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常青接受組織調查後痛哭流涕。
今年4月2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黃常青因涉嫌嚴重違紀而接受組織調查。常青因何不再常青?在案發4個月後,《中國紀檢監察報》日前刊發文章《麻將桌上失底線,多年奮鬥轉眼空——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常青案件警示錄》,首次對外披露了黃常青腐敗案案情。原來,這位昔日意氣風發的法院副院長,居然是「栽」在了麻將上。
「等我出去了,我們一起切磋,我肯定贏你」
《中國紀檢監察報》文章的開頭這樣寫道:「從書記員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黃常青用了30年。在接受組織調查的20天裡,他不時會想起自己30年的人生歷程。面對昔日的輝煌和今日的不堪,他常常陷入悔恨中,不能自拔,只有在與辦案人員談起麻將時,才能從中短暫抽離,繪聲繪色地介紹著『和平麻將』(廣東省和平縣一種麻將玩法,賭注很大)的打法,手舞足蹈地吹噓著曾經的『輝煌戰績』,甚至說:『等我出去了,我們一起切磋,我肯定贏你。』」
黃常青對於麻將的痴迷,可見一斑。文中引述黃常青的回憶,黃常青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學會了打麻將的,一開始純粹為了消遣,但手氣好的時候,一次能贏幾百塊,黃常青就「來了精神」,漸漸發展到欲罷不能,麻將越打越大,越打越頻繁,一晚上輸贏五六萬元成了平常事。賭癮越來越大的黃常青甚至在自家陽臺專門搭建了麻將房。一時間,他家裡「麻友」滿座,客似雲來。
「他們知道我喜歡打麻將,就經常約我『三缺一』,說讓我喜歡的話,做讓我開心的事。自己慢慢感覺眾人之上,忘乎所以,啥都是對的,啥都可以做,啥都是應該的。」 黃常青在懺悔書中寫道。
漸漸地,黃常青在麻將臺上迷失了自我,忘記了底線,在麻將桌上任由權力「任性」:面對「麻友」的請託,已經不好意思拒絕了;一些不能辦的事情,因為一贏錢一開心,也就答應了;很多見不得光的齷齪勾當,在麻將臺上變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鐵桿「麻友」律師成「黃常青代言人」
黃常青的欲望在麻將桌上不斷發酵。文章提到了將黃常青推入腐敗泥潭的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的鐵桿「麻友」、人稱「黃常青代言人」的蔡律師。
文中說,2001年,黃常青就任龍崗區人民法院院長,蔡某便將業務拓展到龍崗。他緊緊抓住黃常青愛打麻將的特點,「勤學苦練」,隨叫隨到,開車接送,有時開局前先塞給黃常青一兩萬元作為賭資,牌局中放放水,該吃不吃,該胡不胡,散局後賭債免單,甚至包攬黃常青其他賭債。在黃常青買房買車、小孩讀書及過年過節等節點,蔡某也適時表示。這些都讓黃常青感覺十分舒服,對蔡某也是有求必應。
多年來,蔡某打著黃常青的旗號攬了不少案件,一些當事人經常主動找到蔡某代理案件甚至是讓他「帶路」送錢給黃常青,而黃常青有時候甚至連案情都不問就直接幫蔡某給主審法官打招呼。就這樣,蔡某在龍崗是如魚得水、長袖善舞,而黃常青的口碑卻是每況愈下,眾人搖頭。
麻將桌上「買官賣官」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黃常青酷愛打麻將,下屬們自然投其所好。文章舉了一個從原來憤懣不平到「坐不住」的法官幹部的例子,牽出了麻將桌上的買官賣官故事。
藍某原來是龍崗法院的一名年輕法官,後來因為與黃常青不合被「打入冷宮」。日子久了,藍某覺得這樣實在對不起自己這身本事,於是通過蔡律師試圖融進黃常青的麻將圈。通過幾個月輸掉好幾萬的「付出」,使藍某得以調任業務庭庭長。2009年,一個提拔副處的機會放在面前,藍某決定再次鋌而走險。在一次打麻將時,藍某趁著其他「麻友」未到,膽戰心驚地將一沓港幣塞給黃常青,黃常青一邊將錢收下,一邊說道:「你資歷這麼老,也到了考慮你的時候了。」果不其然,不久後藍某得到了提拔。
