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進入尾聲,客戶對樓市的噓聲此起彼伏。很多人在觀望,在糾結,在迷茫,在等一個答案。時間,也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讀史明智。耗時2天,小編做了兩個大表,想看看,這十年樓市,千盤過盡,究竟誰穿越了周期,成了贏家。誰又因時代蒙塵,錯過了十年紅利。
同時,也希望在時間的答案裡,
用更理智的數據,更長遠的目光,告訴我們究竟何為選擇的標準。
一、
為了讓有限的數據更具參考意義,小編從三個維度進行篩選:
1、時間段的選擇
綜合濟南房地產市場品牌進駐情況、城市發展階段、以及樓市的階段周期表現,本次數據起點選取了2012這個典型年份。
因為這一年,濟南房地產市場已經很成熟,恆大、萬科、綠地、綠城等頭部房企均已進駐、本土魯能、銀豐、東拓、重汽等品牌實力割據、且有南益、路勁、祥泰等異地大牌佔據要地、中建、中鐵央字輩企業表現活躍。可謂是大盤迭生、市場繁榮;
也是這一年,濟南東西南北均在大跨越開發的一年,西進東拓北跨同步發力,西客站指日可待、CBD初現市場。城市活力崢嶸。
最重要,這一年是樓市的寒冬期,是傳說中的末日之年,小編至今仍記得當年冬天每家售樓處的寒意,與當下的2020年極為相似。
也剛好,2012—2020年,時間跨度為9年,足夠的長,可以避免特殊時段特殊數據的不客觀。
2、典型樓盤的選擇
一是避開小盤,選取城市主流項目;二是項目區域地段可以覆蓋東南西北中幾個大地域,保證有效對比;三是如果項目如果為同區域,儘量在配套及品牌中有所差異。
3、一個測試標尺
是否達到保值增值標準?
因糧食等物價的特殊性,我們不再參考全面物價,姑且草率一點,選取一個典型例子作為參考。2012年,小編在南城某項目一家快餐店常吃的牛肉麵是15塊錢一碗,現在,這家店的同款牛肉麵已經漲到25一碗,且分量少了三分之一,物價等於翻了一倍,即溢價率100%。也就是我們的房價至少翻一番,才可稱為達到了保值目的。
同時,考慮房地產極強的地域性,為了評測單項目溢價率,本次測試值小編選取了濟南市2012—2020平均房價漲幅作為參考,具體如下。
即單項目房價溢價率只有超過114%,才可稱為跑贏市場,達到增值的目的。
4、具體價格數據,2012年為克而瑞後臺數據,2020年數據為貝殼數據。且通過個體購買人和項目親歷者進行了價格校正,以保證數據儘量的準確。
由此,時間給出的答案如下:
1、買房確實達到了保值增值目的,硬通貨屬性坐實;
2、同屬性產品起點相似,結果卻差異巨大。
按照2012-2020濟南平均房價漲幅114%,安姐對20個樓盤溢價率分了四檔——
超過200%的為卓越級別,即表中粉色區域;
超過150%的為優異級別,為表中藍色區域;
超過140%的為優秀級別,為表中紫色區域;
超過114%的為良好級別,為表中米色區域;
114%以下的,不及格,為黃色區域。
二、
贏的為何贏了,輸的為何輸了?
