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廣東首案判了!熊孩子高空拋物致人十級傷殘,被判……

2021-01-08 廣東佛山婦聯

2021年1月1日,

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的民法典正式施行,

這部我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

有許多內容和我們息息相關。

2021年1月4日上午,元旦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庾某某訴被告黃某某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一案。據了解,該案是民法典施行後第一案。

案發時,一名兒童將一個礦泉水瓶從35樓家裡的陽臺扔下,樓下散步的阿婆受驚摔倒造成十級傷殘。阿婆為此將兒童家長告上法院要求賠償醫藥費等各種損失10萬餘元。越秀區人民法院審理後,當庭判決被告方賠償阿婆損失共計9萬餘元。

高空拋下水瓶

阿婆受驚摔傷

2019年5月26日下午,庾婆婆在位於楊箕的自家小區花園內散步,經過黃先生樓下時,黃先生家小孩在房屋陽臺從35樓拋下一瓶礦泉水,水瓶掉落到庾婆婆身旁,導致其驚嚇、摔倒。

報警後,庾婆婆被送入醫院治療。

次日,庾婆婆親屬與黃先生一起查看監控,確認了侵權事實後,雙方籤訂了一份確認書,確認礦泉水系黃先生家小孩從陽臺扔下。

協議籤訂後,黃先生向庾婆婆支付了10000元以示賠償。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診斷認為,庾婆婆右側股骨轉子間粉碎性骨折、高血壓病Ⅲ級(極高危組)、右側眼眶骨折。庾婆婆住院治療22天後出院,後又因傷未痊癒,又兩次住院治療累計超過60天,住院費用花費數萬元。

經中山大學法醫鑑定中心鑑定,庾婆婆傷情構成十級傷殘,傷殘是5月26日受傷導致。

庾婆婆以黃先生除已支付10000元外未再支付其他賠償款為由,向越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黃先生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交通費、鑑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扣除黃先生已支付的10000元,合計100344.12元。

適用民法典規定

賠償92000餘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十九條之規定,民法典施行前,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故本案應適用民法典。

本案中,原告散步時被從高空拋下的水瓶驚嚇摔倒受傷,經監控錄像顯示水瓶由被告租住房屋陽臺拋下,被告對此無異議,並有視頻及原、被告籤訂的《關於2019年5月26日高空拋物的確認書》證明,法院對侵權事實予以確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二條的規定,確定由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原告受傷造成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損失、鑑定費,被告應予以賠償。原告因受傷造成殘疾,確對其造成精神損害,其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符合法律規定,法院應予以支持。

原告後兩次住院既包括治療受傷骨折造成的傷害,也包括治療其本身疾病的費用,法院根據原告的年齡及傷情,酌情扣除部分費用。對原告主張購買藥品及針炙的費用,沒有病歷及相關醫囑證明、無法查明屬於治療必要支出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9時31分,合議庭經評議後,當庭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鑑定費合計82512.29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

宣判後,原、被告均未對上訴與否作出表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還可以提出上訴。

30多家媒體、平臺對當天的庭審和宣判進行了網絡全程無間斷直播。

法官說法:

高空拋物的「過與責」

法官表示,該案是一起典型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案件。高空拋下的礦泉水瓶雖未直接砸中原告,但由於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導致原告受驚嚇倒地受傷致殘,該後果與高空拋物具有直接因果關係,應由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高空拋物、墜物傷人事件,成為「城市上空之痛」。

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民法典吸收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精神,將對高空安全的保護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對高空拋物、高空墜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進行了釐定,也對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保障責任和公安機關的調查責任作出了規定。

民法典的實施對遏制高空拋物行為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除了民事責任,如果故意從高空拋擲物品,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構成犯罪。剛剛頒布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也進一步規定高空拋物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責任人需要付出更高的法律代價。

該案依法適用民法典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旨在通過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旗幟鮮明地向高空拋物等不文明行為說「不」,通過以案釋法明理,倡導公眾講文明、講公德,牢固樹立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佛山婦聯微課堂第28課

