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人注重打扮,服飾比較講究,有著突出的民族及宗教特色

2021-01-08 宏祥生活趴

維吾爾族人注重打扮,服飾比較講究,有著突出的民族及宗教特色

「衣食住行」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衣」在其中又排行首位,可見服飾的重要性。而且,除了生活必需之外,服飾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維吾爾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他們的服飾也有著很突出的民族特色及宗教特色。一般來說,維吾爾族人的服飾都比較講究,有著明晰的形式、多樣的紋路以及鮮明的色彩。維吾爾的婦女喜歡穿色彩對比強烈的服飾,紅的如熊熊的火焰,綠的如剛抽芽的新葉。男人們則最講究黑白的搭配,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營造出粗獷奔放的效果。維吾爾族人無論男女都喜歡戴帽子,這與他們所信奉的伊斯蘭教是分不開的。

伊斯蘭教禮儀認為,在室外如果光著腦袋,不加任何遮蓋,是對上天的褻瀆。長此下來,戴帽子就逐漸成了維吾爾族的一種民族習慣。在參加維吾爾族人的葬禮或者喜慶等重大活動時,如果不戴帽,會被認為對主人不尊重、不禮貌。維吾爾族人的帽子多種多樣,就傳統分類可分為皮帽和花帽兩種。皮帽主要是用動物的毛皮製作的,如羊皮、狐狸皮、兔皮、貂皮等等,多用來禦寒,可以分為白吐馬克、賽爾皮切吐瑪克、歐熱吐瑪克、阿圖什吐馬克等幾種。

其中白吐馬克多為青年男子佩戴,由羊皮製作,裡面有絨毛,而戴賽爾皮切吐瑪克的則多是中老年男性以及宗教人士。這種帽子的形狀和白吐馬克相近,只是用貂皮或其他獸皮做成的。歐熱吐瑪克男女均可戴,一般用羊毛皮做裡子,羔羊皮做面。其他民族一般多在冬天戴皮帽子,但是維吾爾族人在夏天也戴皮帽,因為他們覺得皮帽可以保持頭部的溼潤,而且可以防暑。維吾爾族人的花帽更加能體現他們的民族特色,不僅做工精良,而且圖案和紋樣千變萬化,鑲嵌的串珠、亮片等飾物也色彩亮麗。男士戴的花帽多為黑底白花、稜角突出,且有強烈的立體感。

姑娘們的花帽除了鮮豔的色彩搭配、細密的紋路式樣外,還經常點綴著各式的珠寶、飾品等。花帽的種類有很多,如男女老幼都喜歡佩戴的巴旦姆花帽;年輕人喜歡的色彩對比強烈的塔什乾花帽;繡起來費事但深受人們喜愛的格來木花帽;姑娘、婦女們最喜歡的金銀線盤繡的再爾花帽等等。除了喜歡戴帽子外,維吾爾族的婦女還常用面紗或蓋頭當作頭飾,這也和伊斯蘭教的禮儀有關。伊斯蘭教教規規定:婦女的全身(包括頭髮)除了手腳之外,皆被稱為「羞體」,除了父母和丈夫之外是不能讓其他任何男子看見的,因此出行的時候必須蒙上面紗。另外,由於新疆地區風沙大,蒙面紗可以遮擋風沙,因此面紗和頭巾就成了維吾爾族婦女最常見的飾物。

此外,我們所見到的維吾爾族少女多喜歡把頭髮編成很多細長的小辮子,垂在腦後。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這些少女的辮子多為奇數,最多時可以達到41根。這是因為維吾爾族人把奇數看作吉祥的數字。維吾爾族人的服裝也非常有特色。一般來說,他們的男裝寬鬆而簡單,主要有襯衣、上衣、短襖、長袍、長外衣、腰巾等。他們的長外衣統稱為「袷袢」,「袷袢」一般長度過膝,有寬寬的袖子,右衽斜領,不用紐扣固定,穿的時候只需要往身上一套,用長方形的腰巾紮起來即可。

