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病專家:一般病例可以通過治療渡過危險期

2020-12-01 搜狐網
蜱蟲(資料圖片)

  中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蜱蟲到底是什麼樣的蟲子?小小的蜱蟲怎麼會致人死亡呢?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李久宏教授介紹說,蜱蟲通常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愛躲在茶葉背面。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蜱在對人或動物叮刺吸血的時候,並不會有疼痛的感覺。

  李久宏:一般的被蜱叮咬以後,在叮咬處可以看到一個皮膚上出現水腫狀的丘疹或者結結,嚴重的時候可以出現水腫、水泡或者斑,一般可以在皮疹的中央部位常有一個蟲咬的痕跡,少數可以由結結樣的改變,這種結結可以存在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都不消退。

  中國蜱蟲病治療專家、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業中心醫院副院長鄭元春表示:一般的病例還是可以通過治療渡過危險期。

  鄭元春:被蜱叮咬之後,它通過叮咬,隨著唾液把這種細菌病或毒進入體內,產生疾病,加重病情,造成病人肢體損傷或者呼吸衰竭,我們說突然呼吸就沒有了,導致病人的死亡。原來病人抽搐、呼吸衰竭基本上沒有什麼好辦法,現在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度過危險期,通過治療使細胞得到恢復。但一些病情比較重的,神經就受到損傷了,支配的肌肉或者肢體就恢復不了了。

  為進一步探明此病的病因,明確其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徵及防治手段,今年(2010年)5月31日,根據衛生部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羅山縣、新縣、息縣和光山縣開展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監測工作。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許汴利表示目前對於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已經制定了以抗生素為主的治療方案。

  許汴利:對四環素類有效,在治療上我們也有相應的指導意見,應該說從目前的感覺上,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蜱蟲咬後,出現發熱,出現一些急性的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責任編輯:趙婷)