主題:《及早幹預,促進視障兒童身心最大限度發展》

主講人:李博

《及早幹預,促進視障兒童身心最大限度發展》——李博.mp3

11:54來自廣東佛山婦聯

(上下滑動查看詳情)

來源:小強熱線、廣州日報、南方日報

編輯:岑梓鏵

審校:羅文婷、蒙劍波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分享

點點讚

相關焦點

  • 「熊孩子」高空拋落礦泉水瓶致人受傷,家長被判賠9萬
    由於民法典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案為廣州民法典施行後後判決的第一案。   在一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法院查明,此案侵權事實清楚,雙方並無異議。高空拋物發生於2020年5月26日,次日,庾某某親屬就與黃某某一起查看了監控,確認了侵權事實後,雙方籤訂了一份確認書,確認礦泉水系黃某某家小孩從陽臺扔下。協議籤訂後,黃某某先期向庾某某支付了10000元以示賠償。
  • 高空拋物該怎麼判?
    高空拋物該怎麼判?法 官 說 法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案件。高空拋下的礦泉水瓶雖未直接砸中原告,但由於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導致原告受驚嚇倒地受傷致殘,該後果與高空拋物具有直接因果關係,應由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發生高空拋物、墜物傷人事件,成為「城市上空之痛」。
  • 「熊孩子」35樓拋下一瓶水,行人摔倒致殘,法院判了!
    「熊孩子」35樓拋下一瓶水,行人摔倒致殘,法院判了!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案件。從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民法典吸收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精神,將對高空安全的保護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對高空拋物、高空墜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進行了釐定,也對物業服務企業的安全保障責任和公安機關的調查責任作出了規定。民法典的實施對遏制高空拋物行為發生、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誰擔責?打羽毛球被擊中眼睛訴球友能否獲支持?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誰擔責?打羽毛球被擊中眼睛訴球友能否獲支持?   全國多地宣判適用《民法典》首案      北京朝陽法院適用《民法典》宣判首起「自甘冒險」案庭審現場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民法典》實施 各地首案判了!
    今天是民法典實施後的第二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盤點7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供讀者參考。北京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宣判首例居住權案件王迪(化名)系王家和(化名)與李芳(化名)所育之女,王家和與李芳早年離婚,王迪隨王家和共同生活在涉案房屋內。
  • 礦泉水瓶明明沒有砸中阿婆,兒童家長卻被判賠九萬餘元,冤嗎?
    廣東廣州,一名兒童將一個礦泉水瓶從35樓家中的陽臺上扔下。雖然沒有砸中樓下散步的阿婆,但阿婆被這個從天而降的礦泉水瓶嚇得夠嗆,摔倒造成了十級傷殘。阿婆為此將兒童家長告上法院,兒童家長最終被判賠償9萬餘元。
  • 《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品鑑!廣東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案1月4日上午,「民法典實施第一案」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誕生。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庾某某訴被告黃某某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一案。隨著庭審的推進,這起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的「過與責」逐漸明晰,經過1個小時的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評議後當庭宣判。
  • 【央廣網評】高空拋物被判賠 民法典為人民群眾的頭頂撐起保護傘
    【央廣網評】高空拋物被判賠 民法典為人民群眾的頭頂撐起保護傘 時間:2021-01-07 11:13:41  來源:央廣網
  • 讓高空拋物不再任性
