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於世界各地數量眾多的「大陸島」,也有著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徵

2021-01-16 地理沙龍號

島嶼是指四面環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島嶼和大陸的最大區別在於面積大小,我們把面積比澳大利亞大陸(面積為769萬平方千米)還要小的陸地都稱為島嶼,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總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千米,全球的島嶼總數超過5萬多個,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十五分之一。

「大陸島」的自然地理特徵

世界上的島嶼不僅面積相差很大,而且成因也各不相同,根據島嶼的形成原因我們可以把島嶼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沉積島。其中大陸島是指由大陸向海洋延伸的區域,由於地殼運動、板塊運動等原因,地殼發生了相對的上升和下沉運動,其中相對上升,海拔較高而露出水面的島嶼。

大陸、半島、海峽和島嶼

在上述四大類島嶼中,大陸島的面積是佔據絕對優勢的,那些我們熟知的島嶼如格陵蘭島、大不列顛島、馬達加斯加島、斯裡蘭卡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裡曼丹島、紐幾內亞島、本州島、臺灣島、海南島、紐西蘭南島、北島、紐芬蘭島、古巴島、火地島等,都屬於大陸島。這些島嶼和大陸來比個頭小得多,但是在島嶼家族中都是巨大的島嶼,其中很多島嶼上生活了大量的人口,而且這些大陸島還具有一些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徵。

世界主要大陸島分布圖

從地理位置方面來看,由於大陸島曾經是大陸的一部分,屬於大陸的延伸部分,所以通常離大陸較近。從地形方面來看,由於大陸島的形成,通常是經歷了巨大的地殼運動,往往是地殼運動中相對抬升的部分,所以大陸島的地形通常比較陡峭,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地勢通常中部高四周低,比如我國的臺灣島中部為臺灣山脈,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國東南部地區的最高山峰。

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從河流水文方面來看,由於大陸島的地勢「中高周低」,所以河流也多發源於中部的山地地區,然後往四周流動,形成放射狀水系。由於,大陸島面積相對大陸要小得多,所以河流的流程通常都較短,但是由於島嶼地勢落差較大,坡度陡,河流流速快,河流通常都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適宜進行水能開發,反之不利於航運開發。

臺灣島衛星地圖

從氣候方面來看,由於大陸島作為島嶼,那麼四周就都被海洋包圍,島上各地距離海洋相對較近,氣候多呈現為「海洋性特徵」,具體來說,通常相對於同緯度的大陸地區年均溫要高,而氣溫年較差要小,同時年降水量也要大一些,氣候更加溼潤。如果島嶼所在海域,有盛行風控制,那麼在島嶼上通常會形成降水豐富的迎風坡一側,和降水較少的背風坡一側。比如紐西蘭的南島,終年受盛行西風帶控制,島嶼西側降水豐富,而東側則降水偏少。