相關焦點

  • 蜱蟲病專家:一般病例可以通過治療度過危險期
    李久宏:一般的被蜱叮咬以後,在叮咬處可以看到一個皮膚上出現水腫狀的丘疹或者結結,嚴重的時候可以出現水腫、水泡或者斑,一般可以在皮疹的中央部位常有一個蟲咬的痕跡,少數可以由結結樣的改變,這種結結可以存在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都不消退。中國蜱蟲病治療專家、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業中心醫院副院長鄭元春表示:一般的病例還是可以通過治療渡過危險期。
  • 7月份蜱蟲病高發 專家:被蜱蟲叮咬後不要強行拔出
    探訪:省城大醫院暫未收治蜱蟲病患者近期除了江蘇有蜱蟲病,浙江等省份也出現蜱蟲病患者。7月6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諮詢了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大醫院,了解到今年以來截止到目前還未收治蜱蟲病患者,但往年蜱蟲病患者有零星出現,「我院這兩年收治的蜱蟲叮咬病人不超過10例,今年還未收治過。」省人民醫院相關人士說。
  • 蜱蟲病診療方案上報衛生部 專家稱已過發病高峰
    「其實不必對蜱蟲叮咬過於驚慌,蜱蟲病的發病高峰期一般是在4月至10月。」王貴強教授說,蜱蟲叮咬的季節性較強,隨著天氣轉冷,蜱蟲的數量也會逐漸減少,「最近幾天已無新發病例。」  輕症者可自愈重症者試用「病毒唑」  在談到河南商城和信陽的患者時,王貴強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現有的患者中,輕症者其實是可以自愈的。
  • 專家解析|關於「蜱蟲病」的三大誤區,你了解了嗎?
    154醫院院領導組織「蜱蟲病國家衛生部立即派專家組到現場調查指導救治,將蜱蟲病防治列入「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目前,駐地在信陽地區的解放軍154醫院與軍事醫學科學院已經聯手攻克了這一重大專項課題——蜱蟲叮咬導致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FTS)」。死亡率已由30%以上下降至8%,治癒率達到92%,已達國際領先治療水平。
  • 7月蜱蟲病高發 野外活動要小心!
    探訪:省城大醫院暫未收治蜱蟲病患者    近期除了江蘇有蜱蟲病,浙江等省份也出現蜱蟲病患者。7月6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諮詢了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大醫院,了解到今年以來截止到目前還未收治蜱蟲病患者,但往年蜱蟲病患者有零星出現,「我院這兩年收治的蜱蟲叮咬病人不超過10例,今年還未收治過。」省人民醫院相關人士說。
  • 解放軍第154醫院治療世界性難題蜱蟲病取得重大成果
    我國取得世界疑難疾病蜱蟲病治療研究重大成果
  • 我國取得世界疑難疾病蜱蟲病治療研究重大成果 患者死亡率由30%...
    蜱蟲叮咬可傳染多種致命疾病,2009年在河南信陽發現並命名蜱蟲攜帶的「新型布尼亞病毒」,可導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發病急、病情兇險、病程短,治療不及時兩周內可致死,死亡率高達30%以上,屬世界疑難疾病。  蜱蟲病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中國分布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等省份,河南信陽地區是高發區,佔全國總發病人數的60%。
  • 阻擊「蜱蟲病」需廣為設防-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病例發病集中在4月~7月,高峰月份為6月。病例多分布於山區和丘陵地帶的農村,以務農或野外作業人員為主。   殷文武說,今年以來,我國已有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蘇報告「蜱蟲病」確診病例。截至6月16日,全國共報告發病310人,死亡十餘人。在今年所報告的病例中, 40歲以上病例約佔報告病例的90%,以農村務農或野外作業人員為主。
  • 上海動物園迎新出生大猩猩 渡過危險期需半年
    袁耀華說,目前來看,大猩猩寶寶身體狀況良好,但是真正渡過危險期還需要半年,之後哺乳期和斷奶期的過渡階段也十分重要。據悉,大猩猩的哺乳期為2年左右,以後逐步斷奶,開始吃人工飼料。
  • 大熊貓「成就」上消化道梗阻已做胃切開手術 尚未渡過危險期
    2月26日晚上,大熊貓「成就」再次排出膠凍樣粘液便,但仍然拒絕食竹,杭州動物園立即向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通報情況,並邀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專家來杭州動物園,共同診斷與治療。2月27日上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第一批專家抵達杭州動物園,隨即召開會議研究診療方案。
  • 恙蟲病致佛山兩婦人死亡 專家稱有特效藥(圖)
    專家稱,恙蟲病在廣東很常見,有特效藥物可治療  羊城晚報記者 鄭誠  15日中午,佛山市66歲婦人範某,被證實因患上一種名為「恙蟲病」的急性傳染病而死亡。  今天上午,廣東省疾控中心的專家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恙蟲病是廣東一種常見傳染病,並非新發疾病,是有特效藥物治療的,市民不必過度擔心。
  • 蜱蟲未走遠恙蟲病又來 專家稱可防可治不可怕
    蜱蟲未走遠恙蟲病又來 專家稱可防可治不可怕 2010-09-17 14:57:30   來源: 成都全搜索   編輯: 王炬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餘文樂曬纖細小手官宣二胎,稱小情人順利通過危險期
    餘文樂發文稱:謝謝所有親朋好友的關心,妹妹其實在早一陣子就出來了,只是當時間還沒渡過危險期,所以沒有跟大家說,但現在她已經順利過關,回到家了。 但餘文樂說妹妹之前是沒度過危險期,所以一直沒有官宣,不知道妹妹一出生經歷了什麼。
  • 寵物狗身上也有蜱蟲 這類蜱蟲一般不會傷人
    專家說,狗身上的蜱蟲不會傷人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了天恩寵物醫院,據洪光照醫師介紹,狗身上的蜱蟲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在河南致命的是「全溝硬蜱」,而在寧波家養寵物上寄生的多為無致命性的硬蜱與軟蜱,雖同是蜱蟲,但品種完全不同。
  • 專家提醒被咬後可能會得這種罕見病
    夏季警惕「奪命之蟲」專家提醒被咬後可能會得這種罕見病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越來越多,青島六醫感染科專家提醒市民,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活動時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蟲子——蜱蟲叮咬,預防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發生。
  • 寵愛國際骨科、外科專家郭宏亮十大臨床病例,守護毛孩健康體魄
    今天寵小愛盤點『寵愛國際動物醫院』小動物骨科、外科專家——郭宏亮院長的十大臨床病例,會涉及毛孩幾種「常見骨折及其治療方法」,一起來看看吧。小型犬橈尺骨遠端發生骨折,遠端骨折離關節太近,一般時候螺絲位置很少,有的只有一個螺絲位置,為了增加可靠性,在選材及手術方案方面需慎重考慮。救治結果 小型犬橈尺骨遠端極易骨折,平時避免高處跳下。治療一般首選手術治療,術後靜養恢復良好。
  • 臨沂:傳言兩老人被貓咬致死 專家稱或感染蜱蟲病
    死者家人說,不久前,兩位老人都曾被病貓給咬傷的過(視頻截圖)醫生表示,兩位老人的症狀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蜱蟲病」(視頻截圖)  齊魯網10月10日訊 很多人喜歡貓,聽說過被貓咬傷的
  • 寵愛國際麻醉專家陳龍熙十大臨床經典病例:做好毛孩的「守護神」
    今天寵小愛就為寵爸寵媽們盤點了「寵愛國際動物醫院」麻醉專家——陳龍熙醫生的十大臨床病例,入行5載,成功完成犬貓麻醉病例1800餘例。而外科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減壓、復位、固定、融合等方法穩定脊柱,恢復脊髓的殘存功能, 儘可能減少脊髓受到的繼發性損害。
  • 病例:米非司酮可用於治療庫欣症候群
    治療 9 個月後,體重由 310 磅下降到 266 磅;滿月臉、腹部紫紋和肌無力症狀均有緩解。由於患者血鉀濃度降低,加用安體舒通維持血鉀和血壓。在治療後 2 個月和 7 個月,分別可以檢測到 ACTH 和脫氫表雄酮(DHEAS),這說明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恢復之前臨床症狀已經明顯緩解。與預期的一樣,ACTH 恢復的比 DHEAS 要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