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垣瑰寶】蔚縣青砂器製作技藝

2021-01-10 河北新聞網

蔚縣青砂器製作技藝屬傳統手工藝,其產品按不同用途分為砂鍋、砂壺、砂銚等器皿,以用途廣泛、性能特殊而久負盛名,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在5000多年前,蚩尤被黃帝打敗,逃到蔚縣境內,由於又飢又餓,他挖了塊泥捏了個鍋的模樣放在火上就燒成了青色的砂器東西,往裡面盛上水就可以做飯。這是蔚縣最早的青砂器的傳說。蔚縣的青砂器最盛行的年代是明、清時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在明、清時期,皇宮裡就選用蔚縣青砂器煎中藥、沏茶和烹調食物。多年來,在民間用蔚縣青砂器煎出的中草藥不變質,不變味。砂壺燒水,水甘甜,素有「砂壺水,扣碗茶」之美譽;砂壺熱酒,不易醉,味道更加醇厚;砂鍋熬粥,色香味美;砂鍋燉肉,湯味濃厚,鮮美可口。青砂器技藝已在當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

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是青砂器技藝的發源地。青砂器製作技藝由捏制和燒制兩部分組成。捏制時,用當地人稱「矸子土」的天然瓷土捏制,矸子土經碾壓、過篩、和泥、浸泡,再加黃、白土,進行腳踩、揉搓,這樣的原料才會結實耐用。燒制是製作青砂器的一個重要環節,藝人們將放壟臺邊烤乾的砂器坯子放在爐臺的燒制口上,然後由看火人用籠盔把放在爐臺上的砂鍋坯子扣上,經過14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燒成的器皿呈青灰色,造型樸素大方、輕巧。

青砂器的捏制和燒制技術經過代代相傳,現在仍被傳承。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農民王啟傑,家裡祖祖輩輩製作青砂器。他家四代都從事捏制、燒制青砂器這一民間傳統手工藝,個個都是行家裡手。王啟傑是蔚縣青砂器的第四代傳人,2012年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砂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責任編輯:丁璨】

