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輕去努力,別對不起你兒時吹的牛逼。
文/味覺的享受【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一杯咖啡的好壞,最本質的東西是咖啡豆。進到咖啡館看到咖啡菜單的時候,會看到咖啡有很多分類,手衝咖啡也有很多的分類,每款咖啡豆的產地不同、處理方式不同,會帶給人不同的口感。我國咖啡文化的演變過程,是從1944年開始,十幾年的時間裡,速溶咖啡的引進,引領了咖啡浪潮的興起。因為當時最先接觸咖啡的人,都被咖啡具有提神醒腦功效的知識所普及,而開始飲用咖啡,對於咖啡的味道是不在意的。直到60年代,出現了咖啡豆深度烘焙的概念,現磨咖啡比起速溶咖啡,口感上醇厚很多,受到咖啡愛好者的普遍歡迎。
現磨咖啡一直壟斷咖啡文化直至2000年左右,包括一些很出名的咖啡連鎖店,都在經營著咖啡現磨的這種模式。2003年開始,新的咖啡文化逐漸普及,咖啡精品化的趨勢漸漸成為主流,大家想要喝到更好的咖啡豆、想要了解咖啡豆的產地、咖啡豆不同的處理方式等等細節需求逐漸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手衝咖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咖啡原本的味道。在主流上,咖啡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做阿拉比卡豆,一類叫做羅布斯塔豆。阿拉比卡豆的產地海拔比較高,種植比較辛苦,產量相對比較少,價格比較高。羅布斯塔豆的產量很大,對生長環境沒有嚴苛的要求。
意式咖啡所用的咖啡豆,是由幾種咖啡豆拼配而成的。這就是我們到不同的咖啡館喝相同的意式咖啡,口味上也會有區別的原因了,因為每個咖啡館都有著自己拼配方式。由於羅布斯塔豆的成本比較低,往往會被各種速溶咖啡大量採用,回味比較苦正因為如此。阿拉比卡豆是精品豆,手衝咖啡一般都會選擇阿拉比卡豆。如果小夥伴們到了咖啡館,可以先了解一下,店鋪中的手衝咖啡是否用的是百分之百的阿拉比卡豆。當我們喝到一杯完全由阿拉比卡豆的不同品種拼配而成的咖啡時,我們的喉頭不會不僅不會有苦澀的感覺,反而會覺得十分順滑,還會有回甘,也不會給體質正常的人。
帶去心悸的感覺。咖啡豆從成熟的那一刻,到成為一顆生豆,在處理上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日曬法,第二是水洗法,第三種是蜜處理法。日曬法是最為原始的方法,像我們農村裡的曬穀場一樣,將果實摘下,平鋪到廣場上,經過差不多兩周時間的日曬,最終讓咖啡豆變得非常乾燥,會發出噼噼啪啪的那種聲音。再用去皮機,去掉咖啡豆表面的雜質,即可變為生豆。這種方法處理起來比較簡單,成本比較低。但是畢竟沒有經過人工篩選,難免還是會有些雜質摻雜其中,後期的處理會比較繁瑣。經過這種方式處理後的咖啡豆會有微酸略苦的口感。
水洗法相比較日曬法,會更加純淨。經過水流的衝洗乾淨之後,再做後期的處理,雜質會比較少,口感也會更好。經水洗法處理過的咖啡豆口感醇香酸透。蜜處理法是現在越來越受歡迎的一種處理方法,包括一些專業的咖啡師在考試的時候也會選擇這個處理方法。這個方法僅僅是處理掉咖啡豆表皮的果肉,在咖啡豆表面上的那一層黏質,還保留在咖啡豆上,然後再進行日曬處理。這樣處理起來的咖啡豆表面上的那層黏質經過發酵後會產生焦糖的風味,很可能也會有紅酒的香味,這種處理方式帶來的口感醇厚香甜。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味覺的享受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美食故事,歡迎閱讀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