他們的腰巾除了束腰固定衣服的功能外,還能夠當作口袋用。「袷袢」顏色多樣,但老年人一般喜歡黑、白、褐等深顏色,年輕人的選擇面則比較寬泛。男士的褲子為大襠褲,有單褲、夾褲、棉褲三種,青色居多,長到蓋住腳面。維吾爾族的女裝也有很多式樣,主要有長、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維吾爾族的婦女都很喜歡穿裙子,尤其是在過去,她們普遍穿色彩鮮明豔麗的連衣裙和褲子。裙子多是筒裙,上身直到胸部,下擺比較寬大,長及小腿肚。裙子又有內穿和外穿之分。內穿的裙子一般是顏色較淡的對提,外穿的則具有鮮豔的色彩,如大紅、鮮綠、金黃等。

除了用各種花色的布料做裙子外,當地最常見的裙子面料是一種「艾得來斯綢」,用這種衣料做出來的裙子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種「艾得來斯綢」做的花裙子,絲綢上還會繡上各色的花紋和圖樣,看去非常華麗而有味道,維吾爾族人稱這種裙子為「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即春之氣自、美好祝福之意。除了裙子,維吾爾族婦女也會穿色彩豔麗的褲子,一般很肥大,而且長至腳踝。在連身裙的外面,維吾爾族婦女常常會套一件外衣或者坎肩,裡面則會穿上用彩色印花布料或彩色絲綢縫製的長褲,褲腳上會繡上各色紋路和花樣。和各地的習俗一樣,維吾爾族的婦女們也是年輕者喜歡紅、黃、藍、綠等鮮豔的顏色,中老年喜歡黑、深藍、墨綠、深紫等深色的衣服。維吾爾族婦女還喜歡在衣服上墜上金、銀、銅等材質的裝飾品,並用巧手編結出圓形、樹葉形的扣袢。

女式的短外衣可分為對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開右衽短上衣三種。維吾爾族婦女非常愛美,她們不僅穿鮮豔的、繡著各色花紋的衣服,還喜歡用項鍊、耳環、戒指、於鐲等來裝飾自己。一般的維吾爾族女孩很小就開始扎耳眼,佩戴耳環等飾物;還會用各種天然植物來打扮自己,如用石墨或菖蒲描眉、用紅花做胭脂和口紅、用風仙花種子染紅指甲、用玫瑰花以及櫻桃的混合汁液塗臉等。由於維吾爾族人的先祖曾經在高山雪嶺之間以及廣袤的草原上遊牧,因此他們習慣於穿鞋靴,通常是長筒皮靴,既方便騎射,又能保曖。一般來說,生活在農牧區的維吾爾族人的鞋都是自己手工做的,面料主要是牛皮。當然,當地也有專門做鞋和靴子的工匠,他們的技術都很嫻熟、手藝精湛,做出來的皮鞋既結實又輕便保暖。而且,他們的鞋子和靴子多種多樣,主要有「玉吐克」、「買賽」、「開西」、「去如克」等。

