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好久不見了,大家最近好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種深海魚,它就是南極冰魚,下面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它的生長環境和營養價值。
在日料店吃刺身和鐵板燒時,會見到一種叫南極冰魚的魚,一開始還認為這是商家的詭計,起個好名字以哄抬物價。可細究一下,這冰魚還真沒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真的來自南極,而且,小滿驚訝的發現…..它簡直就是一塊冰。
小滿認為,吃魚,只要是來自冰冷海域中,大都非常鮮美。南極冰魚生活的環境不僅僅是用「冰冷」、「深海」、「兩極」這些詞兒能形容的。它們的確生活在南極的冰冷海域中,但並不是深海魚,南極冰魚生活的平均水深是10米,而在南極,淺海的溫度往往更低,冬天上面是冰層覆蓋,即使在夏天,水溫也低得驚人,所以,南極冰魚生活的溫度範圍非常狹窄,在零上1.5℃到零下1.8℃之間。這麼低的溫度,要是人,早就凍成冰棍了,但是,南極冰魚卻能獲得悠然自在。
冰魚在嚴寒中生存,保持體溫和減少能耗是關鍵。為了獲得更多的氧氣,南極冰魚乾脆連鱗片也退化掉了,魚皮特別薄,且能像腮一樣呼吸,這樣一來,對攜帶氧氣運輸的紅血需求降低,幾乎看不到紅血球的存在,血液變得近乎透明,所以也稱「白血魚」。不僅如此,為了抗凍,冰魚體內還能產生「抗凍液」,這種抗凍蛋白可以使血液的冰點降低,同時,冰魚的血液也非常稀薄,血管卻異常粗大,這些都是為了保證冰魚的血液在接近冰點的溫度還能順暢流動。
南極冰魚血紅蛋白的缺失不是一種有用的適應行為,而是一個基因突變導致的不幸結果。冰魚的血液攜帶氧氣的量只有普通魚類血液的10%,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大幅調整自己的身體。進化鑄成的這個大錯也許對於大多數魚類來說是致命的,但冰魚的鰓、皮膚,加上一點點幸運的環境優勢,拯救了它們,沒讓它們因血液的缺陷而滅亡。
南極冰魚是南極一大類魚的總稱,約有16種。因為魚嘴長得像鱷魚,所以學名稱「鱷冰魚」,但其實,它們是海鱸魚的一種,和我們常吃的鱸魚是親戚關係。南極的魚蝦雖然質量很高,但種類卻並不多,別看南極冰魚生長緩慢,但數量卻不少,竟能佔到南極魚類總量的35%以上。
仔細看看南極冰魚長得還是挺萌的,雖然外型細長,但頭卻比較大,外皮呈黑白相間,呆萌的大眼睛卻配著青面獠牙的嘴,纖細的魚鰭骨上那層皮上沒有鱗片,而且是白色,有些部位潔白如雪,另外的部分都是半透明的。
南極冰魚,又稱南極蝦魚,是生長在深海零度以下 無汙染的魚類,它以南極蝦為食,拒食雜物。體內含有豐富的魚脂肪 DHA、EPA等成分,且鈣質含量豐富,不含血紅素, 營養價值較高,是很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食品。
南極冰魚的沒有鱗的魚皮很薄,全身呈現有點半透明的狀態,柔軟的外皮底下是豐美的魚肉。魚肉細嫩、緊實又不失彈性,有蝦肉的口感,因此得名「蝦魚」。無論是刺身、清蒸、涮煮、油炸還是燒烤,都能呈現冰魚獨特的細緻鮮甜。
冰魚除了一根魚骨外並無細刺,再加上沒有魚鱗,做魚和吃魚的人都表示很滿意。不過,全球正在變暖,哪怕溫度升高一點點,對生活在零度冰水中的冰魚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能否生存下來,可能還要依賴這些小魚的自身能力了。
1. 先將魚清洗乾淨,用廚房紙把魚表面的水分擦乾
2. 鍋中倒入油,油熱後,把魚放入煎成兩面金黃色,煎好後放入八角姜蒜,沿著鍋邊淋少許的白醋,在灑入少許的料酒
3. 姜蒜髮出香味後放少許的生抽和老抽,最後放入冰糖和沒過魚的水
4.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加蓋燉15分鐘
5. 15分鐘後將鍋蓋揭開轉大火收汁
6.收汁之前撒入鹽和牛肉粉,汁不要收的太幹,留一些魚汁可以拌飯吃,超級的香
7.臨出鍋前撒入少許的蔥花裝盤即可
把南極冰魚收拾乾淨,擦乾,抹鹽醃半小時
2. 平底鍋燒熱一些後放油少許,轉中小火,放入薑片蔥片、鹽少許(依個人口味)煎。
3. 看到姜稍一黃就可以放魚了。
每條魚入鍋前又用廚房紙巾吸乾水份,這樣就不粘鍋底,也不濺油出來。
喜歡幹焦一點口感的,可以煎的時間久一點,第一面大概有十分鐘,煎的時候不時晃晃鍋防粘。
看到魚皮焦黃了再翻面煎,第二面時間短一些,大約煎了5分鐘,(還是要根據自家火和鍋決定時間)就可以出鍋啦!
因為醃魚時用到鹽,油裡也放了鹽,所以不必再額外調味,直接吃剛剛好。
清蒸南極冰魚先將魚清洗乾淨,用廚房紙把魚表面的水分擦乾,澆上適量的蒸魚醬油。
蒸鍋上汽之後放入冰魚,大火蒸五分鐘。取出。
將蒸魚醬油全部倒掉,重新澆上醬油,回關了火的蒸鍋虛蒸兩分鐘。
撒上小蔥,燒一勺熱油,潑上去。完成。
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下期我們繼續約~祝大家閱讀愉快~
夏日海鮮美食推介
夏日海鮮美食推介2
一個人去吃西餐廳牛排不敢上廁所?教你這樣擺刀叉,保證沒人來收
世界各種頂級牛肉知識和做法,全齊了
阿拉斯加帝王蟹
什麼決定一片牛排的價格
銀鱈魚的N種銷魂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