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陸地兩種下墊面組成,在這兩種下墊面中間,有一種被海洋四面包圍的陸地形態,我們稱之為島。世界上有很多各種類型的島嶼,如大陸島、珊瑚島、火山島、沉積島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為格陵蘭島,第二是紐幾內亞島(伊裡安島),第三是加裡曼丹島。
那你知道世界上第四大島嶼是誰嗎?它就是我們今天重點講解的對象:馬達加斯加島。馬達加斯加島是世界第四大島,587040平方千米,位於非洲東南角。島上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其中80%為特有物種。馬達加斯加經濟以農業為主,是世界上不發達國家之一。目前該國人口已超過2千萬,年增長率為3%。近年來,馬達加斯加島一些植物資源面臨滅絕威脅,引起世界的關注。
下面,主要通過幾個問題來解答馬達加斯加島的地理特徵。
一、首先:為什麼馬達加斯加島物種特殊呢?
從島嶼生物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因為四面環海與大陸隔離,生物進化速度慢,少天敵,同時人類影響較小,所以保持了很多特有的物種,這和澳大利亞的袋類動物有相同的道理。
二、馬達加斯加島嶼東西兩側自然植被類型有很大的差異。為什麼?
島嶼東側為熱帶雨林;島嶼西側為熱帶草原。主要原因為:島嶼東側的東南信風從海洋上帶來暖溼氣流,受縱貫南北的山地抬升影響,形成地形雨,加之沿岸馬達加斯加暖流流經,增溫增溼,因而終年降水多,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發育熱帶雨林;島嶼西側處於背風地帶,降水少,為熱帶草原氣候,成為熱帶草原的自然景觀。
三、為什麼島嶼的生物資源數量急劇較少?
1、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化,動植物生存環境改變。
2、人為原因:人類活動(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等)使森林、草原面積減少,動植物生存空間(棲息地)減少;掠奪式獵殺、採伐某些種類動植物,致使其數量急劇下降;生產生活活動造成環境汙染,動植物生存環境受到破壞。
通過這幾個問題,我們了解了馬達加斯加島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徵,和目前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希望在國際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實施下,馬達加斯加島無論在自然保護還是經濟發展能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