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經常會被家長問及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培養孩子形成一個好的性格?」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反問:「什麼樣的性格才是好的性格?」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認為:性格無所謂好與壞,受先天遺傳、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形成,每一種性格就像硬幣的兩面一樣,比如內向安靜的孩子往往善於思考;活潑好動的孩子樂於接納新鮮的事物;膽小的孩子一般都較謹慎……
那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我們又該怎樣去引導和教育呢?恰巧最近我在陪我們班30個孩子們觀看一部央視推薦的少兒動畫片《小蜜蜂》(又名蜂來樂™),我發現裡面的小蜜蜂角色性格鮮明且豐富立體,所以,今天我想就《小蜜蜂》動畫片裡麵塑造的人物形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樂於助人的小太陽——「小蜜蜂八仔」小蜜蜂八仔是「蜜蜂農場」的「正能量擔當」,這隻年僅4歲的小蜜蜂,善解人意、樂於助人、喜歡探索,常常為身邊的人帶來滿滿正能量。在《蜘蛛快遞員的活力》一集中,為了幫助蜘蛛快遞員重拾職業信心,八仔積極開動腦筋尋求各種辦法。從最開始製作「能量沙冰」,到之後提出「改變送快遞路線」的建議,最終幫助蜘蛛快遞員找回了積極的心態。在動畫片中,通過孩子的視角展現出了人性本善的童真魅力。
區別於傳統少兒動畫片「非黑即白」的形象塑造,小蜜蜂八仔的人物性格因「不完美」而更顯真實和飽滿。《搖晃的招牌》一集裡,小八仔就充分展示出孩子解決問題時思路的單一、糾結。在八仔幫助咖啡廳老闆巴裡借梯子修招牌過程中,蜘蛛快遞員和蟻丘商店的文斯也需要梯子爬上爬下。這可怎麼辦?拆東補西?還是逐一分析事情輕重緩急?可憐的八仔將自己推入了抉擇困境中。雖然故事的結尾是不變的happy ending,但人們不難發現:樂於助人的小八仔之所以會受朋友們歡迎,不在於其有多麼聰明、細心,而在於他能在朋友需要幫助時第一個站出來,送去支持與希望。
乾貨分享:八仔的性格是比較積極向上的,如果家裡有這類性格的孩子,應該是比較歡樂的,家庭關係應該也是比較和諧的。這裡我重點說一下糾結性格,生活中很常見,譬如:去商場買衣服,這兩件衣服都非常漂亮,可孩子思來想去做不了決定,也不願意採納你的建議,怎麼辦?當孩子糾結時,首先家長要看見孩子的糾結,接納和肯定孩子此刻的表現,只有家長理解孩子,才能給予一定的疏導和建議。然後平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立的性格,讓孩子多做決定,並不否定他的決定,慢慢放手,會越來越好。
自信率真的小大人——「小蜜蜂露露」如果說八仔是小太陽的具象化表現,那麼他的姐姐「小蜜蜂露露」,則是家長眼中標準的「小大人」、娃娃群裡的大姐姐。別看露露只有6歲,還是學齡前的孩子,但她知識面廣,聰明好學,喜歡挑戰,也懂得自嘲,可以為電視機前的小朋友們帶去滿滿愛心活力。在家裡,她可以與媽媽共同照顧妹妹、搞定電腦郵件,獲得「電腦天才」的稱號;在《讀書俱樂部》中,她可以將自己喜愛的書一字不落的背下來,做調皮的「劇透者」;舉辦《露露說》遊戲時,她可以不停地製造笑料……她的存在,就像蜜蜂農場中一抹豔陽,明媚燦爛。
然而,大姐姐露露有時也會有小脾氣、小憂慮。在《姐妹》一集中,她就非常羨慕媽媽和阿姨的姐妹情,會眼饞迪迪和波波的姐妹互動,會抱怨自己妹妹寶寶太小不能與自己分享秘密;在《電腦天才》一集中,她也會有「技能捉急」的時刻,搞砸巴裡的外賣系統,最終無奈吐槽自己的逞能。不過,正因為這些不完美的「小缺點」,恰恰讓露露有了鄰家小姐姐的親切感,更讓電視機前陪看的家長們也理解了家裡的「小大人」失落、逞強等負面情緒背後的最真實的心理活動。
乾貨分享:露露這隻小蜜蜂有典型的逞強性格,孩子逞強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在於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不服輸的精神,缺點在於如果沒有人時刻提醒容易釀成大錯。所以對於這類孩子,家長要經常提醒,勸誡其收斂性格,對於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要懂得適可而止。
古靈精怪的小調皮——「小蜜蜂皮皮」當生活中有個懂事的「小榜樣」時,一定也會有「小反派」的存在。小蜜蜂皮皮就是蜜蜂農場的「調皮擔當」。這位八仔的好夥伴,聰明帥氣,帶點小叛逆,常常不按套路出牌,製造別樣的小樂趣。在導航課上,他為了贏得比賽,慫恿隊友八仔一起捉弄露露隊,將指示牌掛反導致露露隊「迷路」;在巴裡舉行的麵包烘焙大賽中,他又變成了小饞貓,不知不覺中將媽媽用來參賽的蛋糕偷吃乾淨,導致其他人獲得了「美味烘焙師」的榮譽,最後卻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對不起。不過你的蛋糕絕對是贏家」,逗得全場哈哈笑。
同樣地,對於「小蜜蜂皮皮」的塑造,動畫片的創作團隊並沒有一味地從「反派搗蛋」的思路展開,而是通過有趣的互動,還原出孩子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類麻煩事,並用孩子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角度鼓勵他們積極思考,承擔責任,找出解決辦法。貫穿整部動畫片,大家可以看到皮皮的搗蛋性格,也會發現他照顧旁人時的細心柔軟,以及對待朋友的義氣鐵桿,這就是皮皮的粉絲們喜歡他的真正原因。
乾貨分享:皮皮這類性格的孩子在生活中應該非常多見,也是我們大人比較頭疼的,通常這類孩子帶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家長要記住,孩子頑皮很正常,我們要學會和孩子溝通,記得打和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會讓孩子更糟糕。多陪伴孩子,重視他,並了解孩子叛逆或搞小破壞的真正原因,制定相應的辦法。
當然在這部《小蜜蜂》動畫片裡,還有敏感好奇的小乖仔「蜜蜂貝貝」、時髦任性的小仙女「蜜蜂迪迪」、會哭會笑的小奶娃「蜜蜂寶寶」……每個角色都包含著真善美,每個角色也都有著小缺憾。這裡我想說的是,不管哪一種性格,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不要試圖強硬地改變孩子的性格,儘可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力量和支持。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6歲以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和家長的任何行為都可能會對孩子心理建設產生影響,一定要多一些耐心來溝通,有時候需要換位思考,用耐心和愛心給孩子帶去更多安全感!當然,除了家長和老師的陪伴,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挑選幾部好的動畫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據我的研究和了解,小蜜蜂動畫片是央視推薦的作品,劇本綜合了多位幼兒專家的意見,畫面製作精良具有美感,堪稱「育兒寶典」。用可愛軟萌的動漫形象給孩子「言傳身教」,既能填補孩子的娛樂時間,還可以給孩子的性格養成帶去正向引導。何樂而不為呢!
[編輯: 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