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宿敵」找到了,堅持一月,癌症有望被突破

2021-01-10 網易

2020-12-08 20:53:00 來源: Steam遊戲老斯基

舉報

  說起癌症,可能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完了!

  確實,癌症是人類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可怕的疾病之一,在面對癌症這種可怕的疾病,至今人類還未找到著實有效的方式,癌症固然可怕,但也絕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恐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疾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這其中便包括癌症。

  

  大蒜配它是癌症「宿敵」,堅持一月,癌症有望被突破!

  大蒜

  大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調味食品,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大蒜其實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防癌,中醫認為:大蒜中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含硫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而這些有效成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復發和擴散,尤其是對降低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的患病風險中有一定作用。

  

  苉人參

  素有「百草之王」美譽的苉人參主要生長於我國吉林地區,是一味名貴中藥材, 現代研究證實:苉人參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多糖和三萜類活性物質,其中硒元素早在醫學界就享有「抗癌之王」的美譽,而所含有的多糖和三萜類活性成分對癌細胞的抑制率更是高達97.8和95.3以上。經常服用可減少胃癌、乳癌、肝癌的發病機率。

  

  常見吃法:取枸杞10粒、苉人參3克、黃芪3克,取300ml左右溫水燜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可以反覆衝泡一天至無色無味即可。

