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2020-12-06 逸心讀書

「恭喜小舒上稿kindle萬讀論壇」

「恭喜呆呆喜提稿費500元」

.......

看到群裡頻頻傳來的捷報,真的替師哥師姐們感到開心,但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難免有些黯然神傷,同樣地在學校讀了十多年書,別人現在可以輕鬆上稿、讀書變現,自己不僅花錢讀書、甚至還讀了白讀。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書買過不少,也讀過不少,卻總感覺收穫寥寥?別人看完書,可以輕鬆複述出來,自己看完之後,心裡知道作者說了什麼,但是就是說不出個一二三。

成甲稱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阱」。追其原因就是不會讀書!

由此可見,讀書是有技巧的,而掌握讀書方法很重要!很多朋友肯定會問,那怎麼才算是會讀書呢?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由美國教育家、學者、《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莫提默.J.艾德勒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查爾斯.範多倫合著。這本書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讓無數讀書人找到了有效讀書的途徑。作者將讀書分為四個層次,通過讀書層次的不斷深入,我們就能讓一本書的知識內化於心。

閱讀的四個層次

、基礎閱讀

只要會認字,理解字面意思,就可以稱得上會基礎閱讀了。因此我認為基礎閱讀就是擴充詞彙量的階段。

記得剛上大學學第二外語的時候,每天需要記憶很多短語、詞彙,如果拿本字詞典慢慢看的話,會覺得特別枯燥。所以我採用的方式是讀一些簡單的文章,通過閱讀文章來記憶詞彙。

、檢視閱讀

也叫系統化略讀,重點強調時間。重難點慢慢讀,簡單易懂的地方快速讀,甚至可以略過不讀。

我感覺這就像開車一樣,寬敞筆直的路段迅速通過,而人多車多有障礙的路段要慢行一樣。

、分析閱讀

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而今天我們要重點學習的分析閱讀就是要將一本書咀嚼和消化。

想把一本書咀嚼和消化,我們首先要掌握四個規則:

1、判斷書的類別

在開始閱讀前,我們可以通過書名、目錄、序言等判斷這本書的類別,是小說、理論性書、實用性書或是工具書等等。其意義在於,不同類型的書籍所要傳達給我們的知識是不同的。

因此,我們對待它的態度以及所用到的技巧是不同的。比如:小說主要是講述一個故事,實用性書籍告訴我們一個方法,或解決一個問題,理論性書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或概念等等。那麼,以此書為例,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就是一本實用性書籍,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想教會我們怎麼樣去閱讀一本書,閱讀一本書的方法有哪些。

2、提煉全書的主要內容

一篇文章、一本書都很長,我們看完不可能每個章節都記住,我們有整體意識,要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出來。

很多時候,我通讀完一本書,經常都有這種感覺,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但是就是說不出來。我想這應該是從前自己對自己的閱讀要求太低了,沒有刻意鍛鍊過自己的概括能力。知道這本書在說什麼,其實,只有一個模糊的認知,談不上清楚的了解。因此,我接下來要鍛鍊自己抓主題,提煉中心思想的能力。

3、掌握整體架構

作者說,一本好書就像一棟房子,每個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來的。每個重要部分都獨立存在的。這些重要部分組合起來就是整本書的大綱。

平時我們寫作,特別是應試考試時,在規定時間內需要寫出一篇好文章,我們就需要採用先列提綱,把整體框架搭好,才能在正式寫的時候一氣呵成。

4、找出中心思想

樊登曾說過,每本書都自帶使命,那麼通讀完一本書之後,我們要知道這本書的意義在哪兒。我們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清楚作者到底想說什麼?

印南敦史說,讀一本書,只為遇見一行文字。讀書,不是為了將其全部複製在我們的頭腦中。這樣做毫無意義,也不可行。

其實,我們只需要記住最打動我們的,對我們最有意義的部分即可。

四、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一種最高層次的閱讀。分析閱讀只適用於單一的作品,主要目標是了解這本書,而主題閱讀的目標是就同一主題,閱讀多本書。主題閱讀有五個步驟:

1.找出與主題相關章節

作者說,在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

也就是說書為我們服務的,我們不需要整本書都逐字逐句看完,只需要閱讀與我們問題相關的部分即可。

進行閱讀時,越主動,效果越好。我們要做書的主人,將閱讀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被書牽著鼻子走。

2.提煉關鍵詞彙,達成共識

找出每本書的關鍵詞彙,在進行比對,提煉出共通的詞彙。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容易混淆。

3. 釐清問題

作者建議列出一些和主題相關的問題,然後從中找出答案。比如,我當時就列出,「怎樣選擇書籍」,「怎樣讀懂一本書」,「怎樣提高閱讀效率」等問題,這些問題是遞進的。將自己的問題提出得更加深入,以便解決。

4. 界定議題

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作者可能會有相近的意見,也有可能完全不同。將相似意見和有爭議的意見整理出來。

5. 分析討論

將整理好的問題和意見按順序編排好後,逐一進行討論。在解讀某個作家對某個議題的觀點時,最好直接從他的文章中引用一句話。

總結

我們原始的讀書方法是花大量的時間去讀一本書,在書上劃出重點句、名言警句,然後到此為止。而這本書為我們介紹了從怎樣選書、怎樣閱讀,最後怎樣將知識真正屬於我們這一整套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本書是閱讀指南,為我們學會閱讀、高效閱讀指明了方向。

讀書是主動精進自己的過程,喜歡讀書,學會讀書並帶著覺知去讀書,讓我們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白讀!

