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李彥輝:全媒體時代非洲華文媒體面臨轉型和挑戰
作者 婁曉
「在全媒體時代的今天,儘管在信息傳遞相對落後的非洲,平面媒體也面臨著轉型和挑戰。」《非洲華僑周報》總編輯李彥輝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感慨道。
李彥輝說,在非洲,平面媒體發展面臨的嚴重壓力來自印刷成本的不斷上漲。一份報紙如果想擴大發行,滿足市場需求,印刷已成為根本瓶頸,這源於非洲缺乏先進印刷工業,印刷材料、設備以及高人力成本。
「華文媒體要圖謀更大發展,就需要及時轉型。」李彥輝說,《非洲華僑周報》以大量刊登本土新聞為主,堅持原創和獨家,這些內容多是讀者無法直接從多媒體終端獲取的。
《非洲華僑周報》目前覆蓋了南部非洲四國,包括波札那、尚比亞、辛巴威和納米比亞。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網絡和手機終端獲取信息,《非洲華僑周報》已經在積極推出網絡版和手機版閱讀平臺。
目前,多數海外華文媒體是海外社團或企業自主創刊運營的,普遍缺乏人力和物力,但李彥輝堅信華文媒體的作用無法被取代。「除了給海外僑胞提供精神讀物、了解時事的渠道和相互交流的平臺,華文媒體也扮演了海外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國內民眾能夠通過海外華文媒體的信息了解國際形勢和動態。」
李彥輝坦言,「在非洲,華文媒體發展並不十分順利。非洲地廣人稀,華人也相對分散,華文媒體發行面往往局限於某個城市,缺少資金和人力的情況下,讀物的製作和內容較為簡陋,多數旅非僑胞是在嚴重缺乏中文的環境下生活和工作。」
在此客觀條件下,《非洲華僑周報》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主動組織大型活動,提升華人形象,幫助協調華人與當地政府或民眾的關係。
華文媒體在非洲面臨挑戰,也有機遇。李彥輝說,華文媒體應該走向更廣闊的空間,不局限於某一個國家或者城市,而是通過跨國經營,覆蓋更多讀者群,才能獲得更廣闊的認可度。「困難總是會有,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多數華文媒體依然在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