除了和我們相類似的鞋靴之外,維吾爾人還有一種鞋叫「喀拉西」。「喀拉西」不是直接套在腳上的鞋子,而是套在皮鞋或靴子外面的鞋,如果有人到了新疆地區,就可以發現維吾爾族無論男女都有穿套鞋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出門幾乎必穿套鞋。據說這是因為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為了表達尊重,他們進入清真寺的時候都要脫鞋,但是由於地處寒冷的地方,脫了鞋就可能凍腳,因此聰明的維吾爾族人就發明了「喀拉西」。「喀拉西」一般用橡膠做成,裡面村著溫暖的絨面,既可以保護鞋子、靴子,又能夠保暖。「喀拉西」又可分為圓頭的「玉德克喀拉西」和尖頭的「買賽喀拉西」,前者多用於套皮鞋和馬靴,後者多用來套髙腰軟底的皮靴。老年人和宗教人士比較喜歡穿尖頭的「喀拉西」。在新疆,如果去維吾爾族人家做客或者和他們一起進清真寺,那就一定要記得事先買雙「喀拉西」,進屋前把它脫在外面,這樣既表達了自己的尊重,又不至於把外面的泥濘帶到屋裡,才容易受到主人的熱烈歡迎。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是一個愛花的民族,在他們的庭院裡,葡萄藤爬滿院牆,色彩豔麗的各種花卉開滿庭院,主要有牡丹、玫瑰芍藥、百合等。這些美麗的花朵反映在服飾上,就是繡在領口、胸前、肩、褲腳等處的花團錦簇了。過去,刺繡是維吾爾族女孩必學的功課。
  • 這樣Q版的民族服飾驚豔到你了嗎?
    《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著稱,還有風 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比較素,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 維吾爾族花帽 多彩「朵帕」[組圖]
    維吾爾族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維吾爾語稱"朵帕"。不論天山南北,不論男女老幼,也不分春夏秋冬,維吾爾族人都喜歡戴一頂繡制精美的四稜小花帽。它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服飾,更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工藝品。中國網圖片庫 孫繼虎/攝    維吾爾族花帽,在維吾爾語中叫「朵帕」,是維吾爾族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花帽如同維吾爾族歌舞一樣著名,帶有濃鬱的民族風情,堪稱維吾爾族的象徵。這種現代人看起來屬於純審美的帽飾,其實宗教文化性十分鮮明。它既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服飾,更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工藝品。
  • 全面了解華夏五十六個民族,民族圖騰和民族服飾(組圖)第一輯
    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2、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蒙古國,其餘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蒙古族是歷史悠久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被譽為「草原驕子」。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中的一個部落。
  • 宗教色彩織就的中世紀服飾,浸漬出神性與審美相融的服飾藝術
    中世紀被稱為黑暗時期,宗教佔據統治地位。在此背景之下,中世紀的服飾也帶有宗教色彩,具有中世紀時期獨特的審美特徵。不能因為中世紀被後世冠以黑暗之名,就將這一時期的服裝列入美的範疇之外。因為美並沒有標準,並不是五彩繽紛就是美,而黑白構成就是單調。只能說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服飾是帶有不同的文化印記的。中世紀的服飾就是在宗教文化的浸漬之下,形成神性與時代審美相融的藝術風格。
  • 歐洲古典服飾的變化,巴洛克風格襲來,嚴肅含蓄向極致奢華的轉變
    所以一個民族的服飾融合著,民族的象徵和文化意義。我國古代的服飾就有著各個朝代的特點,那麼歐洲的服飾又是如何呢?首先服飾是文明的一個標誌,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的展現。在歐洲中世紀時期歐洲服飾普遍簡潔樸素,而且色彩簡單。這似乎和我們在影視劇裡所看到的不同,這是因為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統治時期。基督教宣揚脫離野蠻,純潔生活,提倡禁慾,反對奢華。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少數民族民間歌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在當今社會成為了一種資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在少數民族中比較常見的有傳說、歷史和神話為主的敘事歌曲,有勞動生產時唱的勞動歌曲,有表現愛情和日常生活的歌曲及各種儀式上演唱的歌曲,由於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本系列內容將著重以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羌族、侗族和壯族幾個民族的歌曲進行講解和學習。
  • 服飾文化:從敦煌壁畫入手,品味唐朝時期供養人的服飾文化
    這些洞窟蘊藏著文化內涵和時代印記,有著豐富的壁畫,雕塑等圖像資料。這些洞窟有著豐富的壁畫、雕塑等圖像資料。其中的石窟壁畫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描繪了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體現了人與神之間的關係,更是記錄了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式各樣場面。
