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張家慧案一審宣判:受賄4375萬元,有期徒刑18年,罰金四百萬元。這樣的案件,公號「呦呦鹿鳴」文章《「最富法官」張家慧們摧毀了什麼?》評論說:相比之前那些貪腐金額數以億計的一個又一個落馬貪官來說,4375萬元這樣的級別,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而且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正廳級幹部),根本排不上號。那麼,
我們為什麼要給予張家慧特別關注呢?這是因為,張家慧所毀掉的,恰恰最為重要。我們經常說,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在張家慧面前,
這道防線幾乎為擺設。而張家慧之所以敢於幹預司法且一再得逞,反映當地約束機制欠缺,上下級法院(法院領導與法官)之間的監督結構走形變樣,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受到嚴重挑戰,總之,在海南法院系統「張家慧們」有了太多操作空間。但在看到張家慧案件嚴重的同時,我注意許多人對中國的司法、對法院的公正性進行了質疑,有些甚至根本性的否定,認為法院是舊社會的「八字衙門「,認為法院裡面」沒好人「。我認為,要承認目前法院確實存在著一些司法不公的現實問題,但也要看到絕大多數法院、絕大部分法官還是公正的,還是在堅守著法治的底線。即便是在在張家慧案件148頁的判決書中,我們仍然發現:
有一些法官在為正義而堅守!在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黎明行賄中,他賄賂金額不低,
達500萬元。據公司官網介紹,金螳螂成立於1993年,總部設在中國蘇州,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形成了以裝飾產業為主體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公司員工近20萬人,是綠色、環保、健康的公共與家庭裝飾產業的集團。金螳螂連續17年被中裝協評為中國裝飾百強第一名,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公司2006年上市,是裝飾行業第一個成功上市的企業。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總資產為425.38億元,最新市值281.2億元。《新財富》雜誌發布的2013年500位富人榜上,金螳螂創始人、實際控人朱興良,其家族財富達189億元,榮登江蘇首富,列全國第22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20排行榜》顯示,61歲的朱興良財富已降至122.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朱興良早在2014年因涉嫌行賄,被檢察機關批准執行,2015年已取保候審。金螳螂2020年半年報顯示,曹黎明為公司現任董事、總經理,持有公司股票319.98萬股。年報顯示,曹黎明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80萬元。據公告,曹黎明於2019年10月,因個人原因配合相關部門協助調查無法履職,後於2020年1月12日,結束協助調查工作,返回公司正常履職。(資料來源:時間財經《金螳螂捲入「最富法官」張家慧案:總裁行賄500萬實控人曾是江蘇首富》,作者:陳世愛)據目前公開的張家慧案件一審判決書,2017年5月,曹黎明請託張家慧和劉遠生,為其公司裝飾合同糾紛案提供幫助,在海口市水雲天小區雲天咖啡廳停車場送給劉遠生
300萬元。劉收錢後告知張家慧,張利用職務便利,向負責該案二審的
三亞中院院長李慶、副院長陳恆打電話,要求支持金螳螂公司訴求。但並未如願,二審駁回金螳螂公司上訴,維持原判,
金螳螂公司支付違約金605萬元。2018年初,該案在海南省高院申請再審,曹黎明再次請託張家慧和劉遠生幫忙。張家慧向該案申訴複查業務庭負責人鄒漢江打招呼,要求支持該案進入再審程序。張家慧還在審委會上發表了有利於金螳螂公司的意見。三亞中院後受指令再審,審理結果是終止原判決的執行。2018年下半年,劉遠生在水雲天小區雲天咖啡廳停車場收受曹黎明
200萬元。媒體根據案發時間和違約金金額,披露上述案件系金螳螂與三亞泰德投資置業有限公司之間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2017)瓊02民終635號判決書顯示,2013年7月11日,三亞泰德與金螳螂籤訂一份裝修合同及補充協議,三亞泰德將位於三亞市海坡開發區泰德·白石郡產權式酒店8#樓部分裝修裝飾工程承包給金螳螂公司。裝修合同約定,金螳螂應於2013年10月31日前完工,合同包幹總價款981.07萬元。最終一審判決,金螳螂未按期完工,構成根本違約,金螳螂應向三亞泰德支付違約金605萬元。但三亞泰德同樣應向金螳螂支付尚欠工程款288.53元並退還履約保證金98.11萬元。抵消後,金螳螂應向三亞泰德支付違約金218.36萬元。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年11月給出的二審判決稱,維持一審判決。但2018年12月,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又給出民事裁定書稱,二審判決認定金螳螂公司違約應當承擔逾期完工違約金錯誤,指令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此案。(資料來源:時間財經《金螳螂捲入「最富法官」張家慧案:總裁行賄500萬實控人曾是江蘇首富》,作者:陳世愛)有錢人的世界我們真的看不懂,為了605萬元違約金,竟然捨得行賄
500萬元,
難道說真的為了打氣官司?理論上講做大生意的人不應該會這麼容易生氣,再說要找人送禮行賄不但要花錢,而且要求人,人不求人一般高,萬事求人難。求人不容易啊。好了,我們不看企業,我們看到了兩個堅守正義的好法官,他們是:
三亞中院院長李慶、副院長陳恆。他們沒有給上級領導張家慧面子。當然畢竟是廳級領導,人家還是比較藝術的,雖然電話裡答應,但
過後沒有向合議庭成員打招呼或者過問該案。即便是再審期間,面對張家慧副院長的再次打招呼,李慶雖然也答應,
但沒有向相關人員的招呼。這是多麼優秀的一位法律人,一位高級法官,一位法院的領導者。我讀張家慧案一審判決書,
看著那一個個涉案的法官名字,作為一名前法官,仍然為這些曾經的同行而心悲。就因為一個案件,上級領導過問了一下,打了個招呼(或許沒有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但被紀委叫去詢問,名字被寫在法院的判決書上,是作為證人而不是作為審判人員,
這是法律人何等的恥辱!陳恆,男,1962年12月出生,海南海口人,漢族,
在職大學學歷,1985年12月參加工作,199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正科級審判員、民事審判庭副庭長、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市城郊人民法院副院長(副處級)、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後任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正處級),黨組成員。2018年5月任海南省六屆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委員。因為沒有找到陳恆的教育背景,我們只能對這位
基層成長起來的法院領導致敬!因為在基層法院成長為領導幹部,有這樣的堅守不容易!我長期在基層工作,接觸過不少基層成長的領導,更深知這一點。1981.09——1985.07,西南政法學院法律專業學習1985.07——1990.10,西南政法學院教師1990.10——1992.11,海南省海外經濟貿易總公司幹部1992.11——1995.10,海南省海外經濟貿易總公司人事教育部法律諮詢副科長(