  當然,除了飲食以外,癌症患者想要成功擺脫癌症,還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在日常生活習慣方面,癌症患者應該每天養成良好的運動好習慣,每天的運動時間最好保持在30分鐘左右為宜,而在作息方面,癌症患者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建議不低於8個小時,尤其是晚上11點至凌晨3點之間,一定要讓自己處於深度睡眠狀態,當然,有條件的也可以選擇適當的午睡,則會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癌症的歷史有多久遠?科學家在恐龍化石上找到癌變的骨頭
    但癌症依然是最讓人頭疼的疾病之一,而很多人認為,癌症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實,癌症的歷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早,早在恐龍時代,癌症就已經在地球上瘋狂肆虐了。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Yara Haridy曾在論文中表述:「幾乎可以確定,每一種史前生物都有可能患上癌症,而可怕的是,癌症可能是刻在生物DNA中的缺點」。癌症的年齡有多大?
  • 納米藥物輕鬆殺死癌細胞 癌症有望成慢性病
    (荊楚網)金報綜合消息 美國密執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用於癌症治療的納米藥物。動物實驗顯示,納米藥物能有效地將藥物送到癌細胞中,保護健康細胞不受到藥物的傷害,納米藥物的療效比正常藥物要高十倍,而且毒副作用非常少。納米藥物的分子直徑小於5納米,小到足以能穿越細胞膜,科學家讓納米藥物攜帶了抗癌成分甲氨蝶呤,還有葉酸及一種螢光劑。
  • 鄰家御醫盤點2020國際太赫茲醫學領域4大突破:基因幹擾,癌症檢測!
    一月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所有的國家受到重創,至今仍在全球肆虐,擴散蔓延。這場疫情來的是如此的突然而猛烈給國內外的太赫茲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但即便如此,太赫茲領域醫學方向的科研人員也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在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
  • 揭秘能有效治療多種癌症的「完美組合」!
    【3】Hepatology:一種新型的組合性免疫療法有望阻斷肝癌的進展doi:10.1002/hep.30528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Hepat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Moores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將一種合成性的dsRNA聚胞苷酸(dsRNA-polylC)和程序性死亡配體1抗體(PD-L1
  • Facebook前總裁肖恩·帕克跨界搞醫療,有望通過血液檢測診治癌症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4月12日報導 (編譯:小白)近日,與科技富豪肖恩·帕克的癌症機構Immunotherapy合作的科學家有望發現一種預測方法,判斷黑色素瘤患者是否會對治療產生響應。這位前Facebook總裁創辦了這家癌症研究機構,同時邀請上百名遍布美國各大研究性大學的頂級科學家組成了一支強大團隊,旨在通過使用最前沿的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為此,帕克投入了2.5億美元。儘管該方法並不能直接治療疾病,但這一發現對那些關注帕克研究機構成果的人來說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 癌症治癒率到底有多少?癌症治療存活率最高的國家是他
    據統計,全球每年新發癌症1400多萬例,每年全球有820萬人死於癌症,最常見的死因為肺癌,在全世界,肺癌依舊是死亡率排在首位的惡性腫瘤。在中國,癌症已成為疾病死因之首,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攀升,對公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
  • 科學家發現裸鼴鼠「不患癌」原因,人類也許有望免疫癌症?
    導語:科學家發現裸鼴鼠「不患癌」原因,人類也許有望免疫癌症?,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一定會很感興趣,畢竟在現在很多癌症還不足以治癒,但是如果藉助裸鼴鼠,人們是不是也可以對癌症免疫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對癌症免疫的裸鼴鼠!
  • Science子刊:利用細菌治療癌症取得新的突破
    在此之前,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探究細菌性癌症療法。這項新的研究是這類研究的最新一起。它揭示出一種導致由細菌觸發的癌症殺傷活性的免疫機制。另一方面,在近期的一項臨床試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oi:10.1200/JCO.2002.20.1.142)中,研究人員將減毒沙門氏菌注射到病人體內,結果表明這種細菌是安全的,但是它們並不能有效地產生強大的免疫反應,因此要找到一種折衷方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得了癌症後為啥變瘦?癌症的引發因素有啥?這些癌症知識應該掌握
    很多癌症病人到了中晚期,身體都會變得很消瘦,癌症病人為什麼會瘦?癌症有哪些特點?又該如何預防癌症呢?掌握癌症的相關知識,儘可能預防癌症的發生,提高生活的質量。跟隨波波醫生一起來學習一下癌症!癌症患者為什麼消瘦?主要是能量攝入和消耗不平衡,消耗遠大於攝入而導致的。
  • 癌症晚期怎麼治療 癌症晚期這樣治療更有效
    癌症已經發展到了晚期怎麼辦?這是很多癌症患者要面對的問題,在人們傳統的想法裡面,癌症的晚期,就代表著必死無疑。很多患者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主動放棄了治療。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癌症晚期的治療。希望可以幫助癌症晚期的患者。癌症晚期怎麼治療對於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狀態是治療效果好壞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 哈爾濱忠山中醫醫院 小心 「不是癌症的癌症」!
    說到癌症,大多數人都會談癌色變,因為癌症5年生存率極低,得了癌症幾乎等於判了「死刑」。但你是否知道有一種病叫特發性肺纖維化(IPF)?這種肺部疾病的生存率比大多數癌症還低,患病後急性發作可能只有三四個月的生存期。
  • 來自日本醫療大師的一封親筆信-癌症並不可怕
    另一方面,2000年以後,分子靶向療法問世,目前有望取得成效。這些抗癌藥物是利用正常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的差異,只攻擊癌細胞。通過找到癌細胞的特異性基因,並抑制這些基因的作用,防止癌細胞的生長。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赫賽汀,它對乳腺癌有顯著的效果。當然,分子靶向藥物也是有利有弊的。儘管如此,它們在抗癌治療方面的重大突破無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將細菌注射到腫瘤中有望治療癌症
    2018年10月6日/生物谷BIOON/---根據2018年9月30日在第四屆國際癌症免疫治療會議(International Cancer Immunotherapy Conference)上提供的數據,「活細菌」和「癌症治療」可能聽起來不像是一種有前景的匹配,但是某些細菌當被注射到腫瘤中時似乎能夠在阻止腫瘤生長。
  • 癌症自愈的原因找到了!免疫力足夠強,癌細胞也會「退場」
    核心提示:在13世紀最早記錄的癌症自愈的案例中,一位羅馬天主教徒患上了骨肉瘤,醫生們束手無策,但奇蹟的是其在一次嚴重的細菌感染之後,癌症慢慢自愈了。而後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許多癌症自愈的案例被觀察到。這究竟是什麼原因?癌症自愈成為可能了嗎?為什麼癌症會自愈?
  • 癌症會傳染?癌症會遺傳?「家庭癌」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癌症不能傳染。大量統計資料顯示,長期與癌症患者接觸的腫瘤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癌症發病率並不比一般人高。於是,患同一類疾病或癌症就不足為奇了。根據現有的資料,「家庭癌」以消化道癌最為多見,這同樣佐證了生活習慣、生活環境與癌症發病的關係。
  • 癌症不會傳染,但會轉移,確診癌症後,如何避免癌症二次轉移?
    癌症,很多人都想避開這一個詞,很多人都會覺得只要得了癌症,那麼幾乎就意味著已經被判了「死刑」,所有很多癌症患者,知道自己患了癌,就自暴自棄,對生活沒有希望,消極的態度使得後續治療得不到應有的水平。許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初期,得到有效的治療後,會康復,但是癌症可怕就可怕在它會發生二次轉移,雖說癌症不會傳染,但是會二次轉移,有很多人都是在癌症復發後二次轉移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那麼在確診癌症之後,要如何避免二次轉移呢,下面給大家來說一說。
  • 體溫降低引起癌症高發
    癌症是人類最難以戰勝的疾病之一。人人都覺得癌症太可怕了,它不是你的意志所能控制的,它仿佛完全無規律可循,所有的人都會在癌症面前亂了方寸,盼望著手術刀一刀下去癌症就被徹底清除,盼望著吃了昂貴的抗癌藥,癌症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致癌的方法越來越多,治癌的費用越來越高,可結果時常是人財兩空。
  • 「奶奶醫生」半個世紀紮根診療一線 身患癌症堅持出診
    有誰像她,查出患癌第二天,繼續堅持看病患?有誰像她,頑強擊敗癌症後,再次披上白大褂? 這天,頭髮花白的陳桂芳笑著接過醫院道上急切等待的目光,走進了海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診室。她在門後取下一件白大褂,沉著而熟練地穿上,對護士說:「讓病人進來吧。」這個83歲的老人已經在兒科領域工作了半個多世紀,如今,仍在一線。 幾乎所有熟知她的人都佩服她的醫德。
  • 找到癌症「剋星」,或有幫助
    癌症本身的隱藏性較高:大多數癌症的潛伏期較長,無論是從癌基因突變還是從持續感染致癌病毒,到最終形成癌症,都很漫長。在此過程中,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患者不易察覺,一旦出現了可感知的臨床症狀,往往發生了轉移,已是癌症晚期。
  • 長期出疹子或是癌症 女性癌症的15個早期信號
    長期長疹子不要以為是過敏皮疹,疹子也有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如何遠離癌症呢?  4、疼痛  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