

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呢?

其實,青州兵對曹操的貢獻主要不是作戰,而是在別的方面。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導致十室九空,人口銳減。

這時候人口就成了各地諸侯爭奪的主要資源之一,有了足夠的人口才能支持作戰。

人口除了提供兵源之外,還能提供各種作戰物資,比如糧食等軍需。

當時為了解決糧食緊缺的問題,曹操發動軍隊大量屯田,青州兵的主業很可能就是屯田的。

除此之外,青州兵的百萬之眾都是來源於黃巾軍,自帶匪性,如果放任自流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把他們當中的青壯年男子抽離出來,雖然當時的條件,曹操根本無法將他們徹底改造成軍紀嚴明的士兵,但至少降低了安全隱患。

所以,曹操父子對青州兵有著清醒的認知,包容和忍耐青州兵只是為了大局的穩定。

真正關鍵的戰事,自然有丹陽兵、并州兵、泰山兵們來幹。

青州兵只要執行一些低烈度的任務就已經不錯了,曹操甚至懶得從青州兵裡挑選將領。否則以30萬大軍的基數,選出幾個能力稍微突出一些的將領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在曹操死後,青州兵擅自解散的時候,曹丕沒有阻攔,反而送給他們糧食盤纏,就是害怕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兵痞譁變,造成無法收拾的嚴重後果。