相關焦點

  • 河北非遺:蔚縣青砂器
    坐落在壺流河流域的河北省蔚縣,歷史悠久,文化廣博,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砂器盛產於此,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已有500多年歷史。
  • 感受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蔚縣青砂器是當地傳統民間手工藝器皿,歷史悠久,俗稱砂鍋、砂壺、砂吊等,是熬中草藥、燒水、做飯、煮肉、熱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張家口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當地山上有豐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質有黏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俗稱「矸子土」,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 蔚縣青砂器——瀕臨失傳的手工藝
    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青砂器的發源地,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蔚縣西北山有一種豐富的天然瓷土,當地俗稱矸子土。此土有粘性,細膩、柔軟、可塑性強,是製作青砂器的天然資源。 蔚縣青砂器是用純手工的傳統製作工藝,其製作過程比較精細。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 (1/10)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古老的青砂器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白河東村,蔚州青砂器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匠們正在燒制青砂器。蔚縣青砂器製作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青砂器要經過捏制和燒制,捏制分別為碾篩矸子土、和矸子泥、揉矸子泥、捏制青砂器、晾曬坯子;燒制分別為打籠盔、點火、裝爐、看火、出爐、驗質打包。
  • 蔚縣青砂器1400度高溫燒制而成,明清時期為皇上所用而聞名天下
    為了拍攝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青砂器,早幾年我多次赴蔚縣拍攝。蔚縣的傳統手工藝青沙器製品,歷史悠久,燒制技術代代相傳,精益求精。早在明清時期,皇宮裡為皇上、大臣熬煎中藥用的就是蔚縣砂壺而聞名天下。蔚縣南留莊鎮白河東村一帶是蔚縣青砂器的發源地。青砂器用當地特色的坩土為原料,以獨特的複雜工藝程序制胚燒制而成,經過1400攝氏度高溫燒制而成的,這種土有砂性,細碾過濾後,細膩、柔軟、可塑性強,具有單一配方成型的特性。砂器所含成份配比較均勻,沒有異味。蔚縣砂器造型樸素大方、輕巧,通常比其他地方的砂器要薄。
  •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祖傳五代青砂器燒制過程 (1/5)
    探訪河北非遺蔚縣祖傳五代青砂器燒制過程5) "← →"翻頁 6月27日凌晨,河北張家口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第五代傳承人王龍磊和工人們正在一起燒制青砂器
  • 百年蔚縣青砂器浴火重生
    後來蚩尤到了別處,又用泥土捏鍋,結果都未燒製成功,原來蔚縣境內的土不膠不粘,不沙不板,最適宜捏制青砂器。   蔚縣生產青砂器歷史悠久,燒制技術代代相傳,精益求精。至明朝初年,一位在朝為官的蔚縣人把這種器皿作為珍品送進宮內,深受朝廷的讚譽,從此,蔚縣青砂器聞名天下。   「蔚縣青砂器造型樸素大方、輕巧, 通常比其他地方的砂器要薄。
  • 傳統手藝「蔚州青砂器」的第五代傳人
    說起河北蔚縣青砂器,也許很多人還陌生,這是傳承於北方的傳統手工藝品。初創雖無確切年代記載,但明清以來,京城皇宮裡就用這裡生產的砂鍋、砂壺為皇上煎熬中草藥,供名門望族人家沏茶、做飯。這些青砂器造型樸素大方、輕巧耐用,具有煮食品和藥物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特點。在蔚縣白河東村的王龍磊一家,祖輩製作青砂器,到現在已經是第五代傳人了。其原材料為本地稀有的「坩子土」,手工制坯,全程13道工藝,再以1600度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
  • 蔚縣非遺-手工青砂器,從輝煌到沒落
    說到青砂器,很多人不太熟悉,即使是當地人現在對這個稱呼也不太熟悉,尤其是年輕人,但是說到砂鍋,大家都會恍然大悟,哦!小時候用過,是的,我們小時候家家戶戶都用過的砂鍋就是青砂器。青砂器-砂鍋現在,市面上很容易就能買到青砂器,但是往往和我們所說的青砂器不是同一種,蔚縣的青砂器成品灰中發藍,表面觸感有顆粒感
  • 蔚縣剪紙:演繹指尖上的精彩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張青)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蔚縣剪紙又叫窗花,蔚縣很早就有過年貼窗花的習俗,民間有「寧可少吃斤肉,也得貼窗花」的說法。「製作這種『生肖納福』的剪紙需要用5、6種刻刀,一次可以刻40張,3天左右就能完成。」有著近30年剪紙經驗的周亞秋告訴記者,「刻過最複雜的是一副『百駿圖』,4個人同時開工,用了3個多月才完成。」與其他剪紙不同的是,蔚縣剪紙是全國唯一一種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點彩剪紙,成熟階段的點彩剪紙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蔚縣打樹花、定州緙絲、樂亭大鼓……河北省15個項目入選第五批...
    定州緙絲織造技藝。資料片(新華社)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蔚縣打樹花。
  • 打樹花 河北蔚縣看鐵匠的過年方式(組圖)
    蔚縣暖泉鎮的「打樹花」壯觀程度絕不亞於燃放煙花 古老的鎮子在過年期間有種特別的氛圍  蔚縣暖泉鎮  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部,因鎮中心有一四季長流、冬暖夏涼的泉水而得名。打樹花也作為一項古老技藝,成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青園人文燕趙|民藝珍品 蔚縣剪紙
    在這裡,草原遊牧民族與平原漢文化不斷融合,形成了蔚縣獨有的地方文化。蔚縣剪紙在這樣濃鬱的地方文化土壤中薰陶,最終被催化成傳世久遠的民藝精品。剪紙自古是國人喜歡的民間工藝,唐代詩人崔道融著詩:「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詩裡講的宜春帖子,就是當時的剪紙藝術作品。細論蔚縣剪紙的源頭,還要從當地春節貼窗花的習俗說起。
  • 張家口蔚縣,你知道空中草原,可還知道這裡的打樹花?
    我對蔚縣的認識,是從打樹花開始的,後來才知道這裡的草原也很美。蔚縣每年春節期間都會有打樹花表演,我們和朋友相約特意來這裡看打樹花,河北人民在沒錢買煙花的年代,用高溫鐵水創造出過節時獨有的歡慶氣氛,真心佩服,親臨現場,看真實的表演更是激動不已。
  • 張家口蔚縣打樹花:火樹銀花慶新年
    長城網2月18日訊(記者 劉瀾瀾)到蔚縣的暖泉古鎮,就不得不提打樹花。打樹花是河北省張家口蔚縣暖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具有特色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打樹花第十三代傳承人王德向記者介紹,打樹花就是把生鐵加溫到1600攝氏度,融化成鐵水,用木勺把鐵水撒到城牆上,當炙熱的鐵水遇上冰冷的城牆,瞬間迸濺出萬朵鐵花,形成火樹銀花的壯觀景象。
  • 河北蔚縣打樹花,鐵水潑牆最震撼的民俗表演
    會後,北京的資深記者於風琴老師帶我去河北張家口市的蔚縣參觀考察,從北京出發,經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東花園出口,走康祁公路(延慶康莊至蔚縣祁家皂),驅車約220公裡大約2.5小時抵達蔚縣。所到之處,令我耳目一新,記憶深刻。
  • 榮盛(蔚縣)產業園喜迎蔚縣寵物食品及用品深加工項目入駐
    )產業園,投資建設蔚縣寵物食品及用品深加工項目。在此前的籤約儀式上,蔚縣縣委書記梁昆、縣長劉瑞格、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及榮盛(蔚縣)新城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孔令寬、張家口雨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宇出席,共同見證該項目的入駐。
  • 河北蔚縣:剪紙第一村裡的「剪紙」是「刻」出來的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河北蔚縣的剪紙太有名了。有名到提起蔚縣,尤其在家家戶戶都會貼剪紙窗花的年根兒下。在蔚縣,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點彩剪紙專業村和加工基地,「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句子就寫在蔚縣的村落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