據調查,黃常青先後收受多名下屬「麻友」買官行賄款近百萬元。龍崗法院先後有8名法官因行賄、受賄被查處。
「我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審判臺上的法官啊」
文中指出,調查中發現,向黃常青行賄的幾乎都是黃家麻將房的座上賓,「麻友」圈實質是共腐圈,裡面有律師、有老闆、有下屬,他們以期在黃的權力庇護下,「雨露」共沾。
文中舉例說,2005年,蔡律師給黃家的麻將房帶來了一個新客人——張老闆。張某出手很大方,每次打麻將的時候,都會把十幾萬元港幣放在桌邊,告訴大家,錢在這,拿不拿得到就看本事和運氣了。張某的豪氣做派很對黃常青的胃口,為了拿到這些港幣,他不僅給主審法官打招呼,而且還親自出面協調對方當事人,最終張某的案件以庭外調解「和氣收場」。
2007年,黃常青應「麻友」王某請求,照顧其拍得一棟執行標的,隨後還利用手中權力幫助王某向有關部門申請提高建築容積率,順利將容積率從1.6提升至3.2。王某事後送給黃常青100萬元。
就這樣,黃常青一次次被麻將臺上的朋友用「交情」和金錢「綁架」,把法律當成麻將遊戲的籌碼,玩轉各種規則。黃常青說:「我作為院長,本應遠離老闆和律師,但自己卻毫不避諱,經常和他們吃飯、喝酒、打麻將,勾肩搭背,拉拉扯扯,甚至還覺得這樣才顯得自己豪爽。但仔細想想,如果不是有求於我,誰會願意陪我吃喝玩樂呢?」
2015年4月2日,黃常青被深圳市紀委立案審查,4月22日,黃常青因涉嫌受賄400餘萬元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文章描述,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號啕大哭:「我做了一輩子法院院長,斷案無數,判人無數。今天,自己卻要從審判席走到被告席,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審判臺上的法官啊!」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中國紀檢監察報》)
相關連結
黃常青,男,1957年8月出生,廣東和平人。1974年4月參加工作,197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博士,曾擔任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2013年8月提任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負責協助院長分管民事審判庭、商事審判庭、房地產審判庭、勞動爭議審判庭、辦公室、市法官培訓中心。(深圳商報 記者陳曉薇)
麻將桌上失底線 多年奮鬥轉眼空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常青案件警示錄
編者按:法官一向被視為公平正義的守護人,如果法官惟利而不惟法,則公平難以實現,正義無從捍衛。現實中,少數法官迷失在貪慾中,無視黨紀國法,歪曲事實,踐踏正義,影響十分惡劣,教訓十分深刻。本期,我們選取了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常青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辦公室原主任吳遠豪違紀違法案,深入剖析,以警示廣大法律工作者,警示廣大黨員幹部。