相關焦點

  • 三國志戰略版:曹操帶青州兵、武鋒陣的初體驗,順風是猛虎、逆風是...
    青州兵是黃巾軍投靠曹操被收編而組成的,歷史上青州兵的特色是順風猛如虎,逆風就逃跑,瘋起來自己人都怕。 官渡之戰中曹操並沒有攜帶青州兵參與官渡之戰,遊戲中能不能呢?
  • 曹操兵力佔優,為何在烏林之中敗北,這才是關鍵因素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2079,閱讀約5分鐘縱觀曹操戰前在赤壁武林的軍旅生涯,兗州兵敗青州黃金,後破袁術,徵服陶謙,三攻趙埠,北徵官渡,攻克烏丸等
  •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為了一個女人惹下大禍,最終被曹操處死
    孔融素來以仁義著稱,青年時,孔融便被漢獻帝任命為"虎賁中郎將"。公元186年,孔融來到北海國任國相。在此期間,多次向朝廷推舉賢良,且大力整治北海國當地軍務,深受百姓愛戴,後人也將孔融稱之為"孔北海"。直至曹操擊敗袁氏家族後,孔融不得已與之虛以委蛇,暗中還是想光復漢室。
  • 曹操僅統治兗州兩年,為何就從兗州牧淪落為無人親近的喪家犬
    公元192年,在中原漂泊了兩年之久的曹操終於獲得了安身立命之地,在鮑信等人的迎立下成為了兗州牧。成為兗州牧的曹操立即開始了對百萬青州黃巾的戰爭,在晝夜不停地會戰中,成功擊敗並收降了三十萬降卒。這三十萬青州黃巾後來也成了曹操徵伐諸侯,稱霸中原的基礎。
  • 呂布本是喪家犬,為何能輕易奪得曹操的兗州?都怪曹操太缺德
    呂布殺死丁原並將其頭顱送到洛陽,董卓大喜,將呂布提拔為騎都尉,兩人臭味相投,互相信任,於是結誓做了父子。董卓在京師為所欲為,敗壞朝綱,壞事做多了也怕有人報復自己,於是讓武藝高強呂布做自己的保鏢。照理來說,董卓把自己的生命安全託福給呂布,應該儘量優待他,可是董卓性格剛強且度量狹窄,喜歡亂發脾氣,經常侮辱呂布。
  • 曹操殺死了聰明的楊修,卻留下了雞賊的司馬懿,為何呢?
    曹操殺死了聰明的楊修,卻留下了雞賊的司馬懿,為何呢?熟悉歷史的人估計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人物楊修。很多人都知道楊修的會是,也知道楊修是怎麼死的的,都覺得是曹操嫉妒楊修的才華!確實,楊修很聰明,能言善辯,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身邊有這樣的人,怎能不稱帝呢?
  • 為何建安十三年,奸雄曹操看起來竟是那樣的悲涼!
    曹操與董卓交鋒,因為士兵數量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倖免於難。曹洪對曹操說:天下統一大業,可沒有我曹洪,不可沒有曹操!於是曹操騎著馬回到大本營酸棗。只剩半條命的曹操逃回來後發現軍隊裡的人日至酒高會,不圖進取,不關心討伐大業。曹操看到這種情形是徹底失望了。過了兩年,青州的黃巾軍大獲發展,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充州牧。
  • 蜀漢文書對曹操直呼其名,為何馬超遺書稱呼曹操表字?
    家中三百多人被曹操誘殺。 最後,馬超被甘肅太守信任,被太守信任。 讓很多人同情馬超,同時感到更少的安慰。 曹操率領軍隊安撫荊州後,他想吞併孫權。 孫權與大臣商量。 眾臣勸孫權向曹操投降,說曹操強大,無法與他競爭。 根據三國志中周瑜的傳記記載,「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
  • 侵華戰爭時,日軍紀律為何非常渙散?岡村寧次:早已不是當年神兵
    在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士兵在中國境內的紀律是非常渙散的,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犯下了無數的罪行,而這些日本士兵的行為,實際上也使得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非常不滿,他曾經多次在日記中寫到,日本兵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神兵了,掠奪等現象非常普遍,而他對此也感到嘆息。
  • 都說曹操喜歡別人的老婆,這一特殊癖好之下,卻藏著一種隱秘目的
    >多次向曹操表示,希望打敗呂布之後能夠得到杜氏。但曹操見到杜氏之後,完全忘了答應關羽的事情,將杜氏收歸帳後。關羽看到喜歡的人被搶,心中始終無法釋懷,也正因此,關羽徹底絕了投靠曹操的念頭。圖片:關羽向曹操索要杜氏劇照二、曹操為何偏執於人妻?
  • 曹操帳下忠勇第一!三救曹操的典韋為何被稱為"古之惡來"?
    曹操帳下兵多將廣,但是卻有這麼一位將軍,在初次和曹孟德見面的時候就被其稱為"古之惡來",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典韋,接下來大家就同月半叔一起去看看典韋為何被如此評價吧。 若要解釋典韋為何被曹操如此稱呼,便要先從"古之惡來"這四個字講起。所謂"古之惡來"便是"古時候的惡來",而惡來是一個人名。
  • 曹操為何會善待關羽,卻斬殺呂布?他的識人秘訣是什麼?
    曹操能在漢末亂世中崛起,他的才能確實是非常出色,雖然他在後世的形象也是褒貶不一,但曹操的才能還是受到了人們的肯定。 雖然沒有稱帝,但已經與皇帝沒有什麼區別,曹操能有這樣的作為,自己的用人之術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專家推測:曹操是滿族人 曹雪芹是曹操後裔
    通過對該牙齒中的古DNA進行測試,研究人員發現曹鼎的Y染色體類型就是6支曹操後裔家族所屬的同一類型。  夏侯氏棄兒還是家族內抱養?  曹操為宦官曹騰之孫,這讓曹操的真實身世顯得撲朔迷離。  曹操本姓什麼,最為流行的說法是根據三國時期吳國人所著的《曹瞞傳》認為曹操本姓夏侯。
  • 曹操:為何腳底是白的?當曹操說出答案後,司馬懿嚇得連忙跪下
    但是問司馬懿最害怕的人的話,那麼只能是曹操了。為何司馬懿這麼怕曹操呢?從這幾件事便可知曉。話說曹操是愛惜人才的人。聽說有個叫司馬懿的,此人有幾分才幹,曹操便派人尋他。但司馬懿傢伙且故意躲了起來,不想為曹操效力。因為司馬懿覺得當時的曹操身邊的能人已經夠多,如果這時出來做事的話頂多幹個縣官,沒多大用處。司馬懿在這件事上不但不給曹操面子,而且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 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青州博物館 古城藏寶世所稀
    青州之名,始見於《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為古「九州」之一。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故名青州。   青州地區古文化遺址眾多,先後經歷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等。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有「彌淄流域的典型遺址,看來以青州為中心自稱一區系」的論述。
  • 拿自家的病牛換公家的壯牛,曹操為什麼不生氣,還跟他開玩笑
    在曹魏集團中,有一個人的行為很乖張,明目張胆地貪財,多次假公濟私,曹操不但不計較,還跟他開玩笑,把他視為知己。這個人就是丁斐。丁斐這個人很有能力,曾經向曹操獻了很多有用的計策,但他也很貪財,作為曹操的糧食總管,多次因貪財觸犯法律。
  • 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赤壁戰敗為何對曹操影響不大?
    官渡之戰2年後袁紹病死,7年後袁家勢力徹底被曹操清除,曹操統一了北方。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成了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然而赤壁戰敗對曹操的影響卻並不大,這是為什麼呢?官渡之戰曹操是弱勢的一方,據史書記載曹操「兵不滿萬,傷者二三」,而袁紹則是「精卒十萬,騎萬餘」,但最終曹操以弱勝強戰勝了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 為何曹操帳下大將多為自家親戚?
    東漢末年,隨著各路諸侯的徵伐,一個屬於曹魏的勢力開始不斷崛起,而曹魏的主人正是曹操。而曹操能在後來幾乎佔據天下半壁江山,這與他手下的大將們密不可分。熟悉三國知識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曹操手下的大將多為自家親戚,例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這些將領都是曹魏陣營裡面當之無愧的名將。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曹操帳下會有如此之多能成大將的親戚呢?首先,要將下曹操的父親,曹操的父親本來是姓夏侯,但是被宦官曹騰收為了養子,於是就改姓了曹。
  • 浦北縣樂民鎮:以談促改 轉變軟弱渙散(後進)村工作作風
    近日,浦北縣樂民鎮對軟弱渙散(後進)村黨組織金康村村兩委幹部以及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進行了集體約談,進一步嚴明組織紀律,深化作風建設。通過此次約談,及時指出並糾正了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將日常工作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提高了村兩委幹部以及駐村工作隊員的勤政廉政意識,讓「後進」村清醒認識到工作滯後的現狀,督促其轉變工作作風、凝聚共識,為推進軟弱渙散(後進)村整頓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