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猶太歷史,讀這13本書就夠了

2020-12-03 騰訊網

猶太人,擁有無數傳奇和顛沛歷史的民族。

這些自稱「上帝的選民」的民族,有著聰明的基因,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湧現出大批精英,卻難逃顛沛流離與被迫害的命運。

那麼,在猶太人幾千年的歷史中,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猶太民族與中國的交流自古綿延,自漢代直至二戰乃至而今,兩個民族間的友誼常被人津津樂道。

這兩個被稱為最聰明勤奮的民族間,又曾有過怎樣的交往故事?

作為專門從事世界史、尤其是猶太歷史研究的潘光教授,從自己數年研究中精選出13本適合大眾閱讀的著作,帶你縱覽猶太歷史,探尋一個民族古往今來的隱秘往事。

推薦人

潘光

上海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文明聯盟大使。潘光長期從事國際關係和世界史研究,特別在猶太以色列研究、絲綢之路與文明對話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豐碩成果,猶太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有《猶太文明》、《猶太人在亞洲》、《猶太民族復興之路》、《猶太人在中國》、《猶太研究在中國》、《來華猶太難民研究:史述、理論與模式》(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最終成果)等,曾在聯合國和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就猶太人和猶太文明做學術講演。

NO.1 《猶太人與中國——近代以來兩個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誼》

潘光 王健 著

時事出版社

NO.2 《猶太史》

阿巴· 埃班著,閻瑞松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NO.3 《中國境內猶太人的若干歷史問題——開封的中國猶太人》

潘光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NO.4 《猶太人在中國》

潘光 主編

五洲傳播出版社

NO.5 《中國古代猶太人:中國學者研究文集點評》

沙博理 著

新世界出版社

NO.6 《哈爾濱猶太家族史》

韓天豔、程洪澤、肖洪 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NO.7《猶太民族復興之路》

潘光、餘建華、王健 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NO.8《猶太文明》

潘光、陳超南、餘建華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NO.9《猶太研究在中國: 三十年回顧 1978-2008》

潘光 主編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NO.10《艱苦歲月的難忘記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

潘光 主編

時事出版社

NO.11《河豚魚計劃:二戰時日本人與猶太人之間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馬文·託克耶和瑪麗·斯沃茨 著