    近年來,高空拋物致人傷亡事件時有發生,因「肇事者」很難查找,這種令人厭惡的不文明行為被稱為「城市上空的痛」。新年伊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實施,對不明拋擲物、墜落物造成他人損害如何追責有了明確說法,這讓審理「高空拋物」類案件有法可依。
  • 躲雨時被高空墜物砸傷,法院會怎麼判?
    躲雨時被高空墜物砸傷,法院會怎麼判?「法官」有話說高空拋擲物、墜落物致人損害責任中,應確定一定範圍內的「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儘量限縮「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的範圍,根據加害可能性的大小確定責任主體承擔責任比例的大小。
  • 《湖南日報》:「熊孩子」闖禍,監護人要擔責
    湖南日報記者 何金燕通訊員 張豔芳高空拋物、劃傷車身、損壞博物館展品……近年來,因「熊孩子」調皮搗亂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現象時有發生。民法典明確指出,「熊孩子」闖禍,監護人「跑不了」。【原文】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 走進民法典丨遛狗不牽繩致人受傷,狗主人被判賠2萬元
    走進民法典丨遛狗不牽繩致人受傷,狗主人被判賠2萬元 2020-11-18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小區花園散步,怎料禍從天降!
    03判決明晰責任侵權者需賠償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十九條之規定,民法典施行前,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故本案應適用民法典。
  •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家中養有寵物的要注意啦
    《民法典》1246條規定,飼養人如果沒有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別人受傷,要承擔侵權責任。就是說,遛狗的時候如果因為沒有給狗拴繩,狗傷到人,狗主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定期要給狗狗做體檢,注射狂犬疫苗,並辦好兩證:養犬登記證和動物健康免疫證,而且這兩個證都是需要年檢的。
  • 高空拋物天不知地不曉?警方DNA採集揪出元兇!
    西花園派出所辦案民警黃警官介紹,高空拋物事件發生後,該派工作人員入戶採集DNA信息時,經過對比、篩查、排除等環節,共採集有效DNA信息涉及18戶26人,而不常住的、能提供案發時不在場證明的住戶都被排除。警方調查發現」熊孩子「惹禍黃警官:「這個孩子當時和姐姐兩人在家,趁大人不在家,便站在窗邊將垃圾桶內的空酒瓶扔下樓。」
  • 國內首個高空拋物智能預警監控系統上線
    在當今社會高空拋物行為已經成為我們在當今所謂的文明社會所面臨的,一個較突出的問題,高空拋物現象已經嚴重的影響到社會居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對於高空拋物,國家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一起來了解下吧相關法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 家裡養狗的要特別注意,《民法典》於2021年生效,餵流浪狗也擔責
    9月4日,貴州遵義,一居民2019年被流浪狗撞傷,經鑑定為10級傷殘,該狗為萬某長期投喂。法院認為萬某不當方式投餵使狗長期在此流浪。判處萬某賠償6萬,其不服上訴,經調解賠償4萬。既然是流浪狗,為什麼萬某需要賠償4萬元?
  • 新規來了:高空拋物,最高可判死刑!哪些習慣要改變?
    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人們住的樓越來越高,但很多人的意識,卻還停留在住平房或者住矮樓房的時代。以往的不文明行為,成了呼呼生風,叫人不寒而慄的飛來橫禍。高樓拋物和高樓墜物,這種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後來將不堪設想。    附圖:高空拋物,殺傷力有多大呢?
  • 民法典「第一案」亮「典」
    這些案件是我省首批民法典「第一案」,引發各方關注。「好意同乘」發生事故誰買單?民法典為善意減責1月6日,莆田市城廂區法院宣判了一起「好意同乘」案件,為莆田全市首個適用民法典案例。該案中,林某駕駛普通二輪摩託車無償搭載林子某,途中與金屬護欄發生碰撞致林某、林子某受傷。經交警認定,林某負本次事故全部責任,林子某不負責任。
  • 北京民法典首案判了
    2020年4月28日上午9時,原告、被告與案外四人在朝陽區紅領巾公園進行羽毛球3V3比賽。比賽過程中,原告被被告擊打的羽毛球擊中右眼。事發後,原告由被告陪同至醫院就診,此後,被診斷為右眼人工晶體脫位、前房積血等。5月28日,原告入院接受治療。7月6日,醫院出具診斷證明,顯示:原告術前見右眼視神經萎縮,術後5周餘驗光提示右眼最佳矯正視力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