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2020-07-31 申申申申

2016年,在大興安嶺地區,我國首次拍到6隻駝鹿在野外生存的畫面,畫面中,6隻駝鹿正悠閒的行走,時不時的吃兩口附近的植物。

由於駝鹿對外界變化非常敏感,對植被的要求非常高,我國首次在野外環境下拍攝到駝鹿,意味著我國野生環境正在改善。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駝鹿在我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殺駝鹿將會受到法律制裁,然而在一些國家,會定期組織獵殺駝鹿,這究竟是為何呢?

駝鹿與能量

駝鹿屬於亞寒帶針葉林動物,主要棲息在針葉林以及闊葉林混交林中,一般情況下不會離開森林。在一些國家,每年都會定期開放獵殺駝鹿的時間,以消滅駝鹿的數量,這其中的原因,和駝鹿的食量有關。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駝鹿屬於鹿科家族的駝鹿屬,一共有兩個品種以及8個亞種。駝鹿的體型很大,成年駝鹿體重能達到400千克-600千克。駝鹿的食量也很大,一般每天要攝入20公斤的食物,而且有50%屬於水生植物。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我們知道,單位面積內,土地能夠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我國科學家錢學森曾經計算過一個土地能夠生產糧食的上限是多少,他的計算方法很簡單:把一片土地的面積計算出來,然後再計算出這個面積能夠種植多少植物,而單個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只能將太陽光1%-4%的能量轉化為生物能。所以植被的總數量乘以照射到這片土地太陽能的1%-4%,得到的就是這片土地能夠生產能量的上限。

也就是說,單位面積能夠生產的能量是有限的,這也意味著能夠養育的生物是有限的。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再加上駝鹿的分布範圍很廣泛,種群數量也很多,沒有滅絕的危險。

更重要的是成年駝鹿幾乎沒有天敵,這意味著數量過多的駝鹿,可能會導致當地植被減少,尤其是水生植物。當植被減少之後,當地能夠供養的生物將會進一步減少,這將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再者,除了駝鹿之外,還有其他的生物需要利用植物為食,當植被被駝鹿大面積吃掉時,其他的動物將會因為食物競爭處於下風而滅絕。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因此,為了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當地會定期組織獵殺駝鹿,以控制當地駝鹿的數量。

我國之所以保護駝鹿,是因為目前我國境內野生駝鹿數量較少,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有限。再者我國大興安嶺地區有大型食肉動物,比如:東北虎(野生東北虎目前只有十幾隻),這些生物會捕獵駝鹿的幼崽,野外環境下,可以通過食物鏈來調節駝鹿的數量。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如果有一天駝鹿在我國泛濫,我國也會像其他國家那樣定期控制駝鹿的數量。

駝鹿

駝鹿最明顯的標識屬於它的角,在駝鹿家族中,雄性駝鹿擁有兩片像巨大樹葉一樣的角,這可以幫助它們獲得異性的青睞,而雌性駝鹿身上則沒有角。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在繁衍季節時,雄性駝鹿會展開同性競爭,一般情況下,駝鹿不會直接打架,而是比拼角的大小。當兩隻角差不多大時,同性之間會用角展開攻擊。

由於駝鹿的角大且分叉較多,很容易造成兩隻駝鹿因打架而造成兩者無法分開,最後雙雙因精疲力竭而死,當它們死後,一些食肉動物會趕來吃掉它們。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駝鹿的繁殖速度很慢,一般只會生育一個胎兒,剛出生的駝鹿擁有眾多天敵,比如:狼等大型食肉動物。所以駝鹿幼崽剛出生後不久,就可以站起來,這樣可以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雖然駝鹿的體型較大,而且性格溫順,是較為良好的肉食來源,但由於駝鹿的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而不是高纖維的植被,因此駝鹿不能大規模被人類馴養,所以想要吃駝鹿肉的人,可以去某些可以獵殺駝鹿的地區食用。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總結

像駝鹿這樣,在某些國家屬於保護動物,而在另一些國家會被定期獵殺的生物並不罕見,比如:前陣子澳大利亞宣布射殺駱駝,野生單峰駱駝雖然在一些國家是保護動物,但在澳洲是入侵動物,由於它們食量大,且耐乾旱,因此它們的數量不斷上升。再加上它們一旦遇到水源,會大量喝水,導致澳大利亞沙漠地區的生態更加失衡,因此當地政府才會宣布射殺駱駝。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不管是保護該生物,還是宣布獵殺該生物,都是基於本地生態鏈決定的。

