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的白馬山下,沿省道公路自然形成的野生菌賣場,已經有多年的歷史。這裡出售的野生菌,都的周邊的村民自己上山撿拾的。種類繁多、新鮮味美。因為老家在富源黃泥河,所有每年吃菌季節,都能幾次的路過這裡,每次我都會買些帶上。
每次在這裡買菌,都有和在城裡買菌不一樣的感覺。在城裡買的菌,都頭天菌販們到山村裡收購倒騰的,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泡水冷藏等環節,加之放置時間長、騰挪翻弄,每次買這樣菌的回來吃,總覺得少了點該有的大山味道。
在白馬山的野生菌場買菌,菌的種類很雜,每朵菌都是賣菌人自己上山撿拾的。通常用小蘿蘿裝著,上面蓋一張瓜葉菜葉,每個人都五六個裝滿菌子的小蔑蘿,一溜的順公路排開來。青頭菌、黃牛肝、見手青、刷把菌、雞油菌、釘子菌、茄子菌、乾巴菌、草雞樅、、、、真的佩服村民們鑑別菌子的能力,從這裡賣出的菌子,從沒有聽說把人鬧翻的事情發生過。雲南大山裡的野生菌,美味可食用和要命不可食用之間,往往就只隔著,撿菌人的輕輕的一瞥,就可以讓賣菌吃菌人陰陽相隔,這不是聳人聽聞。
在這裡買菌,還有一種大大的樂趣就是,這裡的菌子不論斤賣,論蘿賣,這就多了討價還價、慧眼識菌的樂趣。不同的人買到的菌和付出的錢差異也是巨大的,然這就是樂趣,也是練就自己識菌、講價溝通能力的機會。當然,於我這樣的「老江湖」而言,識菌砍價自然不在話下,然而當面對賣菌的老人、小孩的時候,多幾塊少幾塊於我來說不重要。做任何事情,還有一個意境,就是愉悅的心情和樂趣,生活需要這些點滴來豐滿修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