當年最大一倍的差距,現在卻可以差到2.5倍。
差不多的車票價格,在這十年間卻有的登上了火箭,有的坐上了驢車。
小編又做了個盤點,可以直觀的看到哪些因素決定了這輛車的車速。
從這個表裡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規律:
1、卓越和優異級別的項目均在歷下區和市中區,且均有優質學區加持
2、卓越、優異、優秀級別項目99%處在東部和南部,為城市重點發展方向和優質資源區
3、不及格項目均在槐蔭區和天橋區,位於北部和西部,且學校一般
這與濟南這十年東拓力度一再加大、產業/政策/配套/交通全面加持的發展方向完全一致。
再細看兩個例外:
一個是東部唯一跌入良好級別的恆大名都,為何與同在唐冶片區的唐郡差距那麼大?他們的地段類似,而恆大的學區還要優質一點,把他倆的數據單拉出來對比——
可以清晰地看到,雖然恆大二手房價格高一點,但因為當年恆大是精裝銷售,單價高於唐郡500元/㎡,這部分當年的產品溢價,並沒有在二手房中完全變現,從投資回報率上講,不划算。
同樣的規律體現在海爾綠城上——
因為綠城當年精裝銷售且產品力遙遙領先,全運村價格為城市標杆,所以投入成本較高,溢價率較低,但勝在漲幅給力,仍是王者地位。
還有個例外,是西客站片區的中建錦繡城,硬是跑贏了片區,達到134%。原因直白——在周邊樓盤一眾鄉村小學裡,錦繡城引進了槐蔭比較好的營東分校,成為該片區的學區房首選。
再來拉一下增幅前三甲——
漲幅真諦:核心絕版地段+名校學區+優質人文環境
同樣的成功原理也體現在這兩個盤上——
老市區核心地段+片區內優質學區+成熟配套+片區內大量的老社區置換需求,讓這裡的二手房交易熱度保持,價格可以超越片區平均漲幅。
最後,看看那些沒趕上快車道的不及格項目都敗在了哪些因素上?這就是我們買房避坑的重點——
陽光100:地段好、但非城市發展方向,產品差、並遭遇假外國語品牌風波、物業也差;
凡爾賽:非城市發展方向、無優質學區、人文環境差、物業差;
外海中央花園:地段尚可,但非城市發展方向,學區尚可,中考成績比錦繡城好,但品牌差、產品差、爛尾風波讓這個盤徹底陷入泥潭無法自拔。
三、
總結一下,按照現在市場項目的銷售邏輯,樓盤的典型價值一般為:
區域、地段、交通、學校、商場、醫院、政經文商配套、戶型、精裝、科技住宅、品牌、物業等等。
而作為市場上最普遍的剛需剛改客戶,當下該不該下手呢?
該!經過一年的擠泡泡,很多樓盤已經見底了,房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入手了。
那資金有限,怎麼選?
小編個人認為,尊重市場,順從規律,抓緊城市發展機遇。
把所有的錢砸在區域、地段、學校、交通、產品上。
更細緻點說,就是——
1、同樣價格,選在城市發展方向上的。東強、西興、北起、南美、中優政策下,未來十年誰會發展的更快,誰目前的上車起點還不高?就選它。
小編個人會選東邊,在雪山、唐冶、新東站之間挑(排序分先後)。畢竟地鐵、自貿區、文旅城大配套、科創走廊、以及一系列的大產業項目都已落定,兌現只是時間問題。且CBD成熟後,這幾個版塊就是絕對的次中心。濟南下一個十年,東部依然值得被看多。
2、同樣區域,選片區內學區好的或者未來有重大配套利好、交通利好的。這都是房價的助推器。要相信大盤的帶動力和自我賦能能力,可參考領秀城、中海、全運村漲幅,放在當下東部區域,就是目前價格已經在低點的國際城、文旅城、泰山7號。
3、同樣區域、同樣學區、同樣交通,力所能及範圍內選大品牌好產品的,綠城,融創、龍湖、金茂,在產品力上,都是好選擇。
4、剛改剛需,暫時不要為精裝、科技配套買單。選大品牌毛坯即可。把錢用在刀刃上。
最後,套用一句廣告語,與時代共潮頭、與城市共未來、與品牌共美好。
小編願與你,在濟南下一個十年,煮酒再論英雄。
撰文不易,日拱一卒,希望大家多多點擊下方平臺推送的廣告,此為帳號全部收入來源,另承接各類新媒體推廣業務,歡迎後臺私信,感謝支持,望大家萬事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