1994.09——1995.10,借調到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海南分校工作)1995.10——1998.11,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海南分校教師(1996.09——1999.07,在西南政法學校民商法專業學習)1998.11——2002.11,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海南分校講師2002.11——2003.08,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幹部2003.08——2006.07,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審判員(副處級)
2006.07——2009.03,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審判員2009.03——2011.03,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專職委員、審判員(正處級)2011.03——2012.01,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審判員
2012.01——2012.08,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審判員2012.08——2015.03,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正處級)2015.03——2016.02,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兼)2016.02——2019.06,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兼)2019.07——2020.05,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黨組書記 [4-5]2020.05——,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1990年01月至1992年07月,歷任四川省萬縣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書記員、助理審判員;
1992年07月至1997年09月,歷任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副科級助理審判員、正科級審判員;1997年09月至2000年06月,就讀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2001年09月至2002年01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法學學科博士後研究;2002年01月至2004年09月,歷任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中級人民法院正科級助理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庭副庭長、庭長(其間:2002年01月至2004年06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法學學科博士後研究);
2004年09月至2006年03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正處級);2006年03月至2006年12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
2010年11月至2012年07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行政審判庭庭長;
2012年07月至2019年11月,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提起法學名校,最響的莫過於「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這9所高校的法律科學在中國法學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今中國司法機關80%的骨幹人員均有「五院四系」的培養背景。中國高等法學教育界曾有一種自大的說法:
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學科班生」。「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法學研究和高等法學教育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類院校中的泰山北鬥。「五院」就是中國、西南、華東、中南、西北五所政法學院,「四系」就是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和武漢大學的法律(院)系。西北政法人在西北犯了罪不用怕,因為抓你的警察是西北政法的,提起公訴的檢察官也是西北的,審判的法官也是西北的,辯護律師還是咱西北的,實在不行到了監獄,獄警也是咱們西北人!簡單從兩人簡歷上看,兩人都是西政校友,法學界五院四系的傳統由來已久,因為職業關係校友之間更是交往密切,因為大約在1994年兩人就有可能認識,同在不大的海口、同在法院系統,而且兩人又都是優秀的法律人,理論上法院系統開個會就有可能相識。更重要的是,在2004年兩人都在海南省高院工作,2006年又先後任審判監督庭副庭長,其後兩人任審判委員會委員,再之後就是張家慧一路高升任省院副院長,而李慶則到中院任院長。就這樣的關係,我們看到在上級領導「打招呼『面前,
李慶院長做出了合格的答卷。正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0年12月13日刊發的《
領導「打招呼」,警惕!》一文所講:海南省高院原副院長張家慧的案件,這幾天引發大家關注。她利用職權謀取利益的手段有一個特點:打招呼。比方說,某個案件雖然不屬於她直接辦理,她卻可以通過內部打招呼或審委會上發表傾向性意見來幹預判決結果。嚴肅剛性的司法,竟被一聲「招呼」攻破?
這不是只有司法系統存在的問題。「打招呼」這種潛規則,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當別人請你幫忙「打聲招呼」,請堅持原則,管住自己的嘴。一聲「招呼」出去,你必被裹挾其中,最終害人害己。在張家慧「打招呼」的多名司法工作人員裡,也有一些人不讓她如願。他們雖然在電話裡答應,但之後沒有向合議庭打招呼或過問案情。只有心存戒懼、敬畏手中的權力,才能行穩致遠,不在「招呼聲」裡翻車。上述文章裡面提到的不讓張家慧如願的人,就有我們今天講到的李慶院長,原三亞中院現海口中院法官。張家慧案件影響是惡劣的,對司法的權威打擊是致命性的,但我們看到,就在這股黑暗中,
許多有良知的法官仍然在堅守,許多有正義的法律人仍然為法治的公平與正義而努力。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因為這才是法治的堅守。為公平正義而堅守,我們都要共同努力。對中國的司法,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因為總有法律人在堅守正義。
歡迎加入法律人那些事讀者討論群,入群方式:添加客服微信:17392859762
好文推薦:
1、37歲的員額法官魏晶晶去世前的24小時,令人唏噓不已…
2、「最富法官」被判:別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3、律師助理為代理案件,常年行賄庭長、法官、書記員,獲刑一年
4、中央列出違反八項規定清單80條
5、監察委出手,多名律師被帶走立案(留置)調查,涉嫌……
6、最新,85年出生的檢察院辦公室副主任擬任基層檢察院檢察長
7、六安中院員額法官魏晶晶因公殉職,年僅37歲…
8、突發!張家慧案通報:錯誤案件再審,涉案法官立案審查、律師調查處置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律界觀察
中國10萬法律人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