  • 奧斯曼帝國促使不同民族、宗教之間和平共處的法寶——米勒特製度
    奧斯曼帝國作為一個有著近八百年歷史的帝國,治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民族複雜,所以如何妥善解決民族問題就成了帝國政策的重中之重。奧斯曼帝國為了緩和多民族帝國的矛盾,實行了米勒特製度,堅持對不同宗教團體實行寬容政策。
  • 民族風 高山族(排灣族落)服飾
    「農事之暇,男則採藤編籃、砍木鑿盆,女則績薴織布;惟士官家之紅藍色布及帶頭織人面形,餘則不敢。」這是清朝雍正年間巡臺御史黃叔璥所寫關於排灣族的記載,雖然只有短短幾句話,卻描述了排灣族的日常生活、貴族制度與裝飾藝術的關係。高山族(排灣族落)女子藍底琉璃珠繡花立領偏襟長袍(局部)。
  • 【隴縣】固關街村成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5月 28日,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寶舉行,會議交流總結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成績和經驗,並向我省 5個全國首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授牌。隴縣固關鎮固關街村成為我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理敬七十年.70講:蒙古族服飾的風情
    今天推出第六十四講:蒙古族服飾的風情。蒙古族服飾的風情蒙古族服飾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變、改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草原服飾文化。蒙古高原氣候高寒、天氣多變,蒙古族服飾以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等組成,可以起到御風寒、適騎射的作用。同時,蒙古族服飾具有種類繁多的配飾,男子配飾主要包括蒙古刀、火鐮、碗袋、菸袋、鼻煙壺等,女子配飾主要以不同紋飾、材質的頭飾為主。在圖案設計上,蒙古族服飾運用了卷草紋、回紋、萬字紋等,體現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也使得整體服飾更加靈動。
  • 銳舞跟維吾爾族的盤子舞居然有著這樣的關聯
    銳舞(Rave)一詞起源於地下的Party革命,原意為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歡鬧之意,是一種社會事件和群眾運動;在今天的歌舞場所裡,銳舞代表著人們在Disco-Jockey(DJ)打碟號召之下,打扮入時的年輕人,沉醉於DJ播放的新派舞曲音樂中,通宵達旦,熱烈起舞。
  • 中國56個民族之外的未識別民族有哪些?
    這裡所說的未識別民族,是指官方分類中未歸入任何民族的群體,比如阿布達裡人官方分類歸為維吾爾族,就不作為未識別民族來統計了。這樣算下來,未識別民族還有5個。4、未識別民族具體有哪些?蔡家人具有單一獨特的語言(蔡語);有獨特的工藝(如祖傳的擀氈、種痘); 婚喪禮節與其它民族不同,民族習慣還保留得比較完整。各地臨居的民族對蔡族都有相應的稱呼,蔡家人自稱「門你」(men31ni33),本地官話叫「蔡家」,彝語稱「啊武哪」,苗族稱「啊烏」或「斯聶」,水族稱「樓慢」,布依族稱「布慢」或「布阿武」等。
  • 認識中國56個民族:「音樂民族」「詩歌民族」蒙古族
    額爾古納河蒙古族的特點:1、服飾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 新疆各民族花帽,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新疆少數民族的男女老少,不論春夏秋冬幾乎都有戴帽子的習慣。這些帽子千姿百態,五顏六色,呈現出獨特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服飾文化。不了解新疆的朋友,還真沒法一下子分得清,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新疆人的帽子秀!有世界上最小的帽子和田地區于田縣的「太力拜克」帽有插羽毛的哈薩克族的習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貓頭鷹羽毛有色彩豐富,四個角的維吾爾族的女性花帽就連男性也喜歡戴花帽維吾爾族的男性花帽還有毛絨絨的男子戴的皮帽——阿圖什吐馬克還有造型像氈房的
  • 新疆民族樂器再續深圳緣
    阿布力米提·艾薩樂器行就坐落在喀什老城手工藝品街上,自產自銷維吾爾族熱瓦甫、都塔爾、彈撥爾、胡西塔爾琴、嗩吶、奴古拉、達甫等十數種民族樂器。 阿布力米提·艾薩因為其精良的製作技藝,2008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如今阿布力米提·艾薩面臨退休,他的兒子庫爾班江完全傳承了他的手藝。 經過十幾年的學習,庫爾班江已熟練掌握維吾爾族各種樂器的製作方法。
  • 泰國服飾讓人眼前一亮,但為什麼王室和平民的服飾差別如此之大
    由於居住地域、環境氣候以及傳統文化及生活習俗各異,泰國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和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服飾文化,並具有以下這些顯著特點:泰國傳統服飾以黃顏色為主,或者鑲有黃色金屬類的飾品,因為在泰國
  • 藍孔雀服飾 | 傣族舞知識你知道多少?
    傣族文化中最最代表性的單屬傣族孔雀舞為主,我們常見的傣族舞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景洪藍孔雀服飾帶你來看一看。一、孔雀舞的起源關於舞蹈的起源有好多種不同的觀點和說法,比如勞動說、娛樂說、遊戲說、模仿說和宗教祭祀起源說等。其實舞蹈的起源是人類社會活動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簡單的把舞蹈的起源歸結為一種因素是比較膚淺的認識。