從書記員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黃常青用了30年。在接受組織調查的20天裡,他不時會想起自己30年的人生歷程。面對昔日的輝煌和今日的不堪,他常常陷入悔恨中,不能自拔,只有在與辦案人員談起麻將時,才能從中短暫抽離,繪聲繪色地介紹著「和平麻將」(廣東省和平縣一種麻將玩法,賭注很大)的打法,手舞足蹈地吹噓著曾經的「輝煌戰績」,甚至說:「等我出去了,我們一起切磋,我肯定贏你。」
諷刺的是,黃常青至今都沒有意識到,在他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有一條「黑線」一直牽引著他,纏繞著他,最後勒住了他的事業和家庭,將他拖向深淵。這條「黑線」就是他一直痴迷的麻將。
1 痴迷麻將成為潰堤蟻穴
什麼時候學會的打麻將,黃常青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
據他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到深圳中院工作,日子比較艱苦,老婆在一家百貨門市上班,每天晚上帶回一些布料,夫妻倆一起加工到凌晨,圍裙每件3角,底褲每件5角,每天有二三十元進帳。正是靠著這些收入,家裡購置了電視機、電冰箱,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也正是在這期間,黃常青學會了打麻將。
一開始純粹為了消遣,但手氣好的時候,一次能贏幾百塊,頂得上幾十天的加工費,黃常青就「來了精神」。
那種「點上一支煙,抿上一口茶,摸牌切字,也似調兵遣將;斷上手控下手,頗帶點運籌帷幄」的感覺讓黃常青欲罷不能。隨著職務升遷,他的麻將越打越大,越打越頻繁,從五塊十塊一局到一百塊兩百塊一局,從一周一次到一周四五次,甚至打起老家的「和平麻將」,一晚上輸贏五六萬元稀鬆平常。
賭癮越來越大的黃常青甚至在自家陽臺專門搭建了麻將房。一時間,他家裡「麻友」滿座,客似雲來,歡聲笑語,絡繹不絕。漸漸地,黃常青在麻將臺上迷失了,面對「麻友」的請託,已經不好意思拒絕了;一些不能辦的事情,因為一贏錢一開心,也就答應了。很多見不得光的齷齪勾當在麻將臺上變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黃常青在打麻將中忘記了自己的誓言,忘記了自己的堅守,在麻將桌上任由權力「任性」。他在懺悔書中寫道:「他們知道我喜歡打麻將,就經常約我『三缺一』,說讓我喜歡的話,做讓我開心的事。自己慢慢感覺眾人之上,忘乎所以,啥都是對的,啥都可以做,啥都是應該的。」於是,欲望在麻將桌上不斷發酵,強烈地撕扯著黃常青的思想防線,他亦步亦趨,越陷越深。
2 「麻友」其實是損友
黃常青的鐵桿「麻友」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人稱「黃常青代言人」的蔡律師。
2001年,黃常青就任龍崗區人民法院院長,蔡某便將業務拓展到龍崗。他緊緊抓住黃常青愛打麻將的特點,「勤學苦練」,隨叫隨到,開車接送,有時開局前先塞給黃常青一兩萬元作為賭資,牌局中放放水,該吃不吃,該胡不胡,散局後賭債免單,甚至包攬黃常青其他賭債。一次,蔡某看黃常青輸得很慘,在送黃常青回家時趁機塞給他5萬元,說:「這次輸的算我的。」黃常青沒有拒絕。
在黃常青買房買車、小孩讀書及過年過節等節點,蔡某也適時表示,偶爾還會叫上幾個「麻友」陪黃常青旅遊,泡個溫泉,一路上陪吃陪打。這些都讓黃常青感覺十分舒服,對蔡某也是有求必應。
在黃常青眼中,蔡某可能只是個經常在一起打麻將的「小兄弟」。但是蔡某不這麼想,外人也不這麼想。
多年來,蔡某打著黃常青的旗號攬了不少案件,有時候黃常青甚至連案情都不問就直接幫他給主審法官打招呼。久而久之,大家看著蔡某經常出入黃常青家裡和辦公室,黃常青也經常過問他代理的案件,於是流傳著「龍崗的官司只要找蔡律師肯定能贏」。一些當事人便主動找到蔡某代理案件,一些想給黃常青送錢的老闆也讓他「帶路」,甚至一些法官也要巴結他,希望他在黃常青面前美言幾句。這樣,蔡某在龍崗是如魚得水、長袖善舞,而黃常青的口碑卻是每況愈下,眾人搖頭。
