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一號地產
作者: 海哥
一號說: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只會說:我全都要
海哥發現這種資訊快讀非常受大家喜歡,前兩天的一鍋燴,單在頭條上的閱讀量就達到了12萬,為了大家下班後的消遣,海哥盡力哈。
今兒和大家聊的都是關於錢的事。
看完之後,你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也不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當然也不是像世茂的公子所說那樣「大魚吃大魚」的時代,這是一個:
不要臉通吃的時代。
01
世茂集團被指1元掏空福晟多個項目
這年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事多了去了,海哥曾經說過,地產圈是個只講利益、不講是非的地方。
比如世茂,儘管外界指責其對福晟的「紓困」是光吃肉、不救火,不管是投資者、項目業主甚至媒體都指責不斷,但人家從法律層面都做了防火牆設置。
不錯,人家是吃相差了點,但是能掙著錢還在乎什麼吃相。
如今世茂不僅躋身銷售額前十房企,還達到了行業第八的高度,任憑外界指責滔天,我自巋然不動。
這不,前段時間「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夥同恆豐銀行私挪專款」大戲剛剛落幕,又被福晟集團債券持有人向媒體爆料,今年下半年以來,世茂集團曾陸續以1元的低價,將福晟集團多個優質項目轉移到世茂的關聯公司。
其實自從世茂和福晟合作以來,名義上和「法理上」世茂集團僅是多家聯合紓困方之一。但實際上世茂就是處置福晟資產的操刀手,福晟集團不過是世茂集團手中的提線木偶。
君不見福晟世茂紓困平臺的人員構成麼,還有各個原福晟項目的管理人,絕大多數已是世茂系人馬。
而這次「1元掏空福晟優質資產」事件的爆出,海哥也是覺得並不意外。
爆料的債券持有人稱,世茂對福晟集團進行了全方位託管,並辭退了福晟集團此前大多數負責人員。「世茂就是利用了接管便利,違規低價轉移福晟的優質資產。」
而這一次,爆料人同樣提供了與之相關的數據報表。
這份報表主要來自於世茂發行債券的募集說明書中的摘錄。
報表顯示,福晟集團鄭州滎陽錢隆·國際城、鄭州雪花山等項目以1元轉給世茂集團,甚至還包含了廣州荔灣區五眼橋的一個191萬方的舊改項目,光這三個項目的可售貨值就達到656.8億元。
此外,根據募集說明書的資料顯示,還有多個福晟集團項目也被世茂集團以「1元方式」轉走,並且已經完成股權轉讓。
如廣州福晟天地、錢隆天悅、上海錢隆城、福州錢隆雙璽、惠州錢隆華府等項目世茂均是100%持股,上述已完成股權轉讓的項目,未來資產達到了155.8億元。
註:持有人供圖(數據根據福晟募集說明書及公開資料整理)
部分債券持有人表示,曾要求主承銷和公司提供最新的資產列表,但世茂集團全權託管福晟集團後,對資料不予提供。
對於前述債券持有人所稱的「1元轉讓」,新京報「貝殼財經」的記者曾致電債券的主承銷商中泰證券相關人士,其表示:
「不方便對外發布消息」。
此外,也有媒體披露,福晟集團旗下許多子公司的控制權也已轉讓給世茂集團的關聯公司了。
比如淮安福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今年6月19日,淮安福晟原股東福晟集團和福晟房地產退出持股,改由福州晉安乾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晉安乾朝」)持股100%。
而晉安乾朝分別由平潭璨顏、福瑞華投資和福晟集團持股51%、30%和19%。其中,平潭璨顏為世茂集團關聯公司。
福晟的債券持有人表示:「淮安福晟股權轉讓價格僅為1元,交易對價嚴重不公允且未在月度重大事項核查表中告知債權人,世茂集團存在涉嫌掏空福晟集團核心資產逃避債務之嫌,嚴重侵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一方面是世茂集團的大快朵頤,另一方面卻是福晟集團多隻債券到期,眼看著要頻頻違約了。
外界沒有看到世茂紓困的成果,只看到了對福晟項目的吃幹榨淨,而福晟自身卻深陷泥淖,難以自拔。
前段時間債券市場上違約頻頻,甚至逼得高層出來嚴肅表態,要嚴厲處罰「逃廢債」。
莫非這是世茂和福晟商量好的一出「唱雙簧」?