相關焦點

  •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我國要加以保護?
    原標題: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要保護?萬變不離其宗,我國之所以要保護這種大型野獸駝鹿,還是印證了「物以稀為貴」這句老話。不僅如此,我國很多看似普通但卻上了榜的保護動物,例如麻雀、野豬、青蛙等等。那麼駝鹿這種動物在我國和國外分別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什麼是駝鹿?駝鹿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由於它的肩高於臀,並且體型似駱駝故而得名「駝鹿」。
  • 很多國家定期獵殺的大型野獸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2016年,在大興安嶺地區,我國首次拍到6隻駝鹿在野外生存的畫面,畫面中,6隻駝鹿正悠閒的行走,時不時的吃兩口附近的植物。由於駝鹿對外界變化非常敏感,對植被的要求非常高,我國首次在野外環境下拍攝到駝鹿,意味著我國野生環境正在改善。駝鹿在我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獵殺駝鹿將會受到法律制裁,然而在一些國家,會定期組織獵殺駝鹿,這究竟是為何呢?
  • 在國外要定期獵殺才能控制數量的駝鹿,為什麼中國偏偏要保護?
    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駝鹿對環境的要求較高,此次在我國拍攝到駝鹿的分布,意味著我國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什麼要獵殺駝鹿駝鹿在我國屬於二級保護動物,如果在我國境內獵殺駝鹿,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許多國家,駝鹿可以合法獵殺,原因是因為:保護當地環境。
  • 大興安嶺出現大型野獸,國外定時獵殺,為何在我國被保護?
    在我國II級重點保護動物下共有38種哺乳動物,而駝鹿就是其中之一,例如穿山甲、黑熊、金貓等都是國家II級保護動物。還有一個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那就是曾經在農村隨處可見的麻雀也已經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大興安嶺發現3米巨獸,我國加以保護,國外卻在定期獵殺它
    藉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人們近年來在大興安嶺地區觀察到很多珍稀物種,其中不乏大型野獸。然而,最近通過紅外相機的拍攝,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神秘的生物。在國外,這種動物往往被定時獵殺,以防破壞當地生態,而在我國卻主張加以保護,這種生物就是駝鹿。提起鹿,人們可能會想到高大的長頸鹿,也會想到長相奇特的麋鹿,甚至還有靈動可愛的梅花鹿。
  • 大興安嶺發現大型野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高,唯一的天敵就是狼群
    自然界其實存在著很多我們所不熟悉的動物,因為其實大部分人所熟悉的,也就是那幾個熱門的動物而已,比如說獅子老虎之類的,所以有很多不熟悉的動物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這些動物如果還是距離我們生活比較遙遠就更是如此了。大興安嶺發現大型野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高,唯一的天敵就是狼群。
  • 是誰獵殺了駝鹿?
    冬季的「中國最冷小鎮」呼中,群山銀裝素裹,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林間道路。鎮內街道兩側的樹木、樓房被霧凇渲染成童話世界。2018年11月20日7時50分,黑龍江大興安嶺呼中林業公安分局長劉亞友辦公室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喂?呼中林場飛虎山發現一隻被套住的『犴達罕』……」案情就是命令,劉亞友迅速召集民警,趕往案發地。
  • 動物世界-駝鹿
    駝鹿 又稱堪達罕(滿語)、犴達罕(滿語)、犴,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雪豹守望者"舉辦大型公益活動:我們為何要保護雪豹
    藝術區舉辦了「守望雪山之魂」大型公益沙龍活動。10月23日,雪豹保護公益組織「雪豹守望者」在北京798藝術區798劇場舉辦了「守望雪山之魂」大型公益沙龍活動。「從形態上來說,雪豹怎麼看都是猛獸,大型的貓科動物」,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時坤介紹,「但它有著像藍寶石一樣的眼睛,他其實很柔、很萌。我的兩位學生在內蒙阿拉善旗看到當地幾個牧民扯著一條毯子就把它抓住的時候,覺得雪豹就像一隻大貓一樣。」