3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黃常青酷愛打麻將,下屬們自然投其所好。有些法官甚至在同事面前吹噓「昨天在黃院長家輸了2萬多」。
看著這幫人和黃常青在一起「如魚得水」,有些原來憤懣不平的幹部也坐不住了。藍某就是其中一個。藍某原來是龍崗法院的一名年輕法官,後來因為與黃常青不合被「打入冷宮」。
「整整五年,我每天上班在辦公室都無所適從,在電梯裡見到黃常青,我都不和他打招呼。但實在是無聊啊,覺得對不起自己這身本事。」於是,藍某通過蔡律師試圖融進黃常青的麻將圈。「他玩的『和平麻將』我不會玩,幾個月就輸了好幾萬。」然而,正是這幾個月的「付出」,使藍某得以調任業務庭庭長,一解胸中悶氣的同時,也讓藍某感覺找到了官場上位的「不二法門」。
2009年,一個提拔副處的機會放在面前,藍某決定再次鋌而走險。在一次打麻將時,藍某趁著其他「麻友」未到,膽戰心驚地將一沓港幣塞給黃常青,黃常青一邊將錢收下,一邊說道:「你資歷這麼老,也到了考慮你的時候了。」果不其然,不久後藍某得到了提拔。據調查,黃常青先後收受多名下屬「麻友」買官行賄款近百萬元。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黃常青這種做法,給了踏實幹活的「老實人」一記響亮耳光。於是乎,走業務過硬、能力取勝正途的人越來越少,而鑽投機取巧、花錢買官「捷徑」的卻多了起來。然而,這樣選拔出來的幹部能專心幹事、能勝任嗎?經查,龍崗法院先後有8名法官因行賄、受賄被查處。這也正如黃常青所說:「找下屬打麻將,原本是想和他們打成一片,但此風一長,大家就沒有心思幹活,風氣就壞了。隊伍帶歪了,我要負很大的責任。」
4 「麻友」圈實質是共腐圈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利益遇到權力時,尤其如此。
調查中發現,向黃常青行賄的幾乎都是黃家麻將房的座上賓。黃常青的麻將圈儼然一幅活生生的法院院長「權力圖」。這幅圖裡有律師,也有拍賣老闆,有基建老闆,也有下屬。懷著不同的目的,他們想方設法擠進黃常青的麻將圈,以期在黃的權力庇護下,「雨露」共沾,一起發財。
2005年,蔡律師給黃家的麻將房帶來了一個新客人——張老闆。張某出手很大方,黃常青說:「他每次打麻將的時候,都會把十幾萬元港幣放在桌邊,告訴大家,錢在這,拿不拿得到就看本事和運氣了。」張某的豪氣做派很對黃常青的胃口,為了拿到這些港幣,他不僅給主審法官打招呼,而且還親自出面協調對方當事人,最終張某的案件以庭外調解「和氣收場」。
2007年,黃常青應「麻友」王某請求,照顧其拍得一棟執行標的,隨後黃常青打著「解決疑難案件,平息上訪群眾」的由頭,以龍崗區法院的名義向該區國土規劃部門申請提高建築容積率,順利將容積率從1.6提升至3.2。王某自然投桃報李,事後送給黃常青100萬元。
就這樣,黃常青一次次被麻將臺上的朋友用「交情」和金錢「綁架」,把法律當成麻將遊戲的籌碼,玩轉各種規則,時而遊走在法律空隙,伸縮自如;時而揮舞著權力大棒,橫衝直撞。黃常青說:「我作為院長,本應遠離老闆和律師,但自己卻毫不避諱,經常和他們吃飯、喝酒、打麻將,勾肩搭背,拉拉扯扯,甚至還覺得這樣才顯得自己豪爽。但仔細想想,如果不是有求於我,誰會願意陪我吃喝玩樂呢?」
善騎易墮,善泳易溺。黃常青從事司法工作30年,卻知法不守法,懂法而弄法,其結果就是以身試法、身敗名裂。
2015年4月2日,黃常青被深圳市紀委立案審查,4月22日,黃常青因涉嫌受賄400餘萬元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號啕大哭:「我做了一輩子法院院長,斷案無數,判人無數。今天,自己卻要從審判席走到被告席,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審判臺上的法官啊!」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