02
榮盛發展被傳裁員20%
到了年底,高管跳槽多,普通員工最怕的就是被裁員。
行業不景氣,想啥來啥。這不這次的主角是河北房企榮盛發展。
最近獵頭圈的人盛傳,榮盛發展的董事長在近期的內部工作會議上,作了重要指示:
從現在開始暫停一切不必要的招聘,明年年初執行裁員20%的計劃。
前兩天被傳停止一切招聘、明年裁員30%的主角是富力集團。不過後來富力專門發公告澄清了,稱沒這回事。
但這一次,榮盛沒有,而且也沒有通過任何渠道向外界否認此一消息,也沒有發內部的安民告示。
從這一點看,今年榮盛的小夥伴,這年關恐怕不好過。
榮盛發展這家公司,前段時間海哥也專門關注過,三季報發布的時候,海哥寫了,昨天還因為常州項目被業主維權,也被海哥揶揄了一回。
榮盛發展如果裁員,海哥覺得一點不奇怪。
2020年前三季度,榮盛發展實現營收436.62億元,同比增長12.42%;實現歸母淨利潤44.05億元,同比下降9.9%。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分別為75.26%、100.53%、1.06倍,「三道紅線」僅有現金短債比勉強達到監管指標。
而三季度單個季度的業績,共實現營收175.08億元,同比增加20.93%;歸母淨利14.59億元,同比減少24.92%;扣非歸母淨利同比減少30.31%,降至13.52億元。
最誇張的就是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大降3949.83%,為-37.15億元。
可以說是公司上市以來史上最差的三季報。
銷售方面,2020年1-11月,榮盛發展累計實現籤約面積944.21萬平方米,累計籤約金額1022.42億元。
而榮盛發展今年的銷售指標為1210億元,根據此次披露可推算出,公司前11月完成全年目標的84.5%。
還有近200億的銷售缺口,榮盛發展還沒有創造過單月完成200億銷售的記錄,如此看來,榮盛發展今年的指標也大概率完不成。
03
金螳螂行賄海南富豪法官500萬
日前海南省高院的富豪法官張家慧一案終於迎來一審判決,判決書相關內容的公開,也讓我們得以窺見這位傳說中坐擁18億元資產的前海南省高院副院長,利用職權、操弄司法的黑幕。
張家慧被指受賄的4375萬元中,有不少是房地產老闆送的,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則來自於房地產行業的下遊企業——蘇州金螳螂。
判決書顯示,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黎明分別在2017年5月和2018年下半年,向張家慧行賄共500萬元,主要是求其為金螳螂公司的裝飾合同糾紛案提供幫助。
具體案情是,2017年5月,曹黎明請託張家慧和劉遠生,為其公司裝飾合同糾紛案提供幫助,在海口市水雲天小區雲天咖啡廳停車場送給劉遠生300萬元。
就在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區咖啡廳裡,張院長前夫分兩次收了500萬
劉收錢後告知張家慧,張利用職務便利,向負責該案二審的三亞中院院長李慶、副院長陳恆打電話,要求支持金螳螂公司訴求。但並未如願,二審駁回金螳螂公司上訴,維持原判,金螳螂公司支付違約金605萬元。
到了2018年初,金螳螂公司對二審結果不滿,向海南省高院申請再審。
此時金螳螂裝飾總裁曹黎明再次請託張家慧和劉遠生幫忙。
張家慧向該案申訴複查業務庭負責人鄒漢江打招呼,要求支持該案進入再審程序。
判決書說,張家慧還在審委會上發表了有利於金螳螂公司的意見。
三亞中院後受指令再審,審理結果是終止原判決的執行。2018年下半年,劉遠生在水雲天小區雲天咖啡廳停車場收受曹黎明200萬元。
為了打贏違約金605萬元的一場合同糾紛案,卻向法院高層行賄了500萬,這場官司從2017年打到2018年,曠日持久的司法進程,沒有讓控辯雙方得到多少便宜,卻養肥了司法領域的巨貪大蠹。
是不是有點魔幻現實主義?
而此案中,圍獵司法高官、巨額行賄的蘇州金螳螂裝飾總裁曹黎明,卻也僅在2019年10月,被帶走協助調查,到了今年1月份居然毫髮無傷的回來履職了!
更魔幻了。
我們嚴懲了受賄者,卻寬縱了巨額行賄者,刑法上的「行賄罪」難道是虛置的?
只能說,牛欄關貓的司法弊端不解決,反腐敗的鬥爭永遠沒有盡頭。
End.
往期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