相關焦點

  • 你讀過的書裡,藏著你的階層
    一個人讀過的書決定了他的思想境界,也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中國式聚會,正在毀掉你的人生戒掉自嗨式學習,重返高效閱讀為什麼人生開掛的總是別人,人生開岔的總是你?作者:蘇雲伊(富書籤約作者)一、你讀過的書裡藏著你的氣質和修養今年春節的主持隊伍裡少了一抹美麗的倩影,讓很多人都悵然若失。
  • 人生中最值得看的100本書,你讀過幾本?
    接下來我推薦的這10本哲學書,絕對讓你打破以往對哲學的那些想法,進入哲學的美好世界當中!我們一起來看看~1.《你的第一本哲學書》(豆瓣評分:8.1)如果一定要選擇一本哲學書來閱讀,這本書就是最先推薦的了。像我們這樣普通的人,看一些艱澀難懂的哲學書,簡直是煎熬,但又想稍微了解一點哲學(怎麼說,想在人前顯得有知識一點),就可以讀這樣沒有什麼難度的哲學書。
  •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這是形容一個飽讀詩書的人。一個人絕佳的形象,不是外在表面的表象化的東西,更多的是內在的自身底蘊。張愛玲曾在《傾城之戀》裡寫道: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我想這句話,恰如其分的囊括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1、 萬卷書裡有什麼,值得我們去讀?
  • 毛主席如何讀書:蔣介石的書也讀 逝世前仍看書
    三個人,三個不同的選擇,這個故事看似輕鬆的背後卻隱藏著文化哲理:一個人選擇怎樣的休閒方式,是他文化底色和性格本色的自然流露。毛澤東,一個喜歡讀書的領導人物,必然是一個站在此岸、設想彼岸,大悲大患地尋求真理和構想未來的人。而事實證明,毛澤東留存世間的功業,多多少少也可以從他倘佯的書籍世界裡找到一些伏線。毛澤東有怎樣的讀書方法?這些書又怎樣影響著他的一生?
  • 讀過很多書,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怎麼辦?四個字「馬上行動」
    這不僅僅是彩票能解決的事情,讀書也可以改變人生。那麼,有的人會問我了,我天天都讀書,一年能讀100本書,怎麼現在年薪還沒超過兩位數呢?韓國作家二志成的故事給出了答案。二志成原來只是韓國的一個普通職場青年,他從21歲開始,每年閱讀365本書,到28歲時,這7年間他總共閱讀了大約2500本書。
  • 7 年內每年讀 50 本書,這位創業者總結了 8 點經驗
    在7年時間裡每年要讀50本書,他從中總結了8點心得。從2011年開始,我讀完了300多本書,還不包括那些沒讀完的,以及我在網上閱讀的東西。閱讀的書籍涉及佛教、商業、哲學、物理,作家的類型也很多,有女權主義者、有把妹達人(甚至還讀了川普的書《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Deal)。我讀了老書,新書,有插圖和圖表的書,有許多書讀後沒有收穫,不過我還是深愛著幾本書。
  • 年終薦書:多讀點書,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前幾天隨手寫了一篇薦書的文章,沒想到深受大家喜愛,誠惶誠恐。其實那一篇只介紹了最近一兩個月看到幾本書,很不全面,既然大家喜歡,那就把我最近一年讀過的書都整理一下,一次奉獻給大家。在這裡做個說明,這些書都是本人最近一年完整讀過並認真寫過讀書筆記的,堅持原創,杜絕搬運。
  • 讀奇幻不可能沒讀過這三本書!冰與火之歌最火,哈利波特最成功
    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 推薦正能量的圖書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雖然笛蕭從來沒有讀過網絡線小說,但是笛蕭見過身邊因為看網絡小說而「走火入魔」的人,深感恐懼。對於大家的選擇笛蕭也沒有什麼異議,笛蕭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給大家推薦幾本書。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三本全世界最火的奇幻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往年推薦: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2019對我的家庭而言是相對平靜的一年,沒有人去世也沒有人住院,多好的日子啊。但是就這個世界而言又是極不平靜的一年,厲害國與沒譜國撕破了臉,你想想看吧。不平靜還在於這一年有許多個周年紀念日,起初我沒太在意,五月的時候忽然維基百科就上不去了,以前還只是中文的不行,現在什麼文都不行了。
  • 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有用!
    讀書能改變你什麼?3月10日,受朋友草莓新蒂的邀請,我有幸參加了西北首家【有書】空間落地儀式暨蔣勳讀唐詩書友會,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大家的熱情就如這陽春三月的風,溫和不做作,堅定不踟躕。初次接觸到有聲書,是在前年,我被它那像精靈般的文字、如琴般的瑟瑟音頻所吸引,於是便關注了APP,早上起床時、洗漱間、上班路上、下班路上都會進入APP主頁,點擊音頻收聽。也許,有人會問了,我早已讀不進去書了,讀那麼書有什麼用?讀書有用嗎?是的,讀書沒用,讀完大學還要讀碩士、博士,只會花錢不賺錢,說不定畢業後賺得錢還養不起自己,那麼讀那麼書用來幹嘛?