上海三聯書店

NO.12《國際義人何鳳山》

蔣作斌 主編

嶽麓書社

NO.13《猶太民族史》

布拉恩(L.Browne)著 倪秀章 譯

當代中國出版社

策劃:少俠

編輯:李嫣然

點擊「在看」給小編加個雞腿

相關焦點

  • 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要想了解世界近代史,必須要讀一下美國歷史。關於美國的歷史書實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良莠不齊,要麼過度吹捧,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深度不夠,甚至還有的過於細枝末節。有很多作者甚至東拼西湊一些東西就湊成一本書,極為不負責。總之,讀完後這些書後對美國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對美國歷史不能把握全貌,這樣就不太好了。
  • 這漂洋過海13個月的8100冊書,是猶太老人對上海的「永遠感謝」
    通過越洋電話,科特得知畢生收集的關於猶太民族歷史的書籍安全抵達,欣慰地說:「我的書,終於找到了最適合的新家。」圖說:10木箱共計8100冊書抵達紀念館 官方圖九載童年生活科特與上海的緣分要從81年前說起。
  • 歷史類書單,5本書帶你了解世界
    我最近讀的歷史類書籍以世界史、外國史比較多,可能是覺得自己對中國歷史比較熟悉,世界史、外國史知之甚少有關吧。下面我就按世界史—歐洲史—中東史—中國史的板塊次序,介紹五本深入淺出的歷史科普著作。一般的史書,總會因為冗長繁瑣而讓人讀不下去,但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書中運用的材料新穎,材料涉及範圍廣泛,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並吸收了20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使讀者有強烈的現實感。我個人覺得,本書有兩大特點:一是全球史觀,二是時間劃分。一、全球史觀。
  • 獨特的歷史樣本 | 上海猶太社區
    同時,上海猶太社區也感到日益增加的猶太難民將超過其救助能力。租界當局和猶太社區要求予以適當的限制。1939年8月,租界當局和日本當局達成協議,規定猶太難民進入上海需每人繳付400美元的保證金(13歲以下小孩100美元),有近親在上海居住,已在上海找到工作或準備與上海居民結婚者免繳。據部分志書和史料記載,上海對猶太人的救助起步還是比較早的,並且做了不少工作。
  • 《塔木德》猶太智慧:三隻青蛙同時掉進牛奶裡,只有第三隻跳出來
    歷史上,猶太民族的人口從來不曾超過2000萬, 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3%,卻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諾貝爾獎獲得者約30%是猶太人,美國前400個富豪家族約23%是猶太家族。一大批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如愛因斯坦、馬克思、畢卡索、羅斯柴爾德、摩根、洛克菲勒、巴菲特.......
  • 想要最快了解世界史,應該讀哪三本書?
    如果想要最快了解世界史的精華,應該讀哪3本書?是《世界通史》?是《從黎明到衰落》?還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都不是。答案是《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和《飄》。文史不分家。最精彩的歷史,往往隱藏在永不過時的文學經典裡。
  • 南都書單 了解五條人、宋冬野的往事,讀這本書!
    本書全景式記錄了中國當代民謠的嬗變。《漫長的謝幕》(英)戴維·吉爾摩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9月版,59.00元。拉迪亞德·吉卜林是英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著有《叢林之書》《吉姆》等,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英國歷史上,吉卜林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既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也是大英帝國的鼓吹者。
  •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我還知道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就讓我愛不釋手。
  • 科研VS倫理:他在普林斯頓讀博時,導師送了這本書
    有這麼一本書是繞不開的:當時,他的導師Dorothea Fiedler教授第一次開始帶博士生,這本書,她給學生們人手送了一本。這場醫療領域倫理「蒸發」的風波,是如何在光天化日下發生的?拉克斯的家人,又該如何接受這個仍然在生長的細胞系的存在?麗貝卡·思科魯特花了10年深入挖掘,還原了這段特殊的歷史。《永生的海拉》一經推出,就成為了暢銷書,已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受到了《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等全球60多家知名媒體的讚譽與推薦;2017年,這本書的同名電影上映。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你想要的答案。《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美國教育家、學者、《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莫提默.J.艾德勒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查爾斯.範多倫合著。這本書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讓無數讀書人找到了有效讀書的途徑。作者將讀書分為四個層次,通過讀書層次的不斷深入,我們就能讓一本書的知識內化於心。
  • 不只是讀心術,7本書帶你走進心理學
    但事實上,心理學真的只是「讀心術」嗎?請先來看看兩者的定義:心理學,是研究行為與心理過程的科學。讀心術,是古代許多民族和地區的一種巫術。本質上,科學的心理學與作為巫術的讀心術,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心理學對於讀心術也確有研究。
  • 群雄逐鹿強者為王,這是日本歷史上的「高光時刻」丨大象共讀會第3期
    今天大象共讀會第三期活動將要共讀的這本『日本戰國武將記』,將會用一種新的寫法來書寫日本戰國史。這種寫法可以讓初窺日本戰國史的讀者了解名將及其家族傳承,降低認知門檻,有助於迅速了解戰國史的主要人物及其事略。同時,作者為了讓大家更全面了解日本戰國史的歷史背景,在導讀音頻中講述了大量的書中沒有的歷史、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如日本戰國時代的宗教、日本的忍者文化等),方便讀者朋友更好地理解這段紛亂而又精彩的日本史。
  • 給孩子讀的中國歷史:歷史就像看電影,讓孩子「秒懂」!
    學習歷史不是死記硬背,了解歷史的發展與循回、探究歷史人物失敗的原因,以此達到提升自身內在品質,拓展胸懷,才是最終目的。書中講述了這一時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故事,趣味十足,值得孩子一讀!《給孩子讀的中國歷史》(漢家天下)這本主要講述秦王朝的滅亡、楚漢爭霸「平民皇帝」打天下、以及兩漢時期的歷史事件和故事。
  • 讀這4本書就夠了
    第1本《微習慣》這本書的主旨是:「每天制定微小目標,小到不可能完成,然後就是堅持,直至變成習慣。」如果單獨看這本書,和兒童時間管理完全扯不上關係,可是這本書卻能提綱挈領地告訴我們,習慣培養的秘密。如果你想在新年開始之初讓自己制定一個與眾不同的計劃,那就來聽聽這本書,讓微習慣帶來你的持久改變。
  • 2020年,讀了100本書,推薦這10本
    比如,年初的時候,讀不懂一本書,但是讀完一百本書之後,再去讀那本,就會豁然開朗。認真推薦一下這幾本一、個人成長類:【今年看的個人成長類的書籍偏多,由於篇幅有限,暫且推薦以下這幾本。】1、《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這是一本經久不衰的暢銷書,它的名字雖然看起來像勵志書、成功學。
  • 拜佔庭帝國千年興衰史,你需要了解這14本書丨書單
    前兩章作為全書的序言,主要討論君士坦丁的早年生活與掌權歷程——這不但是段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是接下來敘述內容必不可少的鋪墊;直到第三章才開始討論「新羅馬」君士坦丁堡的建成,而羅馬帝國也自此可以被稱為拜佔庭帝國。從君士坦丁到查士丁尼,再到希拉克略,再到本書最後的攝政皇太后伊琳妮,多位人物依次登場,精彩紛呈。
  •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3本書
    《白鴿木蘭:烽火中的大愛》李黎/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12月版推薦人:於淑娟推薦語:這是一個關於「潛伏」的故事。2020年夏,《上海書評》刊了一期訪談,即作者李黎談她這本書的寫作緣起和背後的故事,包括使用的資料、尚存的謎團等等,讀之,已對這個故事很有興趣,而當時簡體字版尚未出版。近期,拿到新書就迫不及待地讀了下去。
  • 他是猶太教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人物,被猶太人稱為第二摩西
    歷史文化愛好者:雁南飛獎講歷史「巴比倫之囚」對猶太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從國家實體上說,猶太人遭受深深的亡國之痛,但從精神層面上看,卻迎來了一次難得的宗教復興。同時,先知們也積極地呼籲,這次磨難僅僅是上帝對猶太民族的懲罰而不是災難性的毀滅,號召猶太人真誠懺悔、正視先祖們的罪惡,強調只有遵行神的律法,猶太民族才能被早日拯救並返回故土。這一時期,宗教回歸與故土懷念成為猶太思想界的主流話題,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也可看出散居巴比倫的猶太人對於耶路撒冷的濃厚情懷,下面這首詩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全新亮相 展品近千件
    12月8日,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舉行新館開館活動。歷時近3年,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完成了改擴建工程,從1000多平方米麵積到4000多平方米,從150件展品到近1000件,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當天,上海猶太難民史料研究中心也同時揭牌。
  • 庫克用猶太教獨有的方式,宗教與民族主義結合,形成猶太復國主義
    庫克用猶太教獨有的方式,宗教與民族主義結合,形成猶太復國主義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從歷史來看,庫克的宗教復國主義救贖理論雖然對於猶太復國主義政治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其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卻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個逐漸演變和發展的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