  • 野狼水中激戰駝鹿,沒想到駝鹿竟然如此聰明,野狼:差點淹死
    大自然給食草動物們的挑戰遠比食肉動物要多的多,除了面對不斷改變的環境外,食草動物由於處在食物鏈的最低端,所以任何的食肉動物都能對它們造成威脅,因此,要在殘酷大自然中生存,除了有保命的「技能」外,還有有一顆冷靜而聰慧的頭腦。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一種冷靜而有聰慧的食草動物-駝鹿。
  • 虎王M20,西伯利亞虎具備獵殺大型熊類的實力嗎?
    喜歡和了解動物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西伯利亞虎(東北虎)是現存老虎亞種中最大的一種,但因為生活的地區極度寒冷,所以野外東北虎的視頻資料,比起它們分部地區最廣的表兄弟,孟加拉虎來說要少得許多,所以今天小編想帶大家認識一頭西伯利亞虎裡的傳奇虎王,「獵熊者」M20,以及探討一下西伯利亞虎能不能獵殺大型熊類。
  •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何在紐西蘭慘遭「狠」手?
    喜馬拉雅塔爾羊是一種大型有蹄類動物,別名「長毛羊」,屬牛科,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一帶,多為集群生活。它們的活動範圍固定,以草本植物為食。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塔爾羊被列為近危物種(NT)。它們也是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駝鹿是氮的「搬運工」
    >對於駝鹿來說,沒有什麼比站在池塘中津津有味地咀嚼水草更愜意了。 在駝鹿生活的北部寒冷氣候中,幾乎沒有足夠的氮為植物生長提供養料。植物從土壤和空氣中獲得這種關鍵營養物質,而動物依賴於植物供應滿足自身的氮需求。 據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研究人員觀察,駝鹿會潛入水下,並且上來時嘴巴滴著汙泥和綠色物質。他們想知道這種活動如何影響氮的可獲取性。在45分鐘的持續取食期間,潛水的駝鹿能擾動湖底100平方米的區域。
  • 比黃牛還大的駝鹿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收回的野外布設紅外相機中,發現了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的活動影像。當地森林公安局負責人介紹,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我國僅在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地區出現過。
  • 如何區分駝鹿、麋鹿、馴鹿、獐、梅花鹿、馬鹿?
    偶蹄目鹿科(Cervidae),全球共記錄有49種,中國有19種。猜猜看,精靈王的坐騎到底是哪一種?鹿們到底能不能當坐騎?駝鹿(Alces)是鹿科動物中個頭最大的,目前有歐亞駝鹿(Alces alces)和北美駝鹿(Alces americanus)兩種,兩者區別不大,後者的體型要稍微大一些。
  • 非法獵殺黃鼠狼被判刑,注意我們身邊的國家保護動物
    最近小編看到一則新聞,一哥們非法獵殺黃鼠狼被判了有期徒刑7個月,還罰了不少款,這讓小編出了一身冷汗啊,畢竟以前小編在爺爺家也見過幾隻黃鼠狼,還好沒下手。不過現在國家保護動物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也許哪天我們一不小心就犯法了,所以小編在這裡說說我們常見的卻從沒在意的保護動物。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
  •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大熊貓
    20世紀初,羅斯福兄弟為了獲得珍稀動物標本而來到寶興獵殺大熊貓。後來,美國人露絲僱傭大批獵人在山中尋找捕捉活的大熊貓,帶到美國公開展出牟利。一位美國傳教士在20世紀30年代多次獵捕大熊貓,為一家著名博物館提供了20餘張大熊貓皮。一位英國人則在中國待了20餘年,專門僱人捕捉大熊貓送往歐洲。
  • [視頻]俄羅斯駝鹿農場 馴養駝鹿有高招
    人們常說「駝鹿渾身都是寶」,特別是駝鹿奶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但是由於駝鹿不容易馴養,因此駝鹿奶奇貨可居。不過,俄羅斯的一家農場在馴養駝鹿方面卻頗有心得。    隨著喇叭中先後傳出號角聲、小駝鹿鳴叫聲和一連串雌性駝鹿的名字,一隻雌性駝鹿踏著悠閒的步子緩緩走進了農場。它是聽到呼喚來為自己的寶寶餵奶的。不過,在這裡等待它的並不是嗷嗷待哺的小駝鹿,而是農場裡的擠奶工人。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 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