  • 還記得那本書嗎?就那樣走進了你的心裡,柔軟了你的心靈
    01從小到大,你看過多少本書?讀過的書中,哪一本被你深深記在了心裡?我想,一定不會是上學時老師講過的課文,也一定不會是老師給推薦過的書。你讀過的書中,哪一本撞擊了你的靈魂?哪一本叩開了你的心扉?哪一本與你產生強烈的共鳴?哪一本,你讀著讀著就欣喜雀躍,抑或痛哭不已?如果你遇到了這一本書,那它就柔軟了你的心靈,它就真正走進了你的心裡!02為什麼我們會因了書裡的文字欣喜?
  • 《高分讀書法》:讓你從閱讀小白到寫作達人必須要讀的一本書
    你知道開始讀書前應該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嗎?你知道採用怎樣的閱讀方法,才能幫助我們從小信息中獲取大內容嗎?你知道怎樣才能一邊讀一邊把讀到的信息轉化為腦中的知識嗎?你知道用什麼樣的閱讀方法才可以培養出自己言簡意賅的能力嗎?你知道怎樣讀書才能讓自己增強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才能找到不同的切入點嗎?你知道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嗎?
  • 免費讀100天紙質書,2020年送你的第一份禮物
    前幾天刷豆瓣的時候看到一個話題:你為什麼還在堅持看紙質書?作為一個鍾愛紙質書的人,我的第一反應是對文字的情懷、獨有的質感等等……點進去看到高贊第一的回答,瞬間懂了~是啊,這幾年印刷成本、人力成本等等各種成本全都在飆升,紙質書價格上漲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愛書人都是一邊捂著錢包一邊買書。
  • 歐巴馬讀什麼書:塑造總統的書單《聖經》居首
    歐巴馬可能是想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啟示,看看美國政府應該如何解決地球變暖和第三世界援助問題。歐巴馬自己也寫了幾本書,他的《父親的夢想》和《無畏的希望》現在都是全球暢銷書。他在書中也提到,每次遇到問題時,他都會找來相關的書閱讀,希望從書中得到些啟示。因此,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了解歐巴馬在讀什麼書,就能多少猜測到他正在思考什麼問題,他會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我還知道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就讓我愛不釋手。
  • 了解美國歷史最值得讀的一本書,堪稱美國版《明朝那些事兒》
    要想了解世界近代史,必須要讀一下美國歷史。關於美國的歷史書實在是太多了,令人眼花繚亂,內容良莠不齊,要麼過度吹捧,要麼過於簡略,要麼深度不夠,甚至還有的過於細枝末節。有很多作者甚至東拼西湊一些東西就湊成一本書,極為不負責。總之,讀完後這些書後對美國歷史仍然是一知半解,對美國歷史不能把握全貌,這樣就不太好了。
  • 沒讀過這本書的男人不能嫁—《殺死一隻知更鳥》
    大家好,我是齊小柒,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的經典小說的《殺死一隻知更鳥》。這本書是影響全球5000萬家庭的「教養之書」,是美國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1961年獲普立茲獎,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獲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 一年讀了600本書
    一年讀了600本書近日,山東大學文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丁安琪因為熱愛讀書、讀書量驚人走紅校園,被同學和老師們稱為「圖書館女孩」。丁安琪告訴記者,就讀於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她平均每天的讀書時間是8小時,目前正在研究著名作家巴金和蕭紅的作品,每天至少精讀兩本巴金的作品。圖為山東大學文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丁安琪在山東大學小樹林晨讀。
  • 一年讀300本書,為什麼還是不會寫?是因為你不會「費曼技巧」!
    她不是不勤奮,而是太勤奮,勤奮到差不多每天都讀一本書。每天都讀一本書,這個閱讀量其實是很大的,相當於除了吃飯、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在閱讀。按理說,這樣的閱讀量,應該是積累了很多的知識點的。但是為什麼,這一年她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 2020年,讀了100本書,推薦這10本
    還有一部分3星的書,我沒有列出來,一方面這些書對我觸動不大,另外,這些書中的觀點在其他更加優質的書上已經得到更加充分的論證了。每個人的認知水平不一樣,而且認知水平也會改變。比如,年初的時候,讀不懂一本書,但是讀完一百本書之後,再去讀那本,就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