海南島的放射狀水系分布圖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小區域——塔斯馬尼亞島
    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州,巴斯海峽把它和澳大利亞大陸分隔開。該島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島上空氣清新,水質純淨,全島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在塔斯馬尼亞島西部發育著世界最完整的溫帶雨林。下圖示意塔斯馬尼亞島位置和地形。
  • 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沉積島有...
    眾多島嶼,他們的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我們根據不同的形成原因,我們把島嶼分為四類,分別是大陸島、火山島、珊瑚島和沉積島。  大陸島一般來說有兩個特徵,一是大陸島由於是大陸延伸的部分,所以其位置往往離大陸比較近;二是,大陸島是巨大的地殼運動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往往面積較大。世界上那些大面積的島嶼,大多都是大陸島,比如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日本本州島、大不列顛島、臺灣島、海南島、蘇門答臘島、紐芬蘭島、馬達加斯加島等。
  • 行走地理|陪你去塔斯馬尼亞島,看世界的盡頭
    在這裡,大自然主宰著一切,因此被稱為"世界的盡頭"。1、大約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結束,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正因為塔斯馬尼亞島沒有和澳大利亞大陸相連,所以發展的比較慢,也因此保留了很多原始風貌。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該國「窮」在工業基礎薄弱,以採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和手工業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森林和漁業資源,有眾多的旅遊勝地;2/5的土地上覆蓋著熱帶雨林,80%的物種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見不到。但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很大破壞,礦產資源濫挖亂掘的現狀十分嚴重。下圖示意馬達加斯加島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 區域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區域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 1、七大洲 1)  世界海陸分布:陸地佔 29%,海洋佔 71% 2) 大陸:亞歐(最大) 、非洲、北美、南美、南極、澳大利亞六塊大陸 3) 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 格陵蘭島-世界最大 4)  群島:馬來群島-世界最大 5) 半島
  • 大分水嶺的存在,使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明顯「半環狀」分布特徵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具體反映的是當地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因素的特徵。「半環狀」氣候分布具體來說,某一地區的氣候分布狀況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氣候分布情況。比如全球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分布,就具有明顯的「半環狀」分布的特徵,這是什麼原因呢?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2.我國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石漠化主要分布於南方地區,鹽漬化主要分布於西北地區和華北平原,凍融荒漠化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 3.荒漠化常與貧困相伴。土地荒漠化嚴重的地區多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 (1)荒漠化是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和潛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響、共同作用的產物。
  • 課外地理 | 我國也有熱帶草原,你知道分布在哪裡麼?
    熱帶草原並非僅僅分布在非洲,在我國海南島也有熱帶草原分布。
  • 世界上第四大島,也是世界上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陸地兩種下墊面組成,在這兩種下墊面中間,有一種被海洋四面包圍的陸地形態,我們稱之為島。世界上有很多各種類型的島嶼,如大陸島、珊瑚島、火山島、沉積島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為格陵蘭島,第二是紐幾內亞島(伊裡安島),第三是加裡曼丹島。那你知道世界上第四大島嶼是誰嗎?
  • 這裡以數量眾多的金字塔聞名世界——埃及
    埃及旅遊業發達,境內遍地文物古蹟,尤以數量眾多的金字塔聞名世界。其次,埃及特色美食、特產和精美的手工工藝品深受國際遊客歡迎,令人期待。以下是埃及旅遊環境的詳細介紹。一、埃及地理環境,埃及橫跨亞非兩塊大陸,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南部和西部分別與蘇丹和利比亞相鄰。
  • 【趣味地理】關於馬達加斯加的地理考點,小夥伴們準備起來了!!!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 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僅次於格陵蘭島、紐幾內亞島(也稱伊裡安島)和加裡曼丹島的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面積為62.7萬平方千米,是臺灣島的16倍。
  • 【趣味地理】關於馬達加斯加的地理考點,小夥伴們準備起來了!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南海面上,為僅次於格陵蘭島、紐幾內亞島(也稱伊裡安島)和加裡曼丹島的世界第四大島嶼,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面積為62.7萬平方千米,是臺灣島的16倍。
  • 世界地理知識點匯總
    6、日本的地形地質特徵  (1)境內多山,山地、丘陵佔國土總面積3/4以上。平原面積狹小,多分布在各島的沿海地帶。東京灣附近的關東平原是面積最大的平原  (2)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不穩定,多火山地震。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高中地理|漁場的形成和分布規律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溫帶海區、大陸架海區、寒暖流交匯海區、上升流海區、河流入海口附近。聯繫洋流分布推導漁場分布溫帶沿海海域是漁場分布的主要海域,這裡的漁場大多是寒暖流交匯形成的。熱帶和副熱帶的漁場主要分布於離岸風盛行、上升流勢力強大的海域,多位於副熱帶大陸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岸等海域。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氣候是一個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多年平均狀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非洲的氣候特徵具體來說,某一區域的氣候的形成和分布狀況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區域氣候分布情況。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非洲的氣候特徵。
  • 亞洲最大的島:遍地珍稀動物被三國共同管轄,有全球最奇葩的婚俗
    亞洲最大的島: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都受三國共同管轄,有世界上最奇葩的婚俗。我國有許多小島,無數小島成就了我們的版圖,我們也從未放棄過領土主權,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婆羅洲即加裡曼丹島,它是由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汶萊三國共同管轄,也是亞洲第一大島,這裡地廣人稀,但婚俗文化卻很特別,這裡的原住民就是雅克伊班族,他們雖然常年生活在四面環海的島嶼上,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明,他們也有自己的熱情和良善。
  • 以哺乳類和鳥類的分布為基準 世界版圖可以劃分六大界
    世界陸棲動物區劃圖世界陸棲動物的區劃始於19世紀,1858年P.L.斯克萊特根據鳥類分布,將世界陸棲動物劃為6個界(區):舊北界、衣索比亞界、印度界、澳大利亞界、新北界、新熱帶界。前蘇聯地理學家H.A.博布林斯基將世界陸棲動物劃為8界,除全北界、新熱帶界和東洋界外,其中將熱帶界的馬達加斯加島和大洋洲界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及波裡尼西亞分為獨立的地理界。以前人們以為南極圈是終年覆冰的海洋。近來發現此處還有一大片陸地,也有自己特有的動物區系,尤其是無脊椎動物,因而把它稱為南極界。
  • 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十個島嶼之三:蘇門答臘島和馬達加斯加島
    島嶼是相對於大陸而言的,是指面積較小的陸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總面積達到216萬平方公裡。全球島嶼總數超過5萬座以上,這些島嶼面積大小不一,居住的人口數量也差異很大,有的島嶼有人居住,而有的島嶼卻是無人島。
  • 自然選擇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模式
    確定地球上哪些地方遺傳多樣性高,哪些因素影響遺傳多樣性的地理分布,不僅對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研究非常有意義,而且對人類健康、動植物育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有重要啟示。大尺度研究表明,中性或近中性基因的遺傳多樣性隨緯度增高而降低,與經典的物種多樣